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家班
余家班,台湾高雄县(今高雄市)著名政治家族余家的俗称,其创始人为余登发。在高雄地区属于“黑派”(凤山)。主要对手派系有“白派”(冈山)、“红派”(旗山),白红两派皆为谢东闵在高雄县县长任内所扶植。
至2008年止,余家班成员在历年选举中,先后当选过6次高雄县县长、1次乡长、8次台湾省议员、11次立法委员及2次国民大会代表,在台湾众多政治世家中,可谓无出其右。
2008年立委选举,余家班的余政宪获得民主进步党提名在高雄县第二选举区(茄萣乡、湖内乡、路竹乡、永安乡、弥陀乡、梓官乡、冈山镇、桥头乡)参选立法委员,最终以近2万票之差距惨败给前行政院秘书长林益世,令政坛颇为讶异。2012年7月,余政宪在民进党中执委选举中首度以零票落选。
发展历史
编辑余登发兴起
编辑余登发在日治时期考取司法书士,于桥头(今高雄市桥头区)开业担任土地代书,累积地方声望;凭此当选楠梓庄协议会员。战后先被推举为桥头里里长,推动桥头设乡成功后当选乡长;1947年12月,出马竞选中华民国第一届国大代表,当选为高雄县国大;1949、1950连续当选高雄水利会主委[1]:130-131。
黑派与余家班的创立
编辑1951年,高雄县举行首次县长选举,有洪荣华、陈新安、吴崇雄及余登发四人参选。依当时选制规定,第一轮投票时未有任一人得票过半,需由最高票的陈新安、洪荣华做第二轮选举;在选举过程中双方的支持人马逐步形成以洪荣华为首的“红派”和以陈为首的“白派”。红白两派互相对立斗争过程中,余登发乘势崛起。1960年,第四届县长选举,余登发击败红派戴良庆当选,成为台湾地方自治史上,第一位党外县长。其就职后种种相异于过往的施政风格引发国民党的不满,余登发于是支持一些党外人士党选县议员以减轻来自议会的压力,于是形成“黑派”[1]:127-129。
1963年4月,余登发的儿媳余陈月瑛当选台湾省议员,并拿为高雄县第一高票[1]:129。9月28日,余登发当第四任高雄县长任期中。然而“八卦寮地目变更案”与“黄金松丁坝工程案”遭到起诉,当时的台湾省政府主席黄杰下令将其免职。其中八卦寮地目变更案为已数度被不受理驳回或不起诉的旧案、而黄金松丁坝工程案亦在法院审理后无罪,因此此举被视为政治迫害[2]:107。黑派反因此支持者及声势都更加稳固[1]:129。
二代参政
编辑余登发的家族第二代有多人在其号令下投入政治,包括长子余瑞言、长媳余陈月瑛、次女黄余绣鸾、次女婿黄友仁皆多次参与选战。形成名副其实的“政治家族”[2]:111-122。
余瑞言(1926—1987)为余家二代参政者中,唯一未赢得任何选战而获取公职者。1964年首度参选高雄县县长,负于戴良庆。1975年增额立委选举,因选区辽阔,未能当选[2]:111, 116。
余陈月瑛(1926-2014)1949年与余瑞言结婚,1963年初次参选省议员即获第一高票当选,之后连任三届,在任18年半;1981年参选高雄县县长,获得209,109票,以极些微的3,617差距负于蔡明耀。1983年立委选举,余陈月瑛与江鹏坚、张俊雄、方素敏、郑余镇、许荣淑成为党外阵营少数当选的六人之一。1985年县长选举中她又再次对决蔡明耀,并以三万多票差距击败蔡,成为台湾第一位女性县长。1989年再度连任。期间,1986年民主进步党成立,长期在南台湾参与党外阵营的余陈月瑛也加入,并成为民进党党史上首位县长[2]:111-151。
黄余绣鸾在1964年投入第六届高雄县议员选举,当时是余登发遭免职及限制参选后心中不平,因此推出余瑞言、黄余绣鸾兄妹分别参选县长、县议员,诉求选民还其公道。该届两人皆落选,但黄余绣鸾在1968、1973年二、三度参选时皆获当选。1978年,她透过黑派内部推举竞选增额立委,但因中美断交使选举中止;1980年,在发生过美丽岛事件、党外民主运动蓬勃发展下,黄余绣鸾再度参选立委并当选[2]:121-131。
黄友仁为黄余绣鸾丈夫,原为台湾电力公司工程师。1972年第7届高雄县县长选举,余登发原拟再战,但因国民党订出满60岁不得参选的“余登发条款”,黄友仁临时披挂上阵,虽然落选仍获11万余票的佳绩。次年,余登发“凌尧舜公地放领案”入狱,造就受难英雄形象;1977年黄友仁再度挑战县长选举时,以2,666票差距胜选。1979年,桥头事件爆发,黄友仁担心民众游行会成为国民党发动政治迫害借口反对游行,与支持游行的余陈月瑛意见相左。加上其从政风格较难亲近,与黑派传统精神难以相容,未获支持连任[2]:124-132。
余家班成员
编辑第一代:
第二代:
- 余陈月瑛:余登发之子余瑞言之妻,曾任第3-6届台湾省议员、第1届第1次增额立法委员、第9任高雄县县长。
- 黄余绣鸾:余登发女儿,曾任一次增额立法委员。
- 黄友仁:余登发女婿,黄余绣鸾之夫,曾任高雄县县长。
第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