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軍政學院

內蒙古軍政學院,簡稱「內蒙古學院」,是1945年底至1946年底,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晉察冀中央局幫助下在張家口創辦的青年幹部學校。

歷史 編輯

根據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成立大會的決議,為大力培養蒙古族軍政幹部,1945年12月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在張家口創辦內蒙古軍政學院,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主席烏蘭夫任院長。晉察冀中央局派朱榮、蘇鏡、齊永存和延安來的梁洪布赫延安民族學院的蒙、藏、彝等各族幹部十餘人到學院工作。朱榮任教育長,齊永存任教務處長,騎兵獨立旅政治部主任寒峰任軍事部長。學院的教育方針是以「提高政治水平,根絕舊社會惡習,為廣大蒙古人民服務為目的。」1945年12月20日至22日,連續三天在《晉察冀日報》刊登招生啟示,招收15歲以上45歲以下的革命者,可在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各盟分會籌備會、各旗支會籌備會報名。1946年1月在張家口上堡大境門旁的一座破廟及附近幾座民房內正式開學。開設課程有社會科學、國際政治常識、國內政治常識、新民主主義論、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蒙古民族社會常識、蒙古革命運動史、蒙古語文算術、音樂、美術等,進行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和內蒙古民族解放道路的教育。學院設有中共秘密黨總支(當時黨組織不公開),秘密吸收優秀青年入黨。[1]

到1946年4月,學院學生人數達到「250人,內女學生20餘人」。

學院下設:

  • 行政部:培養黨政幹部。招收了張家口偽蒙疆興蒙學院的40名學生和來自烏蘭察布盟巴彥塔拉盟錫林郭勒盟察哈爾盟昭烏達盟以及土默特旗的蒙古族青年入學。
  • 軍事部:培養軍事幹部。主要來自1946年4月來張家口整訓的內蒙古人民自治軍騎兵獨立旅,將200多學員編為兩個大隊,除進行日常軍事訓練外,主要進行政治教育,加強思想改造,清除舊軍隊的生活惡習,提高對黨和人民軍隊的認識,掌握中國共產黨的建軍路線和原則。軍事部的學員經幾個月的學習訓練,絕大部分人的思想覺悟、軍事素質有了顯著提高,他們大部分人後來成為內蒙古人民自衛軍第16師的骨幹力量。
  • 中學部:招收文化程度較低的14歲至20歲的蒙古青年

1946年9月,傅作義軍隊偷襲張家口,軍政學院尚未畢業的100多名學員和工作人員跋涉1500多里,於1946年12月底到達林東,併入內蒙古自治學院。後教職工演變入內蒙古師範大學

內蒙古軍政學院共開辦5期,培訓學員500多名,多數學員被分配到錫察地區和綏東四旗參加解放戰爭和蒙古自治運動。錫林郭勒盟察哈爾盟在解放後的絕大多數領導幹部和骨幹人員是學院的畢業生。內蒙古騎兵第16師的骨幹,以及第11師、第17師的政工人員是學院軍事部畢業。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張金輝 郎琦 治丹丹:「內蒙古軍政學院探析」,《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