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心理學

学科

發展心理學,是心理學的分支之一。主要是研究人類不同年齡時的心理轉變,意指從胎兒階段到年老死亡所發生的有系統性之持續變化。這當中包括了兒童的心理與成人的差異、兒童的心理發展過程,以及當兒童有心理障礙時應當如何處理。

過去的學者把兒童心理學等同於發展心理學,根據約翰·桑托洛克(Santrock, 2004)的理論,在當時的心理學家的角度來看,一般人的心理發展在成年以後就不再改變,所以,當時的發展心理學只著重兒童的心理發展;不過後來心理學家開始發現人類在成年以後,心理狀況亦會繼續發展,所以,有關成年人及老年人心理發展的研究開始如雨後春筍般的發表。之後,不少人開始以整全的角度來觀看人生的心理發展,成為了今日的畢生發展心理學

「發展」是指個體自受胎至死亡的一生期間,其行為產生連續性與擴展性改變的歷程,在此之中,個體行為不斷充實,由簡單至複雜,由粗略至精細,由分立至調和,由分化至統整。

一般學界的共識認為,先天與後天的因素,都對心理發展有影響,有時甚至也難以區分;且在後天因素中,父母教養的影響是不容否認的,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子女的將來,無庸置疑地有重要的影響,研究支持教養會對子女的未來,造成強烈的影響,尤其負面的經驗更會對子女的發展造成影響。[1][2][3]研究一般認為,不論其他先天與後天的因素,教養本身對子女將來的成就有20%至50%的影響[4];另外,所有的家長都有自己的教養方式,根據金貝立·科普科[5](Kimberly Kopko)的定義,教養方式可以「由兩個層面來定義:控制與溫暖。控制指的是家長對子女行為的管理程度;而溫暖指的是家長對子女行為的接受和回應程度。」[6]

分類

編輯

發展心理學成型於以下各個範疇的集合:

發展心理學亦補充了下列各項心理學的基本研究範疇:

發展心理學可以依據發展的階段再細分如下:

其中,兒童心理學是發展心理學最主要的內容,因此狹義的發展心理學為兒童心理學; 而廣義而言,發展心理學包含了動物心理學、民族心理學等等。 近年,由於對胎兒期及壯年期的研究增加,開始有這兩個類別的專門研究出現。

歷史

編輯

在兒童心理學還沒有正式獨立出來之前,盧梭所寫的《愛彌兒》是公認第一本有關研究兒童心理較詳盡的著作,這是一本兒童教育著作。

許多理論觀點都試圖解釋「發展」是什麼。而其中最普遍的說法有讓·皮亞傑的發展階段論、利維·維谷斯基的社會關係論、以及資訊處理架構理論(Information Processing framework)。

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列表

編輯

理論

編輯

愛利克·埃里克森 社會心理發展 各個階段

編輯

嬰兒期

編輯

0-1歲 信任對不信任。 此時的重要他人為照顧者,最主要為母親,若是發展順利,將會產生「對人信任、有安全感」的特徵。

幼兒期

編輯

1-3歲 自主行動對羞怯懷疑,此階段的發展將決定人的個性是活潑、大方、自信,抑或是對自己感到羞怯懷疑。 此時的重要他人為父母,若是發展順利,即能依社會的要求表現出具有目的性的行為。

童年早期

編輯

3-6歲 自發自動對退縮愧疚。此時的重要他人擴大為家人,若是發展順利,將能使人具備責任感、能主動且有方向的做事。

童年晚期

編輯

6-12歲 勤奮進取對自貶自卑。在學齡前,兒童的接觸範圍到達學校老師及同學,也包含了住家附近的鄰居,這些皆屬於童年晚期的重要他人。而若是發展順利,將能使兒童在未來有正確的待人處事之觀念及能力。

青春期

編輯

12-20歲 同一性對角色混亂。青春期是人類發展中最重要的時期之一,此時的重要他人更擴大包含了同儕及崇拜對象,如偶像等等。若是發展順利,將能避免角色混淆的情形發生,能有較完整的自我認同觀念。

成年早期

編輯

20-35 友愛親密對孤僻疏離。影響成年早期的重要他人多了親密好友及伴侶,若是發展順利,將能較為輕鬆地與他人產生親密感,否則可能會對他人產生疏離感,並有孤獨的感受。

成年中期

編輯

35-60 生產對停滯。在成年中期,重要他人涵蓋了新組成的家庭之成員,以及工作場合中的同事。若是發展順利,將對生活及工作有熱忱,不會產生頹廢感,也可能會延伸至社會層面,喜愛關懷社會、為他人付出。

成年後期

編輯

60歲以後 完美無缺對悲觀沮喪。在最後一個階段,影響的人包含了所有出現在生命中的人,而若是發展順利,將會認為此生無憾,能夠安心的享受餘生,但若未發展順利,即可能對生命感到悲觀及沮喪。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Schechter, D.S., & Willheim, E. (2009). Disturbances of attachment and parental psychopathology in early childhood. Infant and Early Childhood Mental Health Issue.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18(3), 665-87.
  2. ^ Grienenberger, J., Kelly, K. & Slade, A. (2005). Maternal Reflective Functioning, Mother-Infant A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Infant Attachment: Exploring The Link Between Mental States and Observed Caregiving. Attach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 7, 299-311.
  3. ^ Lieberman, A.F.; Padrón, E.; Van Horn, P.; Harris, W.W. Angels in the nursery: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benevolent parental influences. Infant Ment. Health J. 2005, 26 (6): 504–20. PMID 28682485. doi:10.1002/imhj.20071. 
  4. ^ Flaherty, Serena Cherry; Sadler, Lois S. A Review of Attachment Theory in the Context of Adolescent Parenting. Journal of Pediatric Health Care. 1 March 2011, 25 (2): 114–121. PMC 3051370 . PMID 21320683. doi:10.1016/j.pedhc.2010.02.005. 
  5. ^ 存档副本. [2020-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3. 
  6. ^ Kopoko, Kimberly. Parenting Styles and Adolescents (PDF). Cornell University Cooperative Extension. 2007: 1–8 [20 Nov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2-26). 

書目

編輯
  • 《心理學與生活》美-理察 格里格、菲利普 津巴多
  • Santrock, John W., (2004),「Life-Span Development」 (9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