邲之戰,指中國春秋時期,晉國楚國於西元前597年在邲(今河南滎陽東北)發生的一場大戰。

邲之戰
日期前597年
地點
邲(今河南滎陽東北)
結果 楚國大勝,大敗晉軍,成就霸業。
參戰方
晉國 楚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中軍將荀林父
上軍將士會
下軍將趙朔
司馬韓厥
先縠
荀首
趙括
趙同
楚莊王
令尹孫叔敖
中軍帥:沈尹
左軍帥:子重
右軍帥:子反
公子穀臣
連尹襄老
潘黨
兵力
不詳 不詳
傷亡與損失
不詳 不詳

泌水入滎陽稱「蒗蕩渠」,可寫作「兩棠」,所以此戰又可稱為「兩棠之役」。如《呂氏春秋·至忠》和賈誼新書·先醒》都寫作「戰於兩棠」。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簡有《兩棠之役》多種。[1]

背景

編輯

楚國在春秋初期於南方崛起,卻不能稱霸中原,原因是春秋之初先後有齊、晉等諸侯國稱霸;楚國則被排除出中原並被各國視為蠻夷。

前632年,晉楚城濮之戰之結果為晉大勝,不但使晉文公奠定霸主之位,成為與齊桓公齊名的霸主,更一直使楚人耿耿於懷。晉文公身故以後,楚國多次乘機北伐,但晉國當時執政的正卿趙宣子的強權,使楚人依舊不敢跟晉國正面交鋒。趙宣子死後,楚國卻面對當時在其周邊的附庸國叛變,不得不打消北上爭霸的念頭。雖然楚莊王登基以後,楚國進入了空前的盛世,也令各國聞風色變。但趙宣子執政時期,楚國對晉國有很大的顧忌,這時期兩軍從沒有過一次正面的交鋒。趙宣子死前,為了在與楚的爭霸中佔上風,因而立了上軍郤缺為正卿,不久,晉成公亦去世。短短兩年間,晉國失去了趙宣子跟晉成公,晉國國內極度不穩;而楚國以為時機而到,揮軍北上伐鄭。但前後兩次都是無功而還。

開戰

編輯

前598年,晉國元帥郤缺亦去世,楚莊王知道時期而至,於前597年春,率師討伐與晉國結盟的鄭國,攻下其都城,迫鄭襄公與己結盟。而楚軍事後便後退僅僅三十里,目的是等待晉軍到來並與之正面交鋒。

六月,晉國派中軍元帥荀林父救鄭,但到黃河北岸時得到鄭楚已結盟的消息,於是晉軍內部對和戰出現爭議。

兩軍陣容如下:

晉軍

楚軍

經過

編輯

荀林父知道鄭楚結盟,便想領兵回國,主戰的中軍佐先縠不聽指揮:「晉國之所以能夠稱霸,由於軍隊勇敢,臣下盡力,現在救援鄭國卻不敢作戰,這是不夠盡力;大敵當前卻怯戰,這是不夠勇猛。」二話不說率其部屬擅自渡過黃河。中軍大夫趙括、下軍大夫趙同均支持,荀林父和下軍佐欒書等反對無效,不得不率全軍渡河接應。

楚莊王眼見晉軍渡河南下,氣勢磅礴,而且回想多次與晉交手也未能佔得甜頭,也有點害怕。令尹孫叔敖也沒有必勝把握,主張撤兵。但楚莊王之重臣伍參想跟晉軍一決雌雄,向楚莊王進言:「晉國這個正卿(荀林父)剛剛上任,難以集權;他的副手先榖剛愎自負。他們三軍將佐矛盾重重,根本無法有效的調動軍隊。這場戰鬥一旦拉開,晉師必敗!況且敵人的主帥只是臣子,而我們的主帥卻是君王,以君王之尊逃避一個臣子,這是奇恥大辱!」聽罷,莊王決心一戰,並下令已準備南下撤軍的孫叔敖改變行軍方向與晉軍對峙。可是同時也擔心晉國強大,沒十足把握,因此也多次派遣使臣議和。晉軍內部同樣意見不一,荀林父、士會、趙朔等都同意雙方握手言和;先榖、趙同、趙括等好戰派卻同時反對。

此時,晉將魏錡求為大夫未成,趙旃求為未成,因此對荀林父早已心存不滿,因此假借荀林父之名,擅自向楚軍請戰,希望能造成晉軍的失敗。他們兩人在楚軍面前罵陣,激怒了楚軍。兩人之後撤腿逃跑,楚軍從後追趕。荀林父害怕趙旃、魏錡二人有失,派荀罃(智武子)接二人回營。 荀罃戰車一過,疆場之上,黃土瀰漫。潘黨望見遠處飛揚的塵土,以為是晉軍發動了總攻,急忙派人報告:「晉師至矣!」楚國諸將聽聞晉軍已經發起攻勢,深恐楚莊王孤軍深入,軍中最高指揮官令尹孫叔敖下令:「進軍!速速進軍!寧可我們接近敵人,也不能讓敵人接近我們!」於是,楚國主力大軍傾巢出動,戰車馳騁,軍士狂奔,突襲晉軍。

時晉軍對此並無防備,除上軍將士會在敖山設伏應敵外,餘皆很快潰散,被迫強渡黃河逃走。為了打擊敵人最後一支有生力量,楚莊王命親信潘黨率領機動戰車40乘,跟隨唐惠侯攻打晉上軍,上軍將隨會親自斷後,掩護大軍撤退。到了傍晚,晉軍的殘兵敗將潰不成軍,還在喧嚷中撤離,楚莊王下令停止進攻,楚軍進駐於邲。邲之戰塵埃落定,以楚莊王的大勝,晉軍的慘敗而告終。楚莊王沒有乘勝追擊,帶領荊楚將士飲馬黃河。有人勸楚莊王追上去,把晉軍趕盡殺絕。楚莊王說:「楚國自從城濮失敗以來,一直抬不起頭來。這回打了這麼大的勝仗,總算洗刷了以前的恥辱,何必多殺人呢?」

影響

編輯

邲之戰,楚軍大破晉軍,楚莊王「一鳴驚人」,由此開始建立了自己的霸權,被列為「春秋五霸」之一。

參考資料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修訂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1月北京第2版,第29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