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意象》是美國都市理論家凱文·林區在1960年出版的一本書。這本書是對波士頓澤西市洛杉磯進行的為期五年的研究的結果,該研究是觀察者如何獲取都市信息,並用它來製作心理地圖。林區的結論是,人們形成了周圍環境的由五種基本要素構成的心理地圖。[1]

The Image of the City
中文名中國 城市意象
臺灣地區 城市的意象
作者凱文·林區
譯者中國 方益萍、何曉軍
臺灣地區 胡家璇
語言英語
主題都市計畫建築
發行資訊
出版機構美國 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
中國 華夏出版社
臺灣地區 遠流出版社
出版時間1960
頁數194 pp.
規範控制
ISBN0-262-62001-4

可意向性 編輯

林區認為,對於任何一座都市來說,體驗這座都市的人們的頭腦中都存在著相應的一套心理圖像。幫助形成這些意象的是林區認定為路徑、邊緣、區域、節點和地標的五種要素。 [1]

  • 路徑(Paths)
    • 它們是街道人行道、小徑、運河、鐵路和人們旅行的其他通道
    • 他們在空間之間組織空間和運動
  • 邊緣(Edge)
    • 邊界
    • 它們可以是真實存在的或被感知的
    • 它們是牆壁、建築物、海岸線、路緣石、街道、立交橋等。
  • 區域(Districts)
    • 中大型的平面區域
    • 人能進出這些區域
    • 有共同的特徵可供識別
  • 節點(Nodes)
    • 可以進入的大片區域,作為都市、社區、區域等的焦點。
    • 向其中的人提供其他核心要素的多個視角
    • 「……成功的節點不但在某些方面獨一無二,同時也是周圍環境特徵的濃縮」[1]:77
  • 地標(Landmarks)
    • 人員無法進入的參考點
    • 它們是建築物、標誌、商店、山脈、公共藝術品等
    • 它們在它們所處的環境中,至少有一個方面是獨特的或令人難忘的
    • 也可以使用移動點(例如太陽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Lynch, Kevin. The Image of the City. The MIT Press. 1960. ISBN 0-262-6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