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鳄类(Sebecosuchia)是鳄形超目诺托鳄类的一个演化支,包含波罗鳄科西贝鳄科。西贝鳄类的波罗鳄科出现于白垩纪晚期,最后的西贝鳄类是西贝鳄科,灭绝于中新世。化石主要发现于南美洲,而北美洲欧洲亚洲等地都有发现。某些近年研究将波罗鳄科、西贝鳄科分开,这使西贝鳄类成为复系群;而其他研究多认为西贝鳄类是单系群演化支。

西贝鳄类
化石时期:90–11 Ma
白垩纪晚期到中新世中期
波罗鳄的想像图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纲 Reptilia
演化支 真爬行动物 Eureptilia
演化支 卢默龙类 Romeriida
亚纲: 双孔亚纲 Diapsida
演化支 新双弓类 Neodiapsida
演化支 蜥类 Sauria
演化支 主龟龙类 Archelosauria
下纲: 主龙形下纲 Archosauromorpha
演化支 鳄脚类 Crocopoda
演化支 主龙型类 Archosauriformes
演化支 真鳄脚类 Eucrocopoda
演化支 镶嵌踝类 Crurotarsi
演化支 主龙类 Archosauria
演化支 伪鳄类 Pseudosuchia
演化支 鳄类 Suchia
演化支 副鳄形类 Paracrocodylomorpha
演化支 铠鳄类 Loricata
总目: 鳄形超目 Crocodylomorpha
演化支 坚颅类 Solidocrania
演化支 鳄型类 Crocodyliformes
演化支 中真鳄类 Mesoeucrocodylia
演化支 后鳄类 Metasuchia
亚目: 诺托鳄亚目 Notosuchia
演化支 西贝鳄类 Sebecosuchia
Colbert, 1946

古生物学 编辑

西贝鳄类是群肉食性陆栖鳄形类。外鼻孔位于口鼻部的最前端,显示西贝鳄类是群陆栖动物;水生、半水生鳄形类的外鼻孔位于口鼻部前端的上侧。西贝鳄类的口鼻部侧向扁平。许多陆栖爬行动物也有侧向狭窄的口鼻部,例如兽脚类恐龙。眼眶朝向两侧,而水生鳄形类的眼眶略朝上方。股骨有明显的第四粗隆部,是大腿肌肉的附着处,显示西贝鳄类有可能采取直立步态。目前古生物学界普遍认为西贝鳄类是群陆栖动物,但过去曾被视为半水生动物,将大部分时间栖息于水中。

西贝鳄类的侧向狭窄口鼻部,可能是用来承受捕抓猎物时的撞击。它们的牙齿侧向扁平、有锯齿状边缘、末端成尖状。西贝鳄类的牙齿形状,有利于咬穿、撕裂猎物的肉体。头颅骨的翼状骨大幅弯曲,显示有大型下颌收肌附着,使它们可以做出快速的嘴部开合动作、有更大的咬合力[1]

研究历史 编辑

在1946年,美国古生物学家内德·科尔伯特(Edwin Colbert)建立西贝鳄类(Sebecosuchia),以包含西贝鳄波罗鳄科。西贝鳄是在1937年被命名,化石发现于南美洲,是种独特的鳄形类,口鼻部上下高,牙齿侧向扁平、带有锯齿边缘。波罗鳄科是在1936年被命名,以包含新建立的波罗鳄,化石也是发现于南美洲,口鼻部[2]

近年新发现的ㄧ些西贝鳄类,无法被归类于波罗鳄科、西贝鳄科,例如在1989年被命名的艾利毛鳄Eremosuchus),以及在2005年命名的佩文切鳄。它们被认为比波罗鳄科、西贝鳄科还要原始,因此被归类于西贝鳄类的原始物种[2]

以下演化树来自于2005年的西贝鳄类研究。西贝鳄科被视为是个并系群,是原始西贝鳄类的集合体;而波罗鳄科是个单系群,包含更进阶型的西贝鳄类。

鳄形类 

西蜀鳄

 中真鳄类 

海鳄亚目

 Metasuchia 
 新鳄类 

阿拉利坡鳄

Trematochampsidae科

佩罗鳄科

马任加鳄科

Atoposauridae科

棱角鳞鳄科

伯尼斯鳄

鳄目

利比哥鳄

诺托鳄类

 西贝鳄类 

佩文切鳄

艾利毛鳄

西贝鳄

伊贝尔鳄

布氏鳄

 波罗鳄科 

波罗鳄

帕布维斯鳄

在1988年的一个鳄形类研究,将波罗鳄科、西贝鳄科分开,波罗鳄科被分类到诺托鳄类的原始位置,而西贝鳄科被分类到新鳄类的原始位置。之后研究多将西贝鳄类视为单系群。但在2007年,汉斯·戴尔特·苏伊士(Hans-Dieter Sues)等人将波罗鳄科归类于Metasuchia的原始位置,并将西贝鳄科归类到更进阶的位置,是佩罗鳄科的近亲。苏伊士建立Sebecia演化支,以包含西贝鳄科、佩罗鳄科。以下演化树来自于苏伊士等人的2007年研究[3]

Metasuchia 
 诺托鳄类

诺托鳄

马拉维鳄

阿拉利坡鳄

波罗鳄

新鳄类

 Sebecia 

帕布维斯鳄

 西贝鳄科 

西贝鳄

布氏鳄

佩罗鳄科

在2009年,保罗·塞里诺(Paul Sereno)与汉斯·拉森(Hans Larsson)得出类似的结论,但把波罗鳄科归类到进阶型的诺托鳄类。在2010年、2011年的两个研究,则发现西贝鳄类是诺托鳄类的一个演化支,位于诺托鳄类的进阶位置,而波罗鳄、西贝鳄科互为姊妹分类单元。以下来自于2010年的研究[4]

诺托鳄类

鸭鳄

马任加鳄科

野猪鳄

马任加鳄

佩罗鳄科

佩罗鳄

洛马鳄

哈米德鳄

蒙特阿尔托鳄

乌贝拉巴鳄

阿拉利坡鳄 A. wegeneri

阿拉利坡鳄 A. tsangatsangana

阿拉利坡鳄 A. buitreraensis

阿拉利坡鳄 A. patagonicus

阿拉利坡鳄 A. gomesii

乌拉圭鳄

Ziphosuchia

利比哥鳄

狮鼻鳄

马拉维鳄

诺托鳄科

诺托鳄

马里利亚鳄

喀迈拉鳄

泥炭鳄 S. huenei

泥炭鳄 S. montealtensis

科玛绘鳄

Yacarerani

阿达曼蒂纳鳄

犰狳鳄

西贝鳄类

波罗鳄

Sebecia

在2011年,迪亚戈·玻尔(Diego Pol)与杰米·鲍威尔(Jaime E. Powell)得出类似的演化树。但是,波罗鳄科虽然属于西贝鳄类,其传统范围里的物种被拆散,并不构成单系群演化支。以下来自于2011年的研究[5]

喀迈拉鳄

泥炭鳄

西贝鳄类

佩文切鳄

犬齿鳄

波罗鳄科

帕布维斯鳄

Stratiotosuchus

波罗鳄 S. pachecoi

波罗鳄 S. salgadoensis

贝尔格鳄科

贝尔格鳄

伊贝尔鳄科

伊贝尔鳄

西贝鳄科

洛罗鳄

巴里纳斯鳄

公社鳄

布氏鳄

Lumbrera form

兰斯顿鳄

西贝鳄

佐兰鳄

参考资料 编辑

  1. ^ Carvalho, I.S.; Campos, A.C.A.; and Nobre, P.H. Baurusuchus salgadoensis, a new Crocodylomorpha from the Bauru Basin (Cretaceous), Brazil (PDF). Gondwana Research. 2005, 8 (1): 11–30 [2012-04-17]. doi:10.1016/S1342-937X(05)70259-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06). 
  2. ^ 2.0 2.1 Turner, A.H.; and Calvo, J.O. A new sebecosuchian crocodyliform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Patagonia (PDF).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5, 25 (1): 87–98 [2012-04-17]. doi:10.1671/0272-4634(2005)025[0087:ANSCFT]2.0.CO;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0-05). 
  3. ^ Larsson, H. C. E.; and Sues, H.-D. Cranial osteology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Hamadasuchus rebouli (Crocodyliformes: Mesoeucrocodylia) from the Cretaceous of Morocco.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07, 149 (4): 533–567. doi:10.1111/j.1096-3642.2007.00271.x. 
  4. ^ Turner, Alan H.; and Sertich, Joseph J. W. Phylogenetic history of Simosuchus clarki (Crocodyliformes: Notosuchia)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Madagascar.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10, 30 (6, Memoir 10): 177–236. doi:10.1080/02724634.2010.532348. 
  5. ^ Diego Pol and Jaime E. Powell. A new sebecid mesoeucrocodylian from the Rio Loro Formation (Palaeocene) of north-western Argentina.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11, 163: S7–S36 [2012-04-17]. doi:10.1111/j.1096-3642.2011.00714.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