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君主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本表主要列出汉高帝刘邦建立的“西汉”政权君主、光武帝刘秀建立的“东汉”政权,及追尊未实际统治、不被广泛承认的君主。
大漢皇帝 | |
---|---|
帝國君主 | |
![]() 孝懷皇帝劉禪 | |
详情 | |
尊稱 | 陛下 |
开国君主 | 太祖高皇帝劉邦(建立西漢) 世祖光武皇帝劉秀(建立東漢) 烈祖昭烈皇帝劉備(建立蜀漢) |
末代君主 | 定安公劉嬰(西漢滅亡) 孝獻皇帝劉協(東漢滅亡) 孝懷皇帝劉禪(蜀漢滅亡) |
建立 | 前202年2月28日(西漢) 25年8月5日(東漢) 221年5月15日(蜀漢) |
终结 | 9年1月10日(西漢) 220年11月25日(東漢) 263年12月23日(蜀漢) |
居所 | 長安城(西漢) 雒陽城(東漢) 成都府(蜀漢) |
中国君主列表 | |||||||||
---|---|---|---|---|---|---|---|---|---|
传说時代 | |||||||||
夏 | |||||||||
商 | |||||||||
周 | 西周 | ||||||||
东周 | 春秋 | ||||||||
戰國 | |||||||||
秦 | |||||||||
汉 | 西汉 | ||||||||
新 | |||||||||
东汉 | |||||||||
三国 | 曹魏 | 蜀汉 | 孙吴 | ||||||
晋 | 西晋 | ||||||||
东晋 | 十六国 | ||||||||
南 北 朝 |
宋 | 北魏 | |||||||
齐 | |||||||||
梁 | 西魏 | 东魏 | |||||||
陳 | 北周 | 北齐 | |||||||
隋 | |||||||||
唐 | |||||||||
五代十国 | 辽 | 西夏 | |||||||
宋 | 北宋 | ||||||||
南宋 | 金 | ||||||||
元 | |||||||||
明 | |||||||||
清 |
西汉 编辑
新 编辑
肖像 | 庙号 | 谥号 | 名讳 | 在世时间 | 在位时间 | 年号 | 年号使用时间 | 陵寝 |
---|---|---|---|---|---|---|---|---|
- | - | 王莽 | 前45年-25年 | 9年-23年 | 始建国 | 9年-13年 | 王莽墓 | |
天凤 | 14年-19年 | |||||||
地皇 | 20年-23年 |
更始 编辑
肖像 | 庙号 | 谥号 | 名讳 | 在世时间 | 在位时间 | 年号 | 年号使用时间 | 陵寝 |
---|---|---|---|---|---|---|---|---|
- | - | 淮阳武順王 (东汉光武帝諡) |
劉玄 | ?-25年 | 23年3月11日-25年 | 更始 | 23年-25年 | 霸陵 |
庙号 | 谥号 | 姓名 | 在世时间 | 在位时间 | 年号 | 年期 | 陵寝 |
---|---|---|---|---|---|---|---|
- | - | 刘盆子 | 10年—? | 25年—27年 | 建世 | 25年—27年 | 劉盆子墓 |
庙号 | 谥号 | 姓名 | 在世时间 | 在位时间 | 年号 | 年期 | 陵寝 |
---|---|---|---|---|---|---|---|
- | - | 公孫述 | ?-36年12月24日 | 25年-36年12月24日 | 龍興 | 25年-36年 | 公孫述墓 |
称号 | 姓名 | 在位時間 |
---|---|---|
西平王、汉皇帝 | 盧芳 | 25年-30年 |
东汉 编辑
蜀漢 编辑
肖像 | 庙号 | 谥号 | 名讳 | 在世时间 | 在位时间 | 年号 | 年号使用时间 | 陵寝 |
---|---|---|---|---|---|---|---|---|
曹丕代汉称帝,刘备以汉室宗亲承继汉祚 | ||||||||
烈祖 (汉赵光文帝刘渊追尊)[參 1] |
昭烈皇帝[參 2] | 刘备 | 161年 -223年6月10日 |
221年5月15日 -223年6月10日 |
章武 | 221年-223年 | 惠陵 | |
- | 安樂縣思公 (晋武帝司马炎谥)[參 3] |
刘禅 (曹魏降封安樂縣公) |
207年-271年 | 223年6月10日-263年12月23日 | 建興 | 223年-237年 | 安乐思公墓 | |
延熙 | 238年-257年 | |||||||
- | 孝怀皇帝 (汉赵光文帝刘渊追谥)[參 4] |
景耀 | 258年-263年 | |||||
炎兴 | 263年 | |||||||
刘禅降曹魏,蜀汉亡 |
汉朝地方割据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 编辑
时间轴 编辑

图例:
注释 编辑
- ^ “太公”为秦汉年间对老年男子的通用尊称,一般认为劉太公不是其真名
- ^ 司馬遷的《史記》中尊稱劉邦為汉高祖,後世多因循之。然而《史記》亦明確指出,實際廟號為汉太祖。
- ^ 漢高帝劉邦的生年一說為前247年。
- ^ 秦朝用《颛顼历》,以十月岁首,即十月至下一年的九月为一年。前207年十月-前206年九月为一整年。汉初,采用开国将领、学者北平文侯张苍之议,以汉仍属水德,仍沿用秦《颛顼历》如故。至汉武帝采用《太初历》始改正朔和服色。所以史家以一般以前207年十月为汉元年十月。
- ^ 汉朝(包括蜀汉)除开创之君汉高帝、汉光武帝和汉昭烈帝外,所有皇帝的谥号前都有一个“孝”字,意喻强调孝治天下,如汉文帝的谥号可作孝文皇帝或孝文帝。
- ^ 6.0 6.1 汉文帝之前是漢高后掌权,期间有两位傀儡少帝前少帝和刘弘,但不被漢朝官方视为正统皇帝。实质上汉文帝才是漢朝官方承認的正式继任的汉朝皇帝。
- ^ 漢武帝即位初未建年號,只是每六年一改元。至元鼎年间方才使用年号。《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其後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数。一元曰建元,二元以长星曰元光,三元以郊得一角兽曰元狩云。」辛德勇观点则认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七個年號為後來史家追記。
- ^ 汉宣帝之前是昌邑王刘贺,过继予昭帝为子。刘贺即位仅27日就被霍光以上官太后名义废黜。
- ^ 《後漢書·祭祀志》:至十九年……上可涉等議,詔曰:「以宗廟處所未定,且祫祭高廟。其成、哀、平且祠祭長安故高廟。其南陽舂陵歲時各且因故園廟祭祀。園廟去太守治所遠者,在所令長行太守事侍祠。惟孝宣帝有功德,其上尊號曰中宗。」
- ^ 仅被尊为“皇”,而非“皇帝”。《汉书补注·宣元六王列传·定陶共王刘康》,官本载刘康谥号为共皇帝而毛本未见“帝”字。
- ^ 刘婴为皇太子,号孺子。王莽摄政,称摄皇帝 。王莽稱帝後,刘婴被廢為定安公。
- ^ 更始三年(25年)六月,光武帝刘秀在河北称帝,改更始三年为建武元年,史家一般以这一年六月作为两汉分界线。
- ^ 《後漢書》卷9:是歲,有司奏,和、安、順、桓四帝無功德,不宜稱宗,又恭懷、敬隱、恭愍三皇后並非正嫡,不合稱后,皆請除尊號。制曰:『可。』
- ^ 14.0 14.1 14.2 14.3 14.4 仅被尊为“皇”,而非“皇帝”。
- ^ 15.0 15.1 前少帝刘懿、后少帝刘辩在位时间不满一年便被废,且拥立其即位并掌握实权的外戚集团均被清除,通常不视作正统皇帝。
- ^ 蜀中盛传刘协退位后被曹丕杀害,汉中王刘备遂为其恭上谥号,而实际上刘协于234年逝世于封地。
- ^ 汉献帝永汉元年十二月,董卓以献帝名义下诏,废除光熹、昭宁、永汉三年号,复称中平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