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語

愛爾蘭的官方語言
(重定向自爱尔兰语

愛爾蘭語,又稱“蓋爾語”(愛爾蘭文:Gaeilge)是凱爾特語族海島凱爾特語支蓋爾亞支下的一種語言,與同屬凱爾特語族的布列塔尼語威爾斯語以及蘇格蘭蓋爾語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愛爾蘭語
Gaeilge
发音ˈgeːlʲgʲə
母语国家和地区 愛爾蘭共和國
 英国北爱尔兰
区域愛爾蘭島
族群愛爾蘭人
母语使用人数
母語者:17萬;課外日常使用者:7.3萬。
第二語言人數:未知。
 愛爾蘭:1,761,420名三歲以上的人聲稱能夠說。(2016)
 北爱尔兰:228,600名三歲以上的人(12%)能夠說。(2021)
 美国:18,815人。
語系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愛爾蘭
 北爱尔兰[1]
 欧洲联盟
語言代碼
ISO 639-1ga
ISO 639-2gle
ISO 639-3gle
ELPIrish

愛爾蘭語是愛爾蘭共和國北愛爾蘭[1]的官方語言。然而,絕大多數愛爾蘭人的母語實為爱尔兰第二官方语言——英语,愛爾蘭語作為主要語言的通行範圍僅限於愛爾蘭西海岸的一些地區。在有關母語復興運動的討論中,最常提到的兩個例子便是希伯來語和愛爾蘭語,二者相較之下,希伯來語因為以色列建國後以其為官方語言,成為少數成功復興的語言之一,而愛爾蘭語的母語運動則被不少學者認為是一個失敗的例子[2]

字母

编辑

愛爾蘭語字母表是由拉丁字母组成,分為新拼字法和舊拼字法。

新拼字法

编辑
爱尔兰语字母
A a (Á á) B b C c D d E e (É é) F f G g H h I i (Í í) J j K k L l
M m N n O o (Ó ó) P p Q q R r S s T t U u (Ú ú) V v W w X x Y y
Z z                                                        

舊拼字法

编辑

An Cló Gaelach (老盖尔类型)

编辑
 
Fig. 1: Duibhlinn (digital font 1993, based on Monotype Series 24 A, 1906)

註:ḃ, ċ, ḋ, ḟ, ġ, ṁ, ṗ, ṡ, ṫ 在現代愛爾蘭語被字母 bh, ch, dh, fh, gh, mh, ph, sh, th 所取代。

歐甘字母,用於原始愛爾蘭語

 

歷史

编辑

愛爾蘭人的先民主要是屬於凱爾特部落群的蓋爾人,並吸收有伊比利亞人諾曼人、以及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成分。伊比利亞人是愛爾蘭島上最早的居民,來自伊比利亞半島。在西元前4世紀的時候,蓋爾人從法國南部和西班牙北部來到愛爾蘭島(也有學者認為這批蓋爾人係來自蘇格蘭)。他們同化了居住在當地的伊比利亞人,並成為愛爾蘭民族的基礎(穆立立 2000)。多數的歷史學家相信,在西元前7世紀左右,蓋爾人就開始在愛爾蘭島上定居,從事農業生產和飼養家畜(杜昆2000)。因此,愛爾蘭語有著相當長遠的歷史。

起源

编辑

雖然愛爾蘭島在西元前就已經有人定居,不過,和愛爾蘭語相關的文字紀錄,卻一直要等到西元4世紀左右才出現。現存關於愛爾蘭語最早的紀錄,是在一種被稱之為「歐甘」(Ogham)的特殊石頭上發現的,透過在這些石頭上所刻寫的文字,語言學者可以找到和原始愛爾蘭語相關的一些蛛絲馬跡[3]

432年,聖派特瑞克歐洲大陸抵達了愛爾蘭,同時也開始了將這些蓋爾人轉化為基督徒的過程。一般相信,聖派特瑞克是將羅馬字母介紹到愛爾蘭的第一個人。經由這些以羅馬字母書寫的文字紀錄,比如說愛爾蘭傳教士在經書邊緣所寫的一些詩歌(其中以《凱爾經》最為有名),我們在今天才可以對早期克爾特人的部分口語文學傳統,有某種程度的認識[4]

事實上,如果從書面文學的觀點來看,愛爾蘭文學的歷史算是相當久遠。Bradaigh(2000)就認為,在歐洲可以發現的最早書面文學,是在西元前8世紀左右以古典希臘文寫成的,再來則是在西元前1世紀左右以拉丁文寫成的作品。而西歐出現的第三個書面文學傳統,就是以愛爾蘭語寫作的一些口傳文學作品了。

擴散

编辑

在愛爾蘭人轉化為基督徒以後,隨著這群人之足跡的擴展,他們一方面開始在蘇格蘭南部建立新的據點,而將他們的文化和語言介紹給原來居住在該地的皮特人,另一方面,他們也開始將這些皮特人轉化為基督徒。大概在西元6世紀中葉左右,不論是在政治軍事文化語言等層面,愛爾蘭人都已經在蘇格蘭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力。一直到今天,在蘇格蘭人所使用的「蘇格蘭蓋爾語」中,我們都還可以找到不少和愛爾蘭語類似的詞彙。事實上,所謂「Scot」這個詞彙,一開始正是羅馬人用來稱呼從愛爾蘭入侵到蘇格蘭的這群蓋爾人的,到後來則變成是描述「海外愛爾蘭人」的一個詞彙(O'Donnaile nd)。

在西元9世紀左右,愛爾蘭語已經擴張到蘇格蘭的大半部、英格蘭的北部、以及曼島等地區。西元852年,來自北歐的維京人入侵愛爾蘭,雙方並在914年展開了一場時間幾乎長達100年的戰爭。無論如何,當維京人於1014年在都柏林附近被擊潰的時候,愛爾蘭語已經成為愛爾蘭和蘇格蘭的強勢語言,這也幾乎可以算是歷史上愛爾蘭語發展的最高峰(Wikipedia 2005b;O'Donnaile nd)。

式微

编辑

諾曼人入侵

编辑

1169年,完成对威尔士的「諾曼征服」不久的安茹王室派兵侵略愛爾蘭,愛爾蘭人也因此展開了愛爾蘭歷史上長達800年之久的反抗運動。1171年,英王亨利二世正式成為愛爾蘭君主(Bradaigh 2000;杜昆 2000)。這些從英格蘭渡海而來的入侵者,多數都是使用諾曼法語(Norman-French),少數則是使用英語。由於他們的人數不算太多,因此受到影響的主要區域是在都柏林附近,至於在愛爾蘭的其他區域,愛爾蘭語依舊是民間使用的主要語言(O'Donnaile nd)。

然而,隨著英格蘭人統治的深化,至少在政治層面上,英語慢慢取代了愛爾蘭語的地位。1367年,英格蘭人通過了「基爾肯尼法案(Statutes of Kilkenny)」,該法案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盎格魯化愛爾蘭,企圖大力壓制愛爾蘭人的語言和習慣(Bradaigh 2000)。1601年,愛爾蘭人反抗英國的企圖再一次失敗,在這一年以後,愛爾蘭本地貴族的力量幾乎完全被瓦解掉。1641年,愛爾蘭人再次爆發反抗運動,這次是以天主教徒對於英國新教徒的反抗作為主軸。1649年,奧利弗·克倫威爾率英軍鎮壓了這次起義,整個愛爾蘭終於在實質上完全置於英國統治之下(Wikipedia 2005b;O'Donnaile nd;杜昆 2000)。

在這種情況下,大致上在1800年左右,英語在愛爾蘭已經變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強勢語言。在愛爾蘭島上,幾乎任何在政治、社會、經濟、文化上享有權勢的人,使用的都是英語,而不是愛爾蘭語。雖然如此,愛爾蘭語仍然有400萬左右的使用人口,但多數都是屬於下層階級的農民(O'Donnaile nd)。

國民教育體系和大飢荒

编辑

然而,19世紀上半葉的兩個事件,卻把愛爾蘭語幾乎完完全全地從愛爾蘭連根拔除,一個是1831年開始實施的初級教育體系,另一個則是爆發於1845年的愛爾蘭大飢荒

1831年,英國政府開始在愛爾蘭建立「國民教育體系」,完全以英語當作該教育體系的媒介語言。雖然愛爾蘭語是半數以上之學童在家庭中的母語,然而,愛爾蘭語卻不被允許在教育體系中出現。學生如果用愛爾蘭語交談,不但會被老師嘲笑、羞辱,甚至還會被要求在脖子上掛一個「從此不說愛爾蘭語」的警告牌(Bradaigh 2000;施正鋒 2002)。Bradaigh (2000)這樣評論這個所謂的「國民學校」:「這根本就不是『國民(national)』學校,而完完全全是盎格魯化的工具」。

1845年,由於馬鈴薯致病因而腐爛歉收,愛爾蘭面臨了長達四年之久的馬鈴薯飢荒,估計有150萬人被奪去生命,另外有100多萬人被迫離鄉背井,離開愛爾蘭,通常他們遠赴北美(杜昆 2000)。這次飢荒對愛爾蘭語的前景造成極大的影響。一方面,由於發生飢荒的地區都是愛爾蘭最貧窮的區域,而這些區域也恰好都是愛爾蘭語的使用區域,因此,使用愛爾蘭語的實質人口在短時間內大量減少(Wikipedia 2005a)。另一方面,這次飢荒也幾乎摧毀了愛爾蘭人對於自己之母語的信心,在這之後,他們在想法上也接受了統治者的意識型態,自己打從心底將愛爾蘭語和貧窮落後劃上等號,而將使用英語視為是進步的表徵(Bradaigh 2000)。

復興運動

编辑
 
爱尔兰各郡的爱尔兰语使用情况
 
北爱尔兰政府机构的门牌,包括英语、爱尔兰语、阿尔斯特苏格兰语

時代思潮的鼓動和愛爾蘭中產階級的興起

编辑

儘管處於如此的劣勢,仍然有一些愛爾蘭人對屬於自己的語言有相當程度的堅持,甚至在19世紀中葉逐漸滋生了現代的愛爾蘭民族主義。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時代思潮的鼓動以及愛爾蘭中產階級的興起。誠如周惠民(1998)所指出的,「19世紀以後,由於人類的經濟活動的內容較以往不同,造成社會結構迅速改變,對政治的需求也有了較大的變化,爭取民權的理念在歐洲各地興起,法國大革命是一個例證,德意志地區乃至英格蘭本身也都有工人及農民運動,愛爾蘭地區自然不能倖免。」

隨著現代教育的普及,許多中產階級的愛爾蘭子弟也開始投入知識的活動,這些知識份子就成了追求民族平等的主要推動力量,丹尼爾·奧康諾(Daniel O'Connell)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身為律師的奧康諾基本上是一個和平主義者,一直希望以體制內的手段爭取愛爾蘭人的權利。然而,他的要求卻得不到倫敦方面的正面回應,而新一代的民族運動者又主張以較積極的動作爭取自由,愛爾蘭民族運動的大方向於是慢慢轉變,開始出現以體制外方式爭取獨立自主的聲音(周惠民 1998)。

1830年前後,整個歐洲大陸瀰漫著一股革命的風潮,比利時法國德意志等地都發生了反王室的行動,愛爾蘭青年也受到風潮的影響,仿效義大利的做法,成立了「青年愛爾蘭(Young Ireland)」組織,希望以武力推翻英格蘭人的統治。他們於1848年爆發短暫的革命,但卻隨即被當局所壓制(周惠民 1998)。

正是在這種民族主義高漲的氣氛下,某些有識的愛爾蘭人展開了愛爾蘭語的復興運動。

愛爾蘭文藝復興

编辑

1884年,愛爾蘭運動協會(Gaelic Athletic Association)宣告成立,也為接下來被歷史學者稱之為「蓋爾語復興」的愛爾蘭語言運動揭開了序幕。1893年,以振興愛爾蘭語為主要目標的「蓋爾聯盟」在愛爾蘭作家德格拉斯·海德的號召下正式成立。該聯盟的主要目標有二:第一,保存愛爾蘭語為民族語言,並推廣使之成為日常語言;第二,研究並培植愛爾蘭文學。「愛爾蘭聯盟」大力提倡本土的語言、音樂、舞蹈、戲劇、風俗等。海德曾發表著名的演說〈解除盎格魯化之必要〉,指出放棄愛爾蘭語等於放棄一個獨立民族的自尊。但他也同時聲明,解除盎格魯化成份,並不是反對學習英國人的長處,而是要告誡愛爾蘭人:遺忘愛爾蘭的特色,並任意模仿英國人是愚蠢的(Bradaigh 2000;黃宣範 1995,177)。

「愛爾蘭聯盟」的發展頗為迅速,在短短5年內就已經有600個登記有案的分支機構,免費提供各種不同程度的愛爾蘭語教學課程。由於該聯盟的大力鼓吹,以愛爾蘭語當作書寫媒介的文學作品也開始出現,尤其在短篇小說的寫作上,愛爾蘭作家更有著相當亮麗的成績單。此外,以愛爾蘭語印刷的期刊和報紙,也開始在愛爾蘭出現,這些出版品對於愛爾蘭語的推廣,扮演了相當程度的重要角色(黃宣範 1995,177;Irelandseye.com nd)。

1904年,著名的實驗性劇院阿貝戲院都柏林成立,這是整個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中在戲劇方面最有影響力的一個劇院。該劇院的前身是費兄弟(William and Frank Fay)所領導的「愛爾蘭民族戲劇劇團(W. G. Fay's Irish National Dramatic Company)」和由詩人葉慈、劇作家格雷戈里夫人等所創立的「愛爾蘭文學劇院(Irish Literary Theatre)」,後來兩家合併,成立了阿貝劇院作為實驗陣地。阿貝劇院堅持演出葉慈、约翰·米林頓·辛格肖恩·奥凯西等劇作家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愛爾蘭戲劇,使阿貝劇院在全歐洲贏得了聲譽(Wikipedia 2005c;張全全 2000)。

在這樣的時代思潮下,愛爾蘭語在1909年成為愛爾蘭中小學的必修科目。當時新成立的愛爾蘭國立大學規定懂愛爾蘭語為學生的入學條件之一(Bradaigh 2000;黃宣範 1995)。同時,這個在文化藝術上追求民族尊嚴的語言運動,在相當程度上也和崛起中的愛爾蘭政治運動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該語言運動中的許多參與者,比如說康斯格爾(Liam Mac Cosguir)、布萊思(Earna'n de Blaghd)等人,不但積極追求於獨立之愛爾蘭共和國的建立,同時也在愛爾蘭獨立建國以後的政壇上扮演著重要角色(Wikipedia 2005a)。

獨立建國後的發展

编辑
 
爱尔兰语区(Gaeltacht)
 
“注意儿童”

雖然愛爾蘭語是學生必修的課程之一,但是自建國以來,基於仍與英國維持關係,愛爾蘭人主要仍然使用英語。愛爾蘭語作為第一語言使用的人數卻不斷在下降,在主要媒體、電視台、報紙、電台都是以英語為主,許多愛爾蘭人也收看來自英國的電視節目和美國電影。但報紙通常有愛爾蘭語專欄,在大選期間各黨派候選人也會上愛爾蘭語電視台TG4以愛爾蘭語進行辯論。近二十年來,許多由志願團體所成立的私立學校規定以愛爾蘭語作為工作語言,截至2011年3月止,愛爾蘭全境共有211所這類的中小學,共計4000位學生。

目前愛爾蘭僅有部分地區主要語言為愛爾蘭語,主要在西部郡以及一些零星社區,約9萬多人,佔愛爾蘭共和國人口2.1%,其他以英語為主要語言。

在2011年國會大選中,後來勝選擔任總理的愛爾蘭統一黨黨魁恩達·肯尼(他本人精通愛爾蘭語)在選舉前,宣示要將愛爾蘭語從必修改為選修,但是此舉引來許多批評和爭議,反對者認為這將讓愛爾蘭語徹底滅亡。[5]

相關條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1.0 1.1 根據2022年北愛爾蘭身份與語言法英语Identity and Language (Northern Ireland) Act 2022,愛爾蘭語正式成為北愛爾蘭的官方語言,獲得與英語平等的地位。
  2. ^ (黃宣範 1995,177)
  3. ^ Wikipedia 2005a;O'Donnaile nd
  4. ^ Wikipedia 2005b;O'Donnaile nd
  5. ^ 本土語變選修,愛爾蘭語恐消失. [2012-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9). 

来源

编辑
  • FitzGerald, Garret. 2003. Irish-speaking in the Pre-famine Period: A Study Based on the 1911 Census Data for People Born before 1851 and still Alive in 1911. Dublin: Royal Irish Academy.
  • Goldenberg, Lisa. 2002. The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the Irish Language in the Northern Ireland Conflict. Dublin: Columba Press.
  • Hainle, Cathal G. O, and Donald E. Meek. eds. 2004. Unity in Diversity: Studies in Irish and Scottish Gaelic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Dublin: School of Irish, Trinity College.
  • Murchaidh, Ciaran Mac. eds. 2004. Who Needs Irish?: Reflections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Irish Language Today. Dublin: Veritas.
  • Watson, Iarfhlaith. 2003. Broadcasting in Irish: Minority Language, Radio, Television and Identity. Dublin: Four Courts.
  • 吳潛誠,1999,航向愛爾蘭:葉慈與塞爾特想像。台北:立緒。
  • Bradaigh, Sean O. 2000. An Ghaeilge: Why It Is so Important [online]. np: IrelandOn-line, [cited 23 February 2005].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1].
  • 杜昆,2000,愛爾蘭歷史 [online]。台北: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引用於 2005年2月23日]。全球資訊網網址:[2][永久失效連結]
  • 黃宣範,1995,語言與族群意識,見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頁174-228。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 Irelandseye.com. nd. A History of the Irish Language [online]. np: Irelandseye.com, [cited 23 February 2005].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穆立立,2000,愛爾蘭人 [online]。台北: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引用於2005年2月23日]。全球資訊網網址:[4][永久失效連結]
  • O'Donnaile, Antaine. nd. The History of Irish. In Irish Gaelic [online]. np: BBC Homepage, [cited 24 February 2005].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施正鋒,2002,北愛爾蘭的語言政策,見施正鋒個人網站:各國語言政策研討會 [online]。台北:淡江大學。[引用於 2005年2月18日]。全球資訊網網址:[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Wikipedia. 2005a. Irish Language [online]. np: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21 February [cited 21 February 2005].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Wikipedia. 2005b. History of Ireland [online]. np: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25 February [cited 28 February 2005].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Wikipedia. 2005c. Abbey Theatre [online]. np: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8 February [cited 23 February 2005].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張全全,2000,阿貝劇院 [online]。台北: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引用於2005年2月23日]。全球資訊網網址:[1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周惠民,1998,有關北愛爾蘭問題的討論 [online]。台中縣沙鹿鎮:靜宜大學。5月23日 [引用於 2005年1月3日]。全球資訊網網址:[11]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