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
遼東在現代漢語中多指中國東北的遼東半島,是位於遼寧最南部在大遼河和鴨綠江河口之間的一個半島,將渤海的遼東灣與黃海的西朝鮮灣分開。而在中國歷史上,遼東範圍大於遼東半島,指的是遼澤以東(遼澤是歷史上遼河以西、醫巫閭山以東曾長期存在的一片大沼澤,大致在現今的新民、遼中、台安、盤山、北鎮之間),大概對應現在遼寧省在遼河以東、鐵嶺開原以南包括千山山脈的地區,是古代漢族地區最東方的組成部分[1][2]。
歷史
編輯隋唐以前
編輯夏商時代,遼東地區屬於冀州地區,西周時遼東從冀州割出,改立幽州[3]。周武王四年,箕子至「則教民以禮義、田蠶、織作」,為遼東帶來了中原的文化和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生產發展及文化融合。
漢族政權多設置遼東郡管轄今中國東北,遼東郡的設置始於戰國時期燕國。燕昭王二十八至三十三年(約公元前284年至公元前279年),燕國派大將秦開卻東胡、拒箕子朝鮮,設置遼東郡,同時置襄平縣,郡、縣治地均在襄平城(今遼陽市老城區),轄今遼寧大凌河以東。
公元前222年,燕國終被秦吞併。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全國分為36郡,遼東郡仍沿襲燕國郡制,郡府設在襄平縣。
秦朝滅亡後,一度由項羽的將領韓廣在此建國,稱為遼東國,包括秦朝的遼東郡、遼西郡、右北平郡。
兩漢時期沿襲秦制也設置遼東郡管轄遼東地區,但是西漢時東北亞大多數事務由後來被稱為漢四郡的樂浪郡,玄菟郡等管轄。如扶餘國屬於東漢的屬國,據後漢書記載,扶餘國行政區劃本來隸屬玄菟郡,漢獻帝時,其王求改屬遼東郡(後漢書/卷85)。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中原少安,而遼東郡偏居東北,則得以振興,此時襄平城的規模宏大,很多中原閥閱士人避難於此,城內外居住人口達到30餘萬人。189年,遼東太守公孫度(襄平人)自立為遼東侯,稱平州牧,分遼東郡為遼東、中遼、遼西三郡,遼東郡領襄平、居就、安市等8縣。公孫度之孫分公孫淵執政後,自立為燕王,置百官有司,不久稱藩於東吳孫權。魏景初二年(238年),司馬懿奉命率軍討伐公孫淵,同年公孫氏割據政權被消滅,遼東郡併入魏國版圖。魏在原公孫氏控制地區設平州(仍治襄平城),轄遼東等5郡。在襄平設東夷校尉,統管高句麗等東夷民族。曹魏時遼東郡轄9縣,襄平為首縣。後平州合併於幽州。
晉武帝泰始十年(274年),復置平州,轄遼東、玄菟、昌黎3郡。又設護東夷校尉,平州刺史兼護東夷校尉,管理自平州以北至今黑龍江流域東北大陸及朝鮮半島各民族。晉朝咸寧三年(277年)封司馬蕤為遼東王,遼東郡改為遼東國。六年後,復為遼東郡。晉大興二年(319年)鮮卑族慕容廆建前燕,攻陷遼東郡,佔據襄平,並把遼河以東地區劃為遼東屬國,治所在襄平。前燕時期,平州下轄遼東、遼西等10郡。東晉咸和八年(333年),慕容廆死,子慕容皝襲遼東郡公,後自稱燕王。東晉太元五年(380年),前秦滅前燕,遼東歸前秦管轄。
公元384年,慕容皝子慕容垂起兵復國,是為後燕。東晉末,北方高句麗族興起。公元404年(東晉元興三年)高句麗據有遼東之地,改襄平城為遼東城。襄平一名至此廢除。後燕地入高句麗。北燕又喬置遼東郡於今遼寧西部。
北魏太延元年(435年),高句麗高璉派使臣進貢於北魏,北魏拜璉都督遼海諸軍事,為遼東郡公,高句麗王。公元492年,魏以高句麗王雲都督遼海諸軍事,為遼東郡開國公。公元519年高句麗王雲卒,以世子安為遼東郡開國公、高句麗王。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年),封高句麗王陽為遼東郡開國公,遼東王。北齊後廢遼東郡,高句麗短期處於實際獨立地位。此時遼東城城廓位置和規模與西漢時期相同。由前燕至南北朝末期近300年間,遼東地區先後由前燕、前秦、北魏、北齊、北周等王朝統治。
高句麗時期
編輯隋朝的統治者認為「高麗之地,本孤竹國也。周代以之封於箕子,漢世分為三郡,晉世亦統遼東。今乃不臣,別為外域,故先帝疾焉,欲征之久矣」(《隋書·裴矩傳》 也有文獻表明高句麗人自稱為遼東人,遼東也是高句麗國的代稱,很多高句麗人的稱為「遼東平壤人」、「遼東三韓人」 。[4]
唐代時期
編輯唐朝裴矩、溫彥博等大臣也提出「遼東之地,周為箕子之國,漢家玄菟郡耳!魏、晉已前,近在提封之內,不可許以不臣」。(卷61) 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唐軍攻陷平壤,高句麗滅亡,唐朝在平壤設安東都護府,管轄9個都督府,42個州,100個縣。公元676年,安東都護府遷至遼東城。
遼金時期
編輯遼開泰(公元1012—1020年)中,遼聖宗伐高麗,以俘戶置高州,又以其中三韓遺員置三韓縣,屬中京道。金屬北京路大定府,址在今之內蒙古赤峰市東。
元明清時期
編輯元朝時在遼陽設置遼陽行省,管轄今中國東北、外東北、朝鮮半島東北部以及濟州島等。
明朝時,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一起屬於山東承宣布政使司,遼東半島以北設置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管轄包括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在內的土地。
清朝時,為保護滿族固有習俗和本民族利益而禁止或限制漢人在東北地區活動[5],北鎮所在的遼東地區被割出漢地,用柳條邊圈起,並禁止漢族移民進入遼東地區長達180餘年[6]而其餘漢族地區則組成漢地十八省。至公元1840年以後,因內憂外患日益嚴重,清政府不得不對東北開禁[7]。
三韓與遼東
編輯三韓一般為古代朝鮮半島南部的馬韓、辰韓、弁韓之總稱,後泛指朝鮮。但是在一些漢人史書或者小說筆記中也常指代遼東漢族、朝鮮族等。
在唐朝時一些投靠唐朝的高句麗族或者靺鞨族將領也在歷史上被稱為「三韓貴種」,如李多祚。遼開泰(公元1012—1020年)中,遼聖宗伐高麗,以俘戶置高州,又以其中三韓遺員置三韓縣,屬中京道。金屬北京路大定府,址在今之內蒙古赤峰市東。顧炎武《日知錄·外國·三韓》條謂:「今人謂遼東為三韓者,……原其故,本於天啟初失遼陽以後,奏章之文遂有謂遼人為三韓者,外之也。今江人乃以之自稱,夫亦自外也矣。」
「古營州」人,「三韓人」在遼金以後的中國東北文人筆下乃指遼東。清以來,常以「三韓」作遼東之代稱。如曹寅祖籍遼陽,韓炎《有懷堂文稿》卷六《織造曹使君壽序》謂「以余所見,三韓曹使君子清,乃誠善讀書者」,可為例證。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明實錄·神宗·卷五百五十二》:「勑遼東廵按御史提問清河遊擊馮有功責其啟邊釁之罪也。初,清河與奴酋隣,以金石臺為界,舊禁不許漢人出境,有功以協營採木孤山堡葺軍丁房,遂私縱軍民出金石臺採運木值,奴酋瞰知,邀殺四十餘人,遼東督撫移文詰責之,奴酋悔罪認罰,獻生事部夷十人梟斬漢境上,至是督撫諸臣以奴酋陽順陰逆為禍方深,但有功營利釁當正其罪,上是之。」
- ^ 《明實錄·神宗·卷五百九十》朝鮮國王李暉疏奏:「.....胡人傳說奴酋父子共議曰:『朝鮮、北関宰賽皆助兵南朝,今北関及宰賽皆已破滅,惟朝鮮尚在,不可置朝鮮于後而先犯遼東。』又聞密議於迤東牛毛寨、萬遮嶺多遣兵馬防守,仍造作攻城、長梯。各胡仍說:『今冬不搶遼東,先向寬奠、鎮江等處。』臣惟奴賊敢讐天朝,藐視小邦,先通書肆其驕喝,小邦既不能斬使焚書,姑令邊臣荅諭。厥後伊又送兇書,悖逆狂戾有不忍言。茲者惡稔滋張哄脅愈甚,既陷開鐵,旋吞金白,專覬遼陽而或慮小邦掣其後,必欲先事蹂躪,今據牛毛兩路之造梯、部下諸胡之傳說,無非專意小邦,小邦甚敗之餘,剪焉不振藩籬將撥門庭莫保,況天朝之寬奠、鎮江等處與小邦之昌城、義州諸堡隔水相望而邈處邊頭,孤危特甚.......賊若從靉陽境上鴉鶻関取路遶出鳳凰城裏面,其間既無關嶺之扼,一日長驅或犯寬奠一帶、或搶小邦昌城等處,則各該地方無暇嬰壘,殆莫自保內而遼左八站外,而江東一城彼此隔斷聲援阻絕,無復唇齒之勢盡為豺豕之塲,言念及此,小邦之所以不遑嫠卹而惟以漢邊牧圉為憂者也,伏願聖慈察臣疏內情節,亟詢部議確定廟算,急調大兵來駐寬鎮等地方,仍與小邦迭成犄角以重関防之鈐轄以絕狡虜之窺覦,如或賊徑侵小邦便添遼鎮諸兵趁期來援,克終庇保之隆恩俾固屏翰之舊業。」
- ^ 《漢書·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殷因於夏,亡所變改。周既克殷,監於二代而損益之,定官分職,改禹徐、梁二州合之於雍、青,分冀州之地以為幽、並。
- ^ "朝鮮半島與「遼東」的關係",楊軍[失效連結]吉林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3年。
- ^ 浅谈清代对东北的封禁政策.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5月28日).
- ^ 柳边封禁.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7).
- ^ 走进历史的柳条边. 吉林日報. [2008-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