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

波兰末代国王

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波尼亞托夫斯基波蘭語Stanisław August Poniatowski,1732年1月17日—1798年2月12日),末任波蘭國王立陶宛大公(1764年-1795年)。原名斯坦尼斯瓦夫·安東尼·波尼亞托夫斯基Stanisław Antoni Poniatowski)。他是克拉科夫城主斯坦尼斯瓦夫·波尼亞托夫斯基康斯坦西雅·尼·加托里斯卡的兒子 [1]米哈烏·耶日·波尼亞托夫斯基(於1784年-1794年任波蘭樞機主教,波蘭大主教)的哥哥,王子約澤夫·波尼亞托夫斯基的叔叔(1763年-1813年)。

斯坦尼斯瓦夫二世·奧古斯特
Stanisław II August
波蘭國王
立陶宛大公
統治1764年9月7日-1795年1月7日
加冕1764年11月25日
前任奧古斯特三世
繼任君主制被箝制
瓜分波蘭
出生(1732-01-17)1732年1月17日
波蘭立陶宛聯邦沃臣
逝世1798年2月12日(1798歲—02—12)(66歲)
俄羅斯帝國聖彼得堡
安葬
配偶伊爾茲別塔·希德羅斯瓦卡
子嗣斯坦尼斯瓦夫·格拉波斯基
伊莎貝拉·格拉波斯卡
亞歷桑德拉·克拉西卡
康斯坦西雅·澤凡諾娃
米哈烏·希綽奇
王朝波尼亞托夫斯基家族
父親斯坦尼斯瓦夫·波尼亞托夫斯基
母親康斯坦西雅·尼·加托里斯卡

王銜 編輯

根據波蘭1791年憲法,其正式頭銜為: 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蒙上帝的恩典和人民的意願,為波蘭國王羅塞尼亞普魯士馬佐夫舍薩莫吉希亞基輔沃里尼亞波多里亞波德拉齊亞英語Podlachia利沃尼亞斯摩棱斯克西維利亞切爾尼戈夫大公(波蘭語:Stanisław August, z Bożej łaski i woli narodu Król Polski, Wielki Książe Litewski, Ruski, Pruski, Mazowiecki, Żmudzki, Kijowski, Wołyński, Podolski, Podlaski, Inflantski, Smoleński, Siewierski i Czerniechowski,英語:Stanisław August, by the grace of God and the will of the people King of Poland and Grand Duke of Lithuania, Ruthenia, Prussia, Mazowsze, Żmudź [Samogitia], Kiev, Wołyń [Volhynia], Podole, Podlasie, Livonia, Smolensk, Severia and Chernihiv)。

生平 編輯

 
選舉中的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貝爾納多·貝洛托
 
《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遭綁架》,於1771年畫

當選波蘭國王前(1732年-1764年) 編輯

波尼亞托夫斯基於1732年生於白俄羅斯沃臣。在1752年,20歲的波尼亞托夫斯基當選眾議院議員。這時,波尼亞托夫斯基已通過演講引起了別人的注意。

但是他仍欠缺讓他的家族和波蘭權貴搭上線的資本。1755年,他終於和派去俄羅斯聖彼得堡為英國大使查爾斯·漢伯里·威廉服務的恰爾托雷斯基家族相聯繫。同年,波尼亞托夫斯基憑藉俄國女皇伊利沙伯和司法官比斯徒佐夫-魯明的影響,進入了俄羅斯宮廷擔任薩克森大使。

在26歲時,他遇見並憑藉英俊的外貌成功地吸引了已婚的葉卡捷琳娜二世,後者在未來登基成為俄羅斯女皇。

1755年,波尼亞托夫斯基是立陶宛籍斯多尼克(斯多尼克為照管皇室圖表的官員)和後來的普澤梅斯基的領導

當選波蘭國王(1764年-1795年) 編輯

當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三世於1763年10月去世之後,波蘭立陶宛聯邦開始了選舉國王的談判。1764年9月7日新國王選舉大會召開時,在強大的俄羅斯支持下,雄心勃勃的,32歲的波尼亞托夫斯基當選波蘭立陶宛聯邦國王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也支持這項選舉,以換取女沙皇嘉芙蓮大帝的外交援助)。

在1764年11月25日,在華沙舉行了一次正式的加冕儀式。新國王的家族里的親戚本來支持另一個侄子,王子亞當·卡齊米日·恰爾托雷斯基登上王位,但是恰爾托雷斯基拒絕尋求公職,因此新國王在恰爾托雷斯基家族(Czartoryski)的支持下登基,同時壓下對立派的波托茨基家族(Potocki)的反對意見。

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作為他現在的自稱,也被一些人稱為「Ciołek」(源於他的布洛克徽章)。他開始了經濟改革,並訓練出一批優秀的文官;他使用了家族的改革計劃,並一直沿用到1766年和他的親戚發生爭吵的時候。

作為國王,波尼亞托夫斯基事實上同意俄羅斯軍隊在1768年至1772年間對巴爾聯盟的鎮壓。在1770年,狂熱天主教的巴爾聯盟委員會宣佈他被推翻。1771年,波尼亞托夫斯基在被聯盟成員綁架後,遭到短暫關押並帶到華沙外。俄、普、奧三國以保護所屬教派的名義,趁機第一次瓜分波蘭

雖然他抗議俄、普、奧三國的第一次瓜分(於1772年),但是他無法左右這件事,並遭到波蘭的權貴無情的反對。

1789年激進的雅各賓黨法國大革命的過火,甚至導致很多歐洲國家(法國自己,俄羅斯,奧匈帝國,德意志國家,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英格蘭,被俄羅斯「捆綁」到1918年的波蘭,等等)對於新興資產階級的非常保守的立場,這種立場直到1848年,這些國家中的很多國家甚至到更晚才消失。

此外,波尼亞托夫斯基不得不安排他依賴的德國駐俄大使奧托·馬格納斯·馮·斯坦博格

約在1789年他與情婦伊爾茲別塔·希德羅斯瓦卡英語Elżbieta Szydłowska(1748年-1810年)秘密地完成貴庶通婚,但是他對外宣稱自己終生未婚,因此沒有合法子嗣。伊爾茲別塔英語Elżbieta Szydłowska的第一個丈夫揚·耶日·格拉波斯基是全立陶宛軍隊督察,她與國王育有二個兒子,麥可·格拉波斯基英語Michal Grabowski(1773-1812年)與伯爵斯坦尼斯瓦夫·科勒普尼奇-格拉波斯基(1780年-1845年卒於德累斯頓),都是在兩人結婚前外遇所生。

波尼亞托夫斯基的次子斯坦尼斯瓦夫,首先與瑟西利亞·德姆波斯卡(1787年12月19日-1821年1月17日)結婚,然後與女伯爵茱莉亞·加別洛結婚;他離開了子女,他的後代是伯爵科勒普尼奇-格拉波斯基。他和國王父親一起行動,希望加強國王的權利,實行必要的改革。

趁着1788年後俄國忙着與瑞典土耳其大戰的絕佳良機,無外力干涉的波蘭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並成功與普魯士締結軍事同盟,替改革爭取到不錯的安全保障。僅僅在1788年-1792年的四年眾議院,國王和很多集中在愛國黨改革者投了他的很多意見,並和他們在1791年5月3日共同撰寫憲法。過程中獲得恰爾托雷斯基家族(Czartoryski)與波托茨基家族(Potocki)主支的支持,兩大家族的要員難得放下長年的鬥爭,攜手合作。

 
斯坦尼斯瓦夫二世,由約翰·巴普提斯特·馮·蘭丕於1788年後畫

在眾議院宣誓堅持新通過的憲法前的,波尼亞托夫斯基的雄辯演講令他的聽眾流下眼淚。

後來不久,不少波蘭貴族成立反動的塔戈維查聯盟(由波托茨基家族支系的斯坦尼斯瓦夫倡導組成),要求推翻五三憲法、恢復自由否決制,並抵制國王與恰爾托雷斯基家族的集權政策。該聯盟主動向俄國求援,請求派遣俄軍來摧毀憲法;這對俄羅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來說正中下懷,1792年第六次俄土戰爭一結束,俄軍立刻進攻波蘭並要求廢除憲法,爆發1792年波俄戰爭

本來和波蘭締結同盟的普魯士,卻在此時背叛了盟友,放棄協防波蘭的承諾。經過一系列頗有斬獲但前途渺茫的戰役,波尼亞托夫斯基聽取了胡戈·科翁塔伊和其他人的建議,放棄五三憲法並命令僅存的波軍加入塔戈維查聯盟。但是,受命和俄國作戰的波蘭大將塔德烏什·柯斯丘什科,以及國王自己的侄子——王子約澤夫·波尼亞托夫斯基卻堅決護憲,拒絕加入塔戈維查聯盟。兩人連同所有軍官,集體辭職(只有一名軍官例外),於是塔戈維查聯盟的軍隊兵不血刃地進入華沙,波俄戰爭同時結束。

波俄戰爭結束後,俄羅斯和普魯士於1793年第二次瓜分波蘭 (此次奧地利哈布斯堡帝國沒有參與)。原本俄國向國王與塔戈維查聯盟承諾:只要廢除五三憲法,俄軍必會保障波蘭的國土安全。現在俄國背信毀約地再次瓜分,國王與塔戈維查聯盟除了呼喊受騙上當,也沒有辦法改變任何結果。

 
斯坦尼斯瓦夫的禮劍,可以再國王加冕時的畫看見(),並花在了這幅畫上(

第三次瓜分波蘭後(1795年-1798年) 編輯

在第三次瓜分波蘭後,斯坦尼斯瓦夫被迫退位(1795年11月25日),去聖彼得堡。在那裏,作為一個沒被關進監獄的囚犯,他靠他的舊情人葉卡捷琳娜二世(死於1796年)的養老金度日,並在債台高築的情況下死去。他被葬在聖彼得堡聖嘉芙蓮天主教堂

在1938年,他的遺體被轉移到他出生的地方,沃臣的一個教堂,在1995年,轉移到了華沙聖約翰大教堂。1791年5月時,他曾在此教堂為他贊同的憲法通過而慶祝。

評價 編輯

國王斯坦尼斯瓦夫二世依然是個有爭議的人物。他被一些人(保守派貴族)指控統治專制,廢除了貴族的自由,希望天主教會垮台;其他人(自由派、愛國黨)指他軟弱優柔,順從俄國並最終叛國,尤其是在他加入塔戈維查聯盟之後。

然而,他使文化和教育領域前進了一大步。他建立了支瓦利大學(或「騎士學校」),從1765年開辦到1794年,校友包括塔得烏什·科希丘什科;以及國民教育委員會(1773年),是世界上第一個教育委員會。在1765年,他幫忙開辦了監督報和波蘭國家大劇院。他主持了著名的波蘭「星期四晚餐」,這是波蘭首都最輝煌的政府職能。它支持建立製造業,開發礦產。他改造了華沙皇家城堡,建立優雅的皇家浴池公園,這是華沙最浪漫的公園。他也建立了畫廊和雕刻室。

祖先 編輯

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家族
 
 
 
 
 
 
 
 
 
 
 
 
 
 
 
 
 
 
8. 揚·波尼亞托夫斯基
 
 
 
 
 
 
 
 
 
 
 
4. 弗朗西斯克·波尼亞托夫斯基
 
 
 
 
 
 
 
 
 
 
 
 
 
 
9. 加德維佳·瑪謝約弗斯卡
 
 
 
 
 
 
 
 
 
 
 
2. 斯坦尼斯瓦夫·波尼亞托夫斯基
 
 
 
 
 
 
 
 
 
 
 
 
 
 
 
 
 
5. 海倫娜·涅弗亞羅夫斯卡
 
 
 
 
 
 
 
 
 
 
 
 
 
 
1. 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波尼亞托夫斯基
 
 
 
 
 
 
 
 
 
 
 
 
 
 
 
 
 
 
 
 
12. 米哈烏·耶日·恰爾托雷斯基
 
 
 
 
 
 
 
 
 
 
 
6. 卡茲梅爾茲·恰爾托雷斯基
 
 
 
 
 
 
 
 
 
 
 
 
 
 
13. 喬安娜·維羅妮卡·奧萊德茲卡
 
 
 
 
 
 
 
 
 
 
 
3. 康斯坦西雅·尼·加托里斯卡
 
 
 
 
 
 
 
 
 
 
 
 
 
 
 
 
 
14. 揚·安德熱·莫爾茲提恩
 
 
 
 
 
 
 
 
 
 
 
7. 伊莎貝拉·伊爾茲別塔·恰爾托雷斯基
 
 
 
 
 
 
 
 
 
 
 
 
 
 
15. 瑪麗·嘉芙蓮·戈登
 
 
 
 
 
 
 
 
 
 

畫廊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據當時的聲明,他的父親斯坦尼斯瓦夫是波蘭立陶宛聯邦軍事指揮官卡齊米爾茨·揚·薩佩哈和不知名的猶太女子的婚生子,被弗朗西斯科·波尼亞托夫斯基通過;耶日·洛耶克Dzieje zdrajcy卡托維茲,1988年,ISBN 83-216-0759-4, p. 189.
  2. ^ (英文) 被盗吻. hermitagemuseum.org. 2003 [2008-02-21]. [永久失效連結]
  • 揚·卡賓斯基, 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統治的時代的回憶Recollections of the Times of Stanislaw Augustus(波蘭文),克拉科夫,1899年
  • 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時代的秘密Mémoires secrets et inédits de Stanislas Auguste),萊比錫,1862年
  • 斯坦尼斯瓦夫和王子約瑟夫,根據他們的私人信件Stanislaw and Prince Joseph Poniatowski in the Light of Their Private Correspondence),法國,布羅尼斯勞·登賓斯基在波蘭編寫,利沃夫,1904
  • R.N.貝恩,波蘭末代國王和他的時代The Last King of Poland and His Contemporaries),1909年
  • 亞當·札莫伊斯基波蘭之路:波蘭人和他們的的文化一千年的歷史The Polish Way: a Thousand-Year History of the Poles and Their Culture),紐約,希波完瑞涅圖書,1994年
  • 亞當·札莫伊斯基,波蘭末代國王Last King of Poland),紐約,希波完瑞涅圖書,1997年
  • 波尼亞托夫斯基的日記和信件,多年來放置於俄羅斯外交部,公開於1908年歐洲新聞伊弗洛里通報

外部連結 編輯


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
出生於:1732年1月17日逝世於:1798年2月12日
統治者頭銜
前任者:
奧古斯特三世
波蘭國王
1764年–1795年
繼任者:
瑪麗亞·特蕾西亞
加利西亞和洛多梅里亞國王
繼任者:
腓特烈·奧古斯特一世
華沙公爵
繼任者:
腓特烈·威廉三世
波森大公
繼任者:
亞歷山大一世
波蘭會議王國
立陶宛大公
1764–1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