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先代之亂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1年12月21日) |
中先代之亂發生於1335年(建武2年)7月,是鎌倉幕府執權北條高時的遺孤北條時行,在御內人諏訪賴重的擁立下,為了再興鎌倉幕府而發動的叛亂。因為當時鎌倉被視為武家政權的正統根據地而叛軍曾一度占領鎌倉,因此也被視為一個政權。從時間上,處於先代北條氏政權和後代足利氏政權之間,所以被稱為「中先代」。叛軍對鎌倉的占領僅20餘日,所以又被稱為「廿日先代」。
經過
編輯鎌倉幕府滅亡後,按照建武新政的安排,在鎌倉設置鎌倉將軍府,由後醍醐天皇的皇子成良親王擔任將軍,足利尊氏的弟弟足利直義為執權輔佐親王。由於建武政權沒有得到武家的擁護,北條一族的殘黨在各地蜂起,捲土重來。由北條氏擔任守護的信濃國也是其中之一。在千曲川(信濃川)周邊多有叛亂,但被足利方任命的守護小笠原貞宗鎮壓。
1335年(建武2年)6月,在鎌倉時代擔任關東申次,與北條氏聯繫密切的公家西園寺公宗包庇藏身於京都的北條高時之弟北條泰家(時興),企圖擁立持明院統的後伏見法皇,顛覆建武政權。但是計劃敗露,公宗等人因為企圖暗殺後醍醐天皇而被處決,而北條泰家逃脫,呼籲各地的北條殘黨舉兵叛亂。
潛伏在信濃國的北條時行在御內人諏訪賴重和滋野氏的擁立下舉兵(『梅松論』)。在北陸,北條一族的名越時兼也呼應時行舉兵。時行一方的保科彌三郎(保科氏)和四宮左衛門太郎在青沼合戰中襲擊了信濃守護小笠原貞宗。與此同時諏訪氏・滋野氏進攻了信濃國衙並將其燒毀。建武政權任命的公家的國司(清原真人某)自殺(『太平記』)。
另一方面,京都建武政權似乎一開始並沒有掌握叛軍擁立北條時行這一情報,以為叛軍會沿著木曾路穿過尾張國最終進攻京東(『梅松論』)因此沒有及時與鎌倉將軍府取得聯絡,導致了後來的鎌倉陷落。
北條時行軍趁勢進入武藏國,攻向鎌倉。7月20日在女影原(埼玉縣日高市)擊敗涉川義季和岩松經家率領的鎌倉將軍府軍,在小手指原(埼玉縣所澤市)擊敗今川範滿軍,在武藏府中擊敗前來救援的下野國守護小山秀朝軍,足利方武將全部戰死或者自盡。接著在井手澤(東京都町田市)擊敗了從鎌倉趕來迎擊時行軍的足利直義。直義帶著尊氏幼子足利義詮和後醍醐天皇皇子成良親王等人逃離了鎌倉。之前在建武政權中倒台的前征夷大將軍,後醍醐天皇皇子護良親王此時正被軟禁在鎌倉。為了防止北條時行擁立護良親王為將軍再建一個與建武政權唱對台戲的鎌倉幕府,7月23日,直義在鎌倉陷落之前派家臣淵邊義博殺害了親王。24日鎌倉將軍府的最後一支抵抗力量佐竹義直(佐竹義貞之子)在鶴見(神奈川縣橫浜市鶴見區)戰死。25日時行進入了鎌倉並開始對鎌倉的占領,更在駿河國手越河原追上並擊破了逃走的足利直義部隊。直義8月2日敗退到三河國矢作構建據點,把成良親王送回京都並向建武政權報告了叛亂。
得知北條時行的叛亂以後,足利尊氏向後醍醐天皇請求討伐時行的許可,以及建立武家政權所必須的總追捕使和征夷大將軍的役職,但被後醍醐天皇拒絕。8月2日尊氏在未得到勅狀的情況下出陣,後醍醐天皇追授其征東將軍的名號。尊氏與直義合流,9日在遠江國橋本(靜岡縣湖西市)與叛軍激戰;12日在小夜之中山峠,足利方的今川賴國討取了北條方的名越邦時;14日兩軍大戰於駿河國的清見關和國衙;17日大戰於相模國箱根;18日足利方的今川賴國・賴周兄弟戰死於相模國相模川。時行方漸漸處於劣勢,戰線不斷後退。19日諏訪賴重在相模國辻堂戰敗後在鎌倉勝長壽院自殺,北條時行在占領鎌倉20餘日後逃出鎌倉。
儘管後醍醐天皇沒有給予尊氏出陣的許可,然而8月30日還是批准了尊氏奏請小山朝氏補任下野國司兼守護;雖然最終沒有趕得上,也對九州的大友貞載發出了請求出戰的綸旨,所以至少這一階段尊氏和天皇之間並沒有很大分歧。然而,9月27日起足利尊氏在鎌倉無視建武政權要求上洛的命令,擅自對參加鎮壓中先代之亂的有功將士發放分配恩賞的袖判下文,這就從實質上反叛了建武政權(延元之亂)。
跟隨北條時行的武士包括像名越氏這樣的北條氏一門,然而大部分還是像諏訪賴重一樣的御內人。這其中有很多人出身於千葉氏・宇都宮氏・三浦氏等關東有力武家的庶流,換言之從結果來看,叛軍中的大多數都是關東武士。與此相對地佐竹氏・小山氏等關東御家人站在了鎌倉將軍府一邊,很多舊幕府吏僚和御內人更是已經出仕將軍府,沒有支持北條時行,而是跟直義一起逃出了鎌倉。正因如此,時行進入鎌倉以後無法發出正式的幕府文書,本來應該由御內人發出的得宗家奉行人連署奉書只能以命令的形式發布。另外,出仕建武政權的舊幕府吏僚和御內人中也有和尊氏一同討伐北條時行的,所以演變成時行和御內人舉兵,結果反而同從前的御內人作戰的局面。從此再興鎌倉幕府變得完全沒有可能,同時支持室町幕府和鎌倉府的吏僚階級也已經開始形成。
時行逃出鎌倉以後輾轉潛伏於各地,南北朝分裂以後,吉野的南朝免去了時行的朝敵身份。時行因而從屬於南朝,在新田氏、北畠顯家麾下與足利方作戰。據說1352年(正平7年/文和元年)被足利方俘虜,第二年在鎌倉處斬。然而、洞院公賢的日記園太歷和今川了俊的難太平記都記載時行最後逃脫並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