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史
《暴力史》(英语:A History of Violence)是一部2005年剧情片,由大卫·柯南伯格担任导演,乔希·欧森编剧,剧情改编自约翰·瓦格纳与文斯·洛克创作的1997年同名图像小说。本片讲述平静小镇的餐馆老板汤姆(维戈·莫滕森饰演)制服并击毙两名抢匪,此英雄行为使他声名远播,却也导致他不为人知的黑暗过去找上他和家人。
暴力史 A History of Violence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大卫·柯南伯格 |
监制 | 克里斯·班德 J·C·史平克 |
剧本 | 乔希·欧森 |
原著 | |
主演 | |
配乐 | 霍华德·肖 |
摄影 | Peter Suschitzky |
剪辑 | 罗纳德·桑德斯 |
制片商 | 班德与史平克制片公司(BenderSpink) |
片长 | 96分钟 |
产地 | |
语言 | 英语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
发行商 |
|
预算 | 3200万美元[6] |
票房 | 6138万美元(全球)[6] 296万新台币(台北)[3] |
各地片名 | |
香港 | 暴力效应 |
台湾 | 暴力效应 |
新加坡 | 暴力前科 |
本片于2004年9月至11月拍摄,虽然故事舞台位在美国,电影实际上是在加拿大拍摄[7]。《暴力史》首先在2005年5月于第58届戛纳电影节上首映,后于同年9月在美国上映。本片备受影评人赞赏,入围或荣获多个奖项,演员威廉·赫特与编剧欧森分别入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和最佳改编剧本。
剧情大纲
编辑本片设置在印地安纳州的米尔布鲁克镇(Millbrook),这座小镇偏僻且平静。汤姆·史托是餐厅“史氏小馆”(Stall's Diner)的老板,爱妻伊蒂是律师,有一个在读中学的儿子杰克和一个学龄前的女儿莎拉。一天晚上,史氏小馆要打烊时,两名抢匪上门,汤姆服从抢匪的要求以保众人安全,但抢匪欲对女店员下手时,汤姆俐落地夺枪,并射杀两人,不过脚被刺伤。
这件事很快众所皆知,汤姆变成众人和记者的焦点。以傅格迪为首的三名费城黑社会份子到镇上骚扰汤姆和其家人,声称汤姆过去其实是个黑社会人物:乔伊·古萨克。汤姆坚称自己是被认错,但也做出警戒的行为,要伊蒂准备散弹枪以防万一,令伊蒂和杰克惶惶不安。之后,杰克在校被同学巴比霸凌,巴比出言相讥提到汤姆,杰克一怒之下将巴比打到送医。汤姆告诫杰克暴力无法解决问题,被杰克用先前餐厅抢案的事情反讽,汤姆一怒之下甩了杰克一巴掌,杰克离家而去。
不久后,傅格迪等三人押著杰克到汤姆家,以杰克为人质,要求汤姆跟他们去费城见一些人。汤姆确保杰克安全后拒绝服从,随后打倒了傅格迪的两名持枪手下。傅格迪持枪要杀死汤姆,杰克捡起散弹枪从傅格迪身后杀了他。亲眼目睹汤姆杀人时的表现后,伊蒂恳求他说出实话。汤姆称过去的自己“乔伊”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人渣,他花了数年时间“杀死”乔伊,改头换面过上家庭生活,但遇到暴力场面时,乔伊就会浮现。
汤姆面对杰克与伊蒂的质疑与冲突,在变成乔伊的状态下粗暴地与伊蒂做爱,事后黯然神伤。当晚,汤姆接到来自兄长——黑道老大瑞奇·古萨克的电话,为了避免对方直接前来,决定去费城将过去了结。汤姆开了半天的车抵达费城,见到了住在豪宅里的瑞奇。然而瑞奇查找汤姆是为了杀掉他,因为乔伊过去惹了很多麻烦,使瑞奇名望受损而当不上老大,折损傅格迪等人更让瑞奇丢脸。面对这种情况,汤姆暴力地将瑞奇的手下全部杀死,最后手刃兄长。
隔天早上,汤姆在水边洗涤,随后开车回家。到家时家人正在用晚餐,莎拉将汤姆的餐盘拿给他。伊蒂原本低着头,最后与汤姆相视而泣。
演员
编辑备注:角色名翻译取自台湾版DVD,若无译名则以原文表示
- 维戈·莫滕森饰演汤姆·史托(Tom Stall),又称乔伊·古萨克(Joey Cusack)。
- 玛丽亚·贝罗饰演伊蒂·史托(Edie Stall)
- 艾德·哈里斯饰演卡尔·傅格迪(Carl Fogarty),费城的独眼黑道份子,前科累累的低俗小说。
- 威廉·赫特饰演瑞奇·古萨克(Richie Cusack),乔伊的亲生兄弟,费城的黑道老大。
- 阿什顿·霍尔莫斯饰演杰克·史托(Jack Stall),汤姆与伊蒂的儿子。
- 彼得·麦克尼尔饰演山姆警长(Sheriff Sam)
- 斯蒂芬·麦克哈提饰演Leland Jones,抢劫史氏小馆的抢匪之一。
- 格雷格·布莱克饰演比利(Billy),抢劫史氏小馆的抢匪之一,是另一人的侄子。
- 凯尔·施密德饰演巴比(Bobby),杰克的同学,恶霸。
- Sumela Kay饰演朱蒂(Judy),杰克的女性友人。
- Gerry Quigley饰演米克(Mick),史氏小馆雇用的厨师。
- Deborah Drakeford饰演夏绿蒂(Charlotte),史氏小馆的女服务生。
- Heidi Hayes饰演莎拉·史托(Sarah Stall),汤姆与伊蒂的女儿。
- 艾登·德凡饰演查理·洛克(Charlie Roarke),傅格迪的手下。
- Bill McDonald饰演法兰克·穆利根(Frank Mulligan),傅格迪的手下。
- Michelle McCree饰演魏珍妮(Jenny Wyeth),试图采访汤姆的女记者。
- Ian Matthews饰演鲁本(Ruben),在费城接应乔伊去见兄弟的人。
- R·D·瑞德饰演派特(Pat),史氏小馆的客人。
- 摩根·凯利饰演巴比的哥儿们
制作团队
编辑取自片头制作人员名单:[8]
制作过程
编辑发展
编辑2003年3月20日,《好莱坞报导》称,图像小说《暴力史》的改编电影将由班德与史平克制片公司(BenderSpink)制作,新线影业出资,并由乔希·欧森执笔剧本[9]。2004年2月13日,《每日综艺报》报导,大卫·柯南伯格将担任导演[10]。柯能堡一向拍摄独立电影,此次是他首度与大片厂合作制片[11]。2004年6月9日,《每日综艺报》称维戈·莫滕森确定饰演主角[12]。2004年7月14日,《好莱坞报导》称,玛丽亚·贝罗正在洽谈饰演主角的妻子[13][14]。2004年8月2日,《好莱坞报导》指出,威廉·赫特与艾德·哈里斯也在协商参演,角色分别是紧追主角的坏人和主角失散已久的兄弟[15][16]。2004年8月23日,《每日综艺报》称,阿什顿·霍尔莫斯将饰演主角的儿子[17]。2005年2月25日,《每日综艺报》报导,《暴力史》定于该年9月30日在美国上映[18]。
拍摄
编辑上映与票房
编辑2005年4月,本片获选为戛纳电影节竞赛片之一[21],于5月16日深夜在影展上放映(同时也是全球首映[22])。影展放映获得观众起立鼓掌5分钟[23],但最终未获评审团青睐,一奖未得[24]。本片随后也在多个影展放映,包含多伦多国际电影节[25](9月10日[26])、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27]和根特电影节[28]等。
2005年9月21日[29],一场慈善首映会在Grauman's Egyptian Theatre举行[30]。2005年9月23日星期五,电影在美国的14家影院先行有限上映[31][32]。本片在首映周末收获50.4万美元,被《每日综艺报》视为强劲的票房表现[33],而最大的观众族群是25岁以上的男性[34]。隔周末,本片增开至1,340家影院,开始全国上映[34],收获840万美元,排名该周末第四[35]。再下一个周末,电影进账510万美元,位居第八[36]。最终,本片的北美总票房为3150万美元,加上在其他地区收获的2988万美元,全球票房共计6138万美元[6]。
回响
编辑评价
编辑《暴力史》获得多数影评人的好评。根据评论聚合网站烂番茄汇总的216篇评论文章,88%的评论家给予该作正面评价,平均分数为7.90分(满分10分)。该网站总结的评论家共识是“《暴力史》对暴力的本质抛出了引人深思的问题,导演大卫·柯南伯格这部更为非典型的作品也代表着他的成功回归。”[注 1][37]在Metacritic网站上,本片得到“普遍赞誉”的综合评分,获得了82/100分(37位影评人)[38]。据美国CinemaScore所进行的调查,观众的平均评价于A+至F间落于“C+”[39]。
奖项
编辑- 注:以奖项名称的原文首字母做排序
奖名或颁奖者 | 奖项 | 提名对象 | 结果 |
---|---|---|---|
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40] | 最佳男配角 | 威廉·赫特 | 提名 |
最佳改编剧本 | 乔希·欧森 | 提名 | |
美国电影学会奖[41] | 年度十大电影 | 入选 | |
第1届奥斯汀影评人协会奖[42] | 最佳男配角 | 威廉·赫特 | 获奖 |
比利时影评人协会奖[43] | 大奖 | 提名 | |
第59届波迪奖[44] | 最佳美国电影 | 获奖 | |
第59届英国电影学院奖[45] | 最佳改编剧本 | 乔希·欧森 | 提名 |
《电影手册》(2005年)[46] | 年度十大电影 | 第2名 | |
《电影手册》(2010年)[46] | 2000年代最佳电影 | 第5名 | |
第58届戛纳电影节[47] | 金棕榈奖 | 提名 | |
第31届凯撒电影奖[48] | 最佳外语电影 | 提名 | |
第18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49] | 最佳影片 | 提名 | |
最佳导演 | 大卫·柯南伯格 | 获奖 | |
最佳女配角 | 玛丽亚·贝罗 | 获奖 | |
最佳剧本 | 乔希·欧森 | 提名 | |
第11届评论家选择电影奖[50] | 最佳女配角 | 玛丽亚·贝罗 | 提名 |
第11届达拉斯—沃斯堡影评人协会奖[46] | 最佳影片 | 第8名 | |
意大利电影金像奖[46] | 最佳外语电影 | 大卫·柯南伯格 | 提名 |
加拿大导演工会奖[51] | 杰出长片 | 获奖 | |
杰出导演——长片类别 | 大卫·柯南伯格 | 获奖 | |
杰出电影剪辑——长片类别 | 罗纳德·桑德斯 | 获奖 | |
杰出美术设计——长片类别 | 卡萝·史匹尔 | 提名 | |
杰出音效剪辑——长片类别 | 亚利斯特·格雷(Alastair Gray)与迈克尔·欧费若(Michael O'Farrell) | 获奖 | |
爱伦·坡奖[52] | 最佳电影剧本 | 乔希·欧森 | 提名 |
第11届帝国奖[46] | 最佳惊悚电影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维戈·莫滕森 | 提名 | |
2006年法国影评人联合会奖[46] | 最佳外语电影 | 获奖 | |
金德比奖[53] | 最佳影片 | 提名 | |
最佳导演 | 大卫·柯南伯格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玛丽亚·贝罗 | 提名 | |
最佳改编剧本 | 乔希·欧森 | 提名 | |
第63届金球奖[54] | 最佳戏剧类影片 | 提名 | |
剧情类电影最佳女主角 | 玛丽亚·贝罗 | 提名 | |
金愚人奖[55] | 年度最佳女配角 | 获奖 | |
第15届哥谭奖[56] | 最佳长片 | 提名 | |
国际电影爱好者协会奖[57] | 年度十大电影 | 第3名 | |
最佳导演 | 大卫·柯南伯格 | 获奖 | |
最佳男配角 | 威廉·赫特 | 亚军 | |
最佳改编剧本 | 乔希·欧森 | 亚军 | |
国际电影音乐评论家协会奖[58] | 最佳恐怖/惊悚电影原创配乐 | 霍华德·肖 | 获奖 |
第26届伦敦影评人协会奖[59] | 年度电影 | 提名 | |
年度导演 | 大卫·柯南伯格 | 提名 | |
年度男主角 | 维戈·莫滕森 | 提名 | |
年度女主角 | 玛丽亚·贝罗 | 提名 | |
第31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60] | 最佳影片 | 亚军 | |
最佳导演 | 大卫·柯南伯格 | 亚军 | |
最佳男配角 | 威廉·赫特 | 获奖 | |
第77届国家评论协会奖[61] | 十大电影 | 第5名 | |
第40届国家影评人协会奖[62] | 最佳影片 | 第2名 | |
最佳导演 | 大卫·柯南伯格 | 获奖 | |
最佳男配角 | 艾德·哈里斯 | 获奖 | |
第71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63] | 最佳影片 | 亚军 | |
最佳导演 | 大卫·柯南伯格 | 亚军 | |
最佳男主角 | 维戈·莫滕森 | 亚军 | |
最佳男配角 | 威廉·赫特 | 获奖 | |
最佳女配角 | 玛丽亚·贝罗 | 获奖 | |
第9届在线影评人协会奖[64] | 最佳影片 | 获奖 | |
最佳导演 | 大卫·柯南伯格 | 获奖 | |
最佳男配角 | 威廉·赫特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玛丽亚·贝罗 | 获奖 | |
最佳改编剧本 | 乔希·欧森 | 提名 | |
最佳剪辑 | 罗纳德·桑德斯 | 提名 | |
第10届圣地亚哥影评人协会奖[46] | 最佳剪辑 | 罗纳德·桑德斯 | 获奖 |
圣乔迪奖[46] | 最佳外语电影 | 获奖 | |
第10届卫星奖(2005年)[65] | 最佳电影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维戈·莫滕森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玛丽亚·贝罗 | 提名 | |
第11届卫星奖(2006年)[66] | 整体最佳DVD | 提名 | |
第32届土星奖[67] | 土星奖最佳动作或历险电影 | 提名 | |
土星奖最佳电影男主角 | 维戈·莫滕森 | 提名 | |
土星奖最佳电影男配角 | 威廉·赫特 | 提名 | |
2006年尖叫奖[46] | 最佳导演 | 大卫·柯南伯格 | 提名 |
最具英雄气质演出(Most Heroic Performance) | 维戈·莫滕森 | 提名 | |
“天啊!”/“从观众席跳起”奖(The "Holy Sh!t"/"Jump-From-Your-Seat" Award) | 餐馆枪战(The diner shootout) | 提名 | |
第2届圣路易斯影评人协会奖[46] | 最佳导演 | 大卫·柯南伯格 | 提名 |
第9届多伦多影评人协会奖[68] | 最佳影片 | 获奖 | |
罗杰斯最佳加拿大电影奖 | 获奖 | ||
最佳导演 | 大卫·柯南伯格 | 获奖 | |
土耳其影评人协会奖[46] | 最佳外语电影 | 第3名 | |
USC写手奖[69] | 乔希·欧森(剧本) 约翰·瓦格纳、文斯·洛克(原著作者) |
提名 | |
第6届温哥华影评人协会奖[70] | 最佳导演 | 大卫·柯南伯格 | 提名 |
村声电影票选奖 | 最佳影片[71] | 第1名 | |
最佳导演[72] | 大卫·柯南伯格 | 第1名 | |
最佳主演[73] | 维戈·莫滕森 | 第7名 | |
最佳配角[74] | 玛丽亚·贝罗 | 获奖 | |
艾德·哈里斯 | 第8名 | ||
威廉·赫特 | 第5名 | ||
最佳剧本[75] | 乔希·欧森 | 第3名 | |
第58届美国编剧工会奖[76] | 最佳改编剧本 | 提名 | |
第27届青年艺术家奖[77] | 长片最佳演出——十岁以下(含)年轻女演员 | Heidi Hayes | 提名 |
家用媒体
编辑2006年3月14日,本片的DVD和VHS在美国发行[78]。据《洛杉矶时报》报导,本片是最后一部发行VHS的主流好莱坞电影[79]。
影响
编辑备注
编辑- ^ 原文:A History of Violence raises compelling and thoughtful ques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violence, while representing a return to form for director David Cronenberg in one of his more uncharacteristic pieces.
参考资料
编辑- ^ A HISTORY OF VIOLENCE (2005). catalog.afi.com. [2022-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9).
- ^ A HISTORY OF VIOLENCE (2005). BFI. [2022-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4) (英语).
- ^ 3.0 3.1 《2007年台湾电影年鉴》 2007,第250页.
- ^ A History of Violence. 加拿大国家图书馆暨档案馆. 2015-05-12 [2022-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31).
- ^ A History of Violence. filmportal.de. [2022-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4).
- ^ 6.0 6.1 6.2 6.3 A History of Violence. Box Office Mojo. [202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2) (英语).
- ^ Kelly, Brendan. The great wide north. Variety. 2005-09-08 [202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8) (美国英语).
Though the story is set in the U.S., pic was shot in Canada and observers have noted it’s a very Canadian take on the topic of violence.
- ^ 《暴力史》片头名单
- ^ Josh, Spector. Olson wields pen for NL 'Violence'.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03-03-20 (英语).
New Line Cinema has hired Josh Olson to write the big-screen adaptation of the graphic novel "A History of Violence," which is being produced by Benderspink.
- ^ Brodesser, Claude. New Line hit by ‘Violence’. Variety. 2004-02-13 [2023-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0) (美国英语).
- ^ Brodesser, Claude. 'London' calls Cronenberg. Daily Variety 282 (61). 2004-03-22: 7- [2023-08-20] –通过Gale (英语).
- ^ Brodesser, Claude; Fleming, Michael. New Line sets return of king Mortensen. Variety. 2004-06-09 [2023-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0) (美国英语).
- ^ Kit, Borys. Bello turns to 'Violence' for NL.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04-07-14 [2023-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7-14) (英语).
- ^ Maria Bello signs on for A History of Violence. MovieWeb. 2004-07-14 [2023-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0) (英语).
- ^ Kit, Borys; Foreman, Liza. Harris, Hurt put dukes up for 'Violence'.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04-08-02 [2023-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3-10) (英语).
- ^ Ed Harris and William Hurt join A History of Violence. MovieWeb. 2004-08-02 [2023-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0) (英语).
- ^ Feiwell, Jill; McNary, Dave. Ashton Holmes. Daily Variety 284 (35). 2004-08-23: 30 [2023-08-20] –通过Gale (英语).
- ^ Staff, Variety. Weekend Box Office Preview February 25, 2005. Variety. 2005-02-25 [2023-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7) (美国英语).
- ^ Filming outside the U.S.. Daily Variety 284 (48). 2004-09-10: 12+ [2023-08-20] –通过Gale (英语).
- ^ Filming outside the U.S.. Daily Variety 285 (36). 2004-11-19: 12+ [2023-08-20] –通过Gale (英语).
- ^ James, Alison. Comfy fest nest. Variety. 2005-04-19 [2023-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2) (美国英语).
- ^ Fritz, Ben; McNary, Dave. New Line, BenderSpink draw sniper pic ‘R5’. Variety. 2005-05-17 [2023-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7) (美国英语).
The shingle is readying David Cronenberg’s “History of Violence,” which New Line just premiered at Cannes; and “Red Eye” for DreamWorks.
- ^ Harris, Dana. New Line gives a ‘History’ lesson. Variety. 2005-05-18 [2023-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7) (美国英语).
- ^ Elley, Derek. Cannes wild about ‘Child’. Variety. 2005-05-21 [2023-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7) (美国英语).
- ^ Kelly, Brendan. ‘Pirates’ pair pique auds at Toronto fest. Variety. 2005-09-12 [202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8) (美国英语).
-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118142453/http://www.e.bell.ca/filmfest/2005/films_schedules_gala.asp
- ^ Kelly, Brendan. Tyro Montreal fest unspools. Variety. 2005-09-16 [202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8) (美国英语).
- ^ Graydon, Danny. Kudos for Elvis songwriters, Badalamenti. Variety. 2005-10-16 [202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8) (美国英语).
- ^ SEPTEMBER/OCTOBER CALENDAR (PDF). American Cinematheque. [2023-08-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5-11-29) (英语).
- ^ Higgins, Bill. Gentle bow, violent movie. Variety. 2005-09-26 [202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8) (美国英语).
- ^ Variety Staff. Weekend Box Office PreviewSept. 23, 2005. Variety. 2005-09-23 [202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8) (美国英语).
- ^ Variety Staff. Get a life. Variety. 2005-09-23 [202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8) (美国英语).
- ^ Snyder, Gabriel. ‘Flight’ control. Variety. 2005-09-25 [202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8) (美国英语).
- ^ 34.0 34.1 Snyder, Gabriel. Aqua actioner races space saga. Variety. 2005-09-30 [202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8) (美国英语).
- ^ Snyder, Gabriel. A plane weekend. Variety. 2005-10-02 [202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8) (美国英语).
- ^ Snyder, Gabriel. D’Works’ feat of clay. Variety. 2005-10-09 [202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8) (美国英语).
- ^ A HISTORY OF VIOLENCE. Rotten Tomatoes. [202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3) (英语).
- ^ A History of Violence. Metacritic. [202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2) (英语).
- ^ 需在“FIND CINEMASCORE”下面的搜索框输入电影原名“HISTORY OF VIOLENCE, A”,页面会自动显示评分:CinemaScore. CinemaScore. [2022-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6) (英语).
- ^ The 78th Academy Awards (2006) Nominees and Winners. 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 (AMPAS). [2011-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9).
- ^ AFI Awards 2005. 美国电影学会. [2022-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8).
- ^ 2005 Austin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奥斯汀影评人协会. [2016-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4).
- ^ Kim Ki-duk, Grand Prix de l'UCC. La Libre Belgique. 2006-01-09 [2012-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2) (法语).
- ^ 2006. Bodilprisen. 2015-11-20 [2021-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6) (丹麦语).
- ^ BAFTA Awards: Film in 2006.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 2006 [2016-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31).
- ^ 46.00 46.01 46.02 46.03 46.04 46.05 46.06 46.07 46.08 46.09 46.10 A History of Violence - Awards. IMDb. [2023-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0) (英语).
- ^ Festival de Cannes: A History of Violence. festival-cannes.com. [2009-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4).
- ^ The 2006 Caesars Ceremony. 凯撒电影奖. [2021-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0).
- ^ 1988-2013 Award Winner Archives. 芝加哥影评人协会. [2021-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0).
- ^ The BFCA Critics' Choice Awards :: 2005. 评论家选择协会. [2015-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9).
- ^ "David Cronenberg sweeps Director's(原文如此) Guild of Canada award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BC Arts, October 15, 2006.
- ^ Category List – Best Motion Picture. 爱伦·坡奖. [2022-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9).
- ^ 2005 Gold Derby Film Awards. Gold Derby. 2016-03-07 [2016-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 ^ A History of Violence – Golden Globes. 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 [2021-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4).
- ^ GOLDEN SCHMOES WINNERS AND NOMINEES (2005). JoBlo.com. [2021-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6) (英语).
- ^ 2005 Winners and nominees. Gotham Independent Film Awards. [2017-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9).
- ^ 2006 ICS Award Winners. International Cinephile Society. 2010-06-14 [2010-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 ^ IFMCA. 2005 IFMCA Awards. IFMCA. IFMCA. 2006 [2020-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9).
- ^ London Critics Circle nominations announced. Time Out London.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5).
- ^ The 31st Annual Los Angele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 [2021-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1).
- ^ 2005 Award Winners. 国家评论协会. [2021-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4).
- ^ Past Awards. 国家影评人协会. 2009-12-19 [2021-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9).
- ^ 2005 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纽约影评人协会. [2021-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8).
- ^ 9th Annual Online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 (2005). 在线影评人协会. 2012-01-03 [2021-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1).
- ^ 2005 Satellite Awards. 卫星奖. [2021-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4).
- ^ 2006 Satellite Awards. 卫星奖. [2021-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30).
- ^ Past Saturn Awards. 土星奖. [2008-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4).
- ^ Past Award Winners. 多伦多影评人协会. 2014-05-29 [2022-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3).
- ^ Past Scripter Awards. USC Scripter Awards. [2021-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2).
- ^ 6th Annual VFCC Award Winners. Utah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2006-02-07 [2006-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 ^ Best Film. Village Voice. [2006-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14) (英语).
- ^ Best Director. Village Voice. [2006-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26) (英语).
- ^ Best Performance. Village Voice. [2006-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26) (英语).
- ^ Best Supporting Performance. Village Voice. [2006-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26) (英语).
- ^ Best Screenplay. Village Voice. [2006-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26) (英语).
- ^ Awards Winners. wga.org. Writers Guild of America. [2010-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5).
- ^ 27th Annual Young Artist Awards. YoungArtistAwards.org. [2011-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04).
- ^ Fienberg, Daniel. A History of Violence. Morning Call. 2006-03-14 [2019-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2).
- ^ Boucher, Geoff. VHS era is winding down. Los Angeles Times. 2008-12-22 [2023-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2) (美国英语).
- ^ Abrams, Simon. Leo movie review & film summary (2023) | Roger Ebert. www.rogerebert.com. [2023-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2) (英语).
引用作品
编辑- 书籍
- 《2007年台灣電影年鑑》 (pdf). 台湾: 国家电影资料馆. 2007年12月 [2023-08-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1-14) –通过国家电影资料馆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编辑-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暴力史》的资料(英文)
- AllMovie上《暴力史》的资料(英文)
- Box Office Mojo上《A History of Violence》的资料(英文)
- 烂番茄上《A History of Violence》的资料(英文)
- Metacritic上《A History of Violence》的资料(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