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語言(英語:Unclassified language)是指與其他語言的譜系關係尚未確定的語言。語言可能因多種原因而無法分類,主要是由於缺乏可靠的數據(多是美洲非洲澳大利亞的一些原住民語言)[1],但有時則是由於語言接觸的混雜影響,使其詞彙或詞法的不同層面指向不同的方向,並且不清楚哪個方向代表語言的祖先形式[2]。一些鮮為人知的滅絕語言,例如古田語英语Gutian language卡坎語英语Cacán language,根本無法分類,而且這種情況不太可能改變。

所謂的未分類語言也可能根本不是一種語言,甚至不是一種獨特的方言,而只是一個家族、部落或村莊的名稱,或是分類的民族或語言的替代名稱。

如果一種語言的親緣關係在對該語言進行大量記錄並與其他語言和語系進行比較後依然未能確定其分類,例如歐洲巴斯克語的情況,那麼它就會被視為孤立語言,也就是說,它被歸類為自成一派的語系。因此,一旦獲得更好的數據或更深入的比較研究,「非分類」語言仍然可能屬於一個既定的語系。因此,幾乎沒有保存任何證據且已滅絕的未分類語言可能會無限期地處於懸而未決的分類狀態,除非能發現與該語言相關的丟失文件或倖存的母語人群。

例子

编辑

世界上有數百種未分類的語言,其中大多數已經滅絕,但也有一些(儘管相對較少)仍在使用;在下面的例子中,已滅絕的語言以「†」 標記。

缺乏資料

编辑

此類語言無法分類,因為雖然可能存在某種語言的記錄,但其中可能沒有足夠的材料來分析和分類,特別是對於現已滅絕的語言。

資料稀缺

编辑

此類語言亦被認為無法分類,因為資料量可能不足以揭示那些語言的近親(如果有的話)。對於這些語言來說,可能有足夠的數據來表明該語言屬於某個特定的語系,但無法表明該語言屬於該語系中的哪個部分,或者表明該語言沒有近親,但不足以得出其是一種孤立語言的結論。

與鄰近語言無關且不常被調查

编辑

基本詞彙與其他語言無關

编辑

與其他語言關係不密切,且無學術共識

编辑

存疑語言

编辑

相關條目

编辑

註釋

编辑
  1. ^ 破解者賴以辨識的哈拉帕文字到目前為止還無法破解,而且那可能實際上也並非一種「文字」。
  2. ^ 魯珀特·莫澤(Rupert Moser) 表示,「漢巴人是獵人和採集者,他們在20 世紀50 年代重新定居和分散,當時他們的狩獵採集區[位於Nachingwea西北部、Mbemkuru河南部]的地區計劃用於花生種植園,儘管該項目因氣候原因失敗,但漢巴人消失了或被鄰近群體[如Matumbi人、Yao人、Mwera人、Ndonde人、Ndendeule人、Ngindo人所同化]。[3]

參考

编辑
  1. ^ Hasnain, Imtiaz. Alternative Voices: (Re)searching Language, Culture, Identity ….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13-07-16: 314. ISBN 9781443849982 (英语). 
  2. ^ Muysken, Pieter. From Linguistic Areas to Areal Linguistics.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2008: 168. ISBN 978-9027231000 (英语). 
  3. ^ Gabriele Sommer, 'A Survey on Language Death in Africa', in Brenzinger (2012) Language Death, p. 351.
    See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编). Hamba.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