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政大臣

太政大臣唐名「(大)相國」、「太師」,日本律令制官名,是律令制度下最高官位,宰相级职务。定员一人,位階相當於正一位從一位養老律令施行后,由诸大臣中正从一位者充任,位居三公之首,與左大臣右大臣一起辅佐天皇,总理国政。为非常设官职,令制规定“如无其人则阙”,故别称“则阙”。因品位尊崇,不易輕授,历史上实任者甚少。天智天皇时,大友皇子首任。758年(天平寶字二年)由藤原仲麻吕改称太师,764年复旧称,尔后僧人道鏡任太政大臣禅师。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太政大臣
假名だいじょう だいじん、
だじょうだいじん
平文式罗马字Daijō Daijin,
Dajō Daijin

理論上為律令制度下的最高長官,但自從攝關政治出現後,太政大臣的政治力遭到關白架空、成為一個「榮銜」。平安時代末期,平清盛以任太政大臣之職建立第一個武家政權平氏政權戰國時代太阁豐臣秀吉大御所德川家康曾出任此職。而織田信長在逝世後也被追贈此職。江戶時代德川秀忠德川家齊兩位征夷大將軍生前出任此職;其他將軍除了末代將軍德川慶喜以外,死後都追贈此職。

日本最後一任太政大臣是三條實美,任職於明治天皇明治四年(1871年)至明治十八年(1885年)。君主立憲制實施後被總理大臣(首相)取代。

倭訓作「おおまつりごとのおおまえつぎみ」[1]。其中「まつりごと」雖然可以解釋為「祭事」,但因為日本上古時代政教合一,所以又通「政」[2]。「まえつぎみ」則是繼承自古墳時期「大夫」一詞而來[3]

參考資料编辑

  1. ^ 太政大臣(おおいまつりごとのおおまえつぎみ)の意味. goo辞書. [2022-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9) (日语). 
  2. ^ 政(まつりごと)の意味. goo辞書. [2022-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3) (日语). 
  3. ^ 字通,世界大百科事典内言及, 精選版 日本国語大辞典,日本大百科全書(ニッポニカ),デジタル大辞泉,百科事典マイペディア,ブリタニカ国際大百科事典 小項目事典,旺文社世界史事典 三訂版,世界大百科事典 第2版,普及版. 大夫とは. コトバンク. [2022-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2) (日语). 

參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