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脫
碗脫,又稱碗托、碗團[1]、碗坨[2],是山西省中部、陝西省北部、河北省西南部及北部、天津市薊州區等地一帶常見的一種小食,在山西的平遙、呂梁、陝北等地叫碗脫,亦稱為「灌腸」。以柳林縣溝門前為代表的「柳林碗團製作技藝」2009年成為山西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以蕎面為主料,形狀似燒餅,而中間稍厚,四周略薄。
碗脫冷食時輔以佐料,以蒜、醋為主,以及鹽、辣醬,再滴幾滴香油(薊州碗坨則以芝麻醬作料),食之涼爽、利口、香辣適中。熱食應切塊,以豬油烹炒,佐以蒜、醋,食之清香可口。
製作方法
編輯- 原料:精細蕎面、精鹽。
- 工藝:用水和面時由硬到軟、由稠到稀,用手漸漸掌出其精,然後將稀麵湯攤入碟中,上籠猛火蒸熟,晾涼即成。
參考資料
編輯這是一篇與食物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