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第1鋼琴協奏曲 (柴可夫斯基)

由羊羊32521在話題統一音樂條目標題問題上作出的最新留言:3 年前
基礎條目 第1鋼琴協奏曲 (柴可夫斯基)屬於維基百科藝術主題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俄羅斯專題 (獲評初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俄羅斯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俄羅斯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古典音樂專題 (獲評初級高重要度
本頁面屬於古典音樂專題,一些維基人致力於改善維基百科中古典音樂相關的條目內容。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統一標題格式 編輯

綜觀一直以來的所訂立的標題格式,本條目是否都應該依照其他條目,改稱為:第1號鋼琴協奏曲 (柴可夫斯基)?113.255.86.218 (留言) 2011年7月17日 (日) 18:34 (UTC)回覆

移動請求 編輯

剛才稍為搜查一下,發覺現時已建的有編號鋼琴協奏曲條目,五首貝多芬的都有加上「號」,Rachmaninov 的2,3; Mozart #9 和 Tchaikovsky #1 則沒有,鋼琴奏鳴曲方面,莫扎特的全都有加上「號」,以上全部都不是我所創建的,因此我相信這個寫成應該已是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寫法。Iokseng 君指大陸不加「號」,其實香港這邊,不論是任何具編號作品也不會加上「號」字,但既然這裏較多採用有「號」字的話,我覺得亦非無理,只覺得要寫的話,所有都統一會比較好。畢竟中文維基有關音樂作品的條目遠比日文維基和英文維基為弱了。--Foamposite (留言) 2011年8月11日 (四) 19:54 (UTC)回覆

統一音樂條目標題問題 編輯

雖然本人是維基新手,但發覺這問題很久了。

見到交響曲的條目,一直都奉行着 Symplectopedia 所提及的「第X號交響曲 (某作曲家)」的命名慣例(見第5號交響曲 (貝多芬)),然而其他曲種(如協奏曲、奏鳴曲等)的條目,卻是頗為混亂。我曾提出不如任何音樂樂種條目,如果有編號命名的,都應該統一格式為第X號XXX (某作曲家)」,沒有的則純以曲目或另加上作曲家名稱以作輔助。(雖然很多地方習慣上都不會加上「號",但如果其中一類題裁已經統一了加上的話,其他的補上亦無妨。)但似乎受到了個別維基人的質疑。不是提出「慣性」便就是「原創建者如此寫便算罷」的態度。其他如不同地區的交通路線條目都可以做到統一,為何音樂條目卻不能?--Foamposite (留言) 2011年8月16日 (二) 03:10 (UTC)回覆

閣下提及的命名方式是否普遍或有任何官方網站已經照此作法核編?--Winertai (留言) 2011年8月16日 (二) 07:14 (UTC)回覆
如果講一般音樂會的慣例的譯法是:【調性】【次序編號(如有)】【題裁】,【作品號】【標題(如有)】〔空格〕【作曲家名】,其實實際運作上並沒有所謂官方認定的方法,或者我這樣說:其他維基語言版本在音樂條目命名亦有一致準則,而中文維基中暫時可見只有交響曲條目是最統一而又與其他維基語言版本配合。--Foamposite (留言) 2011年8月16日 (二) 16:44 (UTC)回覆
據我所知,大陸一般的官方命名法(如在各種音樂辭典中)是形如「D大調第一交響曲『提坦』」這樣的,主要的不同之處是:沒有「號」字、編號用漢字、別名/標題用引號標出。維基百科的條目命名,用現在交響曲條目的形式也挺好,雖然不符合某種既有的慣例,但不會產生任何歧義。在下遵守的格式是:條目標題用上述Symplectopedia所提及的慣例;intro第一句加粗寫出全名,用我所習見的大陸官方命名法。對於Foamposite同學指出的協奏曲、奏鳴曲等命名不一的問題,竊以為最好以交響曲條目的形式加以統一(如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條目)。—尖尖的鹿角 (留言) 2011年8月25日 (四) 19:48 (UTC)回覆
返回 "第1钢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