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松林
霍松林(1921年9月29日—2017年2月1日),字懋青,斋号唐音阁(程千帆赠),男,甘肃天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艺理论家、中国古典文学专家、诗人、书法家[1]。
生平
编辑霍松林是甘肃省天水县琥珀乡霍家川人,父亲是清朝秀才,是霍松林的启蒙老师,霍松林12岁才进入新阳小学接受现代教育。15岁考入甘肃省立天水中学念初中。其后,考入在天水的国立第五中学高中部[1][2]。
初中及高中时期,发表许多抗日战争诗词及散文。199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时,中国作家协会将霍松林列为“抗战时期老作家”,赠红铜质“以笔为枪,投身抗战”奖牌[3]。
1945年,霍松林赴兰州考上重庆国立中央大学(1946年迁回南京)中文系。在校期间和汪辟疆、陈匪石老师情谊深厚[3]。经兼任监察院监察委员的汪辟疆引介,霍松林与监察院院长于右任相识,于右任赏识霍松林的才华,资助清贫的霍松林[2]。
1948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进抵长江以北,南京包括中大在内的不少大学停课。渡江战役前夕,约1949年4月中,于右任任命霍松林为监察院科员。5月初,霍松林随监察院迁至广州,又疏散至重庆抗战时期老监察院旧址。这时陈匪石来到重庆南林学院中文系任系主任,南林学院是四川军阀兴办的私立学院。霍松林应陈匪石邀请,留在南林学院任教,未再跟监察院迁往台湾[2]。1949年,自中大中文系毕业[3]。
1950年初夏,霍松林到天水师范学校担任语文教学工作。1951年,霍松林应西北大学校长侯外庐聘请,到西北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任讲师。1953年秋,霍松林的《文艺学概论》脱稿,被选为全国交流教材。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第一部中国人撰写的文学理论教科书。1956年,霍松林在《新建设》5月号发表论文《试论形象思维》,开启了关于形象思维的第一场学术争论。《文艺学概论》从文艺的阶级性延伸到文艺的人民性及全人类性,从文艺为政治服务延伸谈到文艺的其他作用,从用马列主义世界观指导文艺创作延伸谈到创作应当运用“形象思维”、形象大于思想、有时世界观会和创作方法矛盾。这些观点受到批判。1957年反右运动中,霍松林没有被划为“右派”,但1958年起不断受到批判,在反对“厚古薄今”运动中,霍松林不承认有错。1960年西安师范学院又改为陕西师范大学,霍松林此后一直在陕西师范大学任教[2][3]。
文革爆发前夕,1966年初夏,《红旗》杂志1966年第5期发表了郑季翘(中共吉林省委书记兼宣传部长,分管文艺工作)的《文艺领域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对形象思维论的批判》一文,点名批判叶以群、蒋孔阳、霍松林、李泽厚等。文中点出霍松林,说“所谓形象思维论不是别的,正是一个反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体系,正是现代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的一个认识论基础”。这篇文章是文革爆发前夕形象思维论的论争中的一部分,目的是批判中国文艺界领导人周扬[4][5]。
被《红旗》杂志批判后,中共中央西北局向陕西师范大学下派工作组,专门批判霍松林。文革初期各级党政机关瘫痪,霍松林又被陕西师范大学内的造反派轮番批斗、抄家、关进牛棚、监督劳改、挂牌游街示众,多次因哮喘发作而昏迷,被送到医院救治[4]。后来下放劳动改造,1973年才回到陕西师范大学校园。1978年《诗刊》1月号发表《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其中谈到了“要用形象思维”,使霍松林的罪名有推翻的机会。1980年平反后,霍松林获准正式写文章、教书。霍松林被批判和接受改造的同时,妻子胡主佑及孩子也被株连下放十年[1][2]。
1980年,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成立,霍松林任主任。1982年,霍松林在《文艺学概论》的基础上修订完成了《文艺学简论》。1986年,霍松林主编的《中国近代文论名篇详注》、《古代文论名篇详注》作为国家教委“高校文科教材”出版。1987年,中华诗词学会成立,霍松林任副会长。2008年,霍松林获得中华诗词学会终身成就奖[1]。
后来担任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3][1][6]。2008年12月20日,中华诗词学会主办“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颁奖大会,获奖者分别是霍松林、孙轶青、叶嘉莹、刘征、李汝伦[4]。
社会兼职
编辑曾任中国杜甫研究会会长,陕西诗词学会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委员会委员,日本明治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刊《中国唐代文学研究年鉴》主编等职务。
著作
编辑霍松林的专著有30多种,主要有:
- 《文艺学概论》
- 《文艺学简论》
- 《〈西厢记〉简说》
- 《〈西厢记〉述评》
- 《李白诗歌鉴赏》
- 《宋诗三百首评注》
- 《历代诗精品评注》
- 《孔颖达诗歌初探》
- 《〈滹南诗话〉校注》
- 《〈欧北诗话〉校注》
- 《诗的形象及其他》
- 《白居易诗译析》
- 《文艺散论》
- 《唐宋名篇品鉴》
- 《历代好诗诠评》
- 《唐宋诗文鉴赏举隅》
- 《唐音阁吟稿》
- 《唐音阁诗词集》
- 《唐音阁论文集》
- 《唐音阁文集》
- 《唐音阁杂俎》
- 《唐音阁文萃》
霍松林主编的图书有50多种,主要有:
- 《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83-1988年)》(全6卷)
- 《中国古典小说六大名著鉴赏辞典》
- 《万首唐人绝句校注集评》
- 《辞赋大辞典》
- 《中国古代文论名篇说注》
- 《中国近代文论名篇详注》
- 《元曲精华》
家庭
编辑妻子胡主佑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1.3 1.4 古典文学研究一代宗师霍松林先生逝世. 搜狐. 2017-02-01.
- ^ 2.0 2.1 2.2 2.3 2.4 霍松林:批判我的文章上了《红旗》杂志. 新浪. 2007-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3).
- ^ 3.0 3.1 3.2 3.3 3.4 霍松林. 国学网. [2017-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3).
- ^ 4.0 4.1 4.2 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霍松林先生. 搜狐. 2015-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3).
- ^ 丁东. 郑季翘与形象思维论争. 搜狐.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3).
- ^ 陆航. 97岁古典文学专家霍松林逝世,初中时即写出《卢沟桥战歌》. 澎湃新闻. 2017-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3).
- ^ 一代宗师霍松林辞世 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发来唁电. 华商网. 2017-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