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黄素
水溶性维生素B2,黄色粉末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5年12月14日) |
核黄素,又称维生素B2,维他命B2,维生素G。分子式C
17H
20N
4O
6。它是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作为维生素B族的成员之一,微溶于水,可溶于氯化钠溶液,易溶于稀的氢氧化钠溶液。
核黄素 | |||
---|---|---|---|
![]() | |||
| |||
IUPAC名 7,8-Dimethyl-10-[(2S,3S,4R)-2,3,4,5-tetrahydroxypentyl]benzo[g]pteridine-2,4-dione[1] | |||
识别 | |||
CAS号 | 83-88-5 ![]() | ||
PubChem | 493570 | ||
ChemSpider | 431981 | ||
SMILES |
| ||
Beilstein | 97825 | ||
3DMet | B01201 | ||
EINECS | 201-507-1 | ||
ChEBI | 17015 | ||
DrugBank | DB00140 | ||
KEGG | D00050 | ||
MeSH | Riboflavin | ||
ATC代码 | A11HA04 | ||
性质 | |||
化学式 | C17H20N4O6 | ||
摩尔质量 | 376.36 g·mol−1 | ||
精确质量 | 376.138284392 g mol-1 | ||
外观 | Orange crystals | ||
log P | 0.095 | ||
pKa | 9.888 | ||
pKb | 4.109 | ||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
1879年英国著名化学家布鲁斯发现牛奶的上层乳清中存在一种黄绿色的荧光色素,他们用各种方法提取,试图发现其化学本质,都没有成功。几十年中,尽管世界许多科学家从不同来源的动植物都发现这种黄色物质,但都无法识别。1933年,美国科学家哥尔倍格等从1,000多公斤牛奶中得到18毫克这种物质,后来人们因为其分子式上有一个核糖醇,命名为核黄素。
生化反应编辑
推荐摄入量编辑
年龄 | 0 - | 0.5 - | 1 - | 4 - | 7 - | 11 - | 青春期(男) | 青春期(女) | 成年(男) | 成年(女) | 老年 | 孕妇及哺乳妇女 |
---|---|---|---|---|---|---|---|---|---|---|---|---|
推荐摄入量 (mg) |
0.4 | 0.5 | 0.6 | 0.7 | 1.0 | 1.2 | 1.5 | 1.2 | 1.4 | 1.2 | 1.4 | 1.7 |
注:根据人种、体质等条件的不同,每日推荐摄入量会有一定的差异。
缺乏症状编辑
摄入过量编辑
主要食物来源编辑
肝臟是最豐富的來源之一,腎臟、心臟亦含有相當可觀的含量。
动物型来源编辑
植物型来源编辑
参见编辑
参考编辑
- ^ CID 493570 from PubC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