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為模擬復原的柷,攝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國語ㄓㄨˋ,普通話 zhù)是中國漢代樂器。相傳是夏啟所做,迄今已有四千多年歷史,《詩經·周頌·有瞽》曰:「鞉磬祝圍」,「祝」即柷,故柷也稱「祝」。 柷的形狀像大斗,木製。演奏時,奏者持椎撞柷,以向其他樂器奏者示意樂章開始及提示該樂章的節拍。柷僅用於古代宮庭雅樂祭祀音樂的開始時演奏。與的作用相近,都是示意音樂的開始,停止,古書中也有提及《尚書·益稷》:「合止柷敔」。

關於柷的形制與演奏法,古書上有兩種說法:

  1. 椎柷分離說:東漢鄭玄注《尚書》,提及「柷,狀如漆桶,而有椎,合樂之時投椎其中而撞之。」也就是說敲擊用的椎和柷分離。
  2. 椎柷一體說:西晉郭璞注《爾雅》,則言「柷如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連底,挏之令左右擊。」唐朝杜佑爾雅》亦提及「柷如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連底,旁開孔。內手於中擊之,以舉樂。」也就是說,椎直接連在柷內部,奏樂時將手伸入(很可能就是從「旁開孔」伸入),將椎左右搖晃擊打柷以發聲。

雖然兩種說法並存,但後事的柷形制多半依從鄭玄之說,而不完全只從內側擊打。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就記載皇帝冬至郊壇祭天中,柷的使用方法:「樂作,先擊柷,以木為之,如方壺,畫山水之狀,每奏樂擊之,內外共九下。」此知宋代不完全只擊打內側。

至清朝,形制又有變化,據《欽定皇朝通典》記載:「柷,所以起樂;上闊下小,狀如方斗,三面正中各設圓鼓以受擊,一面開圓孔以出音。」從現存器物來看,是將單面鼓設置於三面內側,只有從內側擊打才能發揮功效;可以合理推斷清代擊柷,只擊打內側。祝中圓鼓此前未有文獻提及,而宋代既然擊打內外,應該也沒有,可能是清朝的創新。

另,李氏朝鮮正祖李祘下令編纂的《春官通考》[1]中,所記載的柷形制則與較為接近郭僕、杜佑所說,為一木箱構造中放入「丄」形的敲打器「止」,使用時搖動止的上端,和習見的形制相比,最大差別在於有蓋板。今日國立古宮博物館所藏柷[2]也是此形制。

今日中文圈所使用的柷,如祭孔典禮,一般形制上椎柷分離,使用上由內側擊打三下。有圓鼓有無、大小、位置以及圓孔大小位置等細節變化。如台南孔廟為無鼓柷,台北為有鼓柷。

相關條目

编辑

參閱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전통공예_ 상세-어. [2017-02-23]. 所引文獻為漢語文言文.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3) (韩语). 
  2. ^ Home_소장품안내_소장품검색_국립고궁박물관. [2017-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3) (韩语). 

延伸阅读

编辑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樂律典·柷敔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