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關經濟,歷史上的廣州城,分東關南關西關北門。東關、北門是廣州城的丘陵地帶,交通不便,經濟難能發達;南關則面臨珠江,亦欠發達。惟西關地勢低平,瀕臨珠江,河叉交錯,田園廣佈。古代西關是廣州城對外交通的樞紐。到了近代,更成為中西文化撞擊交融的窗口。

農業 编辑

古時西關是一大片平原,地勢低平,湖沼星羅,河道縱橫,一片水鄉澤國,利於農業的發展。

廣東新語》載:“廣州西郊,自浮丘以至西場,自龍津橋以至蜆涌(即十八甫),周圍二十餘地,多是池塘,故曰半塘(今稱泮塘泮溪)”。

新石器時代,古越先民利用西關地利條件,過著採集和漁獵生活。

漢代時期,農業經濟有很大發展。宋代,大力發展“桃、梅、蓮、菱”之屬的郊區農業經濟,泮塘“五秀”即為代表。

人們利用這裏的地理優勢築基開塘,基上栽荔枝龍眼,塘有菜塘和藕塘,菜塘夏秋栽種蕹菜(即通菜),冬春種植西洋菜。藕塘則栽種品種優良的蓮藕、慈菇、馬蹄(荸薺)、茭白、菱角,質量上乘,味道香甜爽口,又是五種“瘦物”,當時人稱為“泮塘五瘦”,後來經過文人起雅名為“泮塘五秀”。

商業 编辑

西關河道縱橫利於商業的發展。因靠近珠江主航道,西關商貿發達,從明初至清代一直是商業、進出口貿易的繁盛區,亦是舊廣州的商貿中心和中國對外通商與文化交往的重要口岸。

明朝,廣州的對外交通及對外貿易頗為繁盛,在今十八甫路懷遠驛就建有專門接待外國貢使和商人居住的驛館。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撤消海禁後,二十四年(1685年)設置粵、浙、閩和江等四個海關,二十五年(1686年)在今文化公園一帶形成了專營對外貿易的十三行,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關閉了福建等地海關,廣州成為中國沿海唯一的合法對外通商口岸,十三行獨攬中國對外貿易經營權。

嶺南詩人屈大均在《廣州竹枝詞》中描寫十三行的繁榮盛況:“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兩洋,五絲八絲廣緞好,銀錢堆滿十三行。”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清政府被迫打開閉關鎖國的大門,廣州的一口通商和十三行的壟斷特權被取消。

1856年,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廣州民眾焚燒外國商人居住的夷館,十三行也在大火中被毀,結束了它長達一百多年的對外貿易特權的歷史。不久,沙面成了租界,外商聚集。

時期,商業至為興盛,形成十八甫商業區。

清代以後,廣州的城市建設隨著商業中心的的西移,重點發展的地區轉為城外西關。

現今,西關商業依然頗為發達。

上下九商業步行街 编辑

主條目:上下九商業步行街

 
上下九商業步行街

西關最早的商業聚落是在宋代的繡衣坊(今下九路),至明代隨著開鑿大觀河發展成為城西主要商業街圩,並逐步擴展為十九個“甫”,即沿西濠大觀河而興建的街圩。值得一提的是,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原來並不稱“路”,而是稱“甫”。

上下九商業步行街東起上下九路,西至第十甫西,橫貫寶華路文昌路,全長1200多米,全路段店鋪林立,共有商店300多家(較為出名的為荔灣廣場),於1995年經國家商業部批准成為廣州市第一條商業步行街。上九路北側多是金鋪,南側是花紗棉布莊,與光復南路楊巷路的布莊相呼應;下九路的北段大部分是鞋店,較為著名的鞋店有22家;南側是綢緞店,有16家。第十甫則以食肆居多。海內外遊客日客流量達60萬次。

這條步行街與北京路步行街有不同的特點。北京路上名牌專賣店較多,書店頗多,時代氣甚濃厚。上下九商業步行街則是大眾化傳統的商品較多,價格較為便宜。茶樓酒家和飲食較多。

清平市場 编辑

清平市場坐落在珠江河畔,位於清平路梯雲路一帶,歷史上這片地帶富擁成行連市的雞欄、魚欄、菜欄。

1979年3月正式開張,是一個農副產品市場和中藥材專業市場,市場面積達11200平方米,設置1200多個售貨台。

全場經營有肉禽蛋菜、野味海鮮、中草藥材、乾果海味、花鳥魚蟲等600多個品種。

其中,中藥材市場在1996年7月經國務院“一部三局”批准,成為全國首批定點中藥材專業市場。

清平市場接待過來自美、英、法、日等40多個國家的官員、專家、記者和旅遊者,被時人稱之為“沒有圍牆的超級市場”。

西關古玩市場 编辑

位於上下九廣場以北,即龍津西路泮溪酒家旁,以長壽路為界,以南為華林玉器街,以北為源勝陶瓷玉石工藝街,即舊時的玉器坊。

道路 编辑

编辑

主條目:第一津十八甫

粵語:pou2國語/普通話:fǔ),是西關的地名用字。

西關有十八甫(一說十九甫)。

上西關有第一津至第八甫,下西關有第九甫至十八甫。

由西濠金字灣西側第一津開始,向南成為二、三、四、五、六、七、八甫,轉西至下西關是九、十、十一甫,再轉東向南為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甫,再向南轉向西為十七、十八甫,再轉北往東為十九甫。

第一津至第八甫南北走向,今為光復北路光復中路。第九甫至第十一甫東西走向,現為上九路下九路恩寧路

沿大觀河南岸的十四甫明末開河後是繁榮地區,為明末廣州出現柳波湧的航道,貨船銜尾而進出。十四甫碼頭當時為繁榮地帶,有青雲橋溝通第八甫。萬曆年間逐漸淤塞,仍留十四甫碼頭,作為貨船運終點,在西濠十四甫水腳地名至今仍存,而甫名漸沒。

十五甫、十六甫原址在今光復南路槳欄路一帶,道光壬午(1822年),兩甫被火燒毀,兩甫商民集資改在上西關涌(今寶華路南段)重建。並改名為十五甫正街、十六甫新街等,以示不同於昔日的甫址。昔日十五甫、十六甫是在十四甫濠邊向南轉街道上,根據同治《南海縣志》附圖,即由濠邊十四甫轉南為十五甫、十六甫,連十七甫。今天十五甫的故址為裝帽街北地,在《南海縣志》地圖上這是條直街,而現在曲曲折折已不像當時的街道。當日的十六甫也並非全部燒毀,其中的漿欄街如今仍還屬於十六甫。

舊時洋人稱十八甫做Howqua Street(浩官街),因為伍浩官乃當時行主,同洋人做生意,而他又住在十八甫。

第一津 编辑

西濠轉入金字灣處起至萬善里百市坊(今屬越秀區[1]

第二甫 编辑

百市坊桃源坊

第三甫 编辑

桃源坊石岡街(今中山七路西門口段)

第四甫 编辑

石岡街麻紗巷

第五甫 编辑

麻紗巷青紫坊(今龍津路

第六甫 编辑

青紫坊福安里(今福隆里

第七甫、第八甫 编辑

福安里往南

第七甫:福安里到荣業里

第八甫:荣業里到安良里

第九甫 编辑

第八甫向西至文昌路口,即由西濠向西至文昌巷口(今文昌路)。第九甫以吉星里(今德星路長壽路)分出上九甫和下九甫。

第十甫 编辑
 
第十甫路

文昌巷至十六甫新街(今十六甫大街)

十一甫 编辑

十六甫新街至下西關涌

十二甫 编辑

下西關涌南折往東至聯桂坊

十三甫 编辑

聯桂坊北折東轉再北折至十八甫北路口(古德興橋

十四甫 编辑

十八甫北路口至西濠邊為東西向

十五甫 编辑

沿西濠南下,即濠邊至裝帽街,南北走

十六甫 编辑

裝帽街至鬼驛市(今揚巷路口)

十七甫 编辑

鬼驛市至富善東街

十八甫 编辑

富善東街大觀河

十九甫 编辑

第九甫至大觀河[2]

現存有“甫”字之街道名 编辑
  • 第一津街
  • 第十甫路
  • 十八甫北路
  • 十八甫路
  • 十八甫南路
  • 十八甫西路
  • 十一甫新街
  • 十二甫西街
  • 十三甫
  • 十五甫正街
  • 十五甫一巷
  • 十五甫三巷
  • 十六甫大街
  • 十六甫北街
  • 十七甫北街
  • 十九甫
  • 三甫水腳
  • 六甫水腳
  • 七甫水腳
  • 八甫水腳
  • 十四甫水腳

编辑

“約”是廣東地名用字,是一條裡弄(粵語中一般稱“巷”)或街道中某一段的意思。

  • 中山路這條橫貫廣州市老城區東西的道路在清代時以“惠愛”為名,分為十約,西門口一段為惠愛首約,海珠路以東至大東門一段為惠愛二約至十約。 1919年開築道路,定名為惠愛東路、惠愛東路、惠愛西路(今中山四路、中山五路和中山六路)。

再有其他例子如:

  • 荔溪東約大街
  • 荔溪南約大街
  • 荔溪南約二巷
  • 荔溪南約新街
  • 西村首約村外街(已清拆)
  • 西村首約大街(已清拆)
  • 西村二約大街(已清拆)
  • 西村三約大街(已清拆)
  • 西村四約大街
  • 西村五約大街
  • 西村六約大街
  • 西村六約村尾街

長壽路、德星路、龍津路及寶華路 编辑

清代,西關長壽里、吉星里(今長壽路德星路)一帶專營蘇杭雜貨批發,計有針線脂粉綾綢絹織之類。後來,為了產銷便利省卻長途物流,商家在上西關設廠,就地生產就地營銷。龍津東路一帶遂成了絲織手工業作坊的世界,時人將織造作坊稱作“機房”。 龍津東路因為織機派生了兩條特別街巷,經綸大街和麻紗巷。如今,這兩條街巷已成了織機史證。

織機蓬勃之時,新興資本洋行買辦紛紛進駐西關。他們就在下西關涌郊外擇地建房。很快,郊野成了商賈聚居之所,美名曰“寶華區”,又名“寶華坊”。寶華坊由交叉街道系統組成,為寶華路之前身。迄今為止,以“寶華”為名之街道仍有12條之多。

康熙年間,清代廣州四大首富之首潘氏[3]福建遷入“寶華坊”。潘氏《族譜》載:“由閩同安縣徙粵……居太平寶華坊。”

至清同治光緒年間,寶華區已成為廣州高級住宅區。

20世紀30年代,寶華區辟出一條南北走向之寶華路

恩寧路 编辑

主條目:恩寧路

恩寧路原為十一甫,於1931年擴建成路,後曾名恩寧東路、恩寧中巷、恩寧北路和恩寧市。恩寧路是一條有濃厚西關特色的道路,東起寶華路,西北至多寶路龍津西路相連,長1115,寬18米,是廣州最完整和最長的騎樓街,兩側內街有連片的西關大屋竹筒屋,著名的有泰華樓八和會館李小龍故居詹天佑故居金聲電影院寶慶大押鑾輿堂等。

八和會館 编辑

主條目:八和會館

八和會館是由鄺新華獨腳英林之粵劇藝人所建立粵劇仝人的行會組織,約始創於1889年[4] [5],原址位於廣州黃沙,此後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均設有分館,其會員稱為八和子弟,目前人數逾7000人[6]。現位於恩寧路177號。

鑾輿堂 编辑

鑾輿堂位於恩寧路永慶二巷1號。前身為德和堂,是八和會館下的粵劇武打行,成立於光緒年間。

光復路 编辑

光復路原為第三甫、第四甫和第五甫,於1931年改建成馬路,以“光復”爲名以紀念辛亥革命光復河山。

耀華大街 编辑

耀華大街位於文昌北路,全長110米,屬逢源街耀華社區,是保存較完整的西關傳統民居較為集中的地區,被廣州市政府劃定為“廣州市歷史文化保護區”。

荔灣路 编辑

主條目:荔灣路

南起華貴路,北至東風西路。1950年擴建成馬路,因在荔溪首約之東,故名荔灣東,1966年改稱荔灣北路,1981年改現名。目前每年均在中山路西華路一段舉辦荔灣區迎春花市。

長壽路 编辑

主條目:長壽路 (廣州)

呈東西走向,東起人民中路,西至寶華路,全路分東、西兩段,由人民中路至康王南路為長壽東路,往西為長壽西路。於1931年擴建,擴建時將第七甫的部分與長壽里開闢成馬路,又因附近有長壽寺而得名。

逢源路 编辑

主條目:逢源路

北起龍津西路,南接多寶路,中段與寶源路相交。於1932年由逢源東街擴建而成,附近有逢源橋。

工業 编辑

西村工業區 编辑

清朝末年開始,西村的地位發生巨變,成為廣州的重要工業基地。

1842年開始辦軍工企業,1905年興辦了廣州自來水廠。20世紀30年代陳濟棠主粵時期,為了振興民族工商業,建設的省營士敏土廠、硫酸廠、電解廠、肥田料廠、飲料廠以及新的電力廠均在廣州市西村,西村正式規劃為廣東省營第一工業區,集中了不少留洋結業的工程技術筆管理人才,發展化學工業,使西村成為廣州的重要工業開發區,西村再一次充當了20世紀前後南粵民族工業萌芽發展和不斷壯大的地區。

省營廣東飲料廠 编辑

民國23年(1934年)建於西村增埗,是華南第一家啤酒廠,以生產啤酒、汽水為主。該廠主要設備從捷克購進,是現廣州珠江啤酒廠的前身。

西村發電廠 编辑

民國23年(1934年)建於西村泥城,全部設備從德國柏林西門子發電廠購進,包括兩台1.50萬千瓦汽輪機、兩台發電機和兩台70噸/時的鍋爐,民國26年(1937年)12月1日安裝及試機完畢,發電供西關一帶用戶,是現廣州發電廠的前身。

西村硫酸廠 编辑

民國21年(1932年)興建於西村,引進美國設備,用接觸法生產98%濃硫酸,日產量可達15噸。民國23年建設的電解化工廠,設備也購自美國,生產燒鹼、漂粉和鹽酸,該廠後併入西村硫酸廠。民國25年又建設肥田料廠,部分廠房已建成並安裝機器。均在日軍侵華期間連續遭受轟炸而被毀。

西村工業區現狀 编辑

現已闢為增埗公園(為免費公園),園內除有工業遺址(煙囪等並未清拆)外,還有民國時期富人之別墅以及介紹西村歷史之小型博物館。可乘4號、274號、478號公共汽車至西增路站,往珠江啤酒廠方向直行,至富力桃園大橋時轉右進入福州路即可到達。

西關水塔 编辑

位於長壽路長壽大街內,是廣州建造最早的水塔,與沙面水塔、東山水塔和越秀山水塔(觀音山水塔)同為民國時期廣州所使用的四個水塔。建於清朝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次年建成供水。水塔是增埗水廠附設工程之一,由鋼板焊接而成,造價94087兩白銀。塔身高6.71米,內徑12.2米,距地面約42.1米,容量約782立方米。後來由於自來水業不斷發展,水塔容積較小,調節水量不大,且維修費用多,于1976年拆除。

沙面水塔 编辑

位於沙面肇和路49號(現沙面游泳場旁)。水塔容量為十萬加侖(約合454),建於民國初年。當時沙面屬英法租界,且面臨珠江邊,各戶井水充裕,後因英租界化驗井水不乾淨,遂向沙面各戶集資由英國工務局籌建一小型沙面水廠(在沙面水塔腳),採用珠江水,水尾喉位置約莫為現沙面綠瓦亭碼頭。於20世紀70年代初期拆除。

注釋 编辑

  1. ^ 因第一甫古時能通往蘭湖(今流花湖一帶),故稱“津”不稱“甫”(津,渡口也)。西關有歇後語曰“第一津——冇譜(甫)。”
  2. ^ 十九甫有爭議。廣州人一般只說“西關十八甫”而非“西關十九甫”。十九甫乃一橫甫,疑是後人追加之稱呼。
  3. ^ 清代廣州四大首富為潘(振承)、盧(觀垣)、伍(秉鑑)、葉(上林)四大家族,其中又以潘氏居首。
  4. ^ 广东八和会馆举行建立118周年庆典活动. 佛山電台. 2007-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中文(中国大陆)). 
  5. ^ 廣東“八和會館”綻新花. [2011-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中国大陆)). 
  6. ^ 羊城晚報:荔灣擬建特色粵劇廣場 納入八和會館擴建計劃. 2004年7月16日 [2016年5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3月3日)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