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c Rhodus, hic salta

" Hic Rhodus, hic salta "(希臘文:"Αὐτοῦ γὰρ καὶ Ῥόδος καὶ πήδημα ",漢語直譯:"這裏是羅德島,就在這裏跳吧!")是一句拉丁文諺語,源自《伊索寓言》裏的寓言《吹牛的運動員》:

1480年代《伊索寓言》美第奇版手抄本中寓言《吹牛的運動員》的插圖。

有個參加五項競技的運動員,每次比賽都缺乏勇氣,常常受到同胞們的指責,只得離開本鄉。過了一段時間,他回來了,吹噓說,他在別的城市多次參加比賽,如何英勇,在羅得島他跳得如何遠,沒有一個奧林匹克選手比得上他。他說,當時在場的人只要來到這裏,都能為他作證。這時,有個人從旁對他說道:「朋友,如果是真的,你就不需要什麼見證人;這裏就是羅得島,你跳吧!」

——《伊索寓言》(羅念生[1])

該諺語所傳達的意思同「事實勝於雄辯」相近,即「如果你有什麼主張,那就立即以實際行動而非多餘言論來證明自己。」

使用歷史 編輯

伊拉斯謨在他編撰的《箴言錄》(最早於1500年出版)里收錄這句話 [2],並將其譯為「hic rhodus, hic saltus」。由此,該諺語逐漸演變成德文諺語。

19世紀初期,黑格爾在編寫《法哲學原理》一書的序言時用希臘文和拉丁文引用了這句諺語,以表達自己的哲學觀點:

Ιδοù Ρòδοs,íδοù χαì τò πηδημα.

Hic Rhodus,hic saltus.
〔這裏是羅陀斯,就在這裏跳罷。〕
哲學的任務在於理解存在的東西,因為存在的東西就是理性。就個人來說,每個人都是他那時代的產兒。哲學也是這樣,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時代。妄想一種哲學可以超出它那個時代,這與妄想個人可以跳出他的時代,跳出羅陀斯島,是同樣愚蠢的。如果它的理論確實超越時代,而建設一個如其所應然的世界,那麼這種世界誠然是存在的,但只存在於他的私見中,私見是一種不結實的要素,在其中人們可以隨意想像任何東西。上述成語稍微變更一下就成為
Hier ist die Rose,hier tanze.

〔這裏有薔薇,就在這裏跳舞罷 〕

不過從上文可見,黑格爾並未沿用該諺語的原意,而是將其解讀為:「跳越羅德島」,並以此來比喻跳出現有世界和時代同跳越羅德島一樣愚蠢。此外,黑格爾之所以將該諺語通過文字遊戲的手段改寫為:「這裏有玫瑰花,就在這裏跳舞吧!」是基於如下原因:

1.希臘文中,羅德島的名字源于波塞冬的女兒羅得(Ῥόδος),而羅得的名字又源於玫瑰(ῥόδον)(玫瑰也是羅得的象徵物)一詞。玫瑰和羅得這兩個詞為讀音、釋義相近的雙關語
2.拉丁語中的「salto」(跳動,跳舞)和「saltus」(跳躍)都源自「salio」(跳)一詞

而黑格爾便透過這句話告知讀者:哲學家的任務是於現世中發現理性然後歡躍,而不是烏托邦降臨後才歡躍。

馬克思受黑格爾的影響,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中引述了原諺語以及黑格爾改編過的諺語,以呼籲讀者積極投身至現有的無產階級革命中去:

資產階級革命,例如十八世紀的革命,總是突飛猛進,接連不斷地取得勝利的;革命的戲劇效果一個勝似一個,人和事物好像是被五色繽紛的火光所照耀,每天都充滿極樂狂歡;然而這種革命為時短暫,很快就達到自己的頂點,而社會在還未清醒地領略其疾風暴雨時期的成果之前,一直是沉溺於長期的酒醉狀態。相反地,像十九世紀的革命這樣的無產階級革命,則經常自己批判自己,往往在前進中停下腳步,返回到仿佛已經完成的事情上去,以便重新開始把這些事情再作一遍;它們十分無情地嘲笑自己的初次企圖的不徹底性、弱點和不適當的地方;它們把敵人打倒在地上,好像只是為了要讓敵人從土地里吸取新的力量並且更加強壯地在它們前面挺立起來一樣;它們在自己無限宏偉的目標面前,再三往後退卻,一直到形成無路可退的情況時為止,那時生活本身會大聲喊道:
Hic Rhodus,hic salta!
這裏有玫瑰花,就在這裏跳舞吧!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羅念生譯. 罗念生全集 第6卷 《醇酒·妇人·诗歌》 《伊索寓言》 琉善讽刺散文选.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04: P99. ISBN 978-7-208-06874-2. 
  2. ^ Erasmus, Desiderius; Manutius, Paulus. Hic rhodus, hic saltus. Adagia. Venetia: Hieronymus Polus. 1578年: 1191頁. 
  3. ^ (德)黑格爾著; 范揚,張企泰譯. 法哲学原理 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1.06: 序言. ISBN 978-7-100-08242-6. 
  4. ^ 卡爾·馬克思.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第一章. 中文馬克思主義文庫.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