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蒲拼音chūpú注音ㄕㄨ ㄆㄨˊ),或寫作樗博樗蒱摴蒲摴博摴蒱,是中國古代東漢唐朝間流行的遊戲。起初的玩法是玩家投出五枚雙面擲具,即五木,根據正反面的結果行棋。後來簡化為去掉棋盤、棋子,直接比較投子的結果,又稱擲盧呼盧。在中國棋類遊戲史上,樗蒲是從六博發展至投骰這一過程中的關鍵環節。

甘肅嘉峪關魏晉七號墓彩繪磚,圖上人物可能是在投擲樗蒲的擲具[1]

歷史 編輯

樗蒲脫胎於六博,同樣屬於骰棋戲,包含擲采和行棋兩部分。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a],見載於馬援《樗蒲賦》[b]繁欽《威儀箴》,及曹操高陵出土石牌。有說法稱樗蒲是老子所發明,實屬附會。[4][5][6]

魏晉南北朝唐朝,樗蒲十分興盛。除骰棋戲外,還有一種簡化的骰戲玩法,不行棋、只比擲采的高低,以「盧」為最高采、「雉」次之[7]劉裕劉毅劉駿宇文泰都玩過此戲[8][9][10][11]。亦曾作為占卜,傳說慕容寶祈禱富貴,擲出概率只有1/32768的三次「盧」采,讓他決心復國[12][13]

樗蒲在晉朝大為流行。司馬炎與寵妃胡芳玩樗蒲發生爭執,前者不只因此被弄傷手指,還被後者訓話[14]陶侃曾責罵沉迷的部下[15]王敦在殺害周顗後,有次玩樗蒲,從棋子聯想到周家的衰敗,因此流淚[16][17]。開元天寶年間,唐玄宗好樗蒲,楊國忠因善於樗蒲而大受寵幸[18]

流行數百年後,樗蒲逐漸衰落,至宋朝時基本廢絕,幾乎無人了解其玩法,以至於程大昌演繁露》中的相關說法包含大量錯誤。[19]

至今朝鮮半島上仍有名為「樗蒲戲」(저포희)的棋類遊戲。其部分規則與中國古代樗蒲接近:使用五枚雙面擲具,擲具上寫有「雉」、「犢」等字,擲出「盧」、「雉」、「犢」、「白」分別走16、14、10、8步。另一些規則與柶戲接近:有方形棋盤,棋子可以縱橫或斜向行走。[20][21]

玩法 編輯

唐朝李翱所作《五木經》中詳細記錄了唐朝樗蒲的玩法。李肇唐國史補》中的記載與之大同小異。

博具 編輯

樗蒲擲具(五木)黑白兩面示意圖

樗蒲所需的博具包括馬、木、矢。馬即棋子,每方四枚。木即擲具,總共五枚,用木材或動物牙、角製作,呈梭形,各有黑白兩面,其中兩枚白面有雉、黑面有牛。矢即小石子,共一百二十粒。[22]一說使用六馬、三百六十矢。[23]

齒采 編輯

投出五木後所得到的花色稱為「采」或「齒」,據此可以行棋。齒采有10種,其中4種稱為「王采」,一名「貴采」,其餘的稱為「甿采」,一名「雜采」。一說後又增加「進九」、「退六」兩種采,但具體形式不明。[22][23]

采名 說明 圖例 采數 概率[c] 類別
[d] 全黑       16 1/32 王采/貴采
全白       8 1/32
兩雉、三黑       14 1/32

(牛)
兩牛、三白       10 1/32
一牛、四白       12 2/32 甿采/雜采
一雉、四黑       11 2/32
兩雉、兩白、一黑       5 3/32
禿 兩牛、兩黑、一白       4 3/32

(橛、犍)
三白、二黑       3 9/32
     
𢳚
(梟)
三黑、二白       2 9/32
     

行棋 編輯

 
樗蒲棋局示意圖。紅色為行棋方向,土色為關,灰色為坑

將一百二十粒矢逐一排開,矢與矢之間的空隙為棋位。在第四十粒和第八十粒矢後,各設一道「關」。關前及關後的一個棋位為「坑」。[22]

玩家輪流投擲五木,根據采數選擇本方的任意一馬向前移動。若擲出王采,則獎勵多擲一次。若走到他人的馬所在的棋位上,則將其打回起點,亦獎勵多擲一次(一說只有擲出王采才能打馬)。越過第一道關後,本方走到同一棋位的馬可以疊在一起,之後一同移動。必須擲出王采,才能讓馬越過關。如果馬落入坑裏,同樣必須擲出王采,才能將其移動出坑。首先將全部馬移動到終點的一方獲勝。[22][23]

文化影響 編輯

樗蒲的玩家擲「五木」時往往喊叫希望得到概率各只有1/32的「盧」、「雉」兩大采,為「呼盧喝雉」成語的由來。樗蒲在中國文化中也成為賭博的代稱[24][25]

樗蒲從東漢就被寫入文學,如馬融的《樗蒲賦》。晉末劉敬叔的《異苑》記載兩則怪談。第一則是有人騎馬時遇到兩位老者在玩樗蒲便下馬觀看,中途無意間撇見馬鞭已腐,馬已成枯骨,回家時發現親屬居然都已去世[26],後來被鄭緝之的《東陽記》、任昉述異記》等陸續更改,成為爛柯的典故[27][28]。第二則是鬼與人類下樗蒲[29]

其他含義 編輯

 
張萱《搗練圖》局部。最右女子身着樗蒲紋高腰裙

除常用的局戲、采戲外,樗蒲此詞也有其他的含意。

註釋 編輯

  1. ^ 西京雜記》提到西漢京兆有一位古生,擅長玩樗蒲。[2]一般認為《西京雜記》託名西漢劉歆,實際為晉朝葛洪所編纂。[3]
  2. ^ 史良昭懷疑馬援《樗蒲賦》為魏晉人偽托。[4]
  3. ^ 此處假設投出黑面和白面均為二分之一。若五木並非兩面平整,而是一面平整、一面隆起,類似筊杯柶戲擲具,則概率未必是二分之一。
  4. ^ 「盧」在古漢語中指黑色。

信息來源 編輯

  1. ^ 孫麒麟; 毛麗娟; 李重申. 中国古代体育图录. 蘭州: 甘肅教育出版社. 2015: 120-123. ISBN 978-7-5423-3242-4. 
  2. ^ 宋會群 & 苗雪蘭 2010,第76頁.
  3. ^ 周天游 2005,第5頁.
  4. ^ 4.0 4.1 史良昭 1991,第15頁.
  5. ^ 宋會群 & 苗雪蘭 2010,第75至76頁.
  6. ^ 鄭志剛 & 尚曉周 2010,第22頁.
  7. ^ 宋·程大昌演繁露·樗蒲經略》:「五木之形,兩頭尖銳,故可轉躍,中間平廣,故可鏤采,凡一子悉為兩面,一面塗黑,畫犢,一面塗白,畫雉。投子者,五皆現黑,名曰盧,為最高之采,四黑一白,名曰雉,降盧一等,自此而降,白黑相尋,或名為梟,或名為犍。」
  8. ^ 魏書·劉裕傳》:「裕家本寒微,住在京口,恆以賣履為業。意氣楚剌,僅識文字,樗蒲傾產,為時賤薄。」
  9. ^ 太平御覽》:「劉裕於東府聚樗蒲大擲,一判應至數百萬,餘人並黑櫝,惟裕及劉毅在後。毅次擲得雉,大喜,褰衣繞床,叫謂同座曰:『非不能盧,不事此耳。』裕因挼五木久之,曰:『老兄試為卿答。』即成盧焉。毅意殊不快,然素黑,其面如鐵色焉。」
  10. ^ 南梁·蕭繹《金樓子》:「顏師伯要幸,貴臣莫二,而多納貨賄,家累千金。宋世祖常與師伯樗蒱,籌將決,世祖先擲得雉,喜謂必勝。師伯後擲得盧,帝失色。師伯擲遽斂手佯曰:『幾作盧爾。』是日師伯一輸百金。」
  11. ^ 北史》:「周文帝曾在同州,與羣公宴集,出錦罽及雜綾絹數千段,令諸將摴蒲取之。物盡,周文又解所服金帶,令諸人徧擲,曰:『先得盧者即與之。』」
  12. ^ 太平御覽》:「慕容寶,初在長安,與韓黃、李根等因燕樗蒱,危坐整容,誓之曰:『世云摴蒱有神,豈虛言哉?若富貴可期,頻得三盧!』於是三擲三盧。」
  13. ^ 郭雙林、蕭梅花. 《中國賭博史》. 台灣: 文津出版社. 1996. ISBN 9789576683688 (中文(臺灣)). 
  14. ^ 晉書·后妃傳上·胡貴嬪》:「武帝喜胡貴嬪。帝嘗與之樗蒱,爭道,遂傷上指。帝怒曰:『此固將種也!』芳對曰:『北伐公孫,西距諸葛,非將種而何?』帝甚有慚色。」
  15. ^ 晉書·陶侃傳》:「諸參佐或以談戲廢事者,乃命取其酒器,樗蒲之具,悉投之於江,吏將則加鞭撲,曰:『樗蒲者,牧豬奴戲耳。老莊浮華,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君子當正其衣冠,攝其威儀,何有亂頭養望自謂宏達邪。』」
  16. ^ 世說新語·尤悔》:「王大將軍於眾坐中曰:『諸周由來未有作三公者。』有人答曰:『唯周侯邑五馬領頭而不克。』大將軍曰:『我與周,洛下相遇,一面頓盡。值世紛壇,遂至於此!』因為流涕。」
  17. ^ 鄧粲晉紀》:「王敦參軍有於敦坐樗蒲,臨當成都,馬頭被殺,因謂曰:『周家奕世令望,而位不至三公。伯仁垂作而不果,有似下官此馬。』」
  18. ^ 新唐書·楊國忠傳》:「諸楊日為兼瓊譽,而言國忠善摴蒲,玄宗引見,擢金吾兵曹參軍、閑廄判官。」
  19. ^ 郭雙林 & 肖梅花 1995,第59頁.
  20. ^ 임영수. 저포(樗蒲)놀이. 웅진문화. 2008, 21: 212-218 (韓語). 
  21. ^ 저포희. 우리역사넷. 국사편찬위원회는. [2024-05-24] (韓語). 
  22. ^ 22.0 22.1 22.2 22.3 五木經.
  23. ^ 23.0 23.1 23.2 唐國史補.
  24. ^ 史良昭 1991.
  25. ^ 成戎、葉辛. 《中国成语典故考释》. 中國: 山西經濟出版社. 1997-08-01. ISBN 9787806360422 (中文(中國大陸)). 
  26. ^ 劉宋·劉敬叔異苑》:「昔有人乘馬山行,遙岫里有二老翁,相對樗蒲。遂下馬,以策拄地而觀之。自謂俄頃,視其馬鞭,漼然已爛,顧瞻其馬,鞍骸骨朽,既而至家,無復親屬,一慟而絕。」
  27. ^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引鄭緝之《東陽記》:「信安縣有懸室坂,晉中朝時,有民王質,伐木至石室中,見童子四人彈琴而歌,質因留,倚柯聽之。童子以一物如棗核與質,質含之便不復饑。俄頃,童子曰:其歸。承聲而去,斧柯漼然爛盡。既歸,質去家已數十年,親情凋落。」
  28. ^ 南梁·任昉述異記》「信安郡石室山,晉時王質伐木,至見童子數人,棋而歌,質因聽之。童子以一物與質,如棗核,質含之不覺饑。俄頃,童子謂曰:『何不去?』,質起,視斧柯爛盡,既歸,無復時人。」
  29. ^ 劉宋·劉敬叔異苑》:「元嘉中,穎川宋寂,晝忽見一足鬼長三尺,遂為寂驅使。欲與鄰人樗蒲,而無五木。鬼乃取刀斫庭中楊枝,於戶間作之。即燒灼,黑白雖分明,但朴耳。」
  30. ^ 清·錢以塏《羅浮外史·五木經·跋》:「古之言樗蒲者凡八,爲經、爲采名、爲象戲格、爲廣象戲格、爲樗蒲格總是經、爲八部,今鄭夾襟之志藝術悉載焉。」
  31. ^ 和漢三才図會 巻第十六・十七 摴蒱・木偶[永久失效連結]
  32. ^ 太平御覽》引《博物誌》:「或云胡人亦為樗蒲卜。」
  33. ^ 《梵網戒本疏日珠鈔》:「樗蒲形貌者,有五掘木子,各長四寸,上各有刻,一有四刻、二有三刻、三有二刻、四有一刻、五者無刻,用以擲卜。若擲得多刻者,吉卦;若得一刻及無刻者,惡卦。木既有五,還有五名;一名野,有六剋;二名盧,有四剋;三名艮,有二剋;四名銀,有一剋;五名白,無剋。是名樗蒲,此之博戲佛並制之。」
  34. ^ 宋·程大昌演繁露》:「今世蜀地織綾,其文有兩尾尖削而中間寬廣者,既不象花,亦非禽獸,乃遂名為樗蒲。豈古制流於機織,至此尚存也耶!」
  35. ^ 宋·鄭樵通志·草木略》:「樗似椿,北人呼小椿,江東人呼虎目。葉脫處有痕,為樗蒲子,又如眼,故有其名。」
  36. ^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背骨名海螵蛸,形似樗蒲子而長,兩頭尖,色白,脆如通草。」
  37. ^ 清·姚鼐《登泰山記》:「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稍見雲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

參考文獻 編輯

古代
  • 馬融. 樗蒲賦. 昔有玄通先生,遊於京都,道德既備,好此樗蒲,伯陽入戎,以斯消憂。枰則素㫋紫罽,出乎西鄰,緣以繢繡,紩以綺文。杯則搖木之幹,出自崑山。矢則藍田之石,卞和所工,含精玉潤,不細不洪。馬則玄犀象牙,是磋是礲。杯為上將,木為軍副,齒為號令,馬為翼距,籌為策動,矢法卒數。於是芬葩貴戚,公侯之儔,坐華榱之高殿,臨激水之清流,排五木,散九齒,勒良馬,取道里。是以戰無常勝,時有逼遂,臨敵攘圍,事在將帥,見利電發,紛綸滂沸,精誠一叫,十盧九雉,磊落踸踔,並來猥至,先名所射,應聲粉潰,勝貴歡悅,負者沉悴。 
  • 李翱. 五木經. 元革 (註). 樗蒲,五木,玄白判。樗蒲,古戱。其投有五,故自呼為五木。以木為之,因謂之木。今則以牙、角、尚節也。判,半也。合其五投,並上玄、下白,故曰玄白判。厥二作雉,雉,鳥也。取二投,於白上刻為鳥。背雉作牛。其刻其鳥二投,背上並刻牛,故曰背也。以雉犢為彩者,謂其悍戾,逢敵必鬪,以求勝也。雖矢馬關,亦皆角遂,防遏之義也。王采四:盧、白、雉、牛。王,貴也。甿采六:開、塞、塔、禿、撅、𢳚。甿,賤也。其采義未詳。全為王,駁為甿。全謂其不雜也。皆玄曰盧,厥筴十六。盧,黑白色也。《書》曰:玈弓玈矢。謂所投盡黑也。十六筴者,行馬時便以此數矢而隔之。他筴倣此。皆白曰白,厥筴八。雉二、玄三曰雉,厥筴十四。牛二、白三曰犢,厥筴十。雉一、牛一、白三曰開,厥筴十二。雉如開如開,各一、厥餘皆玄曰塞,厥筴十一。雉白各二、玄一曰塔,厥筴五。牛玄各二、白一曰禿,厥筴四。白三、玄二曰撅,厥筴三。白二、玄三曰𢳚,厥筴二。矢百有二十,設關二,間矢為三。間,別也。刻木為關,彫餙之。每聚四十矢。馬筴二十,厥色五。大率戱時不過五人。五色者,各辨其所執法也。凢擊馬及王采,皆又投。擊馬,謂打敵人子也。打子得雋,王采自專,故皆許重擲。王采累得累擲之,變則止。馬出初關,疊行。謂逢可以疊馬,即許疊也。如不要疊,亦得重。馬被打着尤苦。非王采不出關,不越坑。馬出關,亦自專之義也。名為落坑,義在難出,故用王采能出也。入坑有謫。其所罰,隨所約,並輸合坐。行不擇筴馬。一矢為坑。謂矢行致馬落坑也。亦有馬皆不可均融,數奇而入坑者。所賭隨臨時所約。劉毅家無擔石儲而一擲百萬也。 
  •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 洛陽令崔師本,又好為古之摴蒱。其法:三分其子,三百六十,限以二關,人執六馬,其骰五枚,分上為黑,下為白。黑者刻二為犢,白者刻二為雉。擲之全黑者為盧,其采十六;二雉三黑為雉,其采十四;二犢三白為犢,其采十;全白為白,其采八。四者貴採也。開為十二,塞為十一,塔為五,禿為四,撅為三,梟為二。六者雜采也。貴採得連擲,得打馬,得過關,餘采則否。新加進九、退六兩采。 
現代
  • 史良昭. 枰声局影:中国博弈文化.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15-21. ISBN 9787532510689. 
  • 郭雙林; 肖梅花. 中华赌博史.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5. ISBN 7-5004-1719-5. 
  • 周天游. 前言. 西京杂记.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5: 1-7. ISBN 7-80628-992-5. 
  • 宋會群; 苗雪蘭. 中国博弈文化史.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0: 75-86. ISBN 9787509716854. 
  • 鄭志剛; 尚曉周 (編). 曹操高陵新出土石刻选. 鄭州: 河南美術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401-19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