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頸織雀 (Ploceus nigricollis) 是一種分布在非洲中南部地區塞內加爾安哥拉北部南蘇丹坦尚尼亞留鳥

黑頸織雀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織布文鳥科 Ploceidae
屬: 織布鳥屬 Ploceus
種:
黑頸織雀 P. nigricollis
二名法
Ploceus nigricollis
Vieillot, 1805

分類

編輯

1805 年,路易·皮埃爾·維埃約首次描述了該物種,並將其命名為「Malimbus nigricollis」。 該描述基於 讓·佩蘭 在法國馬林貝附近為安哥拉卡賓達省的馬倫博鎮收集的標本。其種加詞 nigricollis 是兩個拉丁詞的縮寫,niger 意為「黑色」,而 collis 意為「頸部」。[2]

亞種

編輯

現存有4個已知的亞種[3]

特徵和習性

編輯

黑頸織雀是一種體長約16厘米的鳥類,擁有一個錐形喙。北方品種的成年雄鳥有橄欖綠色的上半身和翅膀,以及黃色的下半身和頭。它有著黑色的眼周和腹羽,以及淡黃色的虹膜。非繁殖雄鳥具有一個黃色的頭,頭上有橄欖色的冠,灰白色的上半身。翅膀仍然是黃色和黑色的。

 
P. n. melanoxanthus

成年雌鳥同樣有橄欖綠色的上半身和翅膀,以及黃色的下半身和頭。它有黑色的眼周,但是沒有腹羽。

分布在奈及利亞向東的南方品種有著不同的外觀,例如有著幾乎全黑色的上半身和尾羽。

黑頸織雀以植物與昆蟲為食。這種鳥的叫聲是一種尖銳的啾啾-嘁

繁衍與棲息地

編輯

這種織雀一般棲息在森林中,特別是潮濕的環境

行為和生態環境

編輯

黑頸織雀建造一種由草和地錦組成的鳥巢,球形蛋室下方有一直徑約14厘米的入口。巢都懸掛在樹枝上,巢內一般產2到3個 這種鳥成對築巢,但是在不繁殖的時候形成小群體。[4]

參考文獻

編輯
  1.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Ploceus nigricolli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7, 2017: e.T103811662A119722313 [13 November 2021]. doi:10.2305/IUCN.UK.2017-3.RLTS.T103811662A119722313.en . 
  2. ^ Black-necked Weaver Ploceus nigricollis. Weaver Watch. [2017-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1). 
  3. ^ Gill, Frank; Donsker, David (編). Old World sparrows, snowfinches, weavers. World Bird List Version 8.2. International Ornithologists' Union. 2018 [28 Novem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7). 
  4. ^ Clive Barlow; Tim Wacher; Tony Disley. Birds of the Gambia and Senegal. Helm Field Guides. 2005-12-16. ISBN 1-873403-32-1.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