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巨像龍屬

南方巨像龍屬學名Notocolossus)簡稱南巨龍,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恐龍的一,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阿根廷門多薩省

南方巨像龍屬
化石時期:白堊紀晚期,86 Ma
骨骼重建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下目: 蜥腳下目 Sauropoda
演化支 泰坦巨龍類 Titanosauria
屬: 南方巨像龍屬 Notocolossus
González Riga et al., 2016
模式種
岡氏南方巨像龍
Notocolossus gonzalezparejasi

González Riga et al., 2016

發現與命名 編輯

 
肢骨

阿根廷古生物學家貝爾納多·哈維·岡薩雷斯·里加英語Bernardo Javier González Riga博士在門多薩省找到一具巨型蜥腳類殘骸。[1]

2016年,模式種岡氏南方巨像龍Notocolossus gonzalezparejasi)由貝爾納多·哈維·岡薩雷斯·里加英語Bernardo Javier González Riga馬修·卡爾·拉曼納英語Matt Lamanna李奧納多·丹尼爾·奧茲·大衛英語Leonardo Daniel Ortiz David豪爾赫·奧蘭多·卡爾沃以及胡安·P·科里亞命名並敘述。屬名取自希臘語νότος/notos(「南風」)和κολοσσός/kolossos(「巨像」),指化石原產地南半球及其巨大體型。種名紀念豪爾赫·岡薩雷斯·帕爾哈斯英語Jorge González Parejas,他曾在門多薩省研究恐龍化石二十餘年。[1]

正模標本UNCUYO-LD 301發現於普洛捷組英語Plottier Formation的一層中,年代為大約8600萬年前科尼亞克階桑托階,是一具缺少顱骨的部分骨架,由一節前背椎、一個右肱骨和一個左恥骨上部構成。儘管這些骨頭並未連接,但被視為一個單獨個體,因為它們皆是在8×8米的岩石表面上發現的。第二具缺少顱骨的部分骨骼(即標本UNCUYO-LD 302)也歸類於南方巨像龍,代表一具較小個體,由五節前尾椎和一個連接跟骨的完整右腳構成,在距離正模標本403米處的5×5米的岩石表面上發現。[1]

敘述 編輯

 
椎骨

證據表明,南方巨像龍是最大的泰坦巨龍類之一,因此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重的陸地動物之一。儘管這種新的蜥腳類恐龍骨骼的不完整性使科學家無法對其大小做出精確估計,但它的肱骨或上臂骨的長度為1.76米(5.8英尺),大於已知任何泰坦巨龍類,如無畏巨龍富塔隆柯龍潮汐龍。他們同時利用異速生長方程估計股骨總長度為2.166米(7.11英尺)。如果此動物的身體比例與一些保存較好的泰坦巨龍類相當,那麼這種新恐龍的體重可能在44.9—75.9公噸(44.2—74.7長噸;49.5—83.7短噸)之間,最有可能是60.4公噸(59.4長噸;66.6短噸)。[1]2019年,格雷戈里·S·保羅英語Gregory S. Paul估計南方巨像龍的重量在45~55噸(49.6~60.6短噸)之間,有可能比這更大,或者接近於阿根廷龍,而他將阿根廷龍體重估計為65~75噸(71.6~82.7短噸)。不過,這種說法被認為是不太可能的。[2]2020年,莫利納·佩雷茲和拉臘門迪估計其長為28噸(92噸),重40噸(44短噸)。[3]

 
岡氏南方巨像龍的生命復原

2016年,南方巨像龍的幾個顯著特徵被確定。其中九個是獨有衍征英語autapomorphies,即獨特的衍生特性。在前後椎,側突前緣與側突下緣之間的凹陷被兩個副脊分開,其中一個是垂直的,另一個是橫向的。在前尾椎神經棘的前端,垂直的脊在其下端融合,在前關節突的水平之上,形成一個V形結構。肱骨的內上角明顯擴張,遠遠超出肱骨幹內側。肱骨的上緣通常有一個強烈擴張,比骨幹直徑寬2.9。在肱骨幹上喙肱肌英語musculus coracobrachialis的下方,有一個從外上側到內下側的對角線脊。第一跖骨的上部寬度超過其長度。第三跖骨相對較短,是第一跖骨長度的1.2倍。上趾指骨的頂部比它們各自的跖骨長度寬50%。趾爪變小,更為粗糙且縮短。[1]

該屬的腳或是蜥腳類動物不常保存的骨骼部分,顯示出獨特的體形。它包含一個緊湊且均勻的跖骨,被認為是適合承受巨大的重量。它也呈現出了縮小的,這些特徵在蜥腳類中是未知的。這與其他泰坦巨龍類掌骨的垂直位置和指骨的減少是平行的。[1]

種系發生學 編輯

南方巨像龍屬於泰坦巨龍類演化支,一項系統發育分析發現,該屬是岩盔龍類的基本成員,也是無畏巨龍的姊妹物種英語sister species[1]卡巴利多等人2017年的一項研究將其恢復為隆柯龍類的姊妹分類單元,並發現它不屬於岩盔龍類。[4]2018年,岡薩雷斯·里加和同僚亦得出了相同結論,並將它放置於一個含巴塔哥巨龍屬普爾塔龍屬分支中。這項分析還發現隆柯龍類屬於岩盔龍類。[5]

以下演化樹根據岡薩雷斯·里加和其同僚(2018年)的研究,顯示了該屬在隆柯龍類中的位置。[5]

隆柯龍類 Lognkosauria

門多薩龍屬 Mendozasaurus

富塔隆柯龍屬 Futalognkosaurus

阿根廷龍屬 Argentinosaurus

南方巨像龍屬 Notocolossus

巴塔哥巨龍屬 Patagotitan

普爾塔龍屬 Puertasaurus

古生態學 編輯

南方巨像龍化石發現於內烏肯群英語Neuquén Group的普洛捷組。這個地層大約有25公尺(82英尺)厚,由淺紅色黏土岩和薄的粉紅色砂岩帶組成。普洛捷組與上覆的波特蘇埃洛組英語Portezuelo Formation的區別在於前者的泥岩含量較高。普洛捷組的四足動物鮮為人知,共代表為哺乳動物、一種大型虛骨龍類和幾種泰坦巨龍類。[6]除南方巨像龍外,這些泰坦巨龍類還包括巴西石油龍屬、巨大「南極龍」和另外兩個標本,其中一件似乎是一種風神龍族。此外,有時也有人說穆耶恩龍來自這個地層,儘管它實際上可能來自上文提到的波特蘇埃洛組。[1]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González Riga, Bernardo J.; Lamanna, Matthew C.; Ortiz David, Leonardo D.; Calvo, Jorge O.; Coria, Juan P. A gigantic new dinosaur from Argentina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sauropod hind foot.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 19165. Bibcode:2016NatSR...619165G. ISSN 2045-2322. PMC 4725985 . PMID 26777391. doi:10.1038/srep19165. 
  2. ^ Paul, Gregory S. Determining the largest known land animal: A critical comparison of differing methods for restoring the volume and mass of extinct animals (PDF). Annals of the Carnegie Museum. 2019, 85 (4): 335–358 [2020-09-27]. S2CID 210840060. doi:10.2992/007.085.040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11-15). 
  3. ^ Molina-Perez & Larramendi. Dinosaur Facts and Figures: The Sauropods and Other Sauropodomorph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20: 267. 
  4. ^ Carballido, José L.; et al. A new giant titanosaur sheds light on body mass evolution among sauropod dinosaurs. Proc. R. Soc. B. 2017, 284 (1860): 20171219. PMC 5563814 . PMID 28794222. doi:10.1098/rspb.2017.1219. 
  5. ^ 5.0 5.1 Gonzalez Riga, B.J.; Mannion, P.D.; Poropat, S.F.; Ortiz David, L.; Coria, J.P. Osteology of the Late Cretaceous Argentinean sauropod dinosaur Mendozasaurus neguyelap: implications for basal titanosaur relationships (PDF).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18, 184 (1): 136–181. doi:10.1093/zoolinnean/zlx103. hdl:10044/1/53967. 
  6. ^ Leanza, Héctor A.; et al. Cretaceous terrestrial beds from the Neuquén Basin (Argentina) and their tetrapod assemblages.. Cretaceous Research. 2004, 25 (1): 61–87. doi:10.1016/j.cretres.2003.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