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口戰役陣亡將士墓

古北口戰役陣亡將士墓,位於北京市密雲縣古北口鎮南關外國道西側長城腳下,是1933年長城抗戰古北口戰役中陣亡的中國將士的公墓。[1][2]

古北口戰役陣亡將士墓
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密雲縣古北口鎮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民國
編號5-4
登錄1995年10月20日

歷史 編輯

1933年1月1日,日軍進攻山海關長城抗戰開始。長城各口中,山海關於1月3日遭日軍占領,冷口於4月11日遭日軍占領。4月13日,國民革命軍第29軍被迫放棄喜峰口。從3月10日到5月15日,中國守軍同日軍進行了長城抗戰中的古北口戰役,是長城抗戰中戰鬥時間最長的一場戰役。5月15日,日軍占領密雲縣城,古北口戰役結束。參加古北口戰役的中國軍隊有東北軍第67軍第112師(軍長王以哲,師長張廷樞)、南京國民政府軍第17軍之第2、第25、第83師(軍長徐庭瑤,師長分別是黃杰關麟征劉戡),中國軍隊投入兵力數萬人。參加古北口戰役的日軍部隊有第8師團、騎兵第3旅團、第6師團主力、第33混成旅團,第16師團一部,第5師團第11聯隊,以及炮兵、空軍、坦克兵各一部,投入兵力也達數萬人。中國守軍與日軍在古北口戰場共傷亡1.3萬餘人,其中日軍傷亡5000餘人,中國守軍傷亡8000餘人。[1]

此次戰役以中國軍隊失敗而告終。密雲縣自此被分割為三部分:西北部的白馬關鹿皮關河防口以西以北的40餘個村莊被劃入滿洲國;古北口被日軍占領;長城以內的村莊屬薊密區,被日軍劃入「非武裝區」。古北口戰役結束後的5月31日,南京國民政府與日本簽定了《塘沽協定》,中國吞下了屈辱的條件。[1]

此次戰役結束後,古北口東關、南關,街巷和田野布滿屍體。在路邊街巷的中國將士遺體,由民眾掩埋到菜窖里;山谷田野的中國將士遺體,則由楊令公廟道士王樂如率人擇地掩埋。《塘沽協定》簽定後,南京國民政府起運500具屍骨赴蚌埠立墓另行安葬,剩下的一些屍骨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捐款,古北口商務會牽頭,請道士王樂如組織民眾,從田野山谷中再度收斂屍骨360多具,在古北口南關外西山根處挖一大坑,將屍體全部掩埋在坑內,一層葦席,一層屍體,共埋有3層,最後在上面堆起一高大墳頭(自此當地人稱之為「肉丘墳」)。墳頭四周砌起一道花牆,花牆的門垛上寫有輓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在墳前立有一通墓碑。此即古北口戰役陣亡將士墓。[2]

1992年,密雲縣人民政府將此處定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1995年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列為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2015年列入第二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3]

建築 編輯

該公墓規模較大,墓頂用黃沙堆積形成,高5米,底部直徑10米。墓的四周用磚砌有1.6米高的花牆,東面留有一門,門口兩側有2米高的門垛,門垛上有一副輓聯:「大好男兒光爭日月,精忠魂魄氣壯山河」。門頂上有四塊鐵方,上面題有「鐵血精神」四個大字。墓的前方立有一座高2.5米的墓碑,墓碑上刻有「癸酉年古北口戰役陣亡將士公墓」14個大字,落款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中華民國二十四年三月立」。 [1][2]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