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病毒/Selected article/9

一種亨尼巴病毒的結構
一種亨尼巴病毒的結構

立百病毒感染是由立百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於1998年在馬來西亞爆發,由馬來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首次發現,得名於馬來西亞雙溪立百新村馬來語Kampung Sungai Nipah。馬來西亞大多數確診患者在馬來亞大學醫學中心接受了診治。立百病毒於1999年被分離出並得到確認。此病毒的感染者可能無症狀,也可能發燒、咳嗽、頭痛、呼吸急促和神志不清,一兩天之內可能惡化為昏迷。有50%至75%的被感染者死亡。併發症可能包括腦部炎症和恢復後的癲癇發作

立百病毒(NiV)是亨尼巴病毒屬的一種RNA病毒,通常在特定種類的果蝠之間傳播。立百病毒既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也可以由其他動物傳播給人,通常需要與感染源直接接觸。立百病毒可以基於症狀和實驗室檢測進行診斷。病患的管理僅限於支持性護理。截至2020年 (2020-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既沒有針對立百病毒的疫苗,也沒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預防措施包括避免接觸蝙蝠和病豬,以及不喝生椰棗汁。截至2018年5月,據估計已發生700例立百病毒人類感染病例,其中50%至75%的感染者死亡。2018年5月,該病在印度喀拉拉邦爆發,造成17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