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優良條目/2018年9月30日

劉少奇(1898年-1969年),譜名紹選表字渭璜湖南省寧鄉縣人,祖籍江西吉水,是中國現代史上的重要政治家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曾任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和第二任(第二至三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956年至1966年間擔任排名首位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劉少奇是以毛澤東核心中國共產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劉少奇早年曾領導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五卅運動工人運動學生運動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在上海、東北、浙江等地從事秘密工作,後前往中央蘇區,領導職工運動,並參與長征。1936年,奉命前往天津組建中共中央北方局,擴大中國共產黨在華北地區的影響力。抗日戰爭時期,劉少奇任中共中央中原局書記,部署新四軍開闢華中根據地。皖南事變後,他任新四軍政治委員,參與重組新四軍。1943年,劉少奇返回延安後,擔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進入中共核心決策層。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劉少奇繼續擔任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華北局第一書記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劉少奇主持土地改革運動,並曾組織「七千人大會」、領導中央經濟改革,先後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中國國家主席。後來他反對毛澤東倡導的「三面紅旗」,且在四清運動時與毛不一致,被毛認為會威脅到自己的領導地位,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成為「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並冠以「叛徒、內奸、工賊」進行批判。1968年,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決定將劉少奇永遠開除出黨、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1969年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後,劉少奇在放逐、拘禁中於河南開封病死。1980年,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為劉少奇全面平反並恢復其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一切名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