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淬帆
馮淬帆(英語:Stanley Feng Tsui Fan;1945年6月1日-),人稱阿謹[註 4],原名馮兆覲[6],又名馮兆靚,字河清,香港與台灣喜劇演員、編劇、導演。[7] 馮淬帆有「笑匠」、「幽默祖师」之称,祖籍廣東順德,成長於香港,現居臺灣新北市林口區。
馮淬帆 | |
---|---|
男艺人 | |
本名 | 馮兆覲[1] |
罗马拼音 | Feng Tsui Fan |
英文名 | Stanley Feng |
昵称 | 阿謹、幽默祖師、香蕉你個芭樂 |
别名 | 河清(字) 馮兆靚 |
国籍 | |
籍贯 | 廣東順德 |
出生 | [1][2][3]![]() | 1945年6月1日
居住地 | ![]() |
职业 | |
语言 | 國語、英語、粵語 |
母校 | 知行中學(小學部) 同濟中學[4] |
父母 | 馮鏡華(父) 吳慧儂(母;原名吳若曉) |
亲属 | 白楊(長姊;原名馮佩冑) 馮未晚(三姊;原名馮佩漩) |
活跃年代 | 1965年至今 |
签名 | ![]()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信息 |
1965年起主演過幾部劇集後獲邀拍首部電影《黑玫瑰之三之紅花俠盜》,1968年加盟無綫。1983年演出電影《五福星》系列,至 1987年又演出一系列《精裝追女仔》電影。馮淬帆先後擔任電視和電影導演,1987年到台灣定居後仍繼續其演藝工作。[8]近年再演出「我愛香港」系列電影,2年之內分別於《我愛HK開心萬歲》、《2012我愛HK 喜上加囍》和《2013我愛HK 恭喜發財》中再發揮其詼諧搞笑功力。更憑《意外》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生平编辑
馮淬帆於1944年在廣東省順德的一個粵劇世家出生,其父馮鏡華為粵劇武生和老生,母親吳慧儂(原名吳若曉)也是粵劇名伶,二人共育有四女一子,馮淬帆排名第五。其中長姊白楊(原名馮佩冑)三姊和馮未晚(原名馮佩漩)皆為粵劇演員。[9][10] 1950年,六歲的馮淬帆随着家人遷至香港。八年後,其父因香港粵劇沒落而回廣州演戲,但後因文化大革命而下落不明;四位姐姐嫁人離家後,母子靠著微薄房租相依為命[11]。高二時到報社打工貼補家用,畢業後本打算到台灣讀大學,但因家境不允許而作罷。
馮淬帆在1950年畢業於灣仔知行學校(幼稚園部)[12],1956年畢業於知行中學(小學部)[13],曾就讀同濟中學(1960年初中畢業時與關維麟及泰迪羅賓(關維鵬)為同屆同學[6]),亦曾參與粵劇戲曲演出。1965年他加盟麗的電視,主演過幾部劇集後,獲電影導演楚原邀拍首部電影《黑玫瑰之三之紅花俠盜》,因而投身影壇,自己亦成為楚原的首徒。1968年馮淬帆加入無綫電視,主演該台首部長篇電視劇《夢斷情天》,並與譚炳文、姜中平兼任配音[14]。1970年代他多集中拍劇,在劇中多演出脾氣暴躁的老粗。1976年他转投佳藝電视任节目监制,至1978年佳视结束后回无线,任监制兼演员。馮淬帆與謝賢在拍戲中認識,發現很談得來,變成了死黨,謝賢常常吃飯都帶著他。[10]
馮淬帆早於1974年執導了第一部電影《香港屋簷下》。1986年7月起他淡出電視界,專注拍攝電影。他與吳耀漢、秦祥林、苗僑偉、洪金寶、曾志偉/岑建勳,因電影《福星系列》被稱為「五福星」。他曾应邀请任金马奖评审委员。2010年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特意邀请他回来与老友五福星之一的曾志伟一起担任万千星辉颁奖典礼2010飞跃进步女艺员的颁奖嘉宾。
他在1970年代起參與親台的「港九戲劇自由工會」的會務,近年多在台灣居住和生活,並有拍攝台灣資金之電視公司出品之偶像劇。1980年时,已取得完整的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註 2][註 1]。馮淬帆明言自己曾經對香港一點感情都沒有,原因是香港當時是英國殖民地,「香港我從唸書的時候就很不喜歡,因為香港是殖民地,我的民族性很高」。另一方面他大讚台灣人有人情味,彼此相互尊重有禮貌。馮淬帆指就算出國離開,第二天就會開始想念台灣。2016年时,已在台湾定居30年[16]。馮淬帆曾在媒體訪問表示自己身為中國人,政治立場是反對台獨,不贊成維持現狀,也反對中共的中國統一,追求中華民國統一全中國。[17]
2019年初,堅決反共的馮淬帆自稱是百分百的中華民國人,表示已抵臺灣定居31年,早已是正港臺灣人,並表明痛恨馬英九,稱「他是個賣國賊」。[18]2020年《中華日報》相关报道中,对于外界形容他為「寄生中華民國的人」的说法,「他有點不高興、有點難過痛心,為什麼這樣說他。他曾祖父到爸爸都是廣東人,他在「中華民國廣東省」出生,他不是中華民國人,是哪一國人?真的奇怪了?[15]」
幕前與幕後编辑
2007年7月,馮淬帆接受蘋果日報專訪時,坦言自己是為了五斗米才狂接自己從不喜歡的笑片,至於當年在1980年代何以被發掘做笑匠,馮淬帆也不明所以,雖說這一系列搞笑電影令馮淬帆被稱為「笑匠」,但原來沒有一部他是喜歡的。
2018年4月15日,著名導演楚原於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獲頒終身成就獎,主辦大會特地邀請楚原的大徒弟馮淬帆,代表大會向恩師致意及頒獎,馮淬帆直言視他為永遠的恩人及恩師,教會他第一次執導電影,成功兼任演員與導演。
演出作品编辑
電影编辑
電視劇编辑
香港無綫電視编辑
年 份 | 劇 名 | 角 色 |
1968年 | 《夢斷情天》 | 文景 |
1972年 | 《向日葵》 | |
1972年 | 《紫薇園的秋天》 | 郝誦詩 |
1972年 | 《紫薇園的春天》 | 郝誦詩 |
1972年 | 《文天祥》 | 文天祥 |
1973年 | 《小鳳仙》 | 蔡鍔 |
1973年 | 《私戀》 | |
1978年 | 《第三類房客》 | 馬瑞謹 |
1978年 | 《奮鬥》 | 羅達揚 |
1979年 | 《天虹》 | 司徒森 |
1979年 | 《絕代雙驕》 | 江別鶴 |
1980年 | 《執到寶》 | 余係人 |
1981年 | 《烽火飛花》 | 楊尚恕 |
1981年 | 《妙手神偷》 | |
1981年 | 《逐個捉》 | 蒙妮坦 |
1981年 | 《突破》 | 凌卓峰 |
1982年 | 《男子漢》 | |
1982年 | 《飛越十八層》 | 魔鬼 |
1982年 | 《假日風情》 | |
1982年 | 《過山車》 | |
1982年 | 《愛情安歌 Encore》 | 梁查理 |
1983年 | 《播音人》 | 甄家英 |
1983年 | 《天降財神》 | |
1983年 | 《再生緣》 | |
1983年 | 《警花出更》 | 金志剛 |
1983年 | 《神探霹靂》 | |
1984年 | 《再版人》 | 劉漢忠 |
1984年 | 《黃金約會》 | 章志輝 |
1984年 | 《生鏽橋王》 | 雷振江 |
1984年 | 《為人師表》 | |
1985年 | 《光怪陸離》 | 房志強 姜達文 許力恆 夏治中 |
香港麗的電視编辑
年 份 | 劇 名 | 角 色 |
1974年 | 《碧血恩仇》 | |
1975年 | 《苦雨戀春風》 | |
1975年 | 《十大奇案》 |
香港佳藝電視编辑
年 份 | 劇 名 | 角 色 |
1976年 | 《隋唐風雲》 | 唐太宗 |
1976年 | 《武則天》 | |
1976年 | 《神鵰俠侶》 | 陸展元 |
1977年 | 《碧血劍》 | 崇禎皇帝 |
香港亞洲電視编辑
年 份 | 劇 名 | 角 色 |
2001年 | 《祖先開眼》 | 廖創晶、牛精帆、黃一帆/Terry |
台灣编辑
年 份 | 劇 名 | 播 出 頻 道 | 角 色 |
1990年 | 《神仙老爸》 | 華視 | |
1996年 | 《法醫奇案》 | 台視 | |
2005年 | 《雙璧傳說》 | 中視 | 方建山 |
2006年 | 《深情密碼》 | 中視、東森戲劇台、香港無綫收費電視無綫劇集台 | 左父 |
2015年 | 《轉身說愛你》(2012年拍攝) | 李國民 |
導演作品编辑
電影编辑
- 1974 《香港屋簷下》
- 1981 《粉骷髏》
- 1988 《愛的逃兵》
- 1989 《福星闖江湖》
- 1992 《老友鬼上身》
- 2004 《空鏡記》
編劇作品编辑
電視劇(無綫電視)编辑
- 1972年《文天祥》編劇
編導作品编辑
電視劇(無綫電視)编辑
監製作品编辑
電視劇(無綫電視)编辑
音樂作品编辑
粵劇戲曲编辑
- 祭玉河、鳳釵盟
- 金裝小曲第 4輯
- 文天祥、易水送荊軻
獎項記錄编辑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编辑
年份 | 獲提名 | 獎項 | 結果 |
---|---|---|---|
2010 | 《意外》 | 第10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男配角 | 提名 |
香港電影金像獎编辑
年份 | 獲提名 | 獎項 | 結果 |
---|---|---|---|
2010 | 《意外》 | 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 提名 |
註釋编辑
- ^ 1.0 1.1 1949年两岸分治后,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法理上均将香港居民视为本国公民。中华民国政府承认香港居民拥有中華民國國民身份,可申请中华民国华侨身份,成为無戶籍國民。1997年后取消。
- ^ 2.0 2.1 2020年10月《中華日報》报道中,“江啟臣則表示,馮淬帆非常支持中華民國,已入籍中華民國四十年”。根据中華民國國民身份相关法律,当指馮淬帆取得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或中華民國護照四十年[15]。
- ^ 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政府遵循中央政府的一个中国原则,作为香港永久居民的中華民國國民并非外国公民,仍是中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
- ^ 源於馮氏於1978年香港無綫電視電視劇《第三類房客》中所飾演之角色「馬瑞謹」。[5]
參考資料编辑
- ^ 1.0 1.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導演馮淬帆資料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馮淬帆. 出生年份. 2022-01-19 [2022-04-13].
- ^ 馮淬帆. 生日祝賀. 2015-11-09 [2022-04-13].
- ^ 香港故事館《香港同濟中學文字資料》 (PDF). [2016-10-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10-05).
- ^ myTV SUPER. 你是你本身的傳奇.GiGi姐拆解烹調心法 剖白演員心得. YouTube. [2020-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2).
- ^ 6.0 6.1 畢業禮更見熱鬧 十二間學校舉行. 華僑日報. 1960-07-22: 13 [2022-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0).
- ^ 林奕華:率先登場的黃淑儀. 明報周刊. 2020-04-18 [2020-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2).
- ^ 「我以前做正經戲」那時那地那人:馮淬帆唾棄港產搞笑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蘋果日報.2007-07-03
- ^ 馬岡的故事. 南方醫科大學順德校區管委會. 2008-10-23 [2023-03-22].
- ^ 10.0 10.1 品讀馮淬帆. am730. 2011-07-04 [2023-03-22].
- ^ 2018.04.21台灣大搜索/「香蕉你個芭樂」男星超愛「中華民國」 定居台灣31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天電視.2018-04-22
- ^ 端正‧正心 兩校今日畢業頒獎. 華僑日報. 1950-07-21: 8 [202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0).
- ^ 灣仔知行中學 昨舉行畢業禮. 香港工商日報. 1956-07-29: 7 [2022-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0).
- ^ 守下留情. 香港電台第二台. 2019-03-29 [2018-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 ^ 15.0 15.1 記者:王超群. 〈 國際民主沙龍 〉馮淬帆闡述反綠、反共立場. 中華新聞雲,来源:中華日報. 2020-10-01 [2023-02-27] (繁体中文).
- ^ 定居台灣30年 馮淬帆:香港是殖民地 對香港一點感情都沒有.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6-10-23 [2022-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0).
- ^ 豪語錄】論台獨 馮淬帆:我睇唔到呢日. 壹週刊 NEXT. 2016-03-19 [2018-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2).
- ^ 資深港星馮淬帆堅決反共匪 痛批馬英九賣國賊. 自由時報. 2019-02-14 [2019-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4).
外部連結编辑
- 馮淬帆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上的資料(英文)
- 馮淬帆在香港影庫上的簡介
- 馮淬帆在豆瓣電影上的簡介 (简体中文)
- 馮淬帆在时光网上的簡介(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