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外交是指法國政府和其他國家之間的關係。法國是一個西歐國家,自中世紀以來法國就是歐洲主要國家之一,在國際歷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法國是聯合國、北約、歐洲煤鋼共同體(歐盟的前身)的創始會員國之一。法國的主要盟國是德國意大利、美國、其他北約國家和歐盟。法國是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法國也是地中海聯盟法語圈國際組織的創始會員,並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起到重要作用。

第五共和1981年後 编辑

密特朗時代:1981–1995 编辑

社會黨總統法蘭索瓦·密特朗強調歐洲團結[1]和面對「盎格魯-撒克遜影響」時維持與前殖民地的特殊關係。[2]其部分政策是來自於1981年總統選舉社會黨選舉綱領《法國110提議》。密特朗與保守黨德國總理柯爾建立了友好且有效的關係。他們在歐洲推廣法德雙邊主義,加强兩國軍事合作。

席哈克時代 编辑

席哈克的外交政策具有連續性。[3]他最戲劇性的舉動是與華盛頓當局決裂。席哈克與俄羅斯普丁、中國胡錦濤、德國施若德成為2003年伊拉克戰爭的主要反對者。他們反對美國小布希與英國布萊爾籌組「自願聯盟英语Coalition of the willing」強行推翻獨裁的伊拉克萨达姆政府。儘管受到英國和美國的壓力,席哈克仍威脅要在聯合國安理會否決授權動用武力解除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他在2003年3月18日表示「現在的伊拉克不是可以立即發動戰爭的直接威脅」。之後的總理多明尼克·德維勒班在聯合國的反戰演講為他贏得了更多名聲。[4]

薩科吉時代 编辑

尼古拉·薩科吉上任後不久隨即投入哥倫比亞總統阿爾瓦羅·烏里韋與左派游擊隊FARC的談判,試圖救出法裔哥倫比亞政治家英格麗德·貝當古在內的叛軍人質。部分媒體指出,薩科吉曾要求烏里韋釋放FARC「總理」罗德里戈·格兰达英语Rodrigo Granda[5]此外,他於2007年7月24日宣布,法國與歐洲代表將引渡拘留在利比亞的保加利亞護士英语HIV trial in Libya至母國。作為交換,他與格達費簽署了安全、醫療和移民協議,以及價值2.3億美元(1.68億歐元)的米蘭反戰車飛彈[6] 這張透過EADS子公司MBDA簽署的合約是利比亞在2004年後的首張訂單。利比亞當局還表示將與EADS簽署另一筆價值1.28億歐元的TETRA無線電系統合約。社會黨(PS)與共產黨(PCF)批評這是「重大國家事件」、與「流氓國家」「以物易物」。[7] 社會黨領袖法蘭索瓦·歐蘭德要求啟動國會調查。[6]

2007年6月8日,在海利根達姆第33屆八大工業國高峰會議,薩科吉宣布法國目標在2050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50%以對抗全球暖化。接著,他提名社會黨重量級人士多米尼克·史特勞斯-卡恩角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主席。[8]批評者認為這是薩科吉試圖清除政敵。[9]

薩科吉也減緩了與北約的緊張關係。2009年,法國再次成為北約一體化成員國。繼任的歐蘭德也延續此項政策。[10]

歐蘭德時代 编辑

 
法蘭索瓦·歐蘭德弗拉迪米爾·普丁於2014年12月會面

社會黨的法蘭索瓦·歐蘭德在2012年成功當選總統。[11]他採取了鷹派的外交政策,與德國密切合作反對俄羅斯烏克蘭的行動,並派遣軍隊與非洲的激進伊斯蘭主義者作戰。[12] 他對希臘債務危機採取強硬立場。[13] 歐蘭德在非洲發起了兩次軍事行動:馬利藪貓行動(法國武裝部隊阻止了伊斯蘭主義者接管該國首都巴馬科)與紅蝴蝶行動英语Operation Sangaris(停止不同宗教之間的暴力衝突)。法國也是第一個與美國一起轟炸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的歐洲國家。在歐蘭德領導下,法國對敘利亞內戰伊朗核計劃的立場被視為「鷹派」。[14]

馬克宏時代 编辑

 
艾曼紐·馬克宏唐納·川普於2018年4月會面

蘇菲·莫尼耶英语Sophie Meunier在2017年表示:

法國的全球相對影響力已不像過去那麼大。去殖民化…減少了法國的領土佔有,也降低了影響力。其他國家取得核武並建立軍隊。法國外交政策所傳達的「普世」價值遇到很多阻力,因為其他國家發展的政治軌跡與法國所宣揚的不同。到了1990年代,這個國家成為史丹利·霍夫曼英语Stanley Hoffmann所說的「一個不強也不弱的普通大國」。公眾輿論,尤其是在美國,不再將法國視為重要強權。上一次讓法國重回世界鎂光燈下的外交政策是伊拉克介入行動開始時…(當時)法國拒絕加入美國領導的聯盟…然而實際上,法國在世界事務中仍是一個大國…現在法國是具有軍事重要性的國家…法國還展現在世界環境事務中的重要性....如巴黎協議,一項減少碳排放的全球協議。若如2016年唐納·川普所承諾的,將讓美國退出各種政策,那將可能提升法國介入並領導全球環境治理的需求。[15]

民調顯示,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在法國十分受到歡迎,對於川普則非常反感。納塔莉·努蓋雷德英语Natalie Nougayrède表示:

而,在這種普遍反感的背後隱藏著一個外交機會。隨著美國向內看,川普撕毀了傳統的外交政策規則…馬克宏正試圖重振歐洲以作為恢復法國領導地位的一種方式。當然,法國無法替代美國的力量。但隨著美國的形象、全球角色和可靠性的不確定性,歐洲人覺得必須要有人來填補空白—而法國認為它至少應該嘗試。[16]

2019年7月,包括法國在內的22國聯合國大使聯名致函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譴責中國虐待維吾爾人以及虐待其他少數民族,敦促中國政府關閉新疆再教育營[17]

國際領土爭議 编辑

中東 编辑

 
1920年法蘭西殖民帝國

法國在路易十四統治期間與中東建立外交關係。為了避免奧地利將目光轉向西歐,他向鄂圖曼帝國提供有限度的支持,然而此計畫因歐根親王的勝利而告吹。[18] 十九世紀,法國與英國試圖強化「歐洲病夫」鄂圖曼帝國以抵禦俄羅斯擴張,最終導致克里米亞戰爭[19]

法國也與半自治的埃及保持密切關係。1869年,埃及工人在法國監督之下完成了蘇伊士運河。法國和英國開始爭奪埃及控制權,最終英國在法國人有時間採取行動之前買下了該公司的埃及股份,從而取得了勝利。[20]

1871年德國統一後,德國成功地拉近與法國及鄂圖曼帝國的關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鄂圖曼帝國加入了同盟國,遭法國和英國擊敗。鄂圖曼帝國瓦解後,法國和英國瓜分了中東。法國接收了敘利亞黎巴嫩[21]

1945–1958 编辑

 
1956年11月5日,英法進攻埃及蘇伊士運河旁的油槽遭到攻擊冒出黑煙

這些殖民地在1945年後獲得獨立,但法國仍試著在這些地區之間建立起文化和教育的聯繫,特別是與黎巴嫩。敘利亞則因其政策立場,與法國關係緊張。2005年,法國與美國向敘利亞施壓,要求撤離黎巴嫩。[22] 二戰後,法國與阿拉伯中東地區的關係達到冰點。穆斯林戰士和法國殖民者之間的阿爾及利亞戰爭使得穆斯林世界深感擔憂。阿爾及利亞戰士從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大國獲得了大量物資和資金,令法國非常不滿。[23]

然而,對法阿關係破壞最大的是蘇伊士危機。此次事件極大地削弱法國在該地區的聲譽。法國公開支持以色列西奈半島的進攻,並反對當時在中東頗受歡迎的政治家納瑟。蘇伊士危機也讓法國和英國再次看起來像是試圖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弱國的帝國主義列強。[24] 法國與阿拉伯中東關係的另一個障礙是它在1950年代與以色列的緊密聯盟。

戴高樂政策 编辑

這一切都隨著戴高樂上台而改變。戴高樂的外交政策試圖限制兩個超級大國的權力和影響力,同時提高法國的國際聲望。戴高樂希望將法國從美國的追隨者轉變為一大群不結盟國家的領導者。戴高樂認為潛在參與者是法國傳統勢力範圍內的國家:非洲與中東。東非和北非的前法國殖民地非常贊同與法國的這種緊密關係。這些國家與法國有著密切的經濟和文化聯繫,也沒有其他大國競爭者。這項新的法國外交政策也對阿拉伯國家的領導人產生了強烈的吸引力。他們不想被任何一個超級大國支配,因此支持法國試圖平衡美國和蘇聯並防止任何一方在該地區佔據主導地位的政策。中東領導人們希望能自由地追求自身的目標和目的,不被任何一個聯盟集團束縛。他也希望良好的關係能夠改善法國與該地區的貿易。戴高樂也認為這些盟友會仰賴更強大的法國,並主導其外交政策問題。[25]

1962年阿爾及利亞衝突的結束在這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如果法國仍然對另一個國家實施殖民統治,它就不能將自己描繪成世界被壓迫國家的領袖。當時法國為支持少數白人定居者而發起的反穆斯林分離主義者戰鬥令穆斯林世界十分反感。隨著衝突加劇,法國幾乎不可能與中東國家建立正面的關係。中東對FLN游擊隊的支持是衝突結束後消除的另一個緊張關係。FLN的大部分財政和物資支援來自中東和北非國家,包含長期以來一直支持分裂主義者的埃及納瑟政府。埃及也是敵對結束後關係改善的最直接例子。戰爭的結束使法埃關係立即解凍,埃及中止了四名被指控從事間諜活動的法國軍官審判,法國也結束了對埃及的貿易禁運

1967年,戴高樂徹底推翻了法國的以色列政策。戴高樂和他的部長們對以色列在六日戰爭中的行動做出了非常嚴厲的反應。法國政府和戴高樂譴責以色列對待難民的方式,並警告佔領約旦河西岸加薩走廊是錯誤的,也拒絕承認以色列對耶路撒冷的控制。戰後法國政府繼續批評以色列,戴高樂公開反對以色列的其他行動,例如針對黎巴嫩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行動。法國開始在聯合國使用否決權反對以色列,並在幾乎所有向國際機構提出的議題上支持阿拉伯國家。最重要的是,戴高樂政府對以色列在內的中東地區實施武器禁運。禁運實際上適用於所有戰鬥人員,但很快法國又開始向阿拉伯國家出售武器,如1970年法國向利比亞出售了一百架幻象戰機。然而,1967年後,法國持續支持以色列的生存權,並支持以色列與法國和歐洲經濟共同體之間的眾多優惠協議。

國外援助 编辑

20世紀下半葉,法國大幅增加對外援助支出,在西方列強中援助總額僅次於美國,人均排名第一。1968 年,法國每年提供8.55億美元的援助,遠遠超過西德或英國。法國的絕大多數援助都是針對非洲和中東,通常作為促進法國利益的槓桿,或是幫助銷售法國產品(例如武器銷售)。法國還增加其他形式的援助支出,例如派遣技術人員至發展中國家以提供技術和文化專業知識。[26]

資金援助、軍售和外交結盟有助於消除阿拉伯世界對蘇伊士危機和阿爾及利亞戰爭的記憶,法國成功地與許多中東國家建立友好關係。納瑟和戴高樂有著許多相似之處,他們合作限制美國在該地區的力量。納瑟表示法國是埃及在西方的唯一朋友。1970年代,法國和伊拉克還通過商業聯繫、聯合軍事訓練演習以及法國對伊拉克核計劃的援助建立了密切的關係。法國改善了與前殖民地敘利亞的關係,並恢復部分被侵蝕的文化聯繫。

在貿易方面,法國確實從與中東關係的改善中獲得了好處。戴高樂改革後,法國與中東的貿易成長了50%以上。其中以武器工業受益最多,因為法國很快與許多中東和北非政權簽訂了利潤豐厚的合約,儘管這些合約在法國經濟中的佔比微乎其微。

戴高樂曾希望,法國能透過溫和路線、不大力支持任何一方,以參與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中東和平進程。否則,它會被排除在任何主要角色之外。

現代歷史 编辑

對於法國來說,中東一直是其外交政策的主要元素。[27] 自2000年以來的十年內,法國成功地在中東和北非地區建立起影響力,尤其是在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28]從戰略、文化和經濟的角度來看,法國的中東政策至關重要,證明了自己仍然是一個國際強權。[29] 法國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在該地區的貿易、安全利益以及文化和社會交流維持穩固的立足點。[28] 馬克宏在2017年就任總統時,無論是在外交政策演講還是在他提出的倡議中,都清楚地描繪了法國與中東的關係及其重要性。另一方面,前幾任總統們大多選擇讓該地區政府「安心」的選項。漸漸地,法國開始在沙烏地和阿聯顯現其利益。[27] 法國積極支持這兩個阿拉伯國家參與葉門內戰,並成為主要的武器供應國之一。人權組織多次呼籲法國停止向這兩個在葉門引發人道危機的兩國出售武器。[30] 直至2021年,馬克宏仍持續加強與沙烏地和阿聯的關係。在2021年11月訪問該地區的期間,馬克宏與阿聯簽署了價值160億歐元的武器合約。該協議涉及轉讓80架升級後的飆風戰鬥機,以及12架空中巴士製造的戰鬥直升機。雖然法國認為這是加深與阿聯關係的一種方式,但人權組織批評並提出了對該國參與葉門和利比亞戰爭的擔憂。他們反對該協議,稱海灣領導人未能改善其人權記錄。[31] [32]

除了與法國之間的關係有所改善,阿聯也做出了各項努力,以積極的方式展示其形象。據報導,法裔突尼西亞商人Elyes Ben Chedly為阿聯的兩項文化活動進行宣傳。報導顯示,該名中間人致力於宣傳「寬容年」活動,並參與了在巴黎舉辦的「紮耶德年」(Year of Zayed)計劃。報導還顯示,Ben Chedly還利用他的武器合約網路來為阿聯與其他國家進行武器交易。[33]

雙邊關係 编辑

非洲 编辑

透過廣泛的援助計劃、商業活動、軍事協議和文化影響,法國在非洲,特別是在其前殖民地扮演著重要角色。在那些法國依然扮演重要存在的前殖民地,法國為政治、軍事和社會穩定做出了貢獻。許多人認為法國在非洲的政策—尤其是涉及英國利益的地方—容易受到所謂的「法碩達症候群」的影響。其他人則以「法屬非洲英语Françafrique」的名義批評這種關係是新殖民主義,強調法國支持各種獨裁政權,其中包括奧馬爾·邦戈伊德里斯·德比德尼·薩蘇-恩格索

國家 正式關係開始 備註
  阿尔及利亚

儘管有時陷入困境,然而後殖民時代的阿爾及利亞和法國多年來持續保持緊密關係。1962年,《埃維昂協議》和平條約為新的法國-阿爾及利亞關係奠定了基礎。為了換取慷慨的合作制度(大量的財政、技術和文化援助),法國獲得了一些經濟和軍事特權。在經濟上,法國享有撒哈拉豐富的烴類產物優惠待遇。在軍事上,法國可以保留凱比爾港基地15年,並可額外​​使用撒哈拉核試驗場5年。1960年,法國利用這些地點進行了第一次核試驗(藍色跳鼠)。然而,有90%以上在阿爾及利亞定居的歐洲人(黑腳)外流,在阿爾及利亞的官僚、經濟和教育結構中造成了難以填補的空白。另一方面,在戰爭期間曾為法國作戰的「哈基人英语harki」,不僅被法國人忽視,也被阿爾及利亞人視為叛徒,直到了21世紀的今日仍待解決。在經濟層面,阿爾及利亞曾是法國商品的第四大進口國。許多阿爾及利亞人在法國當局和商人鼓勵之下移民到法國,成為「輝煌三十年」的重要勞動力來源。由於法國和阿爾及利亞之間的關係緊密交織,使得法國必須面對九十年代內戰期間的阿爾及利亞混亂局面。

阿爾及利亞第一任總統艾哈邁德·本·貝拉在2001的專訪中表示「阿爾及利亞人民生活在鮮血之中。我們讓戴高樂跪下。我們在阿卜杜·卡迪爾的領導之下與法國統治奮鬥。阿爾及利亞當時人口是四百萬。法國的鎮壓使我們失去了兩百萬人的生命。這是種族滅絕。我們作為一個民族倖存下來。野蠻的法國暴行沒有削弱我們的戰鬥精神。」[34]

2005年2月23日,保守派多數黨人民運動聯盟(UMP)通過《法國殖民主義法英语French law on colonialism》,要求高中(中學)教師向學生傳授殖民主義的「正面價值」(第4條)。該法隨即引起一片譁然,左派也嚴厲批評表達反對立場。最終,在多名教師與歷史學者指控為歷史修正主義後,總統席哈克(UMP)於2006年初 廢除。

阿爾及利亞人擔心法國殖民主義法會阻礙法國人面對其在阿爾及利亞殖民統治的黑暗面。[35] 法國阿爾及利亞歷史專家、法國殖民主義法的反對者Benjamin Stora英语本傑明·斯托哈表示「法國從來沒有面對殖民歷史。這與盎格魯-撒克遜國家有很大不同,他們已在

各大學展開後殖民研究。我們明顯地落後時代。」[35] 在他看來,雖然歷史事實為學術界所知,但未能傳達給法國民眾,這導致法國在阿爾及利亞人民的殖民待遇問題上缺乏誠實。[35] 在《法國殖民主義法》生效期間,部分人士拋出議題並發表評論,強調法國殖民統治有許多方面在法國並不廣為人知。[35] 阿爾及利亞高級官員Mohamed El Korso表示「是阿爾及利亞人民將(法國)悔改視為締結雙方友好條約之前的必要條件。」並提到塞提夫大屠殺英语Sétif and Guelma massacre「法國和國際輿論必須知道法國在1945年5月犯下了真正的種族滅絕行為。」[35] 阿爾及利亞總統阿卜杜勒-阿齊茲·包特夫里卡表示阿爾及利亞「從未停止等待法國承認在殖民時期和解放戰爭期間犯下的所有行為」 並將塞提夫大屠殺受害者屍體的焚燒與納粹死亡集中營的火葬場做了比較。[35] 2006年4月17日,包特夫里卡在巴黎的一次演講中強調了阿爾及利亞的觀點「殖民化為我們的身份、我們的歷史、我們的語言和我們的傳統帶來了種族滅絕。」.[36]

法國當局試圖淡化總統包特夫里卡和其他人的評論,敦促「相互尊重」。法國外交部長米歇爾·巴尼耶在正式訪問阿爾及利亞時表示應共同努力尋找歷史「以建立共同的未來和克服悲傷的過去。」他在與阿爾及利亞媒體El Vatan的專訪中表示「必須鼓勵雙方的歷史學家共同努力。他們必須為共同的過去而努力。」[37] 法國當局也請總統包特夫里卡與法國一同探尋為何他所屬的政黨民族解放陣線(FLN)無理由地殺害15萬未武裝的哈基人。

法國總統賈克·席哈克針對《法國殖民主義法》引起的爭議表示「書寫歷史是歷史學者的工作,不是法律。」根據總理多明尼克·德維勒班的說法「談論過去或書寫歷史不是議會的工作。」[38]

法國在阿爾及利亞的人權記錄問題在土耳其也具有政治敏感性。 1998年法國承認土耳其犯下亞美尼亞種族滅絕[39] 為回應法國議會的行動,否認存在這種種族滅絕行為,土耳其大國民議會於2006年10月起草了一項法案,否認法國在阿爾及利亞犯下種族滅絕行為視為非法。[40] 然而,該草案未成為正式法律。

  安哥拉

由於法國前政府支持安哥拉卡賓達省激進分離主義分子的政策,以及國際安哥拉門英语Mitterrand–Pasqua affair醜聞揭露貪腐和非法武器交易,兩國關係並不友好。[41]在2008年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吉訪問後,兩國關係已有改善。

  • 安哥拉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魯安達設有大使館。
  贝宁
  • 貝南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柯多努設有大使館。
  布吉納法索
  • 布吉納法索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瓦加杜古設有大使館。
  布隆迪
  • 蒲隆地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布松布拉設有大使館。
  喀麦隆
  • 喀麥隆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雅溫德設有大使館,並在杜阿拉設有總領事館。
  佛得角
  • 維德角在巴黎設有大使館,並在尼斯設有總領事館。
  • 法國在培亞設有大使館。
  中非 1960年8月13日
  • 中非共和國在巴黎設有大使館。[42]
  • 法國在班基設有大使館。[43]
  乍得 1960年8月11日

法國軍隊在1986年至2014年執行雀鷹行動英语Operation Epervier,駐紮於查德。

  刚果共和国
  • 剛果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布拉薩市設有大使館。
  科摩罗
  • 葛摩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莫洛尼設有大使館。
  刚果民主共和国

法國和德國決定在剛果民主共和國開展協同軍事行動。這項行動包括向剛果民主共和國派遣1500名歐洲士兵,以保護2006年6月舉行的總統選舉。雖然德國領導該任務,但法國和德國都派出了500名士兵,其餘則來自其他歐洲國家。

許多歐洲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CFSP)的學者質疑該任務是否有效,認為僅具象徵意義。由於17,000名聯合國部隊已經部署在剛果民主共和國,這項小型行動的目的值得懷疑。歐洲軍隊僅駐紮在首都金夏沙。然而,過去在巴爾幹執行和平建設任務的經驗與知識可能有助於防止選舉期間的情勢升溫。

013 年,時任法國總統法蘭索瓦·歐蘭德訪問民主剛果,建議將囚犯佛蘭契(Joshua French)與莫蘭德(Tjostolv Moland)移出六人牢房。五天後兩人共住一室。[46]

  • 民主剛果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金夏沙設有大使館。
  吉布提
  • 吉布地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吉布地市設有大使館。
  埃及
  • 埃及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開羅設有大使館,並在亞歷山卓設有總領事館。
  赤道几内亚
  • 赤道幾內亞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馬拉博設有大使館。
  衣索比亞
  加彭

自獨立以來,加彭一直是「法國在非洲最親密的盟友之一。」[47] 截至2008年,約有10,000名法國公民在加彭生活和工作,法國海軍陸戰隊第6步兵營也駐紮在那裡。

  • 加彭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自由市設有大使館。
  加纳
  • 迦納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阿克拉設有大使館。
  几内亚
  • 幾內亞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科納克里設有大使館。
  科特迪瓦

2002年和2003年,法國在獨角獸行動英语Opération Licorne聯合國在象牙海岸行動英语UNOCI中對象牙海岸進行軍事干預。賴比瑞亞和剛果民主共和國協助疏散外國居民並保護平民。

  • 象牙海岸在巴黎設有大使館,並在里昂設有總領事館。
  • 法國在阿必尚設有大使館。
  肯尼亚
  • 肯亞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奈洛比設有大使館。
  利比亞

1980年代,利比亞與法國的摩擦主要集中在查德局勢上。如前所述,兩國在查德內戰中位於對立面。1987年底,有一些法國軍隊駐紮在查德,但法國不允許其軍隊越過16度線。因此,不太可能與利比亞士兵直接衝突。[48]

2011年3月10日,當時利比亞爆發內戰反抗穆安瑪爾·格達費統治,法國成為全球第一個承認全國過渡委員會為利比亞立法機構的國家。[49]

  马达加斯加 1960年6月26日
  马里
  • 馬利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巴馬科設有大使館。
  毛里塔尼亚

關係可以追溯到殖民時代,當時茅利塔尼亞是法屬西非的一部分。

  • 茅利塔尼亞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模里西斯
  • 模里西斯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路易士港設有大使館。
  摩洛哥
  • 摩洛哥在巴黎設有大使館,並在法國設有數座總領事館。
  • 法國在拉巴特設有大使館,並在摩洛哥設有數座總領事館。
  莫桑比克
  • 莫三比克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馬布多設有大使館。
  纳米比亚
  • 納米比亞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溫荷克設有大使館。
  尼日尔

法國和尼日共和國的關係建立在悠久的共同歷史上,從1898年法國征服尼日開始,法蘭西殖民帝國對尼日的統治長達60多年。尼日於1960年獨立,受法國影響的文化和法語構成現代的獨特尼日文化。法國在殖民時期獲得了經濟利益,並仍依賴從尼日的進口。

  • 尼日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尼阿美設有大使館。
  奈及利亞
  • 奈及利亞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阿布加設有大使館,在拉哥斯設有總領事館。
  卢旺达

1990年至盧安達種族滅絕為止,法國(在密特朗統治下)扮演了同情哈比亞利馬納政府的角色。

  • 盧安達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吉佳利設有大使館。
  塞内加尔 1960年8月
  塞舌尔
  • 塞席爾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維多利亞設有大使館。
  索马里

法國和索馬利亞之間的雙邊關係建立於索馬利亞獨立後不久。法國政府在摩加迪休開設了大使館,索馬利亞政府也在巴黎設立大使館。在安全局勢明顯改善後,法國政府於2014年1月任命Remi Marechaux為新任法國駐索馬利亞大使。[54]

  苏丹 法國作為蘇丹的主要商業夥伴之一,兩方有著悠久的歷史。[55] 命運多舛的瓊萊運河英语Jonglei Canal主要承包商之一為法國公司。[55] 1980年代初期,蘇丹授予法國石油公司道達爾財務億而富特許權,以開採南蘇丹第五區的石油。[55] 儘管該公司在內戰爆發後停止開採,但仍保留了特許權並於2004年開始恢復運作。[55] 2004年,法國也站在蘇丹政府一邊,表示不應將達佛情勢稱為種族滅絕。[55] 前法國殖民地、且近年與法國關係緊密的查德,往往會影響法國對達爾富爾局勢的看法。[55] 2007年薩科吉當選總統後,法國對達佛的政策變得更加重要。[55] 2007年6月,法國邀請美、中和其他約15個國家參加會議,欲透過國際合作結束達佛的暴行。[55] 蘇丹政府對於未徵求其意見感到憤怒,抵制該次會議。[55] 近年來,法國對蘇丹的興趣減弱,其政策似乎取決於官員立場。[55] 但法國石油公司仍持續關注南蘇丹的石油開發。[55]
  • 蘇丹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喀土穆設有大使館。
  南非
  坦桑尼亚
  • 坦尚尼亞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三蘭港設有大使館。
  多哥
  • 多哥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洛美設有大使館。
  突尼西亞
  • 突尼西亞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突尼斯設有大使館。
  乌干达
  • 烏干達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坎帕拉設有大使館。
  辛巴威
  • 辛巴威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法國在哈拉雷設有大使館。

註釋 编辑

  1. ^ Simon J. Nuttall, European Foreign Policy (2000) p. 41.
  2. ^ Mitterrand's role revealed in Rwandan genocide warning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6 July 2008., 3 July 2007/ The Independent
  3. ^ Michael Sutton, "Chirac's foreign policy: continuity-with adjustment." The World Today 51.7 (1995): 135-138.
  4. ^ Stefano Recchia, "Did Chirac Say 'Non'? Revisiting UN Diplomacy on Iraq, 2002-03."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130.4 (2015): 625-654 onlin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Llama G8 a FARC contribuir a liberación de rehenes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5 December 2008., La Cronica, 8 June 2007 (西班牙語)
  6. ^ 6.0 6.1 Molly Moore, France's Sarkozy Off to a Running Star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Washington Post, 4 August 2007
  7. ^ Tripoli annonce un contrat d'armement avec la France, l'Elysée dans l'embarras. Le Monde. 2011-03-30 [2011-06-10]. 
  8. ^ FMI : Strauss-Kahn candidat officiel de l'Union européenne. Le Figaro. 2011-04-20 [2011-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13). 
  9. ^ Reuters, "France's Sarkozy wants Strauss-Kahn as IMF head" Sat 7 Jul 2007 2:38 pm EDT read her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 Frédéric Bozo, "Explaining France's NATO 'normalisation' under Nicolas Sarkozy (2007–2012)." Journal of Transatlantic Studies (2014) 12#4 pp: 379–391. Abstrac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 ^ Brinton Rowdybush, and Patrick Chamorel, "Aspirations and reality: French foreign policy and the 2012 elections."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2012) 35#1 pp: 163–177.
  12. ^ Tony Chafer, "Hollande and Africa Policy." Modern & Contemporary France (2014) 22#4 pp: 513–531.
  13. ^ Kenneth R. Weinstein, "Hollande the hawk?." World Affairs 177.1 (2014): 87–96.
  14. ^ Cheese-eating warrior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Economist
  15. ^ Sophie Meunier, "Is France Still Relevant?." French Politics, Culture & Society 35.2 (2017): 59-75, quoting pp 61-62.
  16. ^ Natalie Nougayrède, "France's Gamble: As America Retreats, Macron Steps up." Foreign Affairs 96 (2017): 2+
  17. ^ More than 20 ambassadors condemn China's treatment of Uighurs in Xinjiang. The Guardian. 2019-07-11 [2022-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4). 
  18. ^ William Roosen, The age of Louis XIV: the rise of modern diplomacy (1976).
  19. ^ Lynn Marshall Case, French opinion on war and diplomacy during the Second Empire (1954).
  20. ^ F. Robert Hunter, Egypt under the khedives, 1805–1879: from household government to modern bureaucracy (American Univ in Cairo Press, 1999)
  21. ^ Jan Karl Tanenbaum, "France and the Arab Middle East, 1914–1920."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1978): 1–50. in JSTO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2. ^ N. Méouchy et al. The British and French mandat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Brill, 2004)
  23. ^ Martin Alexander, and John FV Keiger. "France and the Algerian War: strategy, operations and diplomacy." 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 25.2 (2002): 1–32. Onlin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4. ^ Edward E. Azar, "Conflict escalation and conflict reduction in an international crisis: Suez, 1956".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1972): 183–201. JSTOR 173313.
  25. ^ Alfred Grosser, French Foreign Policy under De Gaulle (Greenwood Press, 1977)
  26. ^ Robert D. McKinlay, "The Aid Relationship A Foreign Policy Model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s of Official Bilateral Economic Aid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Kingdom, France, and Germany, 1960–1970."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1979) 11#4 pp: 411–464.
  27. ^ 27.0 27.1 Alone in the desert? How France can lead Europe in the Middle East. The 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2018-04-10 [2018-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2). 
  28. ^ 28.0 28.1 Why France and the Middle East have such a deep and lingering past. RFI. 2021-12-03 [2021-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2). 
  29. ^ Information report (...) on France and the Middle East. Vie Publique. [2021-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2). 
  30. ^ Pressure mounts on Macron over arms sales to Saudi Arabia, UAE. Reuters. 2018-03-22 [2018-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2). 
  31. ^ France Should Stop Selling Arms to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Saudi Arabia. Human Rights Watch. 2021-12-02 [2021-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2). 
  32. ^ France signs weapons mega-deal with UAE as Macron tours Gulf. Associated Press. 2021-12-03 [2021-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2). 
  33. ^ An arms sales middleman behind the UAE's 'tolerance' campaign. Mediapart. [2021-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2). 
  34. ^ Ahmed Ben Bella: Plus ça change. Al-Ahram Weekly. 2001-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15). 
  35. ^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Hugh Schofiel. Colonial abuses haunt France. BBC News. 2005-05-16 [2010-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11). 
  36. ^ Algerian leader calls colonisation 'genocide'. The Scotsman. 2006-04-18 [2022-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18). 
  37. ^ Paris' game turns against due to Algeria. Diplomatic Observer.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8). 
  38. ^ France in Favor of So-Called Genocide Resorts to Historians. Zaman Online. 2005-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3). 
  39. ^ French recognizes Armenian Genocide. BBC News. 1998-05-29 [2010-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16). 
  40. ^ Turkish parliamentary committee drafts law on Algerian genocide. NTV-MSNBC. 2006-10-11 [2022-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4). 
  41. ^ Sarkozy to mend fences with Angola – News – Mail & Guardian Online. Mail & Guardian. 2008-05-23 [2011-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7). 
  42. ^ Ambassade de Centrafrique à Paris :: Accueil. [2015-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6). 
  43. ^ La France en République Centrafricaine. [2015-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8). 
  44. ^ Ambassade de la République du Tchad à Paris. [2015-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2). 
  45. ^ Ambassade de France au Tchad. [2015-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5). 
  46. ^ Moland og French har fått egen celle etter hjelp fra François Hollande. VG. 2013-01-05 [2015-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2). 
  47. ^ Gabon threatens France with tit-for-tat deporta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Antoine Lawson, Reuters, 4 March 2008
  48. ^ Libya: France. Library of Congress Country Studies. 1987 [2008-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7). 
  49. ^ "France recognises Libyan rebel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10 March 2011
  50. ^ Embassy of Madagascar in Paris (in French). [2022-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9). 
  51. ^ La France à Madagascar. [2015-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7). 
  52. ^ Embassy of Senegal in Paris (in French). [2022-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8). 
  53. ^ Embassy of France in Dakar (in French). [2022-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2). 
  54. ^ France sends new ambassador to Somalia. SomaliCurrent. 2014-01-15 [2014-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29). 
  55. ^ 55.00 55.01 55.02 55.03 55.04 55.05 55.06 55.07 55.08 55.09 55.10 Shinn, David H. European Union, Britain, and France (PDF). Berry, LaVerle (编). Sudan: a country study 5th. Washington, D.C.: Federal Research Division, Library of Congress: 291–292. 2015 [2022-04-24]. ISBN 978-0-8444-0750-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2-07).   该来源属于公有领域,本文含有该来源内容。 Though published in 2015, this work covers events in the whole of Sudan (including present-day South Sudan) until the 2011 secession of South Sudan. 

參見 编辑

延伸閱讀 编辑

  • Aldrich, Robert, and John Connell. France and World Politics (Routledge 1989)
  • Bell, P.M.H. France and Britain, 1940–1994: The Long Separation (1997)
  • Berstein, Serge, Jean-Pierre Rioux, and Christopher Woodall. The Pompidou Years, 1969–1974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Modern France) (2000) excerpt and text search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Berstein, Serge, and Peter Morris. The Republic of de Gaulle 1958–1969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Modern France) (2006) excerpt and text search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Bozo, Frédéric. "'Winners' and 'Losers': France,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Diplomatic History Nov. 2009, Volume 33, Issue 5, pages 927–956, doi:10.1111/j.1467-7709.2009.00818.x
  • Bozo, Frédéric. French Foreign Policy since 1945: An Introduction (Berghahn Books, 2016).
  • Cerny, Philip G. The Politics of Grandeur: Ideological Aspects of de Gaulle's Foreign Policy. (1980). 319 pp.
  • Chassaigne, Phillipe, and Michael Dockrill, eds. Anglo-French Relations 1898–1998: From Fashoda to Jospin (2002)
  • Chipman, John. French Power in Africa (Blackwell, 1989)
  • Cogan, Charles G. Oldest Allies, Guarded Friends: The United States and France since 1940 (Greenwood, 1994)
  • Cole, Alistair. Franco-German Relations (2000).
  • Costigliola, Frank. France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Cold Alliance since World War II (1992)
  • Fenby, Jonathan. The General: Charles De Gaulle and the France he saved (2010).
  • Feske, Victor H. "The Road To Suez: The British Foreign Office and the Quai D’Orsay, 1951–1957" in The Diplomats, 1939-1979 (2019) pp. 167–200; online
  • Johnson, Douglas, et al. Britain and France: Ten Centuries (1980) table of content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Keiger, J.F.V. France and the World since 1870 (2001); 261pp; topical approach emphasizing national security, intelligence & relations with major powers
  • Krotz, Ulrich. "Three eras and possible futures: a long-term view on the Franco-German relationship a century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International Affairs (2014) 20#2 pp 337–350.
  • Lequesne, Christian. "French foreign and security challenges after the Paris terrorist attacks." Contemporary security policy 37.2 (2016): 306–318.
  • Moravcsik, Andrew et al. De Gaulle Between Grain and Grandeur: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French EC Policy, 1958–1970" 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 (2000) 2#2 pp 3–43; 2#3 pp 4–142.; two part article plus critics plus rejoinder
  • Moravcsik, Andrew. "Charles de Gaulle and Europe: The New Revisionism." 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 (2012) 14#1 pp: 53–77.
  • Nuenlist, Christian, Anna Locher, and Garret Martin, eds. Globalizing de Gaull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French Foreign Policies, 1958 to 1969 (Rowman & Littlefield, 2010)
  • Paxton, Robert O., ed. De Gaulle and the United States (1994)
  • Soutou, Georges-Henri. "France and the Cold War, 1944-63." Diplomacy & Statecraft. (2001) 12#4 pp 3–52.
  • Sharp, Alan, and Glyn Stone, eds. Anglo-French Relation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Rivalry and Cooperation (2000) excerpt and text search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imonian, Haig. The Privileged Partnership: Franco-German Relations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1969–1984 (1985)
  • Tombs, Robert and Isabelle Tombs. That Sweet Enemy: Britain and France: The History of a Love-Hate Relationship (2008) 1688 to present
  • Williams, Philip M. and Martin Harrison. De Gaulle's Republic (1965) online edi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