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麟(—1876年),瑞圃兀扎拉氏,滿洲正藍旗人,清朝官員,歷任內閣中書侍讀、甘肅蘭州道鎮迪道哈密辦事大臣等職。

生平 編輯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文麟考取內閣中書,後來改任侍讀咸豐八年(1858年),文麟出任甘肅蘭州道,後調任鎮迪道[1]

同治年間,西北爆發回民起義。同治三年(1864年),回族阿訇妥得璘在烏魯木齊綠營回族提標參將索煥章的支持下相繼攻占烏魯木齊迪化城鞏寧城,自立為「清真王」。同治四年(1865年),文麟上奏狀防守奇台,被同治帝誇獎知大體。文麟曾暗中派遣武裝練勇攻克回軍屯糧的濟木薩,獲得一萬多石糧食。後索煥章部竄至瑪納斯,分兵劫掠阜康吐魯番迪化,文麟分兵扼守要隘,並上疏請求援軍。清廷詔令其嚴守濟木薩,但援軍未至,哈密和奇台便相繼被索煥章部占領。文麟立即與巴里坤領隊大臣訥爾濟合兵進攻索煥章部,聽說叛軍在東路集結,便派佐領恆昌率軍前往攻擊,在奎蘇被叛軍擊敗。而後文麟自請到前線作戰。同治帝發怒,訶責文麟,清廷以擅離職守的罪名將其降二級調用[1]

不久,清廷下詔令讓文麟以藍翎侍衛充任哈密辦事大臣。文麟率部收復哈密,並抵抗住了馬金貴白彥虎的先後圍攻。同治五年(1866年),文麟母親去世,應丁憂改為署任。同治六年(1867年),肅州回軍竄至玉門,文麟率軍與之在紅柳灣交戰,將之擊敗。回軍再次大舉進犯哈密城關,文麟督軍嚴守,伺間出擊順利解除叛軍圍困。其後,文麟大舉籌措屯田,修葺廬舍,訓練軍士。守喪期滿除服後,以頭等侍衛補任哈密辦事大臣。文麟招攬哈密民團首領孔才,將其麾下的二百練勇編入軍隊,派遣到古城興修屯田建築堡壘。文麟後來又收攬徐學功民團的二千多散勇,也讓其在古田、濟木薩兩地屯田耕戰,使兩地屯田得以大幅發展。此後,數次與妥明、馬明、白彥虎交戰,均取得勝利[1]

同治十二年(1873年),肅城回軍數次出關進犯哈密東山,文麟命令魏忠義出城駐防塔爾納沁堡,分別扼守各大關隘,剿撫馬賊,擒得回軍戰馬59匹。不久,魏忠義部被回軍大敗,文麟上述引咎辭職,被清廷寬宥,於是文麟更加奮進,率部進擊回軍,成功守住危急的哈密城。同治帝降敕褒嘉,加封其為副都統銜。同治十三年(1874年),白彥虎援肅州,潰退至安西敦煌玉門,文麟派騎兵前往追剿,白彥虎率部逃遁進山區,肅州回亂被徹底肅清。清廷則詔令張曜等部馳赴哈密,會同文麟進剿白彥虎[1]

光緒二年(1876年),文麟在任上去世,據稱因其生前與士卒同甘共苦,去世時全營將士都慟哭失聲。明春富勒銘額先後上書向清廷介紹文麟的功績,清廷予以褒獎撫恤,讓其附祀於新疆哈密專祠[1]

相關 編輯

同治年間,文麟派人將鎮西府的唐代姜行本紀功碑運至天山關帝廟,並修築碑亭設置柵欄予以保護[2][3]

參考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趙爾巽等.   卷454. 清史稿. 維基文庫. 1929 (中文). 
  2. ^ 戴良佐. 西域碑铭录. 新疆人民出版總社新疆人民出版社. 2013: 39–42. ISBN 9787228152544. 
  3. ^ 朱玉麒. 瀚海零缣——西域文献研究一集--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丛刊. 中華書局. 2019: 16–20. ISBN 978-710114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