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外利润
营业外利润(英语:Non-operating Income、Non-operating Profit)或译营业外利益、营业外损益,是指营业外收入扣除营业外支出后之余额。其为正数,表示本期营业外利益之数;其为负数,表示本期营业外亏损之数。[1]
营业外收支 编辑
营业外收入 编辑
营业外收入(英语:Non-operating Revenue)或称营业外所得,凡正常业务营运范围以外之各项收入皆属之。
营业外支出 编辑
营业外支出(英语:Non-operating Expenses)或称营业外费用,凡正常业务营运范围以外之各项费用或损失皆属之。
- 财务成本
- 采用权益法认列之子公司、关联公司及合资损失之份额
- 其他:投资性不动产费用、警务费用、航政费用、消防费用、灾害损失等
计算 编辑
- 净销售 = 毛销售 (营业额) - (顾客折扣 + 退回 + 折让)
- 毛利润 = 净销售 - 销售成本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营业利润 = 毛利润 - 营业费用
- 息税前利润 = 营业利润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 纯利 = 息税前利润 - 利息支出 - 税 = 税前利润 - 税
- 纯利 = 净销售 - 销售成本 - 营业费用 + 营业外利润 - 利息支出 - 税
- 营业外利润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 ^ IFRS各業適用損益表科目名稱、定義及編號 (PDF). 行政院主计总处 (报告) (中文(台湾)).
这是一篇关于会计学的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