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式炮戰車
一式炮戰車 (日語:一式砲戦車)是日本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用九七式中戰車改裝的一種驅逐戰車,主要用於反坦克作戰。
一式炮戰車 | |
---|---|
類型 | 驅逐戰車 |
服役記錄 | |
使用方 | 大日本帝國陸軍 |
生產歷史 | |
生產商 | 日立龜有工廠 |
製造數量 | 124輛 |
基本規格 | |
操作人數 | 5人 |
「一式砲戰車」一般為裝甲兵稱呼的名稱,砲兵稱之為「一式七釐半自走砲」。正式名稱為Ho-Ni I( ホニI )「一式自走砲(一式七釐半自走砲)」,原本就是隸屬砲兵的裝備[1]。
開發
編輯一式炮戰車於1939年開始研發,在九七式中戰車的車身裝上九O式野戰炮。該車採用開放式戰鬥室,乘員只有正面和兩側有鋼板保護。1941年由日立龜有工廠生產出原型車,同年10月開始在陸軍野戰砲兵學校作實驗測試[2]。
雖於1941年制式化,但因生產能力不足,到1942年才開始量產。Ho-Ni I跟 Ho-Ni II(一式十釐自走砲)加起來共生產138輛(也有資料說是124或55輛)Ho-Ni I單獨生產量推測有50輛以上[2]。
性能
編輯一式炮戰車全長5.9米、寛2.23米、高2.29米。主砲為改良版的九O式野戰炮。備彈量有24發。在戰鬥時由拖車做彈藥補充。車體為九七式,但刪除了旋轉砲塔和車體機槍。戰鬥室為開放式。車體前部額外鉚接了16毫米的裝甲,並在前部、兩側均配備了砲盾。裝甲厚度為正面41毫米、側面25毫米、背面20毫米、頂部16毫米、底部8毫米,砲盾正面50毫米、側面12毫米。裡面配備了吊架,用於搭載主砲。重量為14.7噸、加上炮彈為15.9噸。發動機為三菱重工製風冷式柴油發動機(170馬力),時速38公里。航程為210公里[2]。
使用國家
編輯一式炮戰車參與過菲律賓爭奪戰。當M4坦克出現時。日軍派出一式炮戰車增援菲律賓,在運送途中船隻在馬尼拉灣被美軍擊沉,當中的一式炮戰車全部沉落大海[2]。
第十四戰車聯隊也有一式炮戰車參與緬甸戰役[2]。其餘的一式炮戰車則大多部署在日本本土為本土決戰作準備,直到日本投降也沒太多的參戰機會,二戰後有一輛一式炮戰車被美國人拿走,現於馬里蘭州阿伯丁坦克博物館。
參考資料
編輯註腳
編輯書籍
編輯- 上田信. 日本戰車隊戰史. 由何, 永勝翻譯. 星光出版社. ISBN 957-677-652-X.
相關條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