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哈魚屬
鲑科的一属鱼类
(重定向自大麻哈魚屬)
馬哈魚屬(学名:Oncorhynchus)也称马哈魚屬、钩吻鲑属、太平洋鲑属,是鲑科鲑亚科中的七个现存属之一。麻哈鱼属主要包括六种太平洋鲑(英語:Pacific salmon)和六种太平洋鳟(Pacific trout),即原产于北太平洋沿岸海域和河流水系的各类鮭魚和鱒魚。化石证据证明太平洋鲑至少在600万年前就与同科的大西洋鳟和红点鲑开始趋分,主要的不同特征是大多数的太平洋鲑在逆流迁徙产卵后就死了。
麻哈鱼属![]() 化石时期:中新世晚期–現代
| |
---|---|
![]() | |
紅鮭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 |
目: | 鮭形目 Salmoniformes |
科: | 鮭科 Salmonidae |
亚科: | 鲑亚科 Salmoninae |
属: | 麻哈鱼属 Oncorhynchus Suckley, 1861 |
模式種 | |
驼背大麻哈鱼 Oncorhynchus gorbuscha (Walbaum, 1792)
|
麻哈鱼属的拉丁文學名“Oncorhynchus”的由來為希臘語:onkos(“鉤”)和rynchos(“鼻”),指雄性成魚下顎的一个第二性征(英語:kype),在交配期會变长并向上彎曲使得鱼的嘴尖呈钩状,然而並不是所有本屬魚類成熟時都有此特徵。
分類编辑
- 阿帕奇鱒(Oncorhynchus apache)
- 墨西哥金鱒(Oncorhynchus chrysogaster)
- 割喉鱒(Oncorhynchus clarkii):又称为克拉克大麻哈鱼
- 希拉鱒(Oncorhynchus gilae)
- 粉紅鮭(Oncorhynchus gorbuscha):又稱為駝背鮭、細鱗麻哈魚。
- 秋田钩吻鳟(Oncorhynchus kawamurae):在日本也称“國鱒”(クニマス,kunimasu)
- 钩吻鲑(Oncorhynchus keta):也称大麻哈魚、狗鲑
- 銀鮭(Oncorhynchus kisutch)
- 櫻鱒(Oncorhynchus masou):又稱為馬蘇鮭(英語:masu salmon)。
- 山女魚(Oncorhynchus masou masou):也称“ヤマメ”(yamame),为指名河川型亚种。
- 櫻花鉤吻鮭(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又稱為台灣鮭、台灣鱒、台灣馬蘇鮭、台灣櫻鱒。[1]
- 石川櫻鳟(Oncorhynchus masou ishikawae):又称皐月鱒(サツキマス,satsukimasu),主要分布在日本本州和四国东南岸、九州东岸以及濑户内海
- 岩目樱鳟(Oncorhynchus masou iwame):又称无斑樱鳟、“イワメ”(iwame)
- 大口櫻鱒(Oncorhynchus masou macrostomus):又称红点樱鳟、“アマゴ”(amago),主要分布在日本本州和四国东南岸以及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
- 琵琶鱒(Oncorhynchus rhodurus):仅分布于日本琵琶湖
- 虹鱒(Oncorhynchus mykiss)
- 金鱒(Oncorhynchus mykiss aguabonita)
- 红带鳟(Oncorhynchus mykiss gairdneri)
- 硬头鳟(Oncorhynchus mykiss irideus)
- 紅鮭(Oncorhynchus nerka)
- 帝王鮭(Oncorhynchus tshawytscha)
- †劍齒鮭(Oncorhynchus rastrosus):已灭绝的史前物种,體長約 2.7米(8.9英尺),為體型最大的麻哈魚屬物種。
參考文獻编辑
- ^ 臺灣鉤吻鮭 | 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 [2016-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