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第

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

劉光第(1861年6月18日—1898年9月28日),原名光謙德星裴村、又號古愚吉六四川富順南趙化鎮西街風景間處人,祖籍福建武平客家人,清末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劉光第
劉光第


大清刑部主事
籍貫 四川富順縣
族裔 漢族
原名 劉光謙
字號 字德星,號裴村,又號古愚、吉六
出生 咸豐十一年五月十一日(1861年6月18日)
四川富順縣
逝世 光緒二十四年八月十三日(1898年9月28日)
京師菜市口法場
配偶 聘郭氏、張氏;娶張氏
親屬 父劉宗準,母王氏;胞弟劉光華
出身
  • 廩生民籍
  • 光緒八年壬午科四川鄉試第十六名
  • 光緒九年癸未科會試中式第二百四名
  • 保和殿覆試二等第一百一名
  • 光緒九年癸未科殿試二甲第八十八名進士出身
  • 朝考第三等第十一名
著作
  • 《介白堂詩文集》

生平 編輯

光緒九年(1883年)癸未科殿試二甲第八十八名進士,同年五月,著以主事分部學習[1],任刑部主事。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入保國會。因參與維新變法,被慈禧太后處斬[2]。與譚嗣同林旭楊銳楊深秀康廣仁等人並稱戊戌六君子

著作 編輯

有《介白堂詩文集》存世。多愛國傷感時事。

墓葬 編輯

劉光第慷慨就義後。由同鄉四川進士李徵庸收其屍,運回富順縣[3],埋葬於富順縣山中,後轉葬於富順縣烈士陵園(位於富順西湖旁五虎山上),有塑像。劉光第墓現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註釋 編輯

  1.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一百六十三):光緒九年癸未五月。庚辰朔……呂炎律、劉尚倫、陳鴻綬、饒昌麟、蔡卿雲、王永年、朱紫佐、陳咸慶、盧聿炳、陳阜嘉、李春元、黃傳禮、張銘坤、方鑄、陶福祖、孫傳奭、胡治銓、陳日新、於耿光、徐定超、承蔭、裕連、朱占科、張琯生、劉光第、謝化南、王金鎔、徐謙、錫恩、劉子煥、來維禮、陳毓光、汪景星、左盛均、楊傳書、尤蘭芳、孫崇墉、顧厚焜、張嘉猷、汪如練、武朝勛、彭琨生、丁壽鶴、江昌燕、葉大烜、齊學瀛、劉家模、陳增玉、曹步雲、汪汝綸、鄧福初、李世祥、王荃、戚善勖、李浚、何息深、歐陽鈞、楊履晉、雷祖迪、張九章、定成、陳槐林、任宗泰、賴清鍵、李瀛瑞、郝耀昂、章法護、謝輔濂、繆介臣、殷瑞生、程景明、竇渥之、張荀鶴、李秉瑞、梁莘、余連萼、劉保厚、李揚宗、李經野、周安、包宗經、孫宗緯、趙湘洲、聶興圻、黎大鈞、葉士荃、俱著以主事分部學習。
  2. ^ 《清史稿·卷四六四》:劉光第,字裴村,四川富順人。光緒九年進士,授刑部主事。治事精嚴,因讞獄忤長官,遂退而閉戶勤學,絕跡不詣署。家素貧,而性廉介,非舊交,雖禮饋弗受。獨與楊銳善。通周官、禮及大小戴禮記。其應召也,亦以陳寶箴薦,然非其素志,將具疏辭,川人官京朝者力勸之。一日,召見,力陳時危民困,外患日迫,亟宜虛懷圖治,上稱善。惟時言路宏啟,臣民奏事日數百計,光第竟日批答,簽識可否,以待上裁。退語所親曰:「吾終不任此,行當亟假歸矣!」未一月而禍作,光第自投獄。臨刑,協辦大學士剛毅監斬,光第詫曰:「未訊而誅,何哉?」令跪聽旨,光第不可,曰:「祖制,雖盜賊,臨刑呼冤,當復訊。吾輩縱不足惜,如國體何!」 剛毅默不應,再詢之,曰:「吾奉命監刑耳,他何知?」獄卒強之跪,光第崛立自如。楊銳呼曰:「裴村,跪!跪!遵旨而已。」乃跪就戮。著有介白堂詩文集。
  3. ^ 「當先大夫之聞信至京也,親友中咸勸勿自投羅網。先大夫曰:『朋友有難,袖手旁觀,吾不為也』,及趨至菜市,六君子已被戮,先大夫哭於屍側。當事者查問姓名而去,人咸為先大夫危,先大夫不顧也,仍為之經理其喪。除劉、楊當天收屍外,其餘四君子無人敢來探視,聞二三日後始有人為之收斂焉」,李準,《戊戌政變劉楊二君事略》

延伸閱讀 編輯

[]

 清史稿/卷464》,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參考文獻 編輯

  • 《清史稿》
  • 《大清德宗景皇帝實錄》
戊戌六君子
譚嗣同 · 林旭 · 楊銳 · 楊深秀 · 劉光第 · 康廣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