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字母

書寫系統

希臘字母源自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僅包含輔音且從右向左書寫。希腊语的字母系統是首個包含元音字母的字母系统。因為希臘人的書寫工具是蠟板,所以他們有時在一列從右向左書寫完畢後,會順勢改為從左向右書寫,形成了所謂的牛耕式轉行書寫法。這種書寫方式後來逐漸演變成統一的從左向右書寫,字母的方向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羅馬人引進希臘字母後對其進行了小幅度的修改,發展出了拉丁字母,該字母系統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流行。希臘字母廣泛應用到學術領域,如數學等。

希臘字母
Ελληνικό αλφάβητο
类型
使用时期
約公元前800年到現在
书写方向從左至右 编辑维基数据
语言希臘語,在其他許多語言中亦有不同的修訂
相关书写体系
父体系
子体系哥德字母
格拉哥里字母
西里爾字母
科普特字母
古意大利字母
拉丁字母
亞美尼亞字母(争议)
Unicode
范围U+0370–U+03FF 希臘字母和科普特字母
U+1F00–U+1FFF 擴展希臘字母
 本條目包含國際音標 (IPA) 符號。 有關 IPA 符號的介紹指南,請參閱 Help:IPA[ ]/ / 及 ⟨ ⟩ 之間的區別,參閲IPA§方括號與轉錄定界符
希臘字母名字,使用現代希臘語錄音

播放此文件有问题?请参见媒體幫助

簡述 编辑

希臘字母是希臘語所使用的字母系統,是世界上最早包含元音字母的系統,並在數學、物理、生物、天文等多個學科中得到廣泛應用。俄语和其他一些語言使用的西里尔字母也是由希臘字母演變而來。希臘字母影響了許多語言的詞彙,例如英语單字“alphabet”(字母表),這一詞源自拉丁语的“alphabetum”,而該詞又源自希腊语的αλφαβητον”,這是由希臘字母的前兩個字母α“Alpha”)和β“Beta”)組合而成的。另一個例子是‘Delta’(三角洲),這個詞源自希臘字母Δ,因为Δ的形狀像三角形,即三角洲的形状。

影响 编辑

希腊字母对希腊文明乃至西方文化影响深远。宗教神話方面,《启示录》裡,耶稣分别說:“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伽”[1]“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我是初,我是終。”[2]在希腊字母表裡,第一个字母是「Α、α」(阿尔法),代表开始;最後一个字母是「Ω、ω」(欧米茄),代表终了。

字母表 编辑

 
狄庇隆铭文英语Dipylon Inscription
 
黑彩陶器上的字母表,現藏於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
 
该表反映了希腊字母的歷史形式與演變,从左到右依次为:优卑亚字母伊奥尼亚字母、雅典字母、科林斯字母和现代希腊字母

下面發音使用國際音標標示[3]

經典字母 编辑

字母名稱 编辑

希臘字母的英語名稱與拉丁语名稱相同,因此下表中僅以英文表示。在科學领域,這些字母元音的發音更接近希臘語原音,如 ψ (psi.)的發音为/ˈpsiː/而不是/ˈsaɪ/。至於這些字母的中文譯名,以下採用中國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規範[4]。表格的最後一欄列出了相應字母的腓尼基字母起源,以供參考。

古希臘語現代希臘語中,ε、ο、υ、 ω 四個字母的名稱存在顯著差異,這主要是由於語音的流變所致。在中古希臘語時期, αι 的發音逐漸趨近於 ε/e̞/ω 的發音逐漸趨近於 ο/o̞/οι 的發音逐漸趨近於長 υ/yː/ 。即便如此,在中世紀抄寫古籍時,學者們仍然沿用了古希臘語的拼寫。因此,學者們發明了這些字母的別稱,以便於區分。

此外, η雅典方言中的名稱比較接近其源自的腓尼基字母,這是因為在西元前 403 年之前,雅典方言使用 η 表示 /h/ ,而非 /ɛː/

值得注意的是,下表中的古希臘語並非使用國際音標來標記聲調變化;具體來說,在聲調上升的音拍上標 ⟨ ´ ⟩ 表示(聲調将在隨後的音節落下);而聲調在一個音節內完成揚抑的情況以 ⟨ ˆ ⟩ 標記。詳細的聲調規則請參閱希臘語變音符號古希腊语#聲調

字母 名字 对应腓尼基字母
古希臘語 現代希臘語 英語 中文
名稱 英式發音 美式發音
Α α ἄλφα
/ä́l.pʰä/
άλφα
/ˈäl.fä/
Alpha /ˈælfə/ 阿尔法   (Aleph)
Β β βῆτα
/bɛ̂ː.tä/
βήτα
/ˈvi.tä/
Beta /ˈbiːtə/ /ˈbeɪtə/ 贝塔   (Beth)
Γ γ γάμμα
/ɡä́m.mä/
γάμα
/ˈɣä.mä/
Gamma /ˈɡæmə/ 伽马   (Gimel)
Δ δ δέλτα
/dé̞l.tä/
δέλτα
/ˈðe̞l.tä/
Delta /ˈdɛltə/ 德尔塔   (Daleth)
Ε ε εἶ
/êː/
έψιλον
/ˈe̞.psi.lo̞n/

源於中古希臘語
ἒ ψιλόν
/'e̞ psi.ˈlo̞n/

[5]
("平凡的 ε")

Epsilon /ˈɛpsɨlɒn/
/ɛpˈsaɪlən/
/ˈɛpsɨlɒn/ 艾普西隆   (He)
Ζ ζ ζῆτα
/d͡zɛ̂ː.tä/
ζήτα
/ˈzi.tä/
Zeta /ˈziːtə/ /ˈzeɪtə/ 泽塔   (Zayin)
Η η ἦτα
/ɛ̂ː.tä/

雅典方言
ἧτα
/hɛ̂ː.tä/

ήτα
/ˈi.tä/
Eta /ˈiːtə/ /ˈeɪtə/ 伊塔   (Heth)
Θ θ θῆτα
/tʰɛ̂ː.tä/
θήτα
/ˈθi.tä/
Theta /ˈθiːtə/ /ˈθeɪtə/ 西塔   (Teth)
Ι ι ἰῶτα
/i.ɔ̂ː.tä/
(γ)ιώτα
/ˈʝ˗o̞.tä/
Iota /aɪˈoʊtə/ 约塔   (Yodh)
Κ κ κάππα
/kä́.pːä/
κάπα
/ˈkä.pä/
Kappa /ˈkæpə/ 卡帕   (Kaph)
Λ λ λά(μ)βδα
/lä́(m)b.dä/
λάμ(β)δα
/'läm.ðä/
Lambda /ˈlæmdə/ 拉姆达   (Lamedh)
Μ μ μῦ
/mŷː/
μι
/ˈmi/
Mu /ˈmjuː/ /ˈmuː/   (Mem)
Ν ν νῦ
/nŷː/
νι
/ˈni/
Nu /ˈnjuː/ /ˈnuː/   (Nun)
Ξ ξ ξεῖ
/ksêː/
ξι
/ˈksi/
Xi /ˈzaɪ/, /ˈksaɪ/ 克西   (Samekh)
Ο ο οὖ
/ôː/
όμικρον
/ˈo̞.mi.kr̠o̞n/

源於中古希臘語
ὂ μικρόν
/'o̞ mi.ˈkro̞n/
("小 ο")

Omicron /oʊˈmaɪkrɒn/
/ˈɒmɨkrɒn/
/ˈɒmɨkrɒn/ 奥米克戎   (Ayin)
Π π πεῖ
/pêː/
πι
/ˈpi/
Pi /ˈpaɪ/   (Pe)
Ρ ρ ῥῶ
/r̥ɔ̂ː/
ρο
/ˈr̠o̞/
Rho /ˈroʊ/   (Res)
Σ σ σῖγμα / σίγμα
/sîːŋ.mä//síːŋ.mä/
σίγμα
/ˈsiɣ.mä/
Sigma /ˈsɪɡmə/ 西格马   (Shin)
Τ τ ταῦ[6]/tä̂u̯/
ταυ
/'täf/
Tau /ˈtaʊ//ˈtɔː/   (Taw)
Υ υ
/ŷː/
ύψιλον

/ˈi.psi.lo̞n/

源於中古希臘語
ὖ ψιλόν
/'y psi.ˈlo̞n/
("平凡的 υ")

Upsilon /juːpˈsaɪlən//ˈʊpsɨlɒn/ 宇普西隆   (Waw)
Φ φ φεῖ
/pʰêː/
φι
/ˈfi/
Phi /ˈfaɪ/
Χ χ χεῖ
/kʰêː/
χι
/ˈç˗i/
Chi /ˈkaɪ/
Ψ ψ ψεῖ
/psêː/
ψι
/'psi/
Psi /ˈsaɪ//ˈpsaɪ/ 普西
Ω ω
/ɔ̂ː/
ωμέγα
/o̞.ˈme̞.ɣä/

源於中古希臘語
ὦ μέγα
/ˈo̞ ˈme̞.ɣä/
("大 ω")

Omega /ˈoʊmɨɡə/[7] /oʊˈmeɪɡə/ 奥米伽

發音 编辑

下表列出經典希臘字母於现代希腊语古希臘語的大致拼寫規則和拉丁轉寫的規則。

字母 發音 拉丁转写
古代 現代 古代 現代[8]
Α α /ä(ː)/ /ä/ a
Β β /b/ /v/ b v
Γ γ γ, κ, ξ, χ(可能包含μ)前為/ŋ/
其他狀況為/g/
/ɣ/, /ʝ˗/, /ŋ/, /ɲ˗/ g
Δ δ /d/ /ð/ d
Ε ε /e̞/ /e̞/ e
Ζ ζ /d͡z/或/zd/[9] /z/ z
Η η /ɛː/, /h/[10] /i/ ē i
Θ θ // /θ/ th
Ι ι /i(ː)/ /i/, /ʝ˗/, /ç˗/, /ɲ˖/ i
Κ κ /k/
(不送氣)
/k/, /c̠/ k
Λ λ /l/ /l/ l
Μ μ /m/ /m/ m
Ν ν /n/ /n̪/ n
Ξ ξ /ks/[11] /ks/ x
Ο ο /o̞/ /o̞/ o
Π π /p/
(不送氣)
/p/ p
Ρ ρ 上標粗氣符()時//
上標柔氣符()時/r/
/r̠/

[r̠]~[ɾ̠]

rh r
Σ σ β, γ, μ/z/
其他狀況/s/
/s/, /z/ s
Τ τ /t/
(不送氣)
/t̪/ t
Υ υ /u(ː)/

(至少)公元前 350 年後:
/y(ː)/[12]

/i/, /ʝ˗/ u i
Φ φ //
(送氣)
/f/ ph f
Χ χ //
(送氣)
/x/, /ç˗/ ch
Ψ ψ /ps/[13] /ps/ ps
Ω ω /ɔː/ /o̞/ ō o

已停用字母 编辑

Ϝ”、“Ϛ”、“Ͱ”、“Ϻ”、“Ϙ”和“Ͳ”,这些字母不是標準希臘字母的一部分,而是用在古典前期或者某些方言中。也用在希臘數字中。

字母 字形 名字 發音 对应腓尼基字母 拉丁转写
希臘語 拉丁語
Ϝ ϝ
Ͷ ͷ
  Διγαμμα Digamma /w/   (Waw) w
Ϛ ϛ   Στιγμα Stigma /st/   (Waw) st
Ͱ ͱ   Ητα Heta /h/   (Heth) h
Ϻ ϻ   Σαν San /s/   (Shin) s
Ϙ ϙ
Ϟ ϟ
 
 
Κοππα Koppa /k/   (Qoph) k
Ͳ ͳ
Ϡ ϡ
  Σαμπι Sampi /sː/   (Shin) s

其他細節或轉寫系統請参阅希臘語羅馬字轉寫系統(ISO 843)。在希腊字母的历史中,前古典時期或不用於雅典的方言時,一些字母有不同的發音。

補充字母 编辑

以下字母不是標準希臘字母的一部分,“Ϳ”發音用在古典前期或者某些方言中,“Ϸ”發音用在某些方言中。

字母 字形 国家 名字 發音 对应腓尼基字母 拉丁转写
Ϳ ϳ   阿尔巴尼亚 Yot /j/   (Yodh) j
Ϸ ϸ   巴克特里亞 Sho /ʃ/   (Shin) š

二合字母和雙元音 编辑

二合字母是用來表示一個音素或不對應實際音素組合的一對字母。希臘語正寫法包含多個二合字母,包括曾經被發音為雙元音并已經在發音上被縮短為單元音的元音字母對。其中很多是現代希臘語的典型發展,但有一些在古希臘語中就已經存在了。被當作字母表中的字母。在中世纪希腊语時期,已經習慣於把二合字母中不發音的“Iota”寫為Iota下標

字形 编辑

 
公元前5世紀雅典碑刻
 
安色爾體,公元4世紀聖經手稿
 
手寫體,公元6世紀寫於莎草紙
 
最早形式的小寫體,公元10世紀手稿
 
最早期印刷體之一,公元1495年-1498年出版
銘刻 手書 印刷
腓尼基 希臘 安色
爾體
手寫體 小寫體 大寫 小寫
          Α α
          Β β
          Γ γ
          Δ δ
          Ε ε
          Ζ ζ
          Η η
          Θ θ
          Ι ι
          Κ κ
          Λ λ
          Μ μ
          Ν ν
          Ξ ξ
          Ο ο
          Π π
          Ρ ρ
          Σ σ
          Τ τ
          Υ υ
          Φ φ
          Χ χ
          Ψ ψ
          Ω ω

電腦编码与输入 编辑

ISO 8859-7编碼 编辑

ISO 8859-7编碼是在Unicode流行之前的一種希臘字母電腦编碼。請參閱ISO/IEC 8859-7

Unicode编码 编辑

希腊字母和科普特字母
Greek and Coptic[1][2]
Unicode Consortium 官方碼表 (PDF)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U+037x Ͱ ͱ Ͳ ͳ ʹ ͵ Ͷ ͷ ͺ ͻ ͼ ͽ ; Ϳ
U+038x ΄ ΅ Ά · Έ Ή Ί Ό Ύ Ώ
U+039x ΐ Α Β Γ Δ Ε Ζ Η Θ Ι Κ Λ Μ Ν Ξ Ο
U+03Ax Π Ρ Σ Τ Υ Φ Χ Ψ Ω Ϊ Ϋ ά έ ή ί
U+03Bx ΰ α β γ δ ε ζ η θ ι κ λ μ ν ξ ο
U+03Cx π ρ ς σ τ υ φ χ ψ ω ϊ ϋ ό ύ ώ Ϗ
U+03Dx ϐ ϑ ϒ ϓ ϔ ϕ ϖ ϗ Ϙ ϙ Ϛ ϛ Ϝ ϝ Ϟ ϟ
U+03Ex Ϡ ϡ Ϣ ϣ Ϥ ϥ Ϧ ϧ Ϩ ϩ Ϫ ϫ Ϭ ϭ Ϯ ϯ
U+03Fx ϰ ϱ ϲ ϳ ϴ ϵ ϶ Ϸ ϸ Ϲ Ϻ ϻ ϼ Ͻ Ͼ Ͽ
註釋
1. ^ 依據 Unicode 14.0
2. ^ 灰色區域表示未分配的碼位
希臘字母擴展
Greek Extended[1][2]
Unicode Consortium 官方碼表(PDF)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U+1F0x
U+1F1x
U+1F2x
U+1F3x Ἷ
U+1F4x
U+1F5x
U+1F6x
U+1F7x
U+1F8x
U+1F9x
U+1FAx
U+1FBx ᾿
U+1FCx
U+1FDx
U+1FEx
U+1FFx
註釋
1.^ 依據 Unicode 14.0
2.^ 灰色区域为未分配码位
科普特字母
Coptic[1][2]
Unicode Consortium 官方碼表(PDF)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U+2C8x
U+2C9x
U+2CAx
U+2CBx ⲿ
U+2CCx
U+2CDx
U+2CEx
U+2CFx ⳿
註釋
1. ^ 依據 Unicode 14.0
2. ^ 灰色區域表示未被分配的碼位

在MS Word中輸入希臘字母 编辑

在「Microsoft Office」Word中可以插入所有希臘字母符號,以Word軟件為例介紹操作方法:第1步,打開Word文檔窗口,單擊需要添加希臘字母符號的公式使其處於編輯狀態,並將插入條光標定位到目標位置。第2步,在“公式工具/設計”功能區的“符號”分組中單擊“其他”按鈕打開符號面板,然后單擊頂部的下拉三角按鈕。在打開的下拉菜單中選擇“希臘字母”選項,並在打開的希臘字母符號面板中選擇所需的希臘字母。

參看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启示录第1章第8节
  2. ^ 启示录第22章第13节
  3. ^ U0370.pd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4. ^ 希腊字母的汉字规范译音. 中国科技术语. [2021-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1). 
  5. ^ 早在通用希臘語時期,音調變化已演化成重讀
  6. ^ 古希臘語的雙母音除αι、οι外,都等於兩個音拍。而現代拼寫標準規定揚抑符要標示在雙母音的第二個字母上面,但揚抑符標註的音調變化,實際上是從第一個字母的音拍升起,並於第二個字母的音拍落下。所以將音調揚抑標註於 /a/ 上方只是權變,並非表示音調揚抑要壓縮於 /a/ 內完成。
  7. ^ John Wells. John Wells's phonetic blog. [2021-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8). 
  8. ^ Greco Moderno - 字母的名称、现代希腊、现代希腊字母发音(意大利文)
  9. ^ Sidney Allen 1987,第53, 54頁.
  10. ^ 雅典方言於公元前 403 年之前用於拼寫 /h/
  11. ^ 西元前 403 年後,雅典方言才自愛奧尼亞希臘語引入這個字母,在此之前是以 ΧΣ 拼寫這個音。
  12. ^ Allen, William Sidney. Vox Graeca: The Pronunciation of Classical Gree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63–64. ISBN 9780521335553. 
  13. ^ 西元前 403 年後,雅典方言才自愛奧尼亞希臘語引入這個字母,在此之前是以 ΦΣ 拼寫這個音。

来源 编辑

  • Cook, B. F. Greek inscription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ritish Museum. 1987. 
  • Coulmas, Florian. The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Writing System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6. ISBN 0-631-21481-X. 
  • Daniels, Peter T; Bright, William. The World's Writing System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 Elsie, Robert. Albanian Literature in Greek Script: the Eighteenth and Early Nineteenth-Century Orthodox Tradition in Albanian Writing (PDF). Byzantine and Modern Greek Studies. 1991, 15 (20) [2014-01-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4-28). 
  • Hinge, George. Die Sprache Alkmans: Textgeschichte und Sprachgeschichte (学位论文). University of Aarhus. 2001. 
  • Holton, David; Mackridge, Peter; Philippaki-Warburton, Irini. Grammatiki tis ellinikis glossas. Athens: Pataki. 1998. 
  • Horrocks, Geoffrey. Ellinika: istoria tis glossas kai ton omiliton tis. Athens: Estia. 2006.  [Greek translation of Greek: a history of the language and its speakers, London 1997]
  • Johnston, A. W. The alphabet. Stampolidis, N.; Karageorghis, V (编). Sea Routes from Sidon to Huelva: Interconnections in the Mediterranean 16th – 6th c. B.C.. Athens: Museum of Cycladic Art: 263–276. 2003. 
  • Kristophson, Jürgen. Das Lexicon Tetraglosson des Daniil Moschopolitis. Zeitschrift für Balkanologie. 1974, 10: 4–128. 
  • Liddell, Henry G; Scott, Robert. A Greek-English Lexicon. Oxford: Clarendon. 1940 [2014-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3). 
  • Macrakis, Stavros M. Character codes for Greek: Problems and modern solutions. Macrakis, Michael (编). Greek letters: from tablets to pixels. Newcastle: Oak Knoll Press. 1996: 265. 
  • Mazon, André; Vaillant, André. L'Evangéliaire de Kulakia, un parler slave de Bas-Vardar. Bibliothèque d'études balkaniques 6. Paris: Librairie Droz. 1938.  – selections from the Gospels in Macedonian.
  • Miletich, L. Dva bŭlgarski ru̐kopisa s grŭtsko pismo. Bŭlgarski starini. 1920, 6. 
  • Murdoch, Brian. Gothic. Brian Murdoch and Malcolm Read (编). Early Germanic literature and culture. Woodbridge: Camden House. 2004: 149–170. 
  • Peyfuss, Max Demeter. Die Druckerei von Moschopolis, 1731–1769: Buchdruck und Heiligenverehrung in Erzbistum Achrida. Wiener Archiv für Geschichte des Slawentums und Osteuropas 13. Böhlau Verlag. 1989. 
  • Sims-Williams, Nicholas. New Findings in Ancient Afghanistan – the Bactrian documents discovered from the Northern Hindu-Kush. 1997 [2014-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31). 
  • Swiggers, Pierre. Transmission of the Phoenician Script to the West. Daniels; Bright (编). The World's Writing System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61–270. 1996. 
  • Stevenson, Jane. Translation and the spread of the Greek and Latin alphabets in Late Antiquity. Harald Kittel; et al (编). Translation: a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2. Berlin: de Gruyter. 2007: 1157–1159. 
  • Thompson, Edward M. An introduction to Greek and Latin palaeography. Oxford: Clarendon. 1912. 
  • Woodard, Roger D. Attic Greek. Woodard, Roger D. (编). The ancient languages of Europ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14–49.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