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科隆總教區

天主教科隆總教區(德語:Erzbistum Köln;拉丁語:Archidioecesis Coloniensis)羅馬天主教德國科隆設立的總教區,也曾經是神聖羅馬帝國采邑主教區之一,與其他領土一起並稱為科隆采邑總主教區,12世紀科隆總主教被立為選帝侯後又被稱為科隆選侯國

科隆總教區

Archidioecesis Coloniensis
教會管區
天主教會
科隆主教座堂
基本資訊
教座位置科隆
禮儀形式羅馬禮
主保聖人聖若瑟聖母瑪利亞
所屬教省科隆
創設時間二世紀
主教座堂科隆主教座堂
首長職銜總主教
教務首長
教省總主教萊內·瑪利亞·沃爾基樞機
輔理主教Heiner Koch
Manfred Melzer
Dominik Schwaderlapp
榮休主教約阿希姆·邁斯納樞機
統計資料
堂區數554
聯絡資訊
網址科隆總教區

現況

編輯
 
科隆總教區管轄範圍圖

2011年有教友2,080,656人,佔轄區總人口40.4%、554個堂區、1,041名司鐸、312名執事、298名修士、1,599名修女。現任總主教為萊內·瑪利亞·沃爾基樞機

歷史

編輯
 
科隆總教區牧徽

科隆是古代羅馬城市。1288年成為自由城市,主教府從科隆主教座堂遷到波恩。其版圖包括沿著萊茵河左岸,西方濱臨著於利西公國的狹長地帶;以及萊茵河對岸的威斯特伐利亞公國伯格馬克這兩個地區。傳統上,科隆總主教被列為德國的選帝侯之一,以及義大利勃艮第的大書記官(Archchancellor),技術上從1238年和1263年(不再改變)直到1803年。

在16世紀,至少有兩位科隆總主教改宗新教。第一位Hermann von Wied 在改宗後辭去總主教職務。但是格布哈特·特魯赫澤斯·馮·瓦爾德堡在1582年改宗加爾文派後,試圖進行世俗化,這導致科隆戰爭巴伐利亞軍隊安排一位巴伐利亞王子Ernst擔任總主教,這是德國的反宗教改革第一個重大勝利。從此直到18世紀中葉,總教區受到統治巴伐利亞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強烈影響。由於這一時期,總主教也經常領有明斯特和列日這兩個采邑主教區,成為德國西北部最有實力的諸侯之一。

1795年以後,總教區的版圖因地處萊茵河左岸被法國占領,並於1801年正式合併。1803年,《帝國代表重要決議》(Reichsdeputationshauptschluss)世俗化總教區的其餘部分,將威斯特伐利亞公國割給黑森-達姆施塔特伯國。科隆在1824年重新成為無世俗政治權力的總教區,直到今日。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