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筅
茶筅,又名茶刷,《茶具圖贊》名之竺副帥,由一截竹筒經精細切割製成[1][2][3],形如竹刷[4],用以在點茶過程中攪拌茶湯,使末茶和水均勻混合,並產生一層沫餑。[5]茶筅在宋代時發明,於北宋中期取代茶匙。隨着點茶法傳播至日本、朝鮮、琉球,茶筅亦同時傳入這些地區。在中國,於明代之後棄用點茶法而不再被使用,現今多見於日本,並被改進。[4]。琉球茶道以及那霸的琉球泡泡茶也有使用。[來源請求]
現今日本的茶筅多以種植三年的竹子爲原材料製作。[3]在日本,茶筅上部的長條被稱爲「穗」。[3]根據茶類不同,上部竹條(穗)的根數也有所不同。一般薄茶需要穗數更多的茶筅進行擊拂,濃茶則相反。
穗數 | 名稱 |
---|---|
16 | 平穗 |
32 | 荒穗 |
48 | 中荒穗 |
64 | 常穗/並穗 |
72 | 數穗/繁穗 |
80 | 八十本立 |
96 | 百本立 |
120 | 百二十本立 |
歷史
編輯末茶點飲法是宋代主流的食茶方式,用於點茶的茶筅在北宋被發明,並在中期取代茶匙。相較於茶匙,以茶筅擊拂茶湯可以獲得較好的點茶效果,使茶湯出現當時文人推崇的一層白色湯花,並保持較長的停留時間(「咬盞」)。[4][7]
用途
編輯“ | 匙茶入甌,注湯筅之,候浪花浮成雲頭、雨腳乃止。 | ” |
——朱權《茶譜》 |
“ | 點茶不一,調膏繼刻,以湯註之,手重筅輕,無粟文蟹眼者,調之靜面點。蓋擊拂無力,茶不發立,水乳未浹,又復增湯,色澤不盡,英華淪散,茶無立作矣。有隨湯擊拂,干筅俱重,立文泛泛。謂之一發點、蓋用湯已故,指腕不圓,粥面未凝。茶力已盡,雲霧雖泛,水腳易生。妙於此者,量茶受湯,調如融膠。環註盞畔,勿使侵茶。勢不砍猛,先須攪動茶膏,漸加周拂,手輕筅重,指繞腕旋,上下透徹,如酵蘗之起面。疏星皎月,燦然而生,則茶之根本立矣。 第二湯自茶麵註之,周回一線。急註急上,茶麵不動,擊指既力,色澤慚開,珠璣磊落。 三湯多置。如前擊拂,漸貴輕勻,同環旋復,表裏洞徹,粟文蟹眼,泛結雜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 四湯尚嗇。筅欲轉稍寬而勿速,其清真華彩,既已煥發,雲霧漸生。 五湯乃可少縱,筅欲輕勻而透達。如發立未盡,則擊以作之;發立已過,則拂以斂之。結浚靄,結凝雪。茶色盡矣。 六湯以觀立作,乳點勃結則以筅著,居緩繞拂動而已。 七湯以分輕清重濁,相稀稠得中,可欲則止。乳霧洶湧,溢盞而起,周迴旋而不動,謂之咬盞。 |
” |
——趙佶《大觀茶論》 |
點茶的步驟是:先將末茶置於茶碗中,夾少量開水「調膏」;再一邊注入水、一邊以茶筅「擊拂」。宋徽宗認爲要注湯、擊拂七次。擊拂是指用茶筅將末茶和水攪拌均勻,使茶湯表面呈現一層白色的湯花。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茶筅:古時烹茶的調茶工具,今時日本茶道中必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茶葉中國 2014-09-23
- ^ 趙佶《大觀茶論》:茶筅以觔竹老者為之:身欲厚重,筅欲疎勁,本欲壯而未必吵,當如劍瘠之狀。蓋身厚重,則操之有力而易於運用;筅疎勁如劍瘠,則擊拂雖過而浮沫不生。
- ^ 3.0 3.1 3.2 日本科學技術-抹茶與茶筅的製作流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嗶哩嗶哩彈幕網
- ^ 4.0 4.1 4.2 沈冬梅:宋代茶文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三聯生活週刊
- ^ 5.0 5.1 朱權《茶譜》:匙茶入甌,注湯筅之,候浪花浮成雲頭、雨腳乃止。
- ^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破竹如帚,以凈茶具之積也。...極微極雅。
- ^ 黃明哲,吳浩編著.茶譜•煮泉小品,第三頁.北京:中華書局,2012.2
- ^ 王凱. 中国茶道的嬗变-从唐宋到明清. 三聯生活週刊. 2018-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