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油蟹
醬油蟹(韓語:간장게장),韓國五大名菜之一[1],將未經烹調的生蟹放在醬油中醃製而成,當地民眾喜愛直接將白飯加進蟹蓋內與蟹黃一起伴吃,故這道菜色又名「偷飯賊」[2]。
朝鮮傳統醫學認為螃蟹性寒,有助驅除春溫,醬油蟹於山林經濟、閨閤叢書、是議全書等李氏朝鮮時期的典籍中有所記載。
追源中國蟹醬,這種吃法起源很早,在《周禮》上早有記載。 蟹醬,寫作(中文:蟹胥),是一種把蟹搗爛、鹽藏酒漬而成的調味品。 後來,這種蟹醬做法發展成為了更加複雜的高級蟹醬。清代曾懿的《中饋錄》內記載:用「生蟹」剁碎,以麻油先熬熟冷,並草果、面香、砂仁、花椒末、水姜、胡椒俱為末,再加鹽、蔥、醋等十味入蟹內,拌勻,「即時可食」[3]。
健康風險編輯
如在淡水或河流中生長的螃蟹,容易成為肺吸蟲等寄生蟲的宿主[4],由於醬油蟹的製作過程只是將生蟹放入醬油浸泡醃製,沒有經過任何高溫處理,製作過程並無法殺滅病原體。不少人誤會以為辣椒、蒜頭、豉油、烈酒醃蟹,或事先用醋清洗,可以降低健康風險,但事實上這些處理僅有調味功能。
1970及1980年代,淡水河流及湖泊受肺吸蟲污染問題嚴重,現代市售的生蟹食品以養殖為主,大大減少了寄生蟲大量繁殖的機會,但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控制中心總監何栢良醫生表示,由於製作醬油蟹的過程無法保證如肺吸蟲等寄生蟲或大腸桿菌、金黃葡萄球菌、沙門氏菌等病原體能夠被消滅,而且在運輸過程中也有受到污染的風險,進食生蟹仍有機會致病,而他本人是不會進食這類生蟹食品[4]。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 ^ 追源尋味:配角變極品 醬油蟹. 蘋果日報. 2014-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5) (中文).
- ^ 首爾必食 白飯神偷 韓式醬蟹. More. 2014年10月22日 (中文).[永久失效連結]
- ^ 蟹醬這種吃法起源很早. 每日頭條. 2014年4月3日 (中文).
- ^ 4.0 4.1 醬油蟹未煮熟易受污染 肺吸蟲可致命. 蘋果日報. 2015-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6)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