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Fire-and-Ice/沙盒/20

本條目介紹對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的研究。文革起源問題,即文革為什麼會發生,又為什麼會持續十年等問題,是文革研究的根本問題之一。[1]:80

歷史

編輯

起草中共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期間,鄧小平等領導人就文革起源問題做過多次指示。《決議》秉持指示基調,集中、明確地分析了文革的起因。[1]:82

1985年,王年一發表《「文化大革命」發動的癥結》,將《決議》的有關論斷聯貫起來,以理解文革發動的原因。[1]:84

1995年金春明發表《「文革」起因眾說紛紜》,把關於文革起源的說法歸納為10種,即階級鬥爭必然說、黨內部權力鬥爭總爆發說、封建遺毒說、毛澤東帝王思想說、奸臣禍國說、烏托邦碰壁說、人群反官僚主義說、東西文化衝突說、人性獸化說、「左」傾思潮惡性發展說等。

金春明著《「文化大革命」史稿》提出「三個惡性循環」說:

「左」傾思潮的惡性發展,並在黨內替代統治體制是「文化大革命」爆發的主要原因。這種「左」傾思潮的惡性發展過程,可以具體表述為「三個惡性循環」,即:「左」傾理論同「左」傾實踐的惡性循環;集權體制同個人崇拜的惡性循環;國際反修同國內反修的惡性循環。這三個惡性循環在具體的歷史實踐中緊密地交織在一起,互為促進,互動發展。

胡繩主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中提出「兩個趨向說」:

十年探索中,黨的指導思想有兩個發展趨向。一個發展趨向是正確的和比較正確的趨向,這就是黨在探索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形成的一些正確的和比較正確的理論觀點和方針政策,積累的一些正確的和比較正確的實踐經驗。 另一個發展趨向是錯誤的趨向,這就是黨在探索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形成的一些錯誤的理論觀點,政策思想和實踐經驗。十年中「左」傾錯誤的積累和發展,到後來終於壓倒倒正確的發展趨向,導致「文化大革命」的發動。當然,「文化大革命」以前的錯誤,無論在規模,程度,性質上都不能同「文化大革命」等量齊觀。

席宣、金春明著《「文化大革命」簡史》提出三個交互作用的惡性循環說,即「『左』傾理論和『左』傾實踐的相互作用」、「個人專斷和個人崇拜的相互作用」、「國際反修和國內反修的相互作用」導致了文革。

1996年後,大量新史料公佈,推動了文革起源研究的發展。[1]:94

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作者的核心觀點是認為「文化大革命根源於原則分歧和個人鬥爭」。

參考

編輯
  1. ^ 1.0 1.1 1.2 1.3 陳建坡. “文化大革命”史研究30年述评 (博士論文). 中共中央黨校. 2009.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吴超」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