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3號潛艇 (1936年)
U-33號(德語:U 33)是納粹德國戰爭海軍建造的十艘VII-A型近岸潛艇(或稱U艇)之一。它由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承建,於1936年6月11日下水,至同年7月25日交付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艇曾執行過三次巡邏作戰,共擊沉10艘、全損1艘同盟國或中立國艦船,累積總噸位為22,931噸。1940年2月12日,U-33號在蘇格蘭西南部的克萊德灣遭英國掃雷艦拾穗者號投擲深水炸彈擊沉,造成25人陣亡,17人倖存。
歷史 | |
---|---|
納粹德國 | |
艦名 | U-33號 |
下訂日 | 1935年3月25日 |
建造者 | 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 |
成本 | 4,189,000國家馬克 |
船廠編號 | 556 |
動工日 | 1935年9月1日 |
下水日 | 1936年6月11日 |
服役日 | 1936年7月25日 |
結局 | 1940年2月12日在克萊德灣遭英國掃雷艦拾穗者號投擲深水炸彈擊沉 |
技術數據 | |
艦級 | VII級潛艇 |
艦型 | VII-A型 |
排水量 |
|
全長 | |
全寬 |
|
高度 | 9.50米 |
吃水 | 4.37米 |
動力輸出 |
|
動力來源 | |
速度 |
|
續航距離 |
|
潛航深度 | 220米 |
乘員 | 4名軍官、40-44名水兵 |
傳感與 處理系統 | 群聽裝置 |
武器裝備 |
|
服役記錄 | |
所屬 |
|
識別代碼 | M 28 962 |
指揮官 |
|
參與行動 | 3次巡邏 |
戰績 |
|
設計
編輯VII級潛艇是基於德國早期的潛艇發展而來,其設計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UB-III型,特別是被取消的UG級方案,再結合造艦工程局為芬蘭設計的水妖級加以改進。VII級是單殼體結構,壓載水艙以馬鞍形安裝在艇體上半部的兩邊舷側是其最大的特徵。由於編入艦隊後的使用成績較好,一邊不斷進行改進一邊持續批量生產,結果成為了納粹德國潛艇艦隊的主力。[1]
U-33號是VII級的第一個衍生型號VII-A型之一。其全長64.51米、舷寬5.85米、高9.5米,並有4.37米的吃水深度,水上和水下排水量分別為626噸和745噸。VII-A型艇採用兩台猛獅生產的M6V 40/46型六缸四衝程1,155匹公制馬力(850千瓦特)柴油機用於水面運行,以及兩台布朗-博韋里提供的GG UB 720/8型375匹公制馬力(280千瓦特)雙作用電動發電機用於水下航行;水面最高航速17節(31公里每小時),水下8節(15公里每小時);能夠在水面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航速續航6,200海里(11,500公里),或以4節(7.4公里每小時)連續在水下航行94海里(174公里)而無需充電。儘管起居艙室非常狹窄,但由於其快捷的緊急下潛速度,VIIA型艇普遍受到船員們的歡迎,並被視為比更大、更遲鈍的艇型更能保護他們免受敵人的攻擊。[2][3]
武器裝備方面,U-33號較前型II級潛艇的裝備更重,有四具艇艏內置和一具艇艉外置魚雷發射管,可攜帶11枚G7型魚雷或最多22枚TMA型水雷(TMB型則為33枚)。此外,該艇還搭載有一門配備220發彈藥的88毫米35式速射炮以及一門配備1,195發彈藥20毫米30式高射炮作為甲板炮。其標準船員編制為4名軍官及40-44名水兵。[2]
歷史
編輯1935年3月25日,海軍造艦局不惜違反《凡爾賽條約》,正式將四艘VII-A型潛艇(U-33至U-36號)的建造合同發包予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其中U-33號於同年9月1日開始鋪設龍骨,建造序列為556。經過九個多月的建造,它於1936年6月11日下水,至同年7月25日在首度擔任艇長的海軍上尉奧托海因里希·容克爾的指揮下交付使用。完成海試後,該艇加入駐威廉港的「扎爾茨韋德爾」潛艇區艦隊,先後擔任作戰艇和前線艇至1939年12月31日。西班牙內戰期間,U-33號也曾於1937-1939年間四度被派往西班牙沿岸參與支援佛朗哥海軍部隊的「厄休拉行動」,任務包括海上監視以及進行潛水和護航演練。[4]當U艇編制於1940年1月1日重組時,它又繼續在駐威廉港的第2潛艇區艦隊擔任前線艇,直到次月被擊沉。[5][6]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U-33號執行了三次巡邏,共計擊沉10艘、全損1艘同盟國或中立國艦船,累積總噸位為22,931噸。[7]
作戰巡邏
編輯1939年8月19日,U-33號在海軍上尉漢斯-威廉·馮·德雷斯基的指揮下離開威廉港執行首次巡邏,前往北大西洋、愛爾蘭西部和比斯開灣游弋。當英國對德宣戰後,該艇便於9月7日14:10在蘭茲角西南偏西約420海里(780公里)處用火炮截停了英國貨船橄欖園號(Olivegrove,4,060總噸)。儘管對方已發出求救信號,其船員還是獲准分乘兩艘救生艇棄船。隨後,德雷斯基於15:55發射魚雷將其擊沉。[8]9月16日07:00,無護航的英國貨船阿克爾塞德號(Arkleside,1,567總噸)又在蘭茲角西南約150海里(280公里)處遭U-33號開炮截停。船員們立即棄船而逃,但德國人命令他們重新登船並跟隨潛艇,因為惡劣的天氣阻礙了對違禁品的管制。德雷斯基於19:00攔截了兩艘法國漁船,並將英國船員轉移給他們,而德國登船小隊則對阿克爾塞德號進行搜查。至21:30,該船遭遇U-33號發射的致命一擊而沉沒。[9]另一艘英國拖網漁船卡爾杜號(287總噸)則是9月24日08:00在蘇德島東南遭德雷斯基攔截並以炮火擊沉。[10]經過四十天的航行,U-33號於9月28日返抵威廉港。[11]
U-33號的第二次巡邏於10月29日14:00從威廉港啟程,前往北大西洋的奧克尼群島附近游弋了二十八天,至11月26日返回威廉港。11月9日凌晨,該艇曾在南威爾斯的斯旺西灣、即編號為AM-9948的海軍網格內成功佈設了十二枚水雷,共導致2艘英國商船失事:[12]首先是2,473總噸的貨船斯坦霍姆號(Stanholme)於12月25日08:45觸雷,至布里斯托灣的福爾蘭角沉沒;[13]而重達9,456總噸的油輪因弗達格爾號(Inverdargle)則於1940年1月16日16:19觸雷,斷成兩截,沉沒在布里斯托灣的納什角西南。[14]完成布雷後,U-33號於11月20日在托里島附近利用甲板炮分別發射約五枚炮彈擊沉了3艘英國拖網漁船,其中276總噸的托馬斯·漢金斯號(Thomas Hankins)於10:30在托里島西北約14海里(26公里)處沉沒、250總噸的戴爾芬號(Delphine)於16:00在托里島東北偏北約18海里(33公里)處覆滅,329總噸的海洋清道夫號(Sea Sweeper)則於17:05在托里島西北偏西約25海里(46公里)處沉沒。[15][16][17]一天後的08:30至09:20之間,德雷斯基又在拉斯林島西北約75海里(139公里)處擊沉了英國拖網漁船薩爾比號(Sulby,287總噸)和威廉·漢弗萊斯號(William Humphries,276總噸),他是在發出射擊警告後,以甲板炮向每艘船各發射了約五發炮彈。[18][19]11月23日15:30,U-33號發現了此前被美國人繳獲、並由押解船員送往柯克沃爾的前德國貨船波爾昆號(Borkum,3,670總噸)。德雷斯基假定對方是一艘中立船隻,命令它在奧克尼群島附近停船接受違禁品檢查,但該船在船艏中彈兩發後並未停下來,於是又向艦橋開了下一炮。波爾昆號急劇轉向,顯然試圖撞向德國潛艇,後者遂在完成炮擊後迅速下潛。貨船起火併失去控制,因此難以被瞄準,三枚魚雷中僅一枚命中。U-33號繼而浮出水面,向水線處再發射了4發炮彈,但在兩艘英國武裝登船檢查艇出現時被迫離開該地區。至11月25日,廢棄的波爾昆號殘骸漂流到帕帕灣的岸上,並被宣佈為全損。[20]在這次巡邏期間,U-33號的第一值更官漢斯·海特曼曾拒絕服從艇長德雷斯基的命令,停止向一艘英國船隻開火,直到後者用手槍威脅他。[21]
1940年2月5日08:00,德雷斯基率領U-33號從威廉港出發執行第三次巡邏,從此再未歸航。在黑爾戈蘭島補充燃料和水並完成焊接工作後,該艇前往北海游弋。[5]2月12日凌晨,德雷斯基悄悄駛入蘇格蘭西南部的克萊德灣準備佈設水雷,卻被英國掃雷艦拾穗者號察覺。德雷斯基只看到拾穗者號用探照燈掃描水面,以為這是一艘重巡洋艦。他假定「巡洋艦」要出海,遂在55米的深度等待。但掃雷艦用潛艇探測器定位了U-33號,並投下六枚有效深度為45米的深水炸彈。其中四枚直接在U-33號正上方引爆,使艇身劇烈晃動,引發了嚴重的洪水。德雷斯基對遇襲感到驚訝,其手下敦促他浮出水面並逃往公海,但德雷斯基不為所動。直到拾穗者號再投擲另外五枚在潛艇附近引爆的深水炸彈並加劇了進水,才使他清醒過來。德雷斯基認為該艇註定要毀滅,便下令浮出水面,鑿沉艇只並棄艇。由於U-33號載有一台恩尼格瑪密碼機,可以在淺水區重新打撈,他便將密碼機轉子分發給軍官,並命令他們游離潛艇後扔進海里。U-33號一浮出水面即被拾穗者號發現,後者用其4吋(100毫米)炮開火併實施撞擊。然而,當英國指揮官看到U-33號的官兵舉起雙手走到甲板上時,他在開了五槍後停止射擊,轉向並排行駛。與此同時,德雷斯基命令其總工程師啟動自沉。此舉經過兩次嘗試才得以成功,而輪機長已來不及離艇。U-33號最終在55°23′N 5°7′W / 55.383°N 5.117°W處從艇艏沉沒,船員們落入冰冷的水中,包括德雷斯基在內的許多人很快便因休克或體溫過低而死亡。全艇42名官兵中僅17人倖存;他們均被俘虜——其中包括各持有一具密碼機轉子的3名軍官。[22]
英國人繳獲的三具恩尼格瑪轉子,包括VI號和VII號滾筒——對布萊切利園的密碼分析人員都非常重要,它們是波蘭密碼學家尚未解構的三個特殊滾筒中的兩個,因只有納粹德國海軍使用,其布線以前是未知的。[23][24]根據英國皇家海軍的官方報告稱,這些轉子是從被俘的首席機械師弗里德里希·庫普夫的衣服中找到。然而,輪機長弗里德里希-恩斯特·席林多年後表示,他的口袋裏也有恩尼格瑪密碼機的一部分,並設法在英國人未察覺的情況下將它們從救生艇上扔進了海里。[25]
其它
編輯2011 年,奈傑爾·格雷登出版了《U-33號之謎:希特拉的秘密特使》一書,將其獻給馬克斯·席勒,這是U-33號船員中最年輕的倖存者,在潛艇沉沒時年僅18歲。除了倖存者的其他陳述外,作者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席勒的證詞,後者在被拘禁期間愛上了一名蘇格蘭女子,戰後與她一起留在蘇格蘭,並在安嫩組建了家庭。該書迄今為止僅以英文出版。[26]
襲擊歷史摘要
編輯日期 | 船名 | 船籍 | 噸位 | 結局 [7] |
---|---|---|---|---|
1939年9月7日 | 橄欖園號 | 英國 | 4,060 | 擊沉 |
1939年9月16日 | 阿克爾塞德號 | 英國 | 1,567 | 擊沉 |
1939年9月24日 | 卡爾杜號 | 英國 | 287 | 擊沉 |
1939年11月20日 | 戴爾芬號 | 英國 | 250 | 擊沉 |
1939年11月20日 | 海洋清道夫號 | 英國 | 329 | 擊沉 |
1939年11月20日 | 托馬斯·漢金斯號 | 英國 | 276 | 擊沉 |
1939年11月21日 | 薩爾比號 | 英國 | 287 | 擊沉 |
1939年11月21日 | 威廉·漢弗萊斯號 | 英國 | 276 | 擊沉 |
1939年11月23日 | 波爾昆號 | 英國 | 3,670 | 全損 |
1939年12月25日 | 斯坦霍姆號 | 英國 | 2,473 | 擊沉(觸雷) |
1940年1月16日 | 因弗達格爾號 | 英國 | 9,456 | 擊沉(觸雷) |
腳註
編輯- ^ 日本海人社,第20頁.
- ^ 2.0 2.1 Gröner 1991,第40頁.
- ^ Helgason, Guemundur. Type VIIA.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4-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2).
- ^ Westwell,第58頁.
- ^ 5.0 5.1 U 33. U-Boot-Archiv. [2024-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14).
- ^ Helgason, Guðmundur. U-33.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4-03-28].
- ^ 7.0 7.1 Helgason, Guðmundur. Ships hit by U-33.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4-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2).
- ^ Helgason, Guðmundur. Olivegrove.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4-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8).
- ^ Helgason, Guðmundur. Arkleside.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4-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4).
- ^ Helgason, Guðmundur. Caldew.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4-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9).
- ^ Helgason, Guðmundur. Patrol info for U-33 (1st patrol).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4-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07).
- ^ Helgason, Guðmundur. Patrol info for U-33 (2nd patrol).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4-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21).
- ^ Helgason, Guðmundur. Stanholme.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4-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5).
- ^ Helgason, Guðmundur. Inverdargle.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4-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2).
- ^ Helgason, Guðmundur. Thomas Hankins.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4-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4).
- ^ Helgason, Guðmundur. Delphine.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4-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9).
- ^ Helgason, Guðmundur. Sea Sweeper.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4-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0).
- ^ Helgason, Guðmundur. Sulby.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4-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0).
- ^ Helgason, Guðmundur. William Humphries.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4-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4).
- ^ Helgason, Guðmundur. Borkum.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4-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4).
- ^ Graddon,第42頁.
- ^ Blair,第183–184頁.
- ^ HMS Gleaner 1940 Halcyon Class Minesweeper. halcyon-class.co.uk. [2009-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4).
- ^ Kemp,第63-64頁.
- ^ Graddon,第153頁.
- ^ Graddon,Acknowledgements.
參考資料
編輯- 日本海人社 (編). 《纳粹德国潜艇史》. 由章騫審校.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436-6430-2.
- Gröner, Erich; Jung, Dieter; Maass, Martin. U-boats and Mine Warfare Vessels.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2. 由Thomas, Keith; Magowan, Rachel翻譯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1. ISBN 0-85177-593-4.
- Blair, Clay. Der U-Boot-Krieg. Band 1: Die Jäger 1939-1942. München: Heyne. 1996. ISBN 3-453-12345-X.
- Graddon, Nigel. The Mystery of U-33: Hitler's Secret Envoy. Adventures Unlimited Press. 2011. ISBN 978-1-935487-19-7.
- Westwell, Ian. Condor Legion: The Wehrmacht's Training Ground. Spearhead 15. Hersham, United Kingdom: Ian Allan publishing. 2004. ISBN 978-0-7110-3043-5.
- Kemp, Paul. U-Boats Destroyed - German Submarine Losses in the World Wars. London: Arms & Armour. 1999. ISBN 1-85409-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