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爾卡尼亞 (古代行省)

波斯历史地区

希爾卡尼亞希臘語Ὑρκανία Hyrkania[1]古波斯語:𐎺𐎼𐎣𐎠𐎴 Varkâna[2]中古波斯語:𐭢𐭥𐭫𐭢𐭠𐭭 Gurgān阿卡德語Urqananu)是一個歷史區域,由裏海東南部的土地組成,在今天的伊朗。它南至厄爾布爾士山脈,東至克佩特山脈[3]

希爾卡尼亞
又作:戈爾甘 Gurgān(中古波斯語
米底王國阿契美尼德帝國塞琉古帝國安息帝國,及薩珊王朝的行省
公元前548年—公元651年

阿契美尼德帝國的地圖,其上有希爾卡尼亞行省
坐標:36°58′04″N 55°00′43″E / 36.967822°N 55.011854°E / 36.967822; 55.011854
首府扎德拉卡爾塔
(公元前548–公元225年)
戈爾甘
(公元225–651年)
歷史
歷史時期古代
• 成立
公元前548年
• 隨薩珊王朝滅亡
公元651年
今屬於 伊朗
 土庫曼

該地區曾是米底帝國行省阿契美尼德帝國的行省下屬省,和後繼的塞琉古帝國安息帝國薩珊帝國的行省。 希爾卡尼亞東鄰帕提亞(後稱阿巴沙赫,Abarshahr),北接大益,南接米底亞,西鄰馬底亞薩珊王朝於公元651年滅亡後,希爾卡尼亞被稱為塔巴里斯坦

命名

編輯

希爾卡尼亞 HyrcaniaὙρκανία)是該地區的希臘語名稱,取自大流士大帝貝希斯敦銘文中的古波斯語Verkâna(公元前522年)以及其他古波斯楔形文字的記錄。Verkā古伊朗語中意為「狼」(參見阿維斯陀語vəhrkō,Gilaki和馬贊德蘭語中的Verk,現代波斯語Gorg梵文वृक )。另請參見座狼的英語Warg。因此,Hyrcania的意思是「狼之地」。

「希爾卡尼亞」的範圍被擴展到裏海周邊,並被薩里市(Zadracarta)的名字覆蓋。薩里市是伊朗北部(馬贊德蘭省戈勒斯坦省吉蘭省)最古老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古希爾卡尼亞的首都。

另一個古老的名稱是大益 Dahistān(不要與dehestan混淆,它是現代伊朗語中「區」或「縣」的意思)。大益這個名稱有時會與希爾卡尼亞互換使用。Dahistān嚴格意義上指「大益人(Dahae)之地 」。大益人是自公元前5世紀住在希爾卡尼亞地區北方的一支民族,已經滅亡。[4] 大益除了與希爾卡尼亞地理位置接近之外,它的命名學可能與「希爾卡尼亞」在詞源上相似;例如,宗教歷史學家大衛·戈登·懷特 (David Gordon White)重申了先前學者的觀點,認為大益(Dahae)類似於原始印歐語*dhau扼殺」,這顯然也是「狼」的委婉說法。[5]

歷史

編輯

希爾卡尼亞於公元前600年成為米底帝國的一部分;據大馬士革的尼古拉(Nicolaus Damascenus)稱,該地區在最後一位米底國王阿斯提阿格斯時期被作為一個行省管理,國王當時還任命一個叫阿塔薩拉斯(Artasyras)的人為總督(Satrap)。[6] 在米底帝國滅亡後,該地區自願臣服於阿契美尼德帝國,並在公元前549-548年被居魯士大帝占領;[7]此後有一段時間,阿塔薩拉斯繼續在居魯士的統治下擔任總督,[8]直到他的職位被阿斯提阿格斯(末代米底國王)代替。根據克特西亞斯的說法,阿斯提阿格斯的孫子梅加倍內斯(Megabernes)也曾擔任過希爾卡尼亞的總督。 很有可能,當居魯士大帝在小亞細亞統治時,作為帝國屯軍小亞細亞計劃的一部分,希爾卡尼亞人在小亞細亞定居,並用他們的地名「希爾卡尼亞」命名了呂底亞中部赫姆斯山谷中的希爾卡尼亞平原[9] 在阿契美尼德帝國時期,希爾卡尼亞成為帕提亞行省的下轄省,帕提亞行省也被稱為帕提亞-希爾卡尼亞省。 在當時,卡杜西亞可能已被當作希爾卡尼亞的一部分來管理。[10] 在阿契美尼德時期,希爾卡尼亞建造了防禦堡壘,以保護此地免受游牧民族入侵。 [11]

大流士一世(Darius)於公元前522年9月戰勝了祆教祭司、篡奪者高塔(Gaumata)之後,叛亂在整個帝國蔓延。 [12] 公元前522年12月,希爾卡尼亞爆發了支持米底領袖弗拉歐爾特斯(Phraotes)的起義[2] ;公元前521年3月,希爾卡尼亞叛軍襲擊了海斯塔斯珀斯(帕提亞總督、大流士一世之父),未能成功。[13] 該年五月,弗拉歐爾特斯被擊敗了,希爾卡尼亞回到了阿契美尼德帝國治下。 大流士後來讓一些希爾卡尼亞人定居在在呂底亞的希爾卡尼亞平原上的Dareionkome居留地(希臘語Δαρειονκώμη)。[9] 赫姆斯河谷中的其他希爾卡尼亞人的定居點還包括奧莫塔(Ormoita)和提安諾拉(Tyanolla)。[14]

希羅多德記載,公元前480年,在梅加帕努斯(Megapanus)的指揮下,希爾卡尼亞裔的士兵參加了第二次希臘入侵波斯戰爭[15] 戰爭結束後,赫姆斯河谷和凱庫斯河谷中駐紮了一支由希爾卡尼亞裔士兵組成的駐軍。 在薛西斯一世領導下,希爾卡尼亞可能被劃離了帕提亞行省來單獨管理。[16] 一些史料暗示,希爾卡尼亞後來被作為米底亞行省的一個下轄省來管理。

根據克特西亞斯的說法, 阿爾塔薛西斯一世於約公元前425年任命其私生子奧庫斯(Ochus)為希爾卡尼亞的總督。[17] 奧庫斯後來登基,即為大流士二世,他任命埃德內斯(Idernes)為總督。 愛德內斯死後,其子特里圖克美斯(Terituchmes)繼承了希爾卡尼亞的總督之職,並娶了大流士二世的女兒阿美斯翠斯(Amestris)。然而,特里圖克美斯因為其準備謀殺阿美斯翠斯、反叛大流士二世、與其同父異母姐妹Roxana結婚,而被他地同謀烏迪亞斯特斯(Udiastes)謀殺。

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大帝入侵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時候,希爾卡尼亞已經重新被劃給帕提亞,作為一個下轄省管理。[16] 公元前331年,希爾卡尼亞士兵在高加米拉戰役中被提及。公元前330年,大流士三世死後,許多波斯貴族都逃往希爾卡尼亞。[2] 公元前330年,亞歷山大到達希爾卡尼亞,在那裡他接受了弗拉塔弗內斯(Phrataphernes,希爾卡尼亞和安息總督)以及波斯禁衛軍統帥納巴爾贊斯的投降。[15] 同年晚些時候,亞歷山大占領了希爾卡尼亞首都扎德拉卡塔(此後被命名為錫林克斯Syrinx),並接受了其他總督和貴族的投降。[18] 在希爾卡尼亞期間,亞歷山大任命他的將軍阿米那佩斯(Amminapes)為希爾卡尼亞和帕提亞的總督,但不久之後,馬爾蒂亞(Mardia)和塔普里亞(Tapuria)的總督奧托弗拉達特斯(Autophradates)又接替他成為希爾卡尼亞的總督。[19][20]公元前328年,奧托弗拉達特斯反叛亞歷山大,弗拉塔弗內斯被復原為帕提亞總督,並被派去平息叛亂。[21] 公元前324年,亞歷山大在帕薩爾加德(Pasargadae)擊敗並處決了奧托弗拉達特斯,弗拉塔弗內斯被授予希爾卡尼亞、塔普里亞和馬爾蒂亞的總督職位。

希臘化時期

編輯

亞歷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23年去世後,他的帝國在巴比倫分封協議中被繼業者們瓜分,協議確認了費拉塔弗勒斯控制希爾卡尼亞和帕提亞地區。[21] 公元前321年的特里帕拉迪蘇斯分封協議將帕提亞和希爾卡尼亞授予了腓力。 可腓力在公元前318年被米底總督培松殺害,培松又任命他的兄弟悠得姆斯(Eudemus)為當地總督。[15] 悠得姆斯在公元前317年被印度總督培松(此培松不同於上文培松)從帕提亞和希爾卡尼亞趕出;印度總督培松後來在公元前315年又被安提柯一世擊敗,從而使安提柯一世控制了他帝國的亞洲領土。[22] 公元前315年,安提柯一世任命尼卡諾爾擔任帕提亞-希爾卡尼亞(也被稱為上行省)的總督。尼卡諾爾終身任職,直到他在公元前310年對抗塞琉古巴比倫戰爭中戰死。於是,塞琉古征服了安提柯王朝的東部領土,建立了塞琉古帝國[23]

塞留古之子安條克一世在公元前266年之前某日任命安德拉戈拉斯為帕提亞和希爾卡尼亞的總督,但在公元前約245年,安德拉戈拉斯反叛了了繼任的皇帝安條克二世[24] 安德拉戈拉斯可能在任內建立了大益斯坦(Dehestān)這座城市。[15] 公元前238年安德拉戈拉斯在帕爾尼亞(Parhia)征服帕提亞(Parthia)期間被殺。帕爾尼亞的領袖阿爾沙克一世(Arsaces)公元前235年又征服了希爾卡尼亞,讓其成為安息帝國(Arsacid Empire)的一部分。[25] 塞琉古二世試圖在公元前231年重新確立塞琉古帝國對希爾卡尼亞和帕提亞的控制,但由於他被迫返回小亞細亞以平息動亂而未能成功。 [26]

公元前209年,安條克三世侵略了希爾卡尼亞,並奪取了坦布拉克斯(Tambrax)和錫林克斯(Syrinx),[15]。於是,阿爾沙克二世雖然保留了他對希爾卡尼亞和帕提亞的統治,但他成了塞琉古帝國的附庸。 [27] 在對錫林克斯城的圍攻中,當城牆被攻破時,守軍屠殺了當地的希臘居民,並試圖逃跑。[28]

安條克三世在公元前190年的馬格尼西亞戰役中被羅馬人擊敗之後,阿爾沙克二世可能在公元前189年再次獨立。[29] 但在公元前2世紀後期的安條克四世統治時期,希爾卡尼亞仍是塞琉古帝國的一部分。[30] 公元前148年米特里達梯一世征服了米底亞後,希爾卡尼亞人發動了一次不成功的起義,被米特里達梯鎮壓。[31] 此後,希爾卡尼亞有了皇家行宮,米特里達梯公元前141年在那裡退位。

公元前139年,德米特里二世(Demetrius II)侵略安息帝國,但被擊敗;其本人被俘虜。隨後,他被送往希爾卡尼亞的親王王宮,並與米特里達梯的女兒羅多古娜結婚。

公元前129年,塞迦族入侵了希爾卡尼亞和其他安息帝國東部的行省,並連續殺害了兩個安息國王。[32] 公元前124年,米特里達梯二世登基後,他收回了希爾卡尼亞,在當地重建了安息帝國的控制權。 [33]

希臘化時期後

編輯

來自安息王朝旁支的阿爾達班於公元10年對羅馬支持的伏農一世起兵,成功篡奪了王位,成為阿爾達班三世。[34] 羅馬對安息帝國的干涉導致梯里達底三世於公元36年篡位,將阿爾達班三世短暫地流放到希爾卡尼亞。[15] 在他流亡於希爾卡尼亞期間,阿爾達班三世收養了希爾卡尼亞總督阿爾達萬[35](Ardawan)之子哥達則斯(Gotarzes)[36]。 阿爾達班三世後來奪回王位,他的兒子瓦達內什一世(Vardanes I)在公元38繼承。然而,哥達則斯試圖篡奪王位未成,被迫流亡於大益人中。[31] 哥達則斯在公元46年在希爾卡尼亞人和大益人的支持下入侵希爾卡尼亞,以此準備稱王。但是,哥達則斯在貴族中發現了一個陰謀——他們要將哥達則斯和瓦達內什一世都趕走,再立一王。兩兄弟隨即言和。 哥達則斯同意不再要求王位,從而被任命為Hyrcania的總督,但他在許多貴族的支持下,再次起義,並試圖再次爭奪王位。 不幸,哥達則斯在希爾卡尼亞被擊敗,並再次被流放到大益人中,直到公元47年瓦達內什一世駕崩,他成為哥達則斯二世。 [37]

安息帝國(又作帕提亞帝國)在希爾卡尼亞修建了戈爾干長城,它是一系列與希爾卡尼亞平原相鄰的要塞和哨所,用以防禦鄰近的大益人對希爾卡尼亞的突襲。 [38] 在公元58-63年的羅馬-帕提亞戰爭開始時,希爾卡尼亞發生了叛亂,叛亂分子向尼祿皇帝派出了使節請求援助。[39] 該地區的叛亂一直持續到公元60年,直到弗洛加西斯一世匆忙與叛亂者締和,以便應對羅馬人的威脅。[40] 但是,和約沒有被維持下去。希爾卡尼亞人發動了另一次叛亂,一直持續至公元75年。[31] 公元75年,希爾卡尼亞叛軍與游牧民族奄蔡結盟,准許他們安全地通過希爾卡尼亞進入米底亞,去掠奪米底亞和亞美尼亞。 在安東尼烏斯·庇烏斯皇帝統治的時期(138-161年),希爾卡尼亞成為了一個獨立國家,從此不被視為安息帝國的一部分。[41] 公元2世紀的漢書稱希爾卡尼亞為黎干。 [42]

公元225年,薩珊王朝的阿爾達希爾一世吞併希爾卡尼亞,[15]此後,省府被移動到戈爾甘,希爾卡尼亞省也以這城市為名。 [43] 伊朗七大家族之一的阿斯帕巴巴德家族主要在該地區擁有土地。[44]公元420年,伊嗣俟一世住在希爾卡尼亞時被貴族暗殺,該貴族聲稱他被一匹白馬殺死,白馬從溪流中消失並消失。[45] 貴族傳播的神話使人們相信這匹白馬是阿胡拉·馬茲達派來的天使,要結束伊嗣俟一世的暴政。 [46]

早在伊嗣俟二世時,戈爾甘就有過造幣廠。

亞美尼亞副總督瓦漢·阿瑪圖尼(Vahan Amatuni)領導的一次叛亂未果,導致他和阿瑪圖尼(Amatuni)家族的其他成員於公元451年流亡於希爾卡尼亞。[47] 領導反抗伊嗣俟二世叛亂的神父和其他貴族也被驅逐到希爾卡尼亞,直到他們於公元453年被轉移到阿巴沙赫的內沙布爾城。[48]

在佩羅茲一世統治期間,嚈噠人入侵了希爾卡尼亞,並在公元465-469年駐紮在戈爾甘。卑路斯一世和他的兒子喀瓦德一世回擊嚈噠人失敗敗,在戈爾甘附近被俘。[49]

公元591年,篡奪者巴赫拉姆六世向東遷移到阿巴沙赫時,希爾卡尼亞由七大家族中的卡倫家族(House of Karen)統治。[50] 同年,霍斯勞二世擊敗巴赫拉姆六世後,其任命維斯塔姆為希爾卡尼亞的總督(marzban),作為在叛亂期間支持霍斯勞的獎勵。然而,霍斯勞並不信任維斯塔姆,他試圖將維斯塔姆誘入王廷來處決他。維斯塔姆得知了霍斯羅的意圖,發動了起義,征服了薩珊帝國許多東部的省份,直到他在公元596年與薩姆巴的戰鬥中陣亡。[51] 薩姆巴得到了獎勵,被任命為希爾卡尼亞的總督,一直擔任公元602年。[52]在此期間,該地區繁榮了起來。 [53]

宗教

編輯

希爾卡尼亞,以及上古時期的伊朗其他地區,多信瑣羅亞斯德教[54] 在這地區,也有基督教猶太教

巴爾·沙巴·(Bar Shabba),公元4世紀的梅爾夫主教,被認為建立了希爾卡尼亞的修道院[55]東方教會(聶斯托里派)古爾甘教區始建於公元424年。[56]

根據保盧斯·奧羅休斯(Paulus Orosius)的說法,公元前343年,在鎮壓腓尼基起義和征服埃及之後, 阿爾達薛西斯三世將腓尼基人和在埃及的猶太人驅逐到赫爾卡尼亞作為懲罰。[57] [58] 一些希爾卡尼亞的猶太人返回了巴勒斯坦,但直到公元4世紀,他們仍存在於該地區。

文學上的引用

編輯

拉丁文學中經常提到希爾卡尼亞與老虎的關係。顯然,在古典時期老虎在該地特別豐富(儘管該地區的老虎自1970年代初就已滅絕)。 [59] [60] 維吉爾埃涅阿斯紀中寫道,被遺棄的狄多指控埃涅阿斯

Nec tibi diva parens generis nec Dardanus auctor, perfide, sed duris genuit te cautibus horrens Caucasus Hyrcanaeque admorunt ubera tigres. (IV.365-7)

「你的母親根本不是女神,你這不忠之人的祖先也不是達耳達諾斯;可怕的高加索山把你從堅硬的岩壁中生出來,而希爾卡尼亞的老虎養育了你。」

七世紀初,塞維亞的聖依西多祿(Isidore of Seville)在《詞源》(Etymologiae,中世紀的標準教科書)的地理列表中列出了希爾卡尼亞這個名稱。從此,希爾卡尼亞的名字廣為人知,甚至傳到了愛爾蘭。在愛爾蘭,盧克雷斯·莫庫·啟亞拉(Luccreth mocha Ciara,公元665年)的《Cú-cen-máthair》、以及《Auraicept nan-Éces》、《LeborGabálaÉrenn》(11世紀)等詩中都包含了該名稱。

塞萬提斯於1613年發表的經典作短篇小說《Rinconete y Cortadillo》中提到了希爾卡尼亞。他描寫莫尼波迪奧(Monipodio)行會成員朱莉安娜·拉·卡里哈塔(Juliana la Cariharta)的文盲時,引用了這個地名。朱麗安娜打算提及西班牙托萊多的一個城鎮奧卡尼亞(Ocãna);但她之前聽錯了,沒有意識到兩個地名的區別。

莎士比亞,依靠著他引用的拉丁文文獻,在其戲劇中反覆提及「希爾卡尼亞的老虎(Hyrcan tiger)」(麥克白III.iv.1281)或「希爾卡尼亞之獸(th'Hyrcanian beast)」(哈姆雷特II.ii.447),它們都是嗜血、殘酷的象徵。 在《亨利六世》第三部分中,約克公爵也將瑪格麗特王后的不人道比作「希爾卡尼亞的老虎(Tygers of Hyrcania)」(I.iv.622)。 [61] 甚至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中的摩洛哥親王也提到過希爾卡尼亞。他說:「希爾卡尼亞沙漠和阿拉伯廣闊的荒野/如今已成為通途。」

沃爾特·司各特爵士撒克遜英雄傳第三十五章的題詞中將「希爾卡尼亞沙漠之虎(the tigers of the Hyrcanian deserts)」稱為「比沉睡的狂熱之火更低的危險」。(司各特稱,這一段題詞由一位匿名作者撰寫)。[62]

漫畫女主角桑妮亞(Red Sonja)被設定為來自希爾卡尼亞。這裡的希爾卡尼亞是一個虛構的地方,與一片內陸海接壤,大致基於真實的希爾卡尼亞,但被設定在羅伯特·霍華德(Robert E. Howard)虛構的休伯利安時代。霍華德的角色蠻王柯南在這虛構的希爾卡尼亞中也有各種各樣的冒險經歷,包括在內陸海上當海盜。

總督的列表

編輯

儘管下面的列表不完整,但是他們是已知的希爾卡尼亞的總督。

  • 阿爾塔希拉斯(Artasyras)
  • 阿斯提阿格斯
  • 梅加倍內斯(Megabernes)
  • 奧庫斯(約公元前425-423年)
  • 埃德內斯(Idernes,423 BC-? )
  • 特里圖克美斯(Terituchmes)
  • 弗拉塔弗內斯 (Phrataphernes,?-330 BC)
  • 阿米那佩斯(Amminapes,公元前330年)
  • 奧托弗拉達特斯(Autophradates,330-324 BC)
  • 弗拉塔弗內斯(再任,324-321 BC)
  • 腓力(公元前321-318年)
  • 悠得姆斯(Eudemus,公元前318-317年)
  • 尼卡諾爾(315-310 BC)
  • 安德拉戈拉斯(?-238 BC)
  • 阿爾達班三世(?-10 AD)
  • 阿爾達萬(Ardawan)
  • 哥達則斯二世(Gortarzes,公元46-47)
  • 威斯塔姆(Vistahm,公元591- 596年)
  • 什巴·巴格拉突尼(Smbat Bagratuni,公元596-602)

另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Woodhouse (1910), p. 1013
  2. ^ 2.0 2.1 2.2 Lendering (1996)
  3. ^ Sherwin-White & Kuhrt (1993), p. 81
  4. ^ François de Blois & Willem Vogelsang, 2011, "Dahae", Encyclopedia Iranic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3 May 2015).
  5. ^ David Gordon White, 1991, Myths of the Dog-Ma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 27, 239.
  6. ^ Jacobs (2006)
  7. ^ Dandamayev (1993), pp. 516-521
  8. ^ Dandamayev (1986), p. 652
  9. ^ 9.0 9.1 Ramsay (1890), p. 124
  10. ^ Schmitt (1990), p. 612
  11. ^ Lendering (2005)
  12. ^ Rawlinson (1867)
  13. ^ Lendering (2000)
  14. ^ Ramsay (1890), p. 125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Bivar (2002), pp. 151-153
  16. ^ 16.0 16.1 Frye (1983), p. 112
  17. ^ Brunner (2004)
  18. ^ Walbank (2015)
  19. ^ Lendering (2004)
  20. ^ Dandamayev (1987), p. 29
  21. ^ 21.0 21.1 Badian (2015)
  22. ^ Lendering (1999)
  23. ^ Lendering (2002)
  24. ^ Frye (1985), p. 26
  25. ^ Frye (1983), p. 208
  26. ^ Schippmann (1986), pp. 525-536
  27. ^ Debevoise (1938), p. 18
  28. ^ Boyce & Grenet (1991), p. 30
  29. ^ Frye (1963), p. 173
  30. ^ Strootman (2015)
  31. ^ 31.0 31.1 31.2 Rawlinson (1873)
  32. ^ Yarshater (1983), p. 54
  33. ^ Yarshater (1983), p. 55
  34. ^ Frye (1983), p. 237
  35. ^ Verstandig (2008), pp. 251-252
  36. ^ Nasrollahzadeh (2011), pp. 157-175
  37. ^ Boyce et al. (2001), pp. 31-39
  38. ^ Jakubiak (2008)
  39. ^ Frye (1983), p. 283
  40. ^ Tacitus, Annals XV.2
  41. ^ Frye (1983), p. 243
  42. ^ Pulleyblank (1991); Anthony François Paulus Hulsewé (ed.), China in Central Asia: The Early Stage: 125 BC - AD 23, 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Chapters 61 and 96 of 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M.A.N.Loewe. Volume 14 of Sinica Leidensia, Leiden, Brill Archive, 1979, p.118.
  43. ^ Kiani (2002), pp. 148-151
  44. ^ Pourshariati (2008), p. 49
  45. ^ Pourshariati (2008), pp. 66-67
  46. ^ Shahbazi (2003)
  47. ^ Toumanoff (1989), pp. 928-929
  48. ^ Perry et al. (1994), pp. 297-312
  49. ^ Schippmann (1999), pp. 631-632
  50. ^ Pourshariati (2008), p. 112
  51. ^ Shahbazi (1989), pp. 180-182
  52. ^ Toumanoff (1988), pp. 419-422
  53. ^ Garsoian (2005)
  54. ^ Choksy (2015)
  55. ^ Sims-Williams (1988), p. 823
  56. ^ Chabot, 285
  57. ^ Bruce (1990), p. 117
  58. ^ Sarshar (2014), p. 15
  59. ^ Humphreys, P., Kahrom, E. (1999). Lion and Gazelle: The Mammals and Birds of Ira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mages Publishing, Avon.
  60. ^ Firouz, E. The complete fauna of Iran. I. B. Tauris. 2005: 5–67 [2019-11-14]. ISBN 978-1-85043-946-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5). 
  61. ^ Shakespeare 1.4.622
  62. ^ 1771-1832., Scott, Walter,. Ivanhoe : a romance Modern Library. New York: Modern Library. 1997: 388. ISBN 0679602631. OCLC 35919304. 

來源

編輯