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苗接種計畫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的接種計畫
臺灣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苗接種計畫是指中華民國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臺灣疫情期間的疫苗接種計畫[3][4][5][6]。
![]() 臺灣COVID-19疫苗接種中心 | |
日期 | 2021年3月22日 | 至今
---|---|
地點 | ![]() |
起因 |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臺灣疫情 |
目標 |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的群體免疫 |
預算 | 新臺幣187億元[1] |
發起人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參與者 | 中華民國國民、中華民國居留證持有者、合法居留之外籍人士[2] |
結果 | 未接種疫苗:2,008,699人次(8.66%) 第一劑:21,187,479人次(91.34%) 第二劑:19,592,892人次(84.47%) 基礎加強劑:197,371人次(0.85%) 第一追加劑:16,340,894人次(70.45%) 第二追加劑:984,490人次(4.24%) 累計數量:58,303,126人次(251.35%) |
截至2022年7月6日 |
緊急使用授權(EUA)編輯
中華民國2019冠狀病毒疫苗緊急使用授權審查標準:須檢附疫苗產品的化學製造管制資料、動物試驗資料,以及執行過的所有人體臨床試驗與風險效益評估報告[7]。
- 臨床資料:
- 以免疫橋接(immuno bridging)方式,採用中和抗體作為替代性療效指標,要求中華民國國產疫苗受試者體內中和抗體效價不低於AZ疫苗(外部對照疫苗)。
- 國際主要疫苗的中和抗體濃度絕對數值各異,輝瑞是157、莫德納800、嬌生214、Novavax大約是3900,AZ為136。
- 安全性資料
- 接種試驗疫苗受試者至少3000人,接種最後1劑疫苗後至少追蹤1個月的安全性資訊。
- 且所有受試者於接種最後一劑疫苗後追蹤時間中位數至2個月的累積安全性資料,並須包含65歲以上特殊族群的試驗結果。
- 療效評估標準:
- 原型株活病毒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比值(geometric mean titerratio, GMTR)的95%信賴區間下限須大於0.67。
- 中華民國國產疫苗組的血清反應比率(sero-response rate, SRR)的95%信賴區間下限須大於50%。
- 血清反應率依據AZ疫苗60%原型株活病毒中和抗體累積分布量設定。若申請EUA前,WHO釋出中和抗體保護力相關數據,則參考WHO標準的比較條件。
疫苗專案輸入流程編輯
需委託藥商申請並檢具以下資料,待食藥署召開專家會議審議後,由「指揮中心」核定,後續還是要由政府跟疫苗原廠簽訂採購合約並由政府統籌、分配、執行[8]。
- 執行計劃書
- 藥品說明書
- 數量及計算依據
- 冷鏈及倉儲設施
- 供貨期程
- 原廠授權書
- 有效期限
- 國外上市證明或替代檔案
疫苗總類編輯
已開放疫苗編輯
廠牌 | 研製代號 | 應用技術 | 台灣EUA | 正式開放施打日期 | 適用年齡 |
---|---|---|---|---|---|
未開放疫苗編輯
廠牌 | 研製代號 | 應用技術 | 台灣EUA | 適用年齡 |
---|---|---|---|---|
臨床試驗(國產疫苗)編輯
廠牌 | 研製代號 | 應用技術 | 臨床一期 | 臨床二期 | 臨床三期 | 台灣EUA |
---|---|---|---|---|---|---|
次單元疫苗 |
通過 期中報告 【台灣】2021-02-07 [19] |
通過 期中報告 【台灣】2021-06-18[20] 擴大臨床二期及追加劑延伸試驗 【台灣】2022-03-11 [21][22] |
進行中 【美國】多國多中心臨床三期試驗 |
進行中 2021-08-16【未通過】[23] 2022-03-07【重新送件】[24] | ||
進行中 【印尼】臨床實驗 |
進行中 【印尼】臨床實驗 |
尚未開始 | 尚未申請 | |||
尚未開始 | 尚未開始 | 尚未開始 | 尚未開始 | |||
進行中 【台灣】追加劑臨床試驗 |
尚未開始 | 尚未開始 | 尚未申請 | |||
尚未開始 | 尚未開始 | 尚未開始 | 尚未申請 |
疫苗相關記事編輯
「國內疫苗」相關總表編輯
- 截至2022年7月6日,採購總數量:1億1311萬9030劑、到貨總數量:6127萬1933劑、封緘總數量:5964萬7017劑[25][26]。
- 透過COVAX機制採購476萬劑COVID-19疫苗:2021年到貨102萬劑(AZ疫苗)、2022年將到貨226.8萬劑(Novavax疫苗)、剩餘的147.2萬劑(未知)。
疫苗品牌 | 取得途徑 | 訂購數量 | 到貨數量 | 封緘數量 | 備註 |
---|---|---|---|---|---|
到貨十六波,20批號 (已在2022年1月13日全數到貨) | |||||
優先選擇「次世代疫苗」 | |||||
到貨三波,3批號 | |||||
(成人劑型) |
2021年7月,加購(2021年第四季到貨) 到貨十波,12批號 (已在2021年11月18日全數到貨) | ||||
(2022年到貨2000萬劑、2023年到貨1500萬劑) (包括嬰、幼兒(6個月至5歲)劑型及「次世代疫苗」選擇權) 到貨九波,9批號 | |||||
(嬰、幼兒劑型) |
|||||
2021年7月,完成『採購』與『捐贈』合約 到貨十七波,17批號 (已在2022年1月27日全數到貨) | |||||
(成人劑型) |
可擴充400萬劑(成人劑型) 到貨一波,1批號 | ||||
(兒童劑型) |
到貨四波,4批號 (已在2022年7月4日全數到貨) | ||||
(包含8-11月會購買431多萬劑以Beta病毒株為次世代疫苗) 45批號(已封緘) | |||||
未通過EUA,未有交貨時間 | |||||
到貨一波,1批號 |
「捐贈他國」相關總表編輯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累積捐贈數量:17萬劑。
疫苗品牌 | 累積數量 | 捐贈國家 | 捐贈數量 | 抵達時間 |
---|---|---|---|---|
疫苗接種安排編輯
接種優先順序編輯
疫苗接種計劃最初設有優先順序,高危人群可較早得到疫苗接種,年長民眾也是優先接種組別,之後向較年輕的民眾漸次開放,2021年11月起向全年齡開放[32],2022年1月開放接種第三劑疫苗,只要符合第二劑與第三劑的時間間隔,年滿18歲的民眾都可預約,已沒有優先類別的限制[33],目前只有年幼兒童因為疫苗的年齡下限限制,而未能接種疫苗。
- 以下是2021年6月21日修訂之優先順序[34]:
排序 | 接種對象分類 | 範例 | 估計人數 |
---|---|---|---|
醫事人員 具有執業登記之醫事人員 醫療院所(含集中檢疫所)之非醫事人員 |
|||
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 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 港埠執行邊境管制之海關檢查(CQIS)等第一線工作人員 執行居家檢疫與居家隔離者關懷服務工作可能接觸前開對象之第一線人員 消防隊、空中救護勤務人員及民間救護車執行緊急救護技術之第一線人員 第一線海巡、岸巡人員 |
|||
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 國籍航空機組員 國際商船船員 防疫車隊駕駛 港埠以外之第一線作業人員(於港埠入境旅客活動區域需接觸旅客之第一線工作人員) 執行港口各類船舶之碼頭裝卸倉儲 港埠設施及職安、環保管理巡查,引水等各項作業,須與外籍船員接觸等第一線工作人員 防疫旅宿實際執行居家檢疫工作之第一線人員 |
|||
代表國家出國之運動員或選手 因外交或公務奉派出國人員 以互惠原則提供我國外交人員接種之該國駐臺員眷等 |
|||
機構及社福照顧系統之人員及其受照顧者與洗腎患者 住宿型及社區型長照機構住民及其照護者,身障服務照服員及服務對象 洗腎患者 其他機構(含矯正機關工作人員) |
|||
75歲以上民眾 孕婦 |
|||
於中華民國國軍軍事單位服役之現役軍人及中華民國國家安全局之文職人員 未執行防疫相關作業中華民國警察 中華民國憲兵 國家關鍵設施必要工作人員 於運輸及倉儲業工作的人員 高中職以下學校教職員工與校內工作人員 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 |
|||
65至74歲以上長者 | |||
19至64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疾病者) 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者 |
|||
50至64歲成人 |
其他已開放之接種年齡層編輯
年齡層 | 估計人數 |
---|---|
接種地點編輯
- 一般社區診所、大型醫院及特別開設快打站或大型接種站(如:台北市花博爭艷館、台中市忠信國小、台南市復興國中、花蓮縣北埔國小等)。
- 另針對不便外出民眾提供到宅接種,偏鄉地區提供臨時接種站或復康巴士就近接種。
- 多處接種站以「宇美町式」接種,以快速提升接種人次。
疫苗施打獎勵編輯
- 2022年1月4日,指揮中心表示,為加速國人完成2劑接種,提升「尚未接種第1、2劑COVID-19疫苗」民眾之接種意願,各地方政府自2022年1月5日至1月31日前,可提供18歲以上「民眾200元(含)以下衛教品」,以鼓勵民眾踴躍完成接種2劑「COVID-19疫苗」,儘速獲得完整免疫保護力[35]。
- 2022年1月29日,指揮中心表示,為鼓勵18歲以上「尚未接種1、2劑COVID-19疫苗」者儘速前往接種,延長地方政府「提供200元(含)以下衛教品」之措施至2022年2月28日止,請民眾踴躍前往接種,以獲得保護力。民眾可透過「COVID-19疫苗防治一網通」或「地方政府衛生局公告」,查詢鄰近合約醫療院所及其可提供接種之疫苗廠牌與時間,就近前往接種。「18歲至未滿20歲」民眾,如自行前往接種,請持家長簽具之意願同意書;若由家長陪同前往接種,請本人與家長於現場共同簽署意願同意書[36]。
- 2022年2月25日,指揮中心表示,為鼓勵18歲以上「尚未接種1、2劑COVID-19疫苗」儘速踴躍前往接種,延長地方政府「提供200元(含)以下衛教品」之措施至2022年3月31日止,請民眾踴躍儘速前往接種,以獲得保護力。民眾可透過「COVID-19疫苗防治一網通」或「地方政府衛生局公告」,查詢鄰近合約醫療院所提供施打之疫苗廠牌及接種時間,就近前往接種。「18歲至未滿20歲」民眾,如自行前往接種,請持家長簽具之意願同意書,若由家長陪同前往接種,請本人與家長於現場共同簽署意願同意書[37]。
- 2022年3月7日,指揮中心表示,為再鼓勵「尚未接種1、2劑」或「追加劑」疫苗之65歲以上長者儘速踴躍前往接種,地方政府可自2022年3月10日至4月10日止,加碼「提供500元(含)以下衛教品」,請長者儘速踴躍前往接種,以獲得保護力。家中長者於其身體狀況較穩定時,家屬可透過「COVID-19疫苗防治一網通」或「地方政府衛生局公告」,查詢鄰近合約醫療院所提供施打之疫苗廠牌及接種時間,協助陪同就近前往接種。疫苗接種後可能發生副作用,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並隨年齡層增加而減少,若擔心接種疫苗後所產生之副作用可先與醫師討論,經諮詢評估選擇合適之疫苗接種[38]。
- 2022年4月9日,指揮中心表示,全球「COVID-19疫情」持續,國內「本土疫情」升溫,接種「COVID-19疫苗」可降低長者等高風險族群因感染「COVID-19」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為促進「尚未接種第1、2劑」、「基礎加強劑」及「追加劑」疫苗65歲以上長者(含55歲至64歲原住民)踴躍前往接種,延長「提供長者500元(含)以下衛教品」措施至2022年5月31日止,呼籲長者儘速完成接種,以獲得保護力[39]。
- 2022年5月25日,指揮中心表示,為鼓勵長者完全接種疫苗,陸續以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各縣市衛生局,「65歲以上長者」及「55歲以上原住民」,尚未完成接種疫苗民眾,於6月30日前接種,可免費獲得兩劑單劑型快篩試劑[40]。
- 2022年6月24日,指揮中心表示,全球及國內「COVID-19疫情」仍持續,國際「Omicron新型變異株」繼續發生,對社區造成威脅,未完成接種「COVID-19疫苗」之長者,染疫後發生重症和死亡的比例較高,為持續鼓勵長者接種,各地方政府提供65歲以上(含55歲至64歲原住民)尚未完成接種COVID-19疫苗民眾「500元(含)以下衛教品」及「每人2劑快篩試劑」措施延長至2022年7月31日止。呼籲「尚未接種第1、2劑」、「基礎加強劑」及「第1與第2次追加劑」疫苗之長者,儘速完成接種,以獲得保護力[41]。
疫苗接種方式編輯
疫苗劑型編輯
名稱 | 解釋 |
---|---|
完成兩劑「COVID-19疫苗」接種可以提升免疫保護力,有效預防「COVID-19病毒」感染、感染後重症與死亡風險。 | |
為「免疫不全以及免疫力低下病人」即使完整接種兩劑「COVID-19疫苗」,也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免疫力,故建議接種「基礎加強劑」。 | |
(接種一至二劑次) |
疫苗保護力會隨著接種時間消退,加上「COVID-19病毒」不斷變異,即便完成「基礎劑」,仍有突破性感染風險,故需接種「追加劑」。 |
現行制度編輯
對象 | 劑次 | 如何施打 |
---|---|---|
第一類醫事人員(包含醫事執登人員及醫事機構非醫事人員) 機場港埠、居家檢疫、航空機組員 機構與社福照護系統相關工作人員 |
||
疫苗施打年齡及劑量方式[42]編輯
- 劑量為成人劑型計算。
廠牌 | 代號 | 適用年齡 | 基礎劑 | 基礎加強劑 | 第一次追加劑 | 第二次追加劑 |
---|---|---|---|---|---|---|
殘劑施打編輯
由於「COVID-19疫苗」為了便於長途運輸多為多人劑型包裝,時有預約民眾臨時無法接種疫苗造成殘劑浪費。
- 2021年6月25日,宣布為有效利用「COVID-19疫苗」,針對當日最後一瓶疫苗開瓶的剩餘劑量,可由接種單位規劃候補名單機制[43]。
- 一、接種單位公告「COVID-19疫苗」接種作業及開放候補名單登記。
- 二、請接種單位建立其他18歲以上接種對象候補名單。
- 2021年11月5日,宣布「COVID-19疫苗」剩餘劑量管控放寬!指揮官陳時中說,現在只要有預約,不管是否只剩1人都可以開新瓶使用[44][45]。
疫苗混打編輯
為施打不同廠牌的「COVID-19疫苗」。
- 2021年5月中旬,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團隊刊登在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的研究為例。研究團隊將830名「50歲以上」受試者分成4組接種2劑疫苗,分別為「AZ/AZ」、「AZ/BNT」、「BNT/AZ」、「BNT/BNT」,並於接種28天後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在中和血清抗體表現部分,效價最高的雖然還是「BNT/BNT」(14080),但「AZ/BNT」緊追在後(12906),至於「BNT/AZ」效價就差了一截(7133),「AZ/AZ」(1392)則在4組中敬陪末座[46]。針對上述4組的T細胞免疫效價(另一重要的疫苗保護力參考指標)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前兩名「AZ/BNT」(185)、「BNT/AZ」(99)都是「混打組」;「BNT/BNT」組只排第3(80),至於「AZ/AZ」組(50)則再度墊底。此外,研究團隊發現「疫苗混打」雖可能較不混打出現較強烈的「發燒」、「疲倦」等疫苗副作用,但都是暫時的。
- 2021年7月1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根據目前規劃,「AZ」加「莫德納」疫苗研究結果至少要3個月才會出爐,有本土數據再開放會更有信心,但如果國外有更多有效的資訊釋出,且經過專家討論,或許有機會不用等到3個月就能做決定[47]。目前台灣開放第1劑接種AZ疫苗的民眾發生過敏或嚴重不良反應者持不良通報、醫師診斷證明至原門診或旅遊醫學門診預約第2劑接種莫德納疫苗。
- 2021年9月14日,台大醫院人體試驗倫理委員會(IRB)審核通過「『莫德納疫苗』混打『高端疫苗』」臨床試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正審核中,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學理上「兩款疫苗」混打可行。如程式順利,最快下周啟動試驗[48][49]。 隨後,台大醫院表示現在正著手進行「莫德納」混打「高端疫苗」的臨床試驗,預計將收案220名「20至70歲」打過「第一劑莫德納」的民眾,來進行隨機的「雙盲試驗」。也就是說,會有一半的受試者「第2劑」打到「高端」、一半則打到「莫德納」,最快下周就能啟動臨床試驗,一個月後就可以進行「解盲」[50]。
- 2021年9月2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被當混打以「BNT」最多,而「莫德納+BNT」的混打組合,已進行討論,準備等貨後開始研究[51][52]。
- 2021年9月25日,為防「COVID-19疫情」再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現正力衝疫苗涵蓋率,數家大醫院也如火如荼展開「疫苗混打」研究,例如長庚醫院進行「AZ+高端」、「莫德納+高端」、「BNT+高端」等試驗,台大醫院則著手「AZ+莫德納」、「莫德納+高端」等試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又提到,國內近期將展開「AZ+BNT」、「莫德納+BNT」等試驗,而這2項據了解也將由台大執行[53]。
- 2021年10月15日,「COVID-19疫苗」混打進度,疾管署委託(台大、中國、成大):AZ+莫德納(以抽血驗抗體)、高端+BNT(收案中)、AZ+BNT(收案中),台大:AZ+莫德納(抽血驗抗體)、莫德納+高端(收案中),長庚:AZ+高端、AZ+莫德納(抽血驗抗體),部桃:AZ+AZ+高端(完成一半接種)[54]。
- 2021年11月4日,長庚醫院宣布「第三劑混打」計劃,通過衛福部食藥署核准,近期將正式展開臨床試驗,目標分為「高端」、「BNT」、「莫德納」(全劑量)及「莫德納」(半劑量)四組,收案400名接種過兩劑「AZ」的有「高接觸風險的第一線醫護人員」及「航空機組人員」[55][56][57]。
- 2021年11月1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民眾出國需求,無論曾接種「高端」,只要間隔28天即可要求,可混打2劑「AZ」、「BNT」或「莫德納」[58][59]。
- 2021年11月1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明天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將開放「AZ疫苗」混打「BNT」或「莫德納疫苗」,「COVID-19疫苗預約平台」意願登記或修改;若「第2劑」無混打意願仍選擇接種「AZ疫苗」的民眾,則無需再進行意願登記修改[60][61][62]。
- 2021年11月2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接種第1劑「AZ」滿8週者,無論是否登記混打意願,都可向醫院預約混打「BNT」或「莫德納」[63][64][65]。
- 2021年11月2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經過「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會議建議,考量「COVID-19疫苗」接種後之免疫保護力可能隨時間下降,建議接種「第三劑」疫苗,其中也以「6大族群」建議優先接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直言,如果有需要出國且打疫苗不方便,可以彈性在滿「5個月」就施打。並表示,建議已完成「2劑COVID-19疫苗」接種「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與工作者、醫護人員、防疫工作人員、第一線高感染風險工作人員及容易感染與疾病嚴重風險者(即COVID-19疫苗公費接種對象第九類)」等六大族群應於第二劑6個月後,接種第三劑[66][67][68]。
- 2021年12月2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對於「第二劑」建議以同廠牌疫苗施打,但民眾若想「混打」也可以,「第二劑」不限疫苗廠牌,只有時間間隔不同;「第一劑」接種「AZ」者,「第二劑」混打「莫德納」、「BNT」或「高端」,間隔8週;「第一劑」接種「莫德納」或「BNT」者,「第二劑」可接種不同廠牌的「mRNA疫苗」或「AZ」、「高端」,間隔4週;至於「第一劑」接種「高端」者,「第二劑」建議「莫德納」或「BNT」,同樣間隔4週[69][70][71]。
- 2022年1月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因「本土確診個案」上升,「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決議,滿「18歲」民眾(已接種兩劑疫苗,且間隔12周),應盡速接種1劑「疫苗追加劑」,提升免疫力,並以「mRNA疫苗」(莫德納、BNT)或「蛋白質次單元疫苗」(高端)完成「基礎劑」:「追加劑」可選「莫德納」(半劑量)、「BNT」、「高端」或「AZ」。而以「AZ」完成「基礎劑」:「追加劑」可選「mRNA」或「蛋白質次單元」疫苗[72][73][74]。
- 2022年3月17日,林口長庚醫院發表「COVID-19疫苗追加劑接種研究成果」,總計招募340位受試者,皆為已施打兩劑「AZ」的醫療照護人員,隨機分派接受「莫德納」(全劑量)、「莫德納」(半劑量)、「BNT」或「高端」接種為「第三劑」(追加劑),結果發現,每款疫苗都能提升受試者體內抗體,其中以「莫德納」抗體生成最高,「莫德納」(全量)上升:47.7倍、「莫德納」(半量):39.8倍,其次為「BNT」,而「高端」的抗體最少,為12.7倍,但副作用最低[75][76][77]。
- 2022年3月24日,「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開專家會議,決議「12至17歲」(青少年)的「基礎劑」可打「莫德納疫苗」,也可混打「BNT疫苗」,但1、2劑「間隔12週」,醫療院所應充分告知接種「莫德納」保護力,及心肌炎、心包膜炎風險,並經家長同意、醫師評估後才可接種[78][79]。
- 2022年6月10日,「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開專家會議,建議「5-11歲」(兒童)應完成2劑「COVID-19疫苗」接種,以降低染疫後重症及死亡的風險,並經參考疫苗臨床試驗結果及各國疫苗接種政策,建議2劑間隔4-8週以上;且基於目前尚無兒童族群以不同廠牌「COVID-19疫苗」完成基礎劑接種之安全性及有效性數據,建議兒童族群以同廠牌「COVID-19疫苗」完成2劑接種。惟特殊情形(如第1劑接種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指揮中心評估疫苗供應情形等)下,可以不同廠牌疫苗完成2劑接種[80][81]。
- 2022年6月27日,「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開專家會議,建議Novavax疫苗使用於「18歲以上」民眾『基礎劑』、『基礎加強劑』,及『第1次追加劑』、『第2次追加劑』接種,並可與「其他廠牌」交替使用[82][83]。
疫苗追加劑施打編輯
- 2021年11月4日,長庚醫院宣布「第三劑混打」計劃,通過衛福部食藥署核准,近期將正式展開臨床試驗,目標分為「高端」、「BNT」、「莫德納」及「半量莫德納」四組,收案400名接種過兩劑「AZ」的有「高接觸風險的第一線醫護人員」及「航空機組人員」[55][56][57]。
- 2021年11月29日,指揮中心表示,經過「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會議建議,考量「COVID-19疫苗」接種後之免疫保護力可能隨時間下降,建議接種「第三劑」疫苗,其中也以「6大族群」建議優先接種。指揮官陳時中也直言,如果有需要出國且打疫苗不方便,可以彈性在滿「5個月」就施打。並表示,建議已完成「2劑COVID-19疫苗」接種「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與工作者、醫護人員、防疫工作人員、第一線高感染風險工作人員及容易感染與疾病嚴重風險者(即COVID-19疫苗公費接種對象第九類)」等六大族群應於第二劑6個月後,接種第三劑[66][67][68]。
- 2021年12月2日,指揮中心宣布,即日起開放「第一至第三類人員」,以及「因公務需出國者」,於接種「第二劑疫苗」滿5個月後,接種「第三劑」疫苗[84][85][86]。
- 2021年12月20日,指揮中心宣布,「第二劑」接種間隔「滿5個月」,「追加第三劑」廠牌包含「莫德納疫苗」(半劑量)、「BNT疫苗」(全劑量)及「高端疫苗」(滿20歲以上,全劑量),上述所有廠牌開放民眾選擇。至於「AZ疫苗」,接種上述廠牌有嚴重不良反應者,經醫師評估後,可考慮「加強劑」接種「AZ疫苗」[70]。
- 2021年12月24日,指揮中心說明,開放符合資格者預約第三劑疫苗施打,提供的疫苗廠牌包括BNT(全劑量)、莫德納(半劑量)、高端(全劑量)[71]。
- 2022年1月7日,指揮中心表示,因應國內發生「Omicron變異株」本土個案,社區感染風險提升,「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決議,滿「18歲」民眾(已接種兩劑疫苗,且間隔滿12周以上),應接種1劑「疫苗追加劑」,提升免疫保護力,以「mRNA疫苗」(莫德納、BNT)或「蛋白質次單元疫苗」(高端)完成「基礎劑」:「追加劑」可選莫德納(半劑量)、BNT、高端或AZ。以「AZ」完成「基礎劑」:「追加劑」可選擇接種「mRNA」或「蛋白質次單元」疫苗[72][73][74]。
- 2022年3月17日,林口長庚醫院發表「COVID-19疫苗追加劑接種研究成果」,招募340位受試者,皆為已施打兩劑「AZ疫苗」的醫療照護人員,隨機分派接受「莫德納」(全劑量)、「莫德納」(半劑量)、「BNT」或「高端」接種為「第三劑」(追加劑),結果發現,每款疫苗都能提升體內抗體,其中以「莫德納」最高,「莫德納」(全量)上升:47.7倍、「莫德納」(半量):39.8倍,其次為「BNT」,而「高端」最少:12.7倍,但副作用最低[75][76][77]。
- 2022年3月24日,「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會議討論「Novavax疫苗」未來若取得「EUA」建議可開放18歲以上民眾接種。並「接種時程」間隔建議「基礎劑」間隔28天、「基礎加強劑」與「第2劑基礎劑」間隔28天,「追加劑」與「最後一劑基礎劑/基礎加強劑」間隔12周[87][88]。
- 2022年4月20日,「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會議通過「青少年族群」(12-17歲)建議完成基礎劑接種且無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於最後1劑基礎劑接種後5個月,接種追加劑,開打估計會在5月下旬[89]。並通過「三大類族群」(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且病情穩定者(即建議接種基礎加強劑之對象))建議接種「第四劑」,「第四劑」接種時間建議與「第1次追加劑」(間隔5個月)接種,且不論前面劑次接種廠牌,可接種以下廠牌:莫德納疫苗(半劑量)、BNT疫苗(全劑量)、蛋白質次單元(高端、Novavax) 疫苗(全劑量),開打估計會在6月上旬[90][91]。
- 2022年5月13日,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ACIP討論,「第二次追加劑」對象包含「65歲以上」或「18歲以上免疫不全者」都可施打。未來是否擴大到「60歲以上」長者,表示,若「60歲以上」符合免疫不全可施打,將針對染疫高風險對象提供。另目前預計「第二追加劑」隔五個月,預計於下周開始,近期公佈[92][93][94]。
- 2022年5月14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且病情穩定者」(接種基礎加強劑),自5月16日起,接種「第一次追加劑」隔5個月,可接種「第二次追加劑」,廠牌:莫德納(半劑量)、BNT(全劑量)、蛋白質次單元(高端、Novavax) (全劑量)[95][96]。
- 2022年6月10日,「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會議通過「COVID-19疫苗公費接種對象-第一類醫事人員(包含醫事執登人員及醫事機構非醫事人員)」第二次追加劑接種建議」,建議與第一次追加劑間隔5個月[97][98]。
- 2022年6月27日,「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開專家會議,建議「5至11歲」(兒童)COVID-19疫苗「基礎加強劑」及「追加劑」接種:對於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且病情穩定者建議接種基礎加強劑(與第二劑間隔28天後接種)[99];對於完整接種基礎劑對象,建議於滿5個月(150天)後,接種追加劑。並建議「機場港埠、居家檢疫、航空機組員及機構與社福照護系統相關工作人員」接種第二次追加劑:為降低邊境逐步開放後,新型變異株對於國內防疫之衝擊,且目前國內仍處社區流行階段,建議「機場港埠、居家檢疫、航空機組員及機構與社福照護系統相關工作人員」可評估自身染疫風險與意願後,接種「第二次追加劑」;前述對象經評估自身風險後有意願接種,建議與「第一次追加劑」間隔5個月以上[100][101]。
- 2022年6月29日,指揮中心宣布,將於7月1日起,提供「機場港埠」、「居家檢疫」、「航空機組員」及「機構與社福照護系統相關工作人員」,可評估自身染疫風險與意願後,接種「第二次追加劑」[102]。
確診者疫苗接種建議編輯
- 2022年6月27日,「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開專家會議,建議「COVID-19確診者」疫苗接種:無論先前是否具「SARS-CoV-2感染史」,建議應依各廠牌應接種劑次,完成「COVID-19疫苗」基礎劑及追加劑接種;依據現有有限資料顯示,延長「SARS-CoV-2」感染後接種「COVID-19疫苗」之間隔,可增加接種疫苗後誘發之免疫保護力,且感染後短期間重複感染機率較低,爰建議確診者可自發病日或確診日(無症狀感染者)起3個月且無急性症狀後,接種「COVID-19疫苗」;確診者若已無急性症狀且符合解隔條件,如符合下列情形,可經醫師評估適宜接種後,完成尚未完成之「COVID-19疫苗」劑次:因工作需求、工作性質等原因導致感染風險可能增加、免疫力/免疫功能低下導致感染風險增加、因應入境其他國家時疫苗接種紀錄查核之需[103][104]。
疫苗相關系統編輯
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編輯
COVID-19疫苗接種健康回報系統編輯
- 2021年3月23日,因應「COVID-19疫苗」正式開打,為有效追蹤民眾接種後的健康情形,疾管署於「疾管家平台」建置「Taiwan V-Watch」疫苗接種健康回報系統,提供民眾於接種後,定期回報自身健康狀況[106][107][108]。
- 2022年5月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COVID-19疫苗接種作業」已於2022年5月2日起推動「6至11歲」(兒童)基礎劑接種,除持續以全國「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VAERS)」進行監測外,「Taiwan V-Watch疫苗接種-健康回報」自5月3日起亦將小於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納入追蹤監測對象,經由父母手機在「疾管家介面」申請加入,代為填寫接種後健康回報,以加強兒童及青少年「COVID-19疫苗」接種後安全性監測,並及時將國內該族群接種後常見不良反應發生情形,提供醫療端、公衛端向家長說明接種後常見副作用發生概況,以及持續不適及時就醫提醒等[109][110]。
COVID-19疫苗公費預約平臺編輯
- 共分為四階段:意願登記、簡訊通知、疫苗預約、接種疫苗[111][112][113][114]。
- 2021年7月6日,宣布「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正式上線,並將在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試辦「意願登記」[115]。
- 2021年7月8日,宣布「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開放全國「意願登記」[116]。
- 2021年12月23日,宣布「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暫時退場,並視第3劑施打潮再重啟[117][118][119]。
- 2022年1月11日,宣布「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將在15至16日重新上線,並於17日起開始施打[120][121]。
- 2022年3月1日,宣布「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提供「定期預約」,開放滿18歲以上民眾預約接種「追加劑」[122]。
- 2022年3月22日,宣布「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於4月1日起2度停止運作,屆時不再提供民眾進行預約[123][124][125]。
期數 | 施打日期 | 疫苗種類 | 接種對象 |
---|---|---|---|
1973/12/31前出生 | |||
宜蘭縣/基隆市因受颱風影響取消預約者(7/19前意願登記) 第三輪已收過簡訊但尚未完成預約者(7/19前意願登記) | |||
65歲以上長者、53歲以上(第九類)【第1劑】 | |||
20至64歲(第九類)【第1劑】 20至64歲【第1劑】 | |||
18歲以上(第九類)【第1劑】 | |||
間隔10週以上,接種第1劑(9/10前)【第2劑】 | |||
12至17歲,不在校施打及不在籍學生【第1劑】 | |||
54歲以上(7/30前,接種第1劑)【第2劑】 | |||
45歲以上(10/13前意願登記;7/31至8/6,接種第1劑)【第2劑】 | |||
18歲以上(10/26前意願登記;10/8前,接種第1劑,間隔滿4週以上)【第2劑】 | |||
18歲以上(10/26前意願登記;8/27前,接種第1劑,間隔滿10週以上)【第2劑】 | |||
18歲以上(11/5前意願登記;9/18前,接種第1劑,間隔滿8週以上)【第2劑】 | |||
18歲以上(11/5前意願登記;10/16前,接種第1劑,間隔滿4週以上)【第2劑】 | |||
混打【莫德納】 |
|||
18歲以上(11/18前意願登記;10/28前,接種第1劑,間隔滿4週以上)【第2劑】 | |||
18歲以上(11/18前意願登記;10/28前,接種第1劑,間隔滿4週以上)【第2劑】 | |||
混打【莫德納】 |
|||
混打【莫德納】 |
|||
18歲以上(12/5前意願登記;10/14前,接種第1劑,間隔滿8週以上)【第2劑】 | |||
18歲以上(12/5前意願登記;11/11前,接種第1劑,間隔滿4週以上)【第2劑】 | |||
18歲以上(12/13前意願登記;11/18前,接種第1劑,間隔滿4週以上)【第2劑】 | |||
COVID-19 防治一網通編輯
- 2021年12月29日,因「COVID-19疫苗公費預約平臺」已暫緩使用,衛福部疾管署網站今日正式推出疫苗地圖「COVID-19 防治一網通」,提供接種服務的醫療院所地點、時間與疫苗廠牌,方便民眾查詢[126][127][128][129]。
- 2022年3月8日,為方便民眾依個人接種需求查詢,「COVID-19防治一網通」已將「查詢追加劑」[130]及「查詢第1、2劑」[131]的疫苗地圖分開呈現,民眾進入地圖頁面後,可依個人喜好的廠牌及接種地點,查詢「當日」接種院所的開診情形及諮詢電話,該院所如有預約網站亦可直接連結預約[132][133]。
COVID-19 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編輯
- 2021年12月27日,指揮中心表示,歐盟執委會於今2021年12月21日宣布台灣正式加入「歐盟數位新冠證明」系統。歐盟數位新冠證明為世界性標準之一,國際成員國多且最早用於國際旅行,為使台灣民眾能加速入境歐盟等國家,將於12月28日上午8時開放台灣「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供國人下載使用[134]。
- 2022年1月20日,指揮中心宣布1月21日上午8時「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開放國內使用[135]。
- 2022年2月21日,指揮中心表示,台灣接獲歐盟通知「歐盟數位新冠證明」自2022年2月1日起,「歐盟會員國之數位疫苗接種證明」有效期,已從365天調整為270天。至於「追加劑」(第3劑)的數位證明則沒有期限。為配合歐盟資料更正,請各場所使用查驗程式,可透過重新連線至查驗程式網站,取得最新驗證邏輯[136]。
- 2022年3月23日,指揮中心表示,台灣「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系統將於2022年3月24日上午8時完成版本更新,新增功能說明如下:一、恢復可使用護照號碼申請:因應部分民眾反應不方便使使用者號,身分驗證機制將原「身分證號+健保卡號+戶號」方式,其中「戶號」調整為可用「戶號」或「護照號碼」二擇一方式驗證。二、新增一鍵將數位證明轉入蘋果或安卓作業系統:經與Apple及Google公司合作,提供民眾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申辦數位證明時,系統頁面增加Apple Wallet(不限iOS 15.4版)及Google COVID-19資訊卡之一鍵加入功能,數位證明可快速儲存於手機,方便民眾取用,過程符合個資法及GDPR規範。三、雲端列印碼功能新增萊爾富超商:除系統現有提供統一及全家超商KIOSK機臺雲端列印碼服務,新增萊爾富雲端列印碼服務[137]。
- 2022年3月30日,指揮中心說明,配合2022年3月27日公布有關「強化特定娛樂場所防疫作為」及「參與繞境活動需要」和「便民服務」,「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查驗程式」更新查驗畫面。一、已接種3劑(或以上)疫苗,查驗通過畫面加註「已接種滿3劑」。二、已接種第2劑且滿3個月,查驗通過畫面加註「2劑滿3個月」,以提醒民眾應及時接種第3劑。說明,有關民眾反應於國外接種之劑次未被數位證明採認,致民眾為取得可通行國際的數位健康證明,而需在國內接種更多劑疫苗。配合歐盟規定及台灣政策,將國外已接種「世界衛生組織」(WHO)核發「緊急使用清單」(EUL)或台灣「核准緊急授權」、「專案製造」,並於「衛生所」完成補登疫苗者,亦視為有效劑次,若後續在國內接種,其數位證明之劑次計算會符合實際登錄情形。提醒,「健康證明驗證」有各種型式,「數位健康證明」具資料最小、可被遺忘、可自行攜帶等個資保護特質,且配合驗證程式掃描「QR Code」時具有防偽功能,期待需要場所出入「防疫管理的單位」善為運用[138]。
- 2022年4月13日,指揮中心表示,歐盟執委會指出「歐盟數位新冠證明」(EU-DCC)中之疫苗證明,鑑於「12歲以上」民眾之「追加劑」雖已獲「歐洲藥品局」(EMA)核准,惟並非各國均已實施,因此修正基礎劑僅限於「18歲以上」有效期限為270日,「未滿18歲」民眾所持證明「基礎劑」有效期限仍為365日,並希望各「歐盟數位新冠證明」(EU-DCC)成員國配合修改各國查驗程式。並指出,台灣「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查驗程式」將配合於今日改版,此項修正不影響「申辦平臺」及「已核發之數位證明」,系統將自動判斷「未滿18歲」民眾所持證明「基礎劑」有效期限仍為365日[139]。
- 2022年5月9日,指揮中心表示,為因應民眾反應,我國「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系統將增加顯示身分證字號資料之需求,並於2022年5月10日上午8時完成版本更新。指出,有關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申請,係以電腦或手機直接上網辦理,執行三個步驟即可取得:一、確認身分。二、選擇項目。三、取得證明[140]。
- 2022年5月29日,指揮中心表示,由於「確診者自主回報疫調系統」自今2022年5月1日上線後,仍有民眾超過3天仍未能取得或下載隔離通知書。為服務民眾,將自5月30日上午0時起在「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系統新增「確診者指定處所隔離通知書補發」功能,符合下列2條件民眾可申請:一、今年5月1日至5月26日確診,但仍未取得電子隔離通知書者。二、5月27日起確診,未於三日內取得電子隔離通知書者。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申請,係以電腦或手機直接上網辦理,執行三個步驟即可取得:確認身分、選擇項目、取得證明[141]。
疫苗相關爭議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 ^ Taiwan to budget NT$18.7b for COVID-19 vaccine.
- ^ 即日起開放陸生COVID-19公費疫苗意願登記.
- ^ COVID-19疫苗台灣資料與推估.
- ^ COVID-19疫苗接種計畫.
- ^ COVID-19疫苗統計資料.
- ^ COVID-19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
- ^ 本署新聞:訂定國產COVID-19疫苗緊急使用授權審查標準.
- ^ 我國疫苗政策兩大原則:由中央政府與原廠簽約採購並統籌分配執行.
- ^ 核准高端MVC-COV1901新冠肺炎疫苗專案製造.
- ^ 核准Novavax COVID-19疫苗之專案輸入.
- ^ 牛津AZ疫苗食藥署完成緊急授權 抵台後最快7天內接種.
- ^ 莫德納疫苗獲緊急授權.
- ^ 12至17歲青少年可以打莫德納了!陳時中:兒童基礎劑、青少年追加劑暫不建議.
- ^ 核准莫德納疫苗用於6至11歲兒童接種.
- ^ 核准莫德納疫苗用於6個月至5歲兒童接種.
- ^ BNT疫苗新進度 陳時中:下午簽核通過EUA.
- ^ BNT兒童疫苗買到了!陳時中證實已完成簽約、通過EUA.
- ^ 嬌生疫苗通過我緊急使用授權 BNT僅「有條件通過」.
- ^ 聯亞生技COVID-19疫苗UB-612第一期臨床試驗期中分析結果.
- ^ 聯亞COVID-19疫苗二期報告 受試者無嚴重不良反應、月底申請EUA.
- ^ 聯亞UB-612廣譜新冠疫苗重新送EUA審查.
- ^ 二期與加強針延伸試驗完整論文.
- ^ 食藥署召開聯亞 UB-612新冠肺炎疫苗專家審查會議.
- ^ 聯亞生技COVID-19疫苗重新送件申請EUA.
- ^ COVID-19全球疫情地圖.
- ^ 台灣COVID-19疫苗數量及批號整理.
- ^ 台灣贈15萬劑高端疫苗運抵索馬利蘭 索國駐台代表發文致謝.
- ^ 外交部:贈索馬利蘭15萬劑高端疫苗 順利運抵.
- ^ 與友邦共同抗疫 我捐贈聖露西亞及聖文森國AZ疫苗.
- ^ 200萬劑AZ疫苗5月到期!我捐贈友邦聖露西亞、聖文森國各1萬劑.
- ^ AZ疫苗打氣低落逾200萬劑5月底過期 我捐贈友邦2萬劑.
- ^ 第14輪疫苗來了!全年齡可打三大疫苗 未開放混打.
- ^ COVID-19疫苗第3劑誰能打?廠牌選擇、接種地點QA一次看.
- ^ 公費疫苗接種對象.
- ^ 1月5日起至1月31日止,地方政府可提供民眾200元(含)以下衛教品,以提升接種意願.
- ^ 延長地方政府「提供200元(含)以下衛教品」之措施至2月28日止.
- ^ 延長地方政府「提供200元(含)以下衛教品」之措施至3月31日止.
- ^ 自3月10日起至4月10日加碼提供65歲以上尚未接種疫苗民眾500元以下衛教品.
- ^ 加碼提供65歲以上(含55歲至64歲原住民)尚未接種疫苗民眾500元以下衛教品,延長至5月31日止.
- ^ 於6月30日前,65歲以上長者及55歲以上原住民尚未完成接種疫苗,可免費獲得兩劑快篩.
- ^ 65歲以上長者及55歲以上原住民尚未完成接種疫苗,可獲得500元以下衛教品及2劑快篩,延長至7月31日.
- ^ COVID-19疫苗簡介.
- ^ 為有效利用COVID-19疫苗 當日最後一瓶開瓶剩餘劑量將開放候補接種.
- ^ 疫苗殘劑放寬!只有1人也可以開新瓶.
- ^ 疫苗殘劑限制放寬!陳時中:只有1人也可開新瓶施打.
- ^ AZ、莫德納、BNT疫苗能混打嗎?全球研究結果總整理 各國開放方式一次看.
- ^ AZ疫苗能否混打莫德納?陳時中:研究結果可能3個月內出爐.
- ^ 莫德納混打高端惹議 下周啟動臨床試驗.
- ^ 莫德納混打高端試驗 主持人:一個月內應可看出結果.
- ^ 莫德納+高端混打 台大收案220人.
- ^ BNT將成混打首選 陳時中:正討論莫德納+BNT混打組合.
- ^ 莫德納混打BNT研究近期展開.
- ^ 混打研究萬箭齊發!拼最強組合 台大莫德納+BNT最受期待.
- ^ 疫苗混打試驗 台大率先有成.
- ^ 55.0 55.1 長庚首開新冠疫苗第三劑混打試驗!.
- ^ 56.0 56.1 長庚醫院將展開疫苗第三劑混打試驗.
- ^ 57.0 57.1 獲衛福部核准 長庚醫院展開新冠疫苗第三劑混打試驗.
- ^ 接種高端疫苗者需緊急出國 間隔滿28天可混打AZ、BNT或莫德納.
- ^ 憂出國受阻 指揮中心:開放已打高端者可混打3款疫苗.
- ^ 疫苗預約平台18日開放AZ混打意願登記 下午4時截止.
- ^ 混打疫苗快閃開放 18日提供6小時登記.
- ^ 等到了 指揮中心明天開放AZ混打意願「限時6小時」登記.
- ^ 疫苗混打免意願登記 25日起可直接向醫院預約.
- ^ 指揮中心宣布:11/25起「混打疫苗」免預約.
- ^ 沒登記也可混打!接種第1劑AZ疫苗滿8周 周四起可直接向醫院預約.
- ^ 66.0 66.1 COVID-19/間隔六個月打第三劑疫苗!指揮中心六大族群建議優先施打.
- ^ 67.0 67.1 有出國需求不便打疫苗!「間隔5個月」就可打第三劑.
- ^ 68.0 68.1 間隔6個月可打第三劑!「6大族群」建議優先接種.
- ^ 第二劑疫苗開放4大廠牌混打,24日上路!專家建議這4種人優先接種第三劑.
- ^ 70.0 70.1 疫苗第3劑建議4對象優先接種 24日起全廠牌混打.
- ^ 71.0 71.1 第三劑疫苗全面開放,3種廠牌皆可選!5大QA秒懂最佳選擇攻略.
- ^ 72.0 72.1 第3劑疫苗間隔縮短為12周 指揮中心1月7日起全面開放.
- ^ 73.0 73.1 4廠牌疫苗任選!滿12週快打第三劑 陳時中:不要三個A.
- ^ 74.0 74.1 COVID-19疫苗第3劑接種 間隔縮短至12週.
- ^ 75.0 75.1 COVID-19/國內第三劑混打研究出爐!莫德納抗體上升最高近40倍、高端12倍.
- ^ 76.0 76.1 長庚第3劑追加劑研究結果曝 打這牌最高抗體翻39.8倍.
- ^ 77.0 77.1 長庚研究!打2劑AZ「第三針選這牌最強」 抗體升40倍.
- ^ 專家拍板!指揮中心:12~17歲可打莫德納 不開放兒童打疫苗.
- ^ 12~17歲青少年可以打莫德納疫苗!指揮中心:5~11歲暫不打.
- ^ 5-11歲兒童COVID-19疫苗接種建議.
- ^ 拍板!5至11歲兒童疫苗2劑間隔「確定縮短為至少4週」.
- ^ ACIP專家提供Novavax COVID-19疫苗使用於18歲以上接種建議.
- ^ Novavax新冠疫苗即將抵台!18歲以上可混打Novavax.
- ^ 即日開放第三劑疫苗 一至三類、公務出國者完整接種5個月後可打.
- ^ 第3劑疫苗提前開打 張上淳:醫護、機組員風險高.
- ^ 阿中部長宣布:第三劑疫苗開打,這些族群第2劑滿150天即可施打.
- ^ Novavax疫苗若獲EUA 將開放18歲以上民眾施打1至3劑.
- ^ Novavax接種規定出爐 與現行疫苗一致18歲以上1到3劑皆可打.
- ^ COVID-19/專家會議取得共識:6-11歲兒童開打莫德納!青少年也可打第三劑.
- ^ 第四劑疫苗拍板 三大族群優先施打.
- ^ 最快6月才開打!第四劑得間隔五個月 疫苗接種資訊曝光.
- ^ 二類民眾最快下周開打第4劑疫苗 須與前一劑間隔5個月.
- ^ 2對象可打「第4劑疫苗」 預計下周上路.
- ^ 第4劑疫苗下周開打!這3種人優先 接種時程近日公布.
- ^ 為降低COVID-19感染後中、重症風險,5月16日起開放部分對象接種第一次追加劑滿5個月後,可接種第二次追加劑.
- ^ 快新聞/追加劑間隔5個月! 5/16起「10類對象」開放接種第四劑.
- ^ COVID-19疫苗公費接種對象-第一類醫事人員(包含醫事執登人員及醫事機構非醫事人員)」第二次追加劑接種建議.
- ^ 兒童疫苗間隔縮短、不可混打!指揮中心:醫事人員可接種第4劑.
- ^ 5-11歲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兒童COVID-19疫苗基礎加強劑接種對象.
- ^ 第4劑開放4類對象接種!間隔5個月即可.
- ^ ACIP專家建議「5至11歲」(兒童)接種COVID-19疫苗基礎加強劑及追加劑、「機場港埠、居家檢疫、航空機組員及機構與社福照護系統相關工作人員」接種第二次追加劑.
- ^ 7月1日起,擴大實施「機場港埠、居家檢疫、航空機組員及機構與社福照護系統」相關工作人員為第二次追加劑接種對象.
- ^ ACIP專家建議COVID-19確診者接種疫苗.
- ^ 確診後還要補打疫苗嗎?莊人祥:建議確診3個月後要補打.
- ^ 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
- ^ 疾管家「Taiwan V-Watch」上線,追蹤民眾接種疫苗後健康狀況.
- ^ 疾管署再攜宏達電國民App疾管家! 疫苗接種回報系統上線.
- ^ 疾管署攜手HTC 打造COVID-19疫苗接種健康回報系統.
- ^ 「Taiwan V-Watch」兒童及青少年版上線,鼓勵家長代未成年子女加入並填寫COVID-19疫苗接種後健康回報.
- ^ 家長注意!兒童打疫苗要監測了 打完3天內須註冊「V-Watch」.
- ^ 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
- ^ 公費疫苗預約平台QA.
- ^ COVID-19疫苗接種預約平台流程懶人包.
- ^ 疫苗預約 每一輪接種進度表.
- ^ 唐鳳疫苗預約系統今上線試辦 預約步驟看這裡.
- ^ 第二波疫苗登記即起開放!全國第9類、第10類對象目標7/16接種.
- ^ 第19輪新冠疫苗接種喊停 1922預約平台暫退等第3劑施打潮.
- ^ 第18輪接種落幕!疫苗平台暫緩 現改這「3管道」接種.
- ^ 疫苗預約平台擬暫停 18輪服務逾2千萬人次 待大量接種重啟.
- ^ 快新聞/1922疫苗預約平台15至16日重啟、17至23日開打.
- ^ 1922 疫苗預約平台確定 15 日重啟!最新時程、流程公開.
- ^ 1922 疫苗平台提供「定期預約」,每週三至週五開放預約追加劑.
- ^ 最後一期!28期疫苗預約明開跑 4月起預約平台將關閉.
- ^ 「最後一輪」疫苗預約明10點開放 1922平台4/1起退場.
- ^ 第28期疫苗明10時起預約 預約平台4月退場.
- ^ COVID-19 防治一網通.
- ^ 新冠疫苗地圖上線!一次查詢院所接種廠牌.
- ^ COVID-19疫苗地圖上線 院所接種廠牌輕鬆查.
- ^ 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 ^ 「COVID-19防治一網通」查詢追加劑.
- ^ 「COVID-19防治一網通」查詢第1、2劑.
- ^ 疫苗去哪打?疾管署推一網通地圖 「1、2劑或追加劑」還能分開找.
- ^ COVID-19防治一網通 就近查詢醫療院所接種的疫苗地圖.
- ^ 台湾「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於12月28日上午8時開放下載.
- ^ 1月21日上午8時「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開放國內使用.
- ^ 歐盟宣布修正疫苗證明有效期.
- ^ 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系統新增便民措施.
- ^ 配合防疫規定及便民服務 更新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查驗程式.
- ^ 配合歐盟資料 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修正未滿18歲民眾基礎劑有效期限為365日.
- ^ 「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系統版本更新,增列顯示身分證字號之需求.
- ^ 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系統新增「確診者指定處所隔離通知書補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