三生石 (杭州)

杭州景观

三生石,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天竺山法鏡寺西側,為《西湖佳話》列舉之西湖十六遺蹟其一,得名於唐代惠林寺的主持圓澤輪迴的故事,但並不是佛教中奈何橋忘川畔記錄前世、今生和來世因果的三生石。

明代沈周作《下天竺寺圖》,傳說隔世再會之所

典故 編輯

蘇軾根據舊有的《甘澤謠》改編簡化為《僧圓澤傳》,講道:唐朝忠臣李憕之子李源在父親死節後居住在洛陽惠林寺長達五十多年,與主持圓澤交往甚密,二人相約同游四川峨眉山青城山,李源想要走三峽水路入川,而圓澤希望先到長安取斜谷到入川,但是李源決意不去長安,因而二人取水路到南浦。在南浦,圓澤看到一位懷孕的夫人,嘆氣道自己不想走整條路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這位婦人姓王,已經懷孕了三年,我本應該成為他的兒子,但是我一直不來所以她一直沒法生產,今天我來了就無法擺脫,遂與李源約定三日後自己出世以笑為信,十三年後中秋夜在杭州城外天竺寺見面。傍晚圓澤圓寂,婦人果真生出來孩子,三日後再見孩子也笑了。十三年,李源如約來到杭州,見到牧童唱道:「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李源與之相認,牧童說他就是園澤,但是塵緣未了,不能久留,唱到:「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江山游已遍,卻回煙棹上瞿塘。」唱完就離去了。[1]

清代的《西湖佳話》中將圓澤的出處惠林寺改為杭州的下天竺寺,稱二人在這塊石頭之前一見如故定下了三生之約,朝夕都在石頭旁邊共處,後人就叫這石為三生石。李源在圓澤轉世再會之後,將這一段故事記錄在三生石上,並在石上終老一生[2]。《喻世明言》則將這個故事結語為「三生再會」,與蘇軾河佛印、明悟禪師趕五戒等故事一道作為輪迴說的例子講述[3]

文化影響 編輯

古典文學 編輯

袁枚、蘇軾都留下有關三生石的詩句。清代尹湛納希蒙古文作小說《泣紅亭》也引用過這一典故。也有研究者藉由三生石將《紅樓夢》中的景觀和杭州聯繫在一起[4]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編輯

三生三世電視劇熱播後,杭州西湖的三生石一夜爆紅,不少人在景觀周圍留下刻印,景區工作人員難以清理。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蘇軾.   僧圓澤傳. 維基文庫. 北宋 (中文). 
  2. ^ 墨浪子.   西湖佳話:三生石跡. 維基文庫. 清 (中文). 
  3. ^ 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三十卷:明悟禪師趕五戒. 維基文庫. 明代 (中文). 
  4. ^ HUI, REN. 红楼梦诞生在南京. American Academic Press. 2017-04-18: 286 [2020-07-03]. ISBN 978-1-63181-82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5)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