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维基百科人/按语言排序
母语
编辑不用划分“母语”跟“高级”吧...“母语”不一定是最“高级”的。-- ran(留言) 18:38 2005年4月16日 (UTC)
- 那是照英语版本的划分一样的。--石添小草 18:49 2005年4月16日 (UTC)
- 元维基是这样做的,但是共享资源就只分三个等级。-- ran(留言) 18:57 2005年4月16日 (UTC)
- 其实在申请国际性的学校课程时如果牵涉到语言能力,大部分的学校都是分为四级或五级,其中母语与可以用该语言直接思考与对谈仍然是有差别的(至少我看过的英国、德国与法国学校都是这样分),所以这不只是英文版的作法而已,这实际上是一种国际惯例吧。--泅水大象 03:03 2005年4月18日 (UTC)
- 嗯,我同意,不过这样的话是不是应该定义得更明确一点?比如说“母语”,并不一定就是一个人最擅长的语言,像很多说方言/语言的朋友可能会有体会,虽然“母语”是上海话/粤语/客家话/台语等等,但是由于不常使用,最后反而没有普通话/国语说得好,或者根本就不会说。还有很多很小就出国的移民,虽然“母语”是中文,但是可能中文讲得很别扭,或者完全不会中文(这种案例真是太多了)。在这种情况下,“母语”并不等同于“第一语言”,甚至不等同于“会说”。或许可以把“母语”改成“第一语言”?-- ran(留言) 03:51 2005年4月18日 (UTC)
- 元维基是这样做的,但是共享资源就只分三个等级。-- ran(留言) 18:57 2005年4月16日 (UTC)
我觉得母语跟高级还是有境界差别的,比如英语中许多常用的俚语,我是在美国才学会的,尽管我自认为以前在国内时,就可算是此表定义的高级水平了。另外,母语还有文化方面的知识,比如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怎样过,都不是高级水平的人能轻易说清的。--roc (talk) 17:36 2005年4月19日 (UTC)
有许多人对母语的精熟程度比不上非母语,这种现象在许多语言学习的领域常常被提起。例如对许多移民来说,他们的母语并不是在学校或社会使用的语言,于是他们对母语的知识便只限于日常生活的程度,对于讨论学术的知识及说法并不熟悉。所以我想立这个页面的想法是想了解大家编写条目的语言能力ㄅ,既然如此还是不要设母语,及第一语言这一些并非描述语文能力并这令人混淆的项目。至于英文版的作法...恩,等一下就上去改啰...Pinc 21:23 2005年4月23日 (UTC)
- “母语”这个词定义不太明了。就我的理解,母语是一个人首先掌握的语言,是他/她认知世界及与社会交流时的首要语言。其实,大家也都觉得这个列表的出发点是语言能力(社会交流、知识传递),而不是身份族群划分。对于移民或口语非普通话/国语语系但成长在以这些通用/标准语进行教学的地方的人士,我觉得他们的“母语”应以所受教育为准,或者说以在维基进行编辑或交流的能力为准。如果他们对这项语言或文字的掌握只限在日常用语,而难以在维基进行通常的编辑,我觉得不应列为母语。
- 另外,母语跟高级(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到高级水平)之间还是有差别的,比如有些选字用词或一些内在文化、俚语等,母语人士可以轻松地辨析,但对于符合高级水平的人士,即便借助辞典有时也有困难。
- 我想,这是为什么英文列表用了first language而不用mother tongue这个词,并且保留分四级的原因。--roc (talk) 01:54 2005年4月24日 (UTC)
- 就我所知到领域,mother tongue一般指幼儿的主要照顾者caregiver(可能是父母亲,祖父母或其他人)使用的语言,first language比较接近一个人首先掌握的语言(不见得是精熟),有时候会用primary language代表当事人优先选择,或主要使用的语言。Pinc 17:20 2005年4月24日 (UTC)
普通话、闽南语
编辑为什么中文后要标明普通话?--燃‽ 01:46 2005年4月17日 (UTC)
我只是想到可能有些人的母语并非普通话......而维基计划之内也有如闽南语版的存在,如果这个按语言划分是要做翻译工作的话,我认为要分得清楚一些。--Theodoranian|虎儿 (talk) 02:38 2005年4月17日 (UTC)
- 不过这样的话,很多人的母语都不是普通话了,像新加坡人的母语就不是,还有台湾人的、香港人的、广东福建人的、所有南方人的、还有西北的、东北的、河南山东的、河北天津北京的......看来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华人没有一个人的“母语”是普通话啊 :P
- 普通话母语者是有的,很多普通话习得的家长会选择只用或几乎只用普通话和儿童对话,这些儿童在学校可能也使用普通话作为唯一语言。这样,他们不仅仅是普通话母语者,还是普通话单一母语者,不会其他方言。——另外,我以为北京官话母语者也可以算是普通话,因为普通话是以北京官话为基础制定的标准语,任何受教育的北京官话母语者都自然是普通话母语者。 怀璞(留言) 2022年2月16日 (三) 14:51 (UTC)
- 那些奇奇怪怪的粤语表音汉字,就连我这个以粤语为母语的人,也未必能读得懂。那么......--Hello World! 03:56 2005年4月21日 (UTC)
为什么闽南语是会读写的才能列上去?要的话其他语言请一并比照办理。还有我不了解为什么现在中文普通话又要分简体繁体?阅读简体对我来说不会有困难,只是我习惯读正体。现在这样子搞,给我的感觉是治丝益棼。--Theodoranian|虎儿 (talk) 14:45 2005年4月20日 (UTC)
- 关于单挑闽南语(如果当时有粤语的话我一定也会注上)的情况,是我昨天脑子比较昏,多亏你及时地提醒及更正(如果没换算错的话应当也是17:31 2005年4月19日 UTC,我前次留言时尚未看到),同时想对你及各位说声对不起。
- 若进步省察,还是因为我这样北方语系的人很难理解中文跟南部语言的关系。比如我的山东话写出来跟课本上或杂志上的“标准中文”不会差太多,只是读起来差别较大;但我们现在在写的这种中文,是不是仅仅为普通话(国语/华语/北方话),而粤语或闽南语若一定要用汉字写的话,会有很多用词及句法的差异,以至于北方人会看不明白,这点我不太清楚。另外我很难摆脱中文或曰汉字的听说跟读写是分开的这种惯常思维(比如我能读部分日语,但不会说;有时候自己会说一些汉语字词,但不会写)。这些原因使我想强调对书面语的偏重,因为在维基用得更多的是书面翻译,口头传译则很少。对于其他外国语,因为大多是拼音文字,读与说之间的差别我觉得小很多,所以就单挑了中文方言。顺便,另一个疑惑是,这些“方言”跟普通话到底是同种语言还是不同语言,如果英德法义西语是不同语言的话。另外,后来我意识到闽南文其实是拼音文字,所以根本不该用汉字读写分离的思维,我猜会说闽南语的人,应该也会看得懂闽南语的拼音文。所以原先的注解,是很多余的。
- 关于繁简体的分立,我觉得有助于在有繁简转换的问题时,寻求帮助;或者有人想学另一字体时,请教他人经验。如果单是阅读的话,我很早的时候也可以轻松地看繁体。但真正学起来,感觉还是有难度的,尤其是从简体学繁体,因为很多简化字合并了几个不同的繁体字。比如我直到近来才掌握历历、里里、后后、复复覆、准准、几几、只只等等的用法,而对于了暸、占占、并并、于于(做介词的于)、霉霉等等的细致区别,到现在也不清楚。尽管维基已有字词自动转换,但还是有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同时会不断有人想学另一种字体,所以我仍觉得区分这两种书写法对社群是有益的。
- 哦,如果对前面的两个问题(维基上用的中文跟普通话/国语的关系;以及普通话/国语跟其他南方“方言”的距离差)有了解的话,请不吝赐教。--roc (talk) 17:49 2005年4月20日 (UTC)
列表标题及签名格式
编辑我把它改为“维基人/按语言列表”,我觉得很多维基人列表都可以整理一下,做成“维基人”的分页,比如:/按语言列表;/按地域列表;/按学科列表;/按生年列表;/按生月或日或星座列表;/按任务列表;/按加入时间列表;/按用户名列表;/按即时讯使列表;/按母校列表;/按兴趣列表;/失踪人口;等等……。
其中即时讯使中用表格方式,将同一用户的ICQ Jabber MSN QQ Skype YIM 附注等都囊阔在一行内。参见德文版。
兴趣方面,可以列举运动(球类,健身,游泳,野营,攀登,滑雪,跳伞等等)、艺术(书法,绘画,绘图,摄影,翻译等等)、宠物(狗,猫,蜥蜴,兔,猪,鼠等等)等等。
任务列表最为复杂,是为了列出维基人志愿担当的维基维护任务,有助于大家分散合理地为维基贡献,也容易发现目前缺人手的领域,具体项目列举如下:
編程 語文-綜合 系統開發 繁簡字形轉換 同義詞彙轉換 用戶-綜合 歡迎 指導 獎勵 推廣 原則-綜合 中立 版權 刪除-綜合 條目 圖片 模板 類別 清理-綜合 修復破壞 清掃沙盒 歸檔-綜合 互助客棧 投票 整理-綜合 分類 移動 建構 更新-綜合 新聞動態 你知道嗎 特色條目 特色圖片 歷史上的今天 編修-綜合 質量提升 編譯-綜合 翻譯-英文 德文 法文 日文 韓文 補正 美工-綜合 繪圖 攝影 表格 模板 訂正-綜合 跨語言連結 維基化 字詞訂正
可惜我现在身陷考试囹圄,目前一时只能构画一下。但这是为什么我将此表更名的原因。
关于签名格式,我觉得大多数维基人列表都没有必要一个用户占一行,将来可能会太冗长。只有当列表有必要给每个用户提供说明的空间时,才采用一个用户占一行的方式。 --roc (talk) 17:31 2005年4月19日 (UTC)
初级和中级的分野?
编辑相关规定里有没有明确定义? 还有在缺乏相关评量标准下, 中文的程度似乎很难鉴定呀--Blauncher 17:49 2005年4月19日 (UTC)
对阿~为什么我自己填初级结果....被~删~啦>不能说自己的能力是初级吗?难道要先通过能力测验才能把自己名字填上阿--Pinc 02:35 2005年4月27日 (UTC)
编辑说明
编辑1. 所有语言文字按照国际标准的语言代码排序。2. 将中文分为简繁两体,或许有利与简繁转换时,找人帮忙;或者正在学习另一体的用户寻求指教或经验。--roc (talk) 12:23 2005年4月20日 (UTC)
- 简繁体是字体上的区别,不是语言的区别(各地词汇分歧是语言的区别,但这和简繁无关),难道我们的英文用户也要按英/美拼法分开,德语用户也要按新/旧/瑞士拼法分开吗?你要是真想要方便大家找简体/繁体用户的话,还不如把维基人按地域分开,这样大家还可以特别去找陆/港/台/星的用户。-- ran(留言) 17:38 2005年4月20日 (UTC)
- 这个微软拼音经常会搞错的,比如它会给出:“倒霉”、“计划”、“忙者编辑”等等,每次都要手改,并且要求你事先是知道这样不合规范的(当然计划跟计划是都有的,但意义用法不同)。如果遇上回复/回复或不准/不准的情况,任何拼音输入法都无能为力,必须要知道自己要表达哪个意思。前面我说,我是直到近来才真正了解与掌握历历、里里、后后、复复覆、准准、几几等等的用法,而对于了暸、占占、并并、于于(做介词的于)、霉霉等等的细致区别,到现在也不清楚。我学习繁体,是因为觉得这么宝贵而丰富的东西,跟我们上亿的人(并且随世代更替会越来越多)失之交臂,是很可惜的。可能受英文影响,我是喜欢每个字有更精确的涵义,而不是“历”、“准”可以指很不同的意思、必须靠第二个字界定(并且还少了代表意义的止/日/十),或者看到“后”、“几”不知所云。设想如果一天把“棉”“绵”合并了,绿绵/棉是某海绵动物,还是某棉花品种?恐怕要用三个字才能说清楚。其实我私下希望趁着大陆还有一些受过繁体教育的人,能够重新开始教认、掌握繁体,至少印刷可用繁体,手写随便,而且要是都用电脑书写了,简体的优势就少了一项。至于文雅,我倒无意附庸(只是通过实际且频繁的使用,才会发现问题及需要学习的东西;这跟学习任何外语是一样的道理)。--roc (talk) 19:35 2005年4月20日 (UTC)
- 不过像现在这样把繁简中文分成两种不同的语言,你不觉得有点别扭吗?像你要叫我说我的母语是“简体中文”的话,我肯定感觉很奇怪,我会说我的母语是中文,同时我习惯用简体书写,其中前者指的是我对中文词汇、发音、语法、语感的认识,后者则是我习惯用哪种字体看书写字,这两个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更奇怪的是要我评定我繁体中文的水平,是高级,中级还是低级呢?难道要是我把“繁体中文”和“法文”都放成中级的话,我的“繁体中文水平”和“法文水平”就差不多吗?我实在觉得这两个概念完全无关,不应该混在一起。-- ran(留言) 20:24 2005年4月20日 (UTC)
- 我把列表重新编排的一下,你觉得如何?-- ran(留言) 20:38 2005年4月20日 (UTC)
要引入吗Babel模板吗?
编辑请问各位,我们中文维基需要引入m:Meta:Babel templates吗? Maximiliano II Jeromy~雨雨 DATs 14:46 2005年5月7日 (UTC)
- 支持! -- Tonync 02:26 2005年5月20日 (UTC)
不知是谁,在英语维基弄了一个叫Template:User zh-yue的东西。--Hello World! 06:55 2005年5月24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