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祖師
清水祖師(闽南语:Chheng-chúi chó͘-su),法號普足,俗名陳昭應(一說為陳榮祖、陳昭或陳應,1045年—1101年),本籍福建永春,是北宋時代福建泉州安溪的高僧。由於在蓬萊山(今屬安溪縣蓬萊鎮)清水巖修道,鋪橋造路,廣施醫藥,被尊稱為清水祖師,又稱蓬萊祖師、麻章上人,俗稱「祖師公」,圓寂後,求雨驅蟲,屢禱屢靈,南宋宋孝宗時成為朝廷敕封的神靈,直到宋寧宗追封為昭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1],原屬於佛教禪宗的清水祖師,逐漸民間化、道教化(道教信徒稱之為「清水真人」),被安溪人視為地方最重要的守護神[2][3]。許多安溪人以種茶為業,再加上清水祖師以求雨聞名,也被視為安溪鐵觀音的保護神。另外,許多安溪人信奉的神祇,如保儀尊王、清水祖師、法主真君都被視為有保護茶葉種植的職能。隨著安溪移民來臺,清水祖師的信仰在臺灣也蓬勃發展,1994年時有清水祖師為主神的廟宇有98座,大臺北就有63座,尤其是大文山地區。大臺北地區可說是清水祖師信仰最盛之地,三峽長福巖祖師廟、艋舺清水巖、淡水清水巖、瑞芳龍巖宮,號稱「大臺北四大祖師廟」[4][5]。
| ||||
---|---|---|---|---|
![]() 清水祖師塑像 | ||||
本名 | 陳昭應 | |||
法號 | 普足 | |||
出生 | 宋仁宗慶曆五年(1045年)(有人記農曆正月初六日是他的聖誕千秋) 北宋福建泉州安溪 | |||
圓寂 |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五月十三 | |||
国籍 | 北宋 | |||
宗派 | 臨濟宗 | |||
尊称 | 清水祖師、蓬萊祖師、麻章上人 |
清水祖師 | |||||||||||||||||||
![]() | |||||||||||||||||||
繁体字 | 清水祖師 | ||||||||||||||||||
---|---|---|---|---|---|---|---|---|---|---|---|---|---|---|---|---|---|---|---|
简化字 | 清水祖师 | ||||||||||||||||||
|
生平 编辑
清水祖師生于宋仁宗慶曆五年(1045年)正月初六日[6],福建省永春县小岵鄉(古作小姑鄉)人[6]。
清水祖師七歲時,即在大雲院出家為沙彌,法名普足,後來师从大静山长老「明禅师」,習經、坐禪三年,後返高泰山,劝造数十條橋梁。又移住麻章庵,多次舉辦法會,為民眾祈雨消災,無不感應,獲得檀越崇信,人称「麻章上人」。遍訪名山後,居於永春縣,以道行精嚴聞名閩南。
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清水祖師被素仰其道行的劉公銳請到福建省安溪縣求雨,非常成功。故當地百姓極力挽留之。於是清水祖師定居安溪,而劉公銳慨然捐出大筆土地,在安溪蓬萊山張巖建庵,故又称「蓬萊祖師」。祖師見張巖之清泉不竭,便改張巖之名為清水巖。清水巖之庵本為草庵,多賴清水祖師和徒弟楊道、周明等幾度拓展,終於開拓寺宇。
劉公銳篤信佛法,不近女色,堅守梵行,不僅布施,也跟祖師有深厚的交情。祖師生前即交代劉公銳,不願意製作全身舍利。《清水祖師本傳》:「乘劉公銳至巖,祖師囑以後事,謂:『形骸外物,漆身無益』。」《清水祖師本傳》:「立(劉公銳)為檀越主,祀於岩左東軒。凡春日抬大師像下山迎香,必以公銳像配迎駕前,蓋所以報其功也。」
清水祖師熱心於公益,多次募捐款項,號召造橋鋪路,一生興建過幾十座橋樑。並且醫道高明,常常施藥救助人民。不僅閩南泉州,連建、邵、興、劍、汀、漳各郡人士皆相當崇敬,施主尊崇,布施極盛。明朝何喬遠《閩書》:普足(清水祖師)術行建、劍、汀、漳間,檀施為盛,居巖十九年。清朝道光重纂《福建通志》:普足名重建、劍、汀、漳間,檀施為盛,居巖十九年。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五月十三,清水祖師圓寂於清水巖,安溪縣民感激清水祖師一生的義舉,自發性地运石建造卒塔婆,供奉祖師的舍利子,名曰“真空塔”,并以沈香之木,刻祖師像,奉於清水巖殿中,而故日後奉祀清水祖師之寺剎,多名為「清水巖」,如艋舺清水巖、淡水清水巖等。從此,清水祖師成為安溪縣民信仰最誠的地方神祇。政和三年(1113年),县令陈浩然作清水祖師傳[7]。
功績 编辑
清水祖師的功績主要如下:
造橋:造橋鋪路,便民甚多。清水祖師於永春「勸造橋樑數十」。到了安溪,又募捐勸造通泉橋、谷口橋、汰口橋等。清水祖師一生募捐,修造幾十座橋樑,對民眾生活、行動幫助極大,自然得到民眾的感佩。
施藥:所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施藥活人,是極大的善舉。清水祖師以其高超之醫術,在瘴癘之氣盛行的閩南一帶,救治了不少患病的民眾,而患者無不感激、愛戴。
求雨:一般人認為,普通人不能掌握自然現象,如下雨與否,唯有神聖,方能成之。但清水祖師在世時,就已經屢次祈禱成功,讓蒼天降下甘霖,被認為有功於解決多次的旱災。也因為求雨屢次的成功,被視為神蹟,清水祖師也被賦予相當的神秘色彩。
封號 编辑
由於清水祖師圓寂後,被奉為神,不忘蒼生。多次求雨驅蟲,每禱則應,靈驗非常。地方人士上報朝廷,屢屢賜封。封號如下:
南宋孝宗隆興二年(1164年),敕封清水祖師為「昭應大師」。
宋寧宗嘉泰元年(1201年),再加封為「昭應廣惠慈濟大師」。
宋寧宗嘉定三年(1210年),再加封為「昭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
從神 编辑
宜蘭市光明寺將清水祖師之兩侍者稱為招應尊者、護應尊者,並裝設有大型神偶,特別的是出家人裝扮。 應是清水祖師親傳弟子楊道大師,周明大師。 [8]
傳說 编辑
清水祖師又稱為「烏面祖師」的由來是生前曾被惡鬼困在山洞煙燻七日而不死,或因嘗試藥草中毒而致使面貌變為黝黑。而「落鼻祖師」名稱之由來,相傳是因為神像逢要有天災人禍變故時,鼻子會掉落作示警。 [9]
廟宇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 编辑
中華民國 编辑
除了艋舺清水巖、三峽長福巖、淡水清水巖、瑞芳龍巖宮等「大臺北四大祖師廟」、石泉巖、景美萬慶巖、萬隆會元巖、土城永福巖、桃園市蘆竹福隆巖(在地人士稱「新莊仔廟」)、新竹慈雲庵等與數十座北臺灣地區的祖師廟之外,清水祖師在南臺灣也不乏其廟,如嘉義縣蘭潭清水寺(台灣奇案曾在此拍攝)、臺南市新市新港社內清水宮(橋頭文化)、台南市後壁區長短樹永安堂、台南市後壁區安溪寮福安寺、新化清水寺、四鯤鯓龍山寺、六合境清水寺、龍泉井廟,佳里興震興宮、善化北仔店清水宮、前金萬興宮、大港埔祖師廟、內惟赤龍宮、左營洲仔清水宮、屏東縣萬丹鄉清水寺、崁頂北院廟、澎湖文澳祖師廟、鐵線清水宮、高雄仁武福清宮、雲林大埤天聖宮、屏東縣東港鎮下廍里建安宮等皆以清水祖師為主神。另外,深坑集順廟、東門正德宮、汐止濟德宮、永和潭墘清昭宮、松山慈祐宮、桃園市桃園清水巖、大溪福山巖、大庄浩天宮、高雄代天宮、五甲龍成宮、旗津天后宮、五塊厝慈聖宮、楠梓清福寺等各地著名廟宇,皆以清水祖師為配祀神。
據《台灣省通志》記載,台灣可考的最早清水祖師廟是明鄭永曆十九年(西元1665年),隨延平王鄭成功來臺的泉州府安溪縣軍民,自安溪清水巖迎來清水祖師神像、自安溪泰山巖迎來顯應祖師神像;漳州府平和縣移民自三平寺迎來三平祖師神像。合於四鯤鯓立廟祭拜,為四鯤鯓龍山寺。
-
石泉巖清水祖師神像
马来西亚 编辑
槟城蛇庙
泰國 编辑
-
泰國曼谷唐人街附近百年歷史順興宮
印度尼西亞 编辑
祭典 编辑
每逢舊曆正月初六清水祖師生日、五月初六清水祖師得道日[10],各地祖師廟常以神豬、三牲祭拜清水祖師,以示崇敬,敬考清水祖師一生,為漢傳佛教禪宗得道高僧,且其在世時未見有食肉之舉,故有人認為以祭祀素果糕餅為宜,不適合以肉類、葷菜奉敬。三峽祖師廟廟方解釋:神豬祭典原本不是祭祀清水祖師,原是因為三峽地區的福建安溪移民在三峽、鶯歌與桃園大溪開墾之際,常遭野生動物攻擊及當地原住民出草獵首,因此產生除夕殺神豬拜山靈(或山神)以求平安的習俗,後來因大年初六是祖師誕辰,便將二者合併祭祀,此習俗實際上與祖師本人無關。三峽祖師廟總務組長劉金達說:「祖師公喫素,不喫豬肉。」[11][12][13][14]
新北市淡水清水巖,每年則於農曆五月初五舉行暗訪,農曆五月初六舉行繞境,鑼鼓喧天萬人空巷,祈求掃除瘟疫,合境平安,世稱「淡水大拜拜」。2013年新北市政府已將「淡水大拜拜」,列為「無形文化資產」[15]。
引用 编辑
- ^ 三峽長福巖祖師廟 清水祖師公生平神蹟略傳. [2018-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4).
- ^ 海上絲路的懷鄉之情 凝聚海外華僑的閩南諸神. [2020-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4).
- ^ 文化部 藝文活動 長福岩清水祖師聖誕活動. [2022-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1).
- ^ Rti 中央廣播電臺. [2015-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 ^ 公民新聞 淡水清水巖祖師廟. [2018-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6.0 6.1 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泉州市志.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5: 第一章 人物传. ISBN 7-5004-2700-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15).
- ^ 祖師生於永春縣小姑鄉,陳其姓,普足其名也。幼出家於大雲院,長結庵於高泰山,志甘槁薄,外厭繁華。聞大靜山明禪師具圓滿覺,遂往事之。道成業就,拜辭而還。師曰:“爾營以種種方便,澹足一切。”因授以法衣而囑之。曰:“非值精嚴事,不可以有此。”祖師還庵,用其師之言,乃勸造橋樑數十,以度往來。後移庵住麻章,為眾請雨,如期皆應。元豐六年,清溪大旱,便村劉氏相與謀曰:“麻章上人,道行精嚴,能感動天地。”比請而至,雨即沾足,眾情胥悅,咸有築室請留之願,乃於張岩山闢除菑翳,剪拂頑石,成屋數架,名之曰清水巖,延師居焉。以其年,造成通泉橋、谷口橋,又十年,造成汰口橋,砌洋中亭,糜費鉅萬,皆取於施者。汀、漳時人有災難,皆往禱焉,至則獲應。祖師始至,巖屋草創,凡三經營,乃稍完潔。岩東惟棗樹一株,祖師乃多植竹木,迨今成蔭。其徒弟楊道、周明,於巖隈累石為二窣堵,臨崖距壑,非人力可措手,蓋有陰相之者。劉氏有公銳者,久不茹葷,堅持梵行,祖師與之相悅。一日公銳至,輒囑以後事,仍言“形骸外物,漆身無益。”說偈訖,端然坐逝,享年六十五歲,建中靖國元年五月十三日也。
- ^ 宜蘭市光明寺-歷史沿革. [2019-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1).
- ^ 黃振良. 清水祖師信仰源流. 金門日報. 2005-09-16 [2023-05-19] (中文(臺灣)).
- ^ 清水祖師遶境祈福 朱立倫祈求合境平安. [2018-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1).
- ^ 祖師廟神豬祭 特等獎1487斤. [2018-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1).
- ^ 清水祖師誕辰 三峽賽神豬. [2018-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1).
- ^ 三峽祖師廟:神豬文化源自祭拜山靈. [2018-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1).
- ^ 「好大」1061公斤神豬亮相好胃口嚼檳榔年初六就要獻祭. [2012-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6).
- ^ 淡水清水巖清水祖師遶境. [2018-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1).
书目 编辑
- 林國平(1999):〈清水祖師信仰探索〉,《圓光佛學學報》第四期,頁217-251。
- 辜神徹(2009):《臺灣清水祖師信仰--落鼻祖師的歷史與文化》,臺北:博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