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說自說經巴利文梵語Udāṇa),又譯爲無問自說[1]感興語(有感而興起之意)[2],音譯作優陀那烏陀南鄔陀南優檀那鄔駄南憂陀那郁陀那[3],為佛教典籍,收入《巴利大藏經小部十五尼柯耶第三部,該經主要是敘述釋迦牟尼從證得緣起法至入涅槃的一生遊行教化;著名的盲人摸象典故就出於自說經。亦爲九分教十二分教之一,「自說」意為無人請問而自發說法,佛陀或弟子都有可能「無問自說」[2]

結構 編輯

全經共有八品,每品有十篇經,共八十篇經[4]

  1. 菩提品 Bodhi Vagga
  2. 目渣連達品 Mucalinda Vagga
  3. 難陀品 Nanda Vagga
  4. 彌姬雅品 Meghiya Vagga
  5. 梳那長老品 Soṇa Vagga
  6. 生盲品 Jaccandha Vagga
  7. 小品 Cula Vagga
  8. 栢達利村品 Pataligamiya Vagga

與其他聖典的關係 編輯

德國學者Hinuber 認為自說經是屬於早期九分教的部份,因此自說經雖是歸入晚期成書的小部,但其內容卻是貼近佛世時代的[5][6]。他亦認為自說經部份觀點亦可在奧義書耆那教經典中見到。

譯本 編輯

漢譯本有譯自日文的《南傳大藏經》。[7]此外志蓮淨苑有自巴利文選譯一篇。 [8]

自巴利文英譯的版本有Thanissaro比丘譯Udana: Exclamations,以及John D. Ireland譯Udana and the Itivuttaka[9][10]兩個英譯本都有網絡版。[11]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佛學大辭典》【無問自說經】(經名)十二部經之一。梵名優陀那Udāṇa,譯曰無問自說。無問者,佛自說之,如阿彌陀經。大乘義章一曰:「第五名為優陀那經,此翻名為無問自說,不由諮請而自宣唱,故名無問自說經也。」
  2. ^ 2.0 2.1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5)自說(uda^na,優陀那、無問自說、感興語)︰遇到某種令人感動的事件時,自然由衷而發的言論叫做自說。佛弟子們也可能有自說的情況發生。在九分教與十二分教中,主要是指佛的自說。佛陀通常都是應別人的請求而說法,自說是未經他人請求而自己說出來的。自說原本就不是文章形式,本是指「自說教法」的意思,在形式上散文韻文都有。
  3. ^ 《佛學大辭典》
  4. ^ Pali Tipitaka Udana, Burma 6th edition
  5. ^ Oskar von Hinüber. A Handbook of Pāli Literature. Walter de Gruyter. 2000: 7(§10),46(§91) [2018-07-03]. ISBN 978-3-11-01673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9). The Udāna ... belongs to those old texts mentioned already as one of the navaṅga.... [I]t does not seem to be impossible that there once was an Ud having only verses such as those in the Udānavarga.... 
  6. ^ Rhys Davids & Stede (1921–1925), p. 348, entry for "Nava". [2018-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9). 
  7. ^ N26n0010_001 南傳第26冊No.10 自說經 第1卷. CBETA 漢文大藏經. [2018-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2). 
  8. ^ 自說經6.4 外道之一. 志蓮淨苑文化部. 蕭式球譯. [2018-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5). 
  9. ^ Udana: Exclamations (PDF). accesstoinsight.org. Thanissaro Bhikkhu譯. 2012 [2018-07-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2-11). 
  10. ^ John D. Ireland. Udana and the Itivuttaka: Two Classics from the Pali Canon.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2007-01-01. ISBN 978-955-24-0164-0. 
  11. ^ Udana: Exclamations. accesstoinsight.org. [2018-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