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

历史军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簡稱四野,是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五大主力部隊之首。由1945年進軍東北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日聯軍為骨幹,在東北三省發展組建而成(15-20%人手是朝鮮族)。1948年1月1日,東北民主聯軍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區分為東北軍區東北野戰軍(簡稱東野),東北野戰軍在1949年3月11日改稱為第四野戰軍。1955年4月,第四野戰軍番號撤銷,所部轉隸廣州軍區[1]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
(東北野戰軍)

存在時期1948年1月1日至1955年
國家或地區 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效忠於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部門 中國人民解放軍
種類陸軍輕步兵野戰軍
規模150萬人
直屬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
駐軍/總部中國東北→華南
裝備中正式步槍
漢陽八八式步槍
三八式步槍
九九式步槍
百式衝鋒槍
ZB26式輕機槍
九六式輕機槍
九九式輕機槍
四一式山炮
土製手榴彈
九一式手榴彈
九七式手榴彈
九四式手槍
毛瑟C96手槍
南部手槍
日本九七式中型坦克
別稱東野→四野
專用顏色黃綠色制服
進行曲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
參與戰役第二次國共內戰
指揮官
司令員林彪
政治委員羅榮桓
參謀長劉亞樓
政治部主任譚政
標識
帽徽八一軍徽
海南島戰役渡海作戰前四野使用ZB26式輕機槍練習水上射擊

歷史 編輯

1945年:初期發展 編輯

1945年8月8日,蘇聯政府對日宣戰八路軍冀熱遼軍區遵照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朱德總司令的命令進軍東北。1945年9月7日,已抵瀋陽的八路軍冀東第16軍分區司令員曾克林及所率之冀東第12團和朝鮮支隊,經駐瀋陽的蘇軍近衛坦克第6集團軍司令克拉夫欽科中將和軍事委員圖馬尼楊批准,以東北人民自治軍名義進駐瀋陽市區。1945年9月8日東北抗日聯軍負責人周保中率隊進駐瀋陽,從這一天起東北抗日聯軍改稱人民自衛軍,周保中任總司令,在東北各地由抗聯發展起來的部隊稱:滿洲人民自衛軍、東滿人民自衛軍、松江人民自衛軍、牡丹江人民自衛軍等等,不戴青天白日帽徽,軍官穿馬褲、高筒靴,有的戴領章,有軍階。

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大舉進軍接收東北。中共中央為了與國民政府爭奪東北,準備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決定從關內解放區抽調一批部隊和幹部進入東北,會同東北的東北人民自治軍,執行爭奪東北的戰略任務。中共先後將八路軍山東軍區直屬隊一部,第1、第2、第3、第6、第7師,第5師一部,魯中濱海膠東渤海等軍區主力部隊各一部,共6萬餘人;新四軍第3師(轄第7、第8、第10旅,獨立旅)3萬餘人;陝甘寧邊區第359旅、警備第1旅、教導第2旅各一部以及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延安炮兵學校學員等萬餘人;晉綏、冀中、冀魯豫各1個團;以上連同先期進入的冀熱遼部隊一部共11萬餘人進入東北;與延安及各解放區的中共黨政軍幹部約2萬人陸續進入東北。

1945年9月21日,劉少奇起草中共中央電示東北局書記彭真,商榷以東北人民自治軍名義組建大規模正規軍。1945年10月31日,毛澤東起草中共中央致電東北局:決定以林彪為東北人民自治軍總司令,呂正操李運昌肖勁光分別為第一、第二、第三副司令,彭真羅榮桓為第一、第二政治委員,肖勁光兼參謀長,程子華為副政委、伍修權任第二參謀長、陳正人任政治部主任。1945年11月2日,毛澤東起草中共中央致電東北局:同意周保中為第三副司令,蕭勁光改任第四副司令兼參謀長。1945年11月4日,東北人民自治軍總部在瀋陽宣告成立,下轄吉黑、吉遼、熱河、遼東4個軍區。[1]

1945年底陸續成立了錦熱遼寧遼東遼西遼北吉林松江三江嫩江北安10個軍區,東北人民自治軍總兵力發展到27萬人[1]

1945年11月14日,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為執行中共中央關於《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指示,東北民主聯軍把戰略重心從國軍防禦較強的大中城市轉移到較遠的小城市和鄉村,民主聯軍分散到東北各地建立根據地。1946年3月東北民主聯軍對土匪的作戰造成其7萬餘人的傷亡。並對部隊進行整編,將個軍區先後合併為東滿、西滿、南滿、北滿4個二級軍區,實行新老部隊合編,以主力的大部劃歸各軍區指揮,重新調整了各省軍區和軍分區,抽調少數主力部隊補充到地方武裝。後因情況變化,東北民主聯軍受中央軍委的指示又逐步集中主力,發動了為期1個多月的四平保衛戰,影響到了國軍的攻勢,配合了中國共產黨同國民黨的談判[1]

1946年:參與二次國共內戰 編輯

1946年1月12日,東北局電報中央:為了便於爭取、號召全國民眾,為了避免蘇聯在外交上的責任,為了造成將來我在談判中的有利地位,一切與東北原抗日聯軍有聯繫的部隊,可以抗日地下軍的名義出現,東滿、北滿各部隊概稱為東北人民自衛軍;原東北軍將領所統率之部隊,概稱東北人民自治軍,南滿各部仍稱東北人民自治軍,李運昌及黃克誠師、(山東八路軍)一師稱八路軍或東北人民解放軍。直到1946年4月28日東北民主聯軍解放哈爾濱時,還以松江人民自衛軍的名義發布告。

1946年6月下旬,二次國共內戰正式爆發。東北民主聯軍根據中共中央的《關於東北目前形勢與任務的決議》(「七·七決議」),準備利用國軍戰線延長、兵力分散、暫難繼續大舉進攻的時機,進一步建立根據地。8月至10月間,先後以山東第1、第2師及原濱海支隊為基礎擴編為第7縱隊,組成東北民主聯軍第1縱隊;以華中第3師(欠第7旅)組成第2縱隊;以山東第7師及華中第3師第7旅組成第6縱隊。以上連同前已編成的第3、第4縱隊,陝甘寧第359旅和南滿獨立第1、第2、第3師,全區共有野戰軍5個縱隊、1個旅、3個獨立師,約12萬餘人。為加強以炮兵為重點的特種兵建設,至1947年3月,建立了9個炮兵團,27個營,120個連,1個戰車大隊,1個高射炮大隊,並以東北炮兵學校為基礎成立炮兵司令部和政治部,以剿匪、「土改」中發展出的騎兵部隊,組成10個騎兵團和1個騎兵支隊;成立了護路軍司令部,將原分散各地護路部隊3400餘人,統一整編為7個團,以維護和保證鐵路交通的順暢。此外分別成立了東北軍政大學、東北醫科大學和炮兵、工兵、測繪、通信、軍需、汽車、航空等專業學校,以供部隊發展和作戰的需要。 為擊敗國軍「南攻北守 先南後北」的進攻計劃,1946 年10月下旬至11月初,東北民主聯軍發動新開嶺戰役,在遼寧寬甸西北地區擊敗國軍1個師。後集中南北滿主力進行「三下江南,四保臨江」作戰,殲滅國軍大批有生力量,迫使其由進攻轉為防禦。1947年4月20日,中共中央決定將晉察冀軍區之冀熱遼軍區及所屬部隊劃歸東北民主聯軍建制,東北民主聯軍的總兵力達46萬人[1]

1947年 編輯

1947年5月中旬,東北民主聯軍轉入戰略性反攻,在長春瀋陽段和瀋陽至吉林段鐵路沿途地區發動攻勢,殲滅國軍8萬餘人。8-9月間,以12個獨立師編成第7、第8、第9、第10縱隊,並成立了南滿、冀察熱遼兩個軍區前方指揮所(後改稱第1、第2前方指揮所)。9月中旬,東北民主聯軍又集中9個縱隊的兵力發動秋季攻勢,殲滅國軍6.9萬餘人,攻克城市15座,進一步掌握了東北戰場的主動權[1]

1948年: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 編輯

1948年1月1日東北民主聯軍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區分為東北軍區和東北野戰軍,以原民主聯軍總部機關為軍區兼野戰軍領導機關,林彪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高崗任第一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呂正操周保中肖勁光任副司令員,羅榮桓任第一副政治委員,陳雲、李富春任副政治委員,劉亞樓伍修權任參謀長,譚政任政治部主任。1948年2月以9個獨立師(旅)編成第1第11、第12縱隊。1947年12月15日至1948年3月15 日,東北野戰軍發動了為期90天的作戰,造成國軍15.6萬餘人傷亡,占領了18座城市,將國軍兵力壓縮並分割孤立至長春瀋陽錦州等地,東北解放區的面積擴大到全東北的97%,解放區人口占東北的86%,為大規模進攻作戰的需要,東北人民解放軍開始建設預備部隊和炮兵,從1947年7月至1948年11月,先後訓練了164個團,為主力部隊輸送37萬官兵。並加強炮兵建設,在炮兵司令部下成立了可統一指揮與管理所屬炮兵的炮兵縱隊。各步兵縱隊、師、團也分別擴建了炮兵團、營和連。全區擁有各種火炮2316餘門。1948年7月以護路軍部隊為基礎擴編為鐵道縱隊,下轄4個支隊,共1.7萬餘人。至8月止,東北人民解放軍總兵力已發展到103萬人。8月14日,建立了東北野戰軍領導機關,由林彪兼司令員、羅榮桓兼政治委員、劉亞樓兼參謀長、譚政兼政治部主任。原第1前方指揮所改為東北野戰軍第1兵團部,肖勁光任司令員、肖華任政治委員;原第2前方指揮所改為東北野戰軍第2兵團部,程子華任司令員、黃克誠任政治委員。此時,東北野戰軍下轄2個兵團部、12個步兵縱隊、15個獨立師、1個炮兵縱隊、1個鐵道縱隊、3個騎兵師、1個坦克團等共70餘萬人。9月12日東北野戰軍主力南下北寧線,發動遼瀋戰役,至11月2日結束,擊敗國軍至其47.2萬餘人傷亡,擊敗東北全境的大部分國軍。

1948年11月13日,東北野戰軍所屬第1至第12縱隊按照中央軍委規定的統一序列,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第39、第40、第41、第42、第43、第44、第45、第46、第47、第48、第49軍,每軍4個師5至6萬餘人;另以長春「起義」的國軍第60軍編為第50軍。部隊裝備因遼瀋戰役的大量繳獲而得到改善。11月下旬東北野戰軍奉命入關[1]

1949年:改稱第四野戰軍 編輯

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東北野戰軍與華北軍區第2、第3、第4兵團及地方武裝一部發動了歷時64天平津戰役,導致國軍約52萬兵力傷亡或部分投降,擊敗了除綏遠一隅和太原、新鄉等少數孤立的國軍以外的華北全境的國軍。

根據中共中央軍委1949年1月15日和3月7日的命令,東北野戰軍於3月11日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林彪任司令員,羅榮桓任政治委員,蕭克任參謀長,譚政任政治部主任。下轄4個兵團:第12兵團,肖勁光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下轄第40、第45、第46軍;第13兵團,程子華任司令員、肖華任政治委員下轄第38、第47、第49軍;第14兵團,劉亞樓任司令員、莫文驊任政治委員下轄第39、第41、第42軍;第15兵團,鄧華任司令員、賴傳珠任政治委員下轄第43、第44、第48軍及兩廣縱隊;原野戰軍所屬之特種兵指揮機關改稱特種兵司令部下轄2個炮兵師、1個裝甲師、1個高炮指揮所和1個工兵指揮所。原鐵道縱隊擴編為鐵道兵團,歸軍委直接指揮。

1949年3月下旬第四野戰軍的先遣部隊從華北向南方進軍,4月20日配合第二、第三野戰軍發起渡江戰役;5月中旬在湖北團風至蘄春一代強渡長江,後解放武漢。野戰軍主力於4月中旬南移。5月12日中央軍委決定,第四野戰軍領導機關與中原軍區領導機關合併,組成第四野戰軍兼華中軍區領導機關。林彪任司令員、羅榮桓任第一政治委員、鄧子恢任第二政治委員、蕭克任第一參謀長、趙爾陸任第二參謀長、譚政任政治部主任。6月上旬,野戰軍主力渡過長江,分三路對國軍華中軍政長官白崇禧部和華南軍政長官余漢謀部進行迂迴包抄,10月中旬和下旬分別在衡陽、寶慶(今邵陽)地區和陽江、陽春地區擊敗白崇禧部主力4個師和余漢謀部4萬餘人。後進軍廣西,至12月中旬將白崇禧部17餘萬人擊敗於粵桂邊之容縣、博白和欽州地區。另一部配合第二野戰軍向西南進軍。

廣西戰役後,野戰軍又以其8成的兵力在湘、桂、粵境內參加掃蕩任務,先後擊斃土匪175萬餘人。同時第四野戰軍在建制上作了若干調整:7月以國民革命軍第19兵團「起義」的4個師改編為第51軍。8月第12兵團部兼湖南省軍區。第14兵團部奉命改為中央軍委空軍的領導機關。裝甲兵師調東北成立裝甲兵學校。10月,將在長沙「起義」的國軍第1兵團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第21兵團(轄第52第53軍)。11月第15兵團部兼廣東省軍區。僅11月7日至22日,四野即攻克湖南貴州廣西的15座縣城[註 1][2]。22日,攻克廣西省重鎮桂林。25日,四野39軍攻克柳州

12月,第13兵團部兼廣西省軍區。12月26日,中央軍委批覆中共中央華中局並四野:「同意華中軍區即正式改名中南軍區」。12月30日,中南軍區司令部、政治部向所屬部隊發出通知:「自1950年1月1日起華中軍區改稱中南軍區,組織機構暫時不變」。

1950年1月1日,第四野戰軍兼華中軍區改稱中南軍區兼第四野戰軍,直屬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機關駐湖北省漢口,為中南地區最高軍事領導機關。下轄河南軍區、湖北軍區、湖南軍區、江西軍區、廣西軍區;海南軍區兼第43軍、粵中軍區、粵東軍區、粵西軍區、粵北軍區;中南軍區防空司令部、炮兵司令部(下轄4個炮兵師、1個高炮師)、公安部隊司令部、工兵司令部(轄5個團)、1個鐵道司令部(轄5個鐵道團)、廣東武裝工作部,直轄第41、42、54、55軍。共計3個兵團部,16個軍、16個獨立師、92個獨立團、8個警衛團及軍政大學6個分校,全軍區共150萬人[1]

1950年:海南島戰役 編輯

1950年3月5日-5月1日,第四野戰軍以第15兵團指揮兩個軍由當地瓊崖縱隊帶路,以木帆船為主要航運工具實施渡海作戰,5月1日解放海南島除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島嶼外,華南全境被解放。

為區分野戰軍與軍區雙方兼管關係,1950年3月13日第四野戰軍兼中南軍區司令部向所屬部隊發出通報:「根據中央軍委指示規定,今後各部頒發一切文件,統稱:第四野戰軍兼中南軍區」。7月6日中南軍區、第四野戰軍司令部就此事發出通報:「今後行文時,如純對地方軍區的,只書中南軍區不書四野;如純對野戰部隊的,只書四野不書中南軍區;如兩者均有關聯,即書中南軍區兼第四野戰軍,或將中南軍區與四野並書」[1]

1955年:番號撤銷 編輯

1955年4月15日,根據國務院2月11日決定,中南軍區改編為廣州軍區,即日起正式啟用新番號,中南軍區兼第四野戰軍番號撤銷。原所轄之江西軍區劃歸南京軍區建制;以湖北軍區為基礎組成武漢軍區兼湖北軍區,轄河南軍區。

主要戰役和戰鬥 編輯

山海關、九門口戰役,1945年10月-11月,襲擊杜聿明指揮的13軍和52軍,救援山東軍區第7師。

錦州戰役,1946年1-2月。

沙嶺戰役,1946年2月。

秀水河子戰役,1946年2月。林彪親自指揮新四軍3師7旅、山東軍區第1師和保安第1旅之第1團等部,以3個團打援、4個團攻擊,實施圍殲孤軍深入的國軍第13軍第89師之266團及265團1營、師屬山炮連、輸送連獲勝。

第一次四平戰役,3月15日攻占了四平西郊機場,3月16日晚圍城。攻城於17日凌晨2點開始,中午結束。

第二次四平戰役,1946年4-5月毛澤東指示林彪「死守四平,寸土必爭,化四平為馬德里」,林彪執行中共中央決定的「進行大規模的殲滅戰」,但最終以傷亡8千人的代價失利,放棄四平、長春等重要城市,主力一路撤退到松花江以北。

新站戰役,拉法位於吉林省蛟河市以北9公里,新站在拉法以北6公里,它們是長圖(長春至圖們)和拉濱(拉法至哈爾濱)線上的一個鐵路樞紐。1946年6月7日,殲滅國軍71軍88師263團另1個營,阻止了國軍繼續向北滿東滿地區挺進,從而在松花江兩岸達成戰略均勢,東北民主聯軍轉入休整穩固後方。

遼東、遼南掃蕩戰。1946年秋冬,國軍在中長路正面得手鞏固對北面東北民主聯軍的平衡態勢後,將機動兵力轉用於後方的遼東、遼南地區,對肖華所部沉重打擊,國軍52軍2師占領了遼寧最後一個要地丹東(當時叫安東衛),遼東、遼南地區的解放軍被迫向臨江地區轉移,藏匿在長白山區。

新開嶺戰役。1946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東北民主聯軍第4縱隊(司令員胡奇才)在遼寧省寬甸縣西北之新開嶺地區,殲滅國軍第52軍的第25師的900餘人。

德惠戰役,是「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的二下江南戰役的組成部分。1947年2月下旬,東北民主聯軍第6縱隊在火炮支援下,對德惠守敵發起進攻失利,被迫停止攻城返回江北。

兩次隆化戰鬥,1947年5月。

錦州戰役 (1948年),傷亡約2.4萬人,殲滅國軍2萬人,俘虜8萬人。

塔山戰役以5.5萬人對陣國軍9.6萬人堅守多日,傷亡3,774,殲滅敵人9,549人。

長春戰役,6,508人犧牲,殲滅國軍4,300人,其餘2.6萬餘人起義。

黑山阻擊戰,傷亡4,100餘人,殲滅國軍8,000餘人,阻止廖耀湘兵團西進,為野戰軍主力合圍該兵團創造了有利條件。

瀋陽戰役營口之戰等,在遼瀋戰役中傷亡約6.9萬人,殲滅國軍5.68萬人,俘虜30.62萬人,國軍另有8.3萬人戰場起義。

編制 編輯

司令員 第一政委 第二政委 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第一參謀長 第二參謀長 副參謀長 政治部副主任
 
林彪元帥
 
羅榮桓元帥
 
鄧子恢
 
譚政大將
 
蕭克上將
 
趙爾陸上將
 
聶鶴亭中將
 
陳光
 
陶鑄
前線委員會書記 副書記 前線委員會委員
 
林彪元帥
 
羅榮桓元帥
 
譚政大將
 
蕭克上將
 
陶鑄
 
蕭勁光大將
 
程子華
 
劉亞樓上將
兵團/直屬 兵團司令 兵團政委 兵團副司令 下屬軍隊 軍長 軍政委 下屬師團
第12兵團  
蕭勁光大將
 
陳伯鈞上將
 
韓先楚上將
第40軍  
羅舜初中將
溫玉成中將(後任)
卓雄袁昇平(後任) 第118師
第119師
第120師
第153師
第45軍  
黃永勝上將
 
陳伯鈞上將(後任)
 
邱會作中將
第133師
第134師
第135師
第158師
第46軍  
詹才芳中將
 
李中權少將
第136師

第137師
第138師
第159師

第13兵團  
程子華黃永勝鄧華(後任)
 
蕭華鄧華(兼)上將
 
李天佑上將
 
彭明治中將洪學智韓先楚
第38軍  
李天佑上將
 
梁興初中將(後任)
 
梁必業 中將劉西元

第112師
第113師
第114師
第151師

第47軍  
梁興初中將
 
曹里懷中將(後任)
 
周赤萍中將
第136師

第137師
第138師
第160師

第49軍  
鍾偉少將
 
袁昇平中將
 
徐斌洲中將(後任)
第145師
第146師
第147師
第162師
第14兵團  
劉亞樓上將
 
莫文驊中將
 
黃永勝上將
 
劉震上將
第39軍  
劉震上將 吳信泉
 
吳法憲中將
 
吳信泉中將徐斌洲
第115師

第116師
第117師
第152師

第41軍  
吳克華中將
 
莫文驊中將
 
歐陽文中將(後任)
第121師

第122師
第123師
第154師

第42軍  
萬毅中將
 
吳瑞林中將(後任)
 
劉興元中將 周彪
第124師

第125師
第126師
第155師

第15兵團  
鄧華上將黃永勝
 
賴傳珠上將
 
洪學智上將
 
賀晉年少將
第43軍  
李作鵬中將
 
張池明中將
第127師

第128師
第129師
第156師

第44軍  
方強中將
 
吳富善中將
 
譚甫仁中將
第130師

第131師
第132師
第157師

第48軍  
賀晉年少將
 
陳仁麒中將
第142師

第143師
第144師
第161師

第21兵團  
陳明仁上將
 
唐天際中將
文建武
王勁修
傅正模
唐生明
魏鎮少將
第52軍 王勁修 楊樹根少將 第214師
第215師
第216師
第53軍 彭傑如 王振乾少將 第217師
第218師
第219師
直屬部隊 第50軍  
曾澤生中將
徐文烈少將 148師

149師
150師
167師

第51軍 張軫 楊春甫 第211師

第212師

第54軍  
丁盛少將
謝明少將 第130師

第134師
第135師

第55軍  
陳明仁上將
王振乾少將 第144師
第215師
第219師
第58軍  
孔慶德中將
 
方正平中將
第172師
第173師
第174師
兩廣縱隊
(1949年3月-1950年1月)
 
曾生
雷經天
  • 註:1.第13兵團於1950年中下旬進行重組,重組後由鄧華上將擔任司令員兼政委,杜平中將任政治部主任,下轄38軍(軍長梁興初)、39軍(軍長吳信泉)、40軍(軍長溫玉成)、42軍(軍長吳瑞林)。1950年10月,第13兵團以志願軍名義進入朝鮮參加韓戰後,兵團司令部自動平移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下屬各部隊改編為「志司」直屬部隊。韓戰第一次戰役打響前,第13兵團/志司直屬部隊補入第50軍(軍長曾澤生)、第66軍(軍長肖新槐)。韓戰第四次戰役期間,13兵團/志司直屬部隊補入第47軍(軍長曹里懷)。

2.第14兵團於1949年8月進行改組,兵團司令部改組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下轄的部隊當中第41軍脫離編制,第39軍、第42軍編入13兵團(時任司令員為黃永勝)。 3.第12兵團於1950年上旬改組,兵團司令部改組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部,下轄部隊當中第40軍編入13兵團,第45軍被併入廣東軍區,第46軍成為中央軍委直轄的戰略機動部隊,並在之後參加韓戰。

  • 第四野戰軍後勤部
    • 參謀長羅文
    • 後勤部第6分部兵站站長劉鳳梧
  • 第四野戰軍特種兵司令部
    • 政治部主任唐凱 政治部副主任吳濤
    • 戰車師師長曾克林
    • 騎兵第5師師長何能彬
    • 炮兵第8師師長王珩
  • 第13兵團
    • 政治部主任劉道生
      • 民運部部長楊文漢
    • 補訓師
      • 第2團團長王定國
  • 第15兵團
    • 直屬政治部副主任郝福鴻


日籍留用人員 編輯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衛生工作史》記載說,當時衛生部門表彰的立功者有四分之一是原駐滿日軍。據稱日本人在軍區衛生部有7200人,軍區軍工部有20000人。日本人原四野成員後於1970年組織了「回想四野會」。

朝鮮人民軍 編輯

1949年7月,四野第164師朝鮮族士兵轉入朝鮮人民軍第5師第156師朝鮮族士兵轉入朝鮮人民軍第12師,並參與後來的韓戰

注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军史回顾:第四野战军. 中華網. 2001-07-11 [2014-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30). 
  2. ^ 1949年11月22日 桂林解放. 人民網. [2014-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6)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