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油印地語:घी、烏爾都語:گھی、旁遮普語:ਘਿਉ、克什米爾語:ग्याव/گیاو ,[註 1]古稱醍醐)是一種從牛乳精煉出的液體脂肪,呈油脂狀,性溫潤,一般用作煮食油,特別是用來烹調肉類。其起源於並盛行於印度次大陸,當地天氣炎熱,奶油缺乏冷藏會很快變質,但經高溫加熱後的酥油則可室溫保存幾個星期。

酥油

製造

編輯

傳統的方法是先將牛乳輕度發酵,然後用提取奶油的方法取得固體乳脂。將乳脂加熱,先除去水分,然後在水沸點之上進一步將殘存的蛋白質等焦化,形成特有的香味。產品過濾後成為酥油,為淺黃的半固體或液體。過濾出來的焦渣用來製作糖果等其他食品。

酥油也可以通過直接用牛油加熱來製造,但風味不如發酵處理的。

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五十·獸部·醍醐》:「宗奭曰:『作酪時,上一重凝者為酥,酥上如者為醍醐,熬之即出,不可多得,極甘美,用處亦少。』」

文化影響

編輯

酥油是印度教中的祭品之一,被用作澆注神像、神廟油燈燃料以及宗教火葬,亦是古代吠陀醫學中的藥物。

佛教常用「醍醐」比喻「無上法味」(最高教義)、「大涅槃」、「佛性」等。《大涅槃經·聖行品》中有這樣的記錄:「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1]至於「灌頂」,原來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時的儀式:取四大海之水裝在寶瓶中,流注新王之頂,象徵新王已享有「四海」的統治權力。密宗沿用此法,在僧人升任阿闍黎(導師)時,「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頂,令佛種永不斷故。」[2]後來,詩文中多以「醍醐灌頂」比喻灌輸智慧、佛性,除卻疑慮,從而心地清涼。[3]今以為令人舒適之喻。[4]

天台宗所稱的「醍醐經」是法華經涅槃經的合稱。意指此二經的真實殊勝,猶如醍醐勝於其他諸味。[5]

日本歷史上有醍醐天皇,有説法認爲此稱呼與他在日本推廣醍醐的製作有關。

中文裏,醍醐也可引申為美酒之義:唐白居易詩中有:《將歸一絕詩》:「更憐家醞迎春熟,一甕醍醐待我歸。」,《嗟落髮》詩:「有如醍醐灌,坐受清涼樂。」

參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大涅槃經》,見《大正藏》第11卷
  2. ^ 大日經疏》卷十五
  3. ^ 《西遊記》第三十一回
  4. ^ 顧況詩曰: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
  5. ^ 《法華玄義》(卷二上):醍醐經,一種因果廣高長,但妙無粗。又醍醐經,妙因妙果,與諸經妙因妙果不異。


引用錯誤:頁面中存在<ref group="註">標籤,但沒有找到相應的<references group="註"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