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毛犰狳
哺乳动物物种
披毛犰狳 化石时期:始新世–現在 | |
---|---|
保护状况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演化支: | 坚头类 Stegocephalia |
总纲: | 四足总纲 Tetrapoda |
演化支: | 爬行形类 Reptiliomorpha |
演化支: | 羊膜动物 Amniota |
演化支: | 合弓类 Synapsida |
演化支: | 哺乳形类 Mammaliaformes |
纲: | 哺乳纲 Mammalia |
亚纲: | 兽亚纲 Theria |
下纲: | 真兽下纲 Eutheria |
演化支: | 胎盘类 Placentalia |
总目: | 异关节总目 Xenarthra |
目: | 有甲目 Cingulata |
科: | 倭犰狳科 Chlamyphoridae |
亚科: | 六帶犰狳亞科 Euphractinae |
属: | 毛犰狳屬 Chaetophractus |
种: | 披毛犰狳 C. villosus |
二名法 | |
Chaetophractus villosus (Desmarest, 1804) | |
![]() |
披毛犰狳(學名:Chaetophractus villosus),是南美洲其中一種最大及數目最多的一種犰狳。生活在海平面至海拔1300米的南美洲南部,並可在草地、森林及草原上找到其蹤影,並開始在耕地上生活。
參考文獻编辑
- ^ Abba, A.M. & Superina, M. Chaetophractus villosus.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0. [2015-04-02].
这是一篇與哺乳动物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