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鑾鼻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2年2月18日) |
21°54′12″N 120°51′10″E / 21.90333°N 120.85278°E
鵝鑾鼻 | |
---|---|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 | |
漢字 | 鵝鑾鼻 |
漢語拼音 | ㄜˊㄌㄨㄢˊㄅㄧˊ |
日語假名 | ガランピ |
排灣語 | Galangepi |
鵝鑾鼻(排灣語:Galangepi),為台灣南端的岬角,又名南岬(英語:South Cape)。其位置於臺灣屏東縣恆春鎮,為中央山脈盡處臺地的最南端,隔著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望。
命名
編輯鵝鑾鼻之名來由,眾說紛紜。其中墾管處廣傳的說法如下:「Galangepi」可溯源於南排灣語,意為「船帆」,因該地西側香蕉灣有顆形似船帆的石頭,排灣語稱為「Galangepi」,西側大石被稱為「船帆石」;而「鼻」在臺灣話中意旨物體突出而像鼻子的部分,即為岬角之意(如:貓鼻頭)。中華民國殖民後因不尊重原住民語,慣用中國本位主義,用中國字語音隨意空耳書寫在地名稱,因而誤寫成鵝鑾鼻。臺灣日治時期之文獻上,此地名亦常以片假名標音記為「ガランピ」。 現今,為尊重多元族群,故正確寫法應依照排灣族語文字拼寫「Galangepi」。
歷史
編輯清代多記載臺灣最南點為「沙馬磯」或「沙馬磯頭」,例如黃叔璥的《臺海使槎錄》載:「南路界盡沙馬磯頭,相傳地脈直接呂宋。」,但現代對於沙馬磯頭是貓鼻頭或鵝鑾鼻則未有定見。
鵝鑾鼻一帶原為斯卡羅酋邦龜仔甪社(Kuarut)之領土。其地形為珊瑚礁隆起之台地,三面臨海,一面背山,地勢險要且沿岸多珊瑚暗礁,由於地處巴士海峽與太平洋交會之處,往來漁船頻繁,其海下之暗礁險惡甚之。
1867年,美國商船羅發號(又譯羅妹號),於鵝鑾鼻西南方約15公里的七星礁觸礁沉沒,船長亨特(J. W. Hunt)夫婦偕同船員水手14人游至獅龜嶺(今龍磐草原一帶)上岸,因誤闖龜仔甪社領地,而被當局誤認為侵略者,而依當地習慣法處決之,僅一名粵籍水手逃生,跨境後前往清治台灣,受當地居民幫助輾轉送至打狗英國領事館,促而使斯卡羅酋邦與美國雙方簽訂南岬之盟。但也因美清在台交涉時,清帝國表明:「告以生番不歸地方官管轄,嗣後請飭外國商人謹遵土牛之禁,不可擅入生番境界,以免滋事。」,埋下日本企圖佔領台灣的野心。
1871年,琉球漁民因遇颱風,而漂至八瑤灣(今滿州鄉九棚-港仔一帶),因船毀壞無法獨力回國,而深入異地與高士佛社的排灣族起了衝突,而54名琉球人進而遭處決。而日本為此為藉口,起兵討伐台灣,引發兩年後的牡丹社事件。
經歷兩次大規模外國漁船觸礁案,清廷無法坐視不管,首先於琅嶠猴洞山(今恆春市區)興建縣城,定名「恆春縣」;再者委託英國皇家學會的畢齊禮(Michael Beazeley)勘查恆春半島地貌,尋求興建燈塔的地點,後於現今鵝鑾鼻燈塔處,以100塊銀元向龜仔甪購買土地,興建燈塔。
設施
編輯廟宇
編輯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